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州地区晚稻品种与施肥对稻田甲烷排放通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广州地区晚稻2个稻种(A.“粳籼89”;B.“汕优63”)在2种施肥处理(1.有机肥+化肥;2.化肥)下,各个试区的甲烷排放通量与排放规律。研究表明:在处理1和处理2“粳籼89”的CH4排放通量分别为26.9和9.6mg/(m^2·h);“汕优63”分别为23.3和11.3mg/(m^2·h),两个稻种在同种施肥及其它田间管理条件下,CH4排放通量没有显著差异,并且排放规律一致。在对“粳籼8  相似文献   

2.
广州地区早稻品种与施肥对稻田甲烷排放通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广州地区早稻2个稻种(.A粳籼89;B,汕优63)在2种施肥处理(1.有机肥+化肥;2.化肥)下,各个试区的甲烷排放通量与排放规律。研究表明:“粳籼89”在处理1和处理的CH4排放通量分别为8.1和1.2mg/(m^2.h);“汕优63”在处理1和处理的CH4排放量通量分别为4.6和2.5mg/(m^2.h).2个稻种在同种施肥及常规间歇灌溉管理条件下,CH4排放通量有一定差异。在施肥处理1  相似文献   

3.
不同耕作制对稻田甲烷排放通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耕作制度对稻田甲烷排放通量有显著影响。水稻-小麦轮作,稻田甲烷平均排放通量为5.37mg/m^2.h^-1,仅是冬水稻田排放通量16.10mg/m^2.h^-1的1/3。耕作制也影响稻田甲烷排放的季节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4.
1993—1995连续3年在天津模拟微型小区进行了4组水稻对比试验,1995年又在武汉和广州大田上进行了两组早晚稻验证试验,研究不同地区稻田甲烷排放通量及其控制措施,包括:施用沼渣代替普通堆肥(A),施用包被复合肥(B)、硫铵(C)、硝铵(D)代替尿素,稻田间歇落干(E),以及施用氧化硅粉(F)等农作措施,对减少稻田甲烷排放量的作用。每种设计措施重复2—3年。试验结果表明:①不施或轻施堆肥(主要施用化肥)的稻田甲烷排放通量中值范围为0.66—13.39(天津一季稻0.66—1.70,南方早稻5.67,晚稻13.39)mg/(m2·h),可代表我国稻田一般情况。特别重施堆肥的稻田甲烷排放量中值范围分别为18.80—28.48mg/(m2·h)(包括晚稻),与国外报告的平均范围相当;但重施腐熟沼渣的与单施尿素的甲烷排放通量无差异。②6项设计控制甲烷的措施比同等无控制措施农作方法减少稻田甲烷排放量11%—90%以上,水稻产量无显著增减。综合归纳各种设计措施减少稻田甲烷排放通量中值依次排列为:A(97.9%)>B(44.0%)>F(43.5%)>C,D(41.1%)>E(33.6%)。  相似文献   

5.
对1990-1992年间冬小麦田氧化亚氮排放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进行了研宪,观测了N_2O通量与土壤温度的关系。在整个实验阶段,不施肥田和施肥田N_2O通量的平均值为10.5μgN/m ̄2·h和22.6μN/m.h。小麦地上所施尿素排放N_2O-N的释放系数为0.09%。  相似文献   

6.
采自不同地区10个土样先经盆栽黑麦草耗竭并去除根系过2mm筛作供试土样。再向土样中以摩尔比2.8:1同时加入K ̄+时,土壤的铵固定量比单加处理略有增加,新固定铵、钾摩尔比在6~10之间。降低同时加入的:K ̄+摩尔比至1:1.4,新固定铵、钾摩尔比在1.3~2.0之间。先加钾100mg/kg培养48h后,再加100mg/kg续培养2h,新固定铵、钾摩尔比在1~2.3之间。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土壤有优先固定铵而少固定K ̄+的现象,无论K ̄+,同时加入还是K ̄+先加入者均如此。  相似文献   

7.
湖北地区稻田甲烷排放量及控制措施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田间试验 ,比较研究了施用有机肥 ,硫铵 ,包膜复合肥 ,尿素 淹灌 ,尿素 间歇落干5种处理对早、晚稻甲烷排放量的影响。测得5种处理的早、晚稻甲烷平均排放通量为:早稻4.39~15.6mg/m2·h ,平均值8.03mg/m2·h ;晚稻5.65~22.0mg/m2·h,平均值10.7mg/m2·h。从各种措施的效果来看 ,5种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 ,其中以施包膜复合肥处理效果最佳 ,与施有机肥比较 ,年甲烷排放总量减少73.4 %。包膜复合肥处理比施尿素处理年甲烷排放总量减少48.6 %。  相似文献   

8.
不同水分管理及耕作制度对广州地区稻田CH4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994年利用密闭箱法观测了广州地区早稻和晚稻CH4的排放,结果CH4平均排放通量早稻为0。22-3.81mg/m^2.h,晚稻为0.36-17.63mg/m^2.h。常规CH4排放明显低于国内其服稻区,对其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9.
二氧化硫对小麦玉米的争慢性伤害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开顶工熏气装置进行了SO2对小麦、玉米的伤害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小麦返青至灌浆期,用SO2浓度为0.322mg·m^-3处理的小麦出现伤害症状。长时间用浓度为0.322,0.211和0.122mg·m^-3SO2处理的小麦经对照分别减产24%,19%和13%.在不同生育期不同浓度SO2对小麦表现光合作用速率及叶片含硫量都有影响。玉米急性伤害的临界剂量为2.50mg·m^-3×4h,4.92m  相似文献   

10.
鄂东南棕红壤丘陵区冷浸田施用过氧化钙效果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过氧化钙基施能提高土壤氧化还原电位113.9 ̄184.2mV,减少土壤还原物质含量0.86 ̄0.96cmol/kg,减少活性还原物质含量0.23-0.83c mol/kg,提高根系活力31.2 ̄50.2μg/gfw·h;能使水稻增产3.3% ̄12.4%,增产幅度为早稻高于晚稻。  相似文献   

11.
对不同基肥处理的红辣椒产量进行了是小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设计的6种基肥方案中,以施农家肥45t/hm^2+磷二铵187.5kg/hm^2、农家肥60t/hm^2+磷二铵187.5kg/hm^2、磷二铵375.0kg/hm^2+尿素375.0kg/hm^23个处理的产量和经济效益较高,根据白银市实际,建议推广应用前两个方案,在农家肥不足时可考虑应用后一方案。  相似文献   

12.
科威418是作者通过特殊工艺研制而成的牛羊高蛋白复合添加剂,其中含有尿素、营养保护剂、酶及多种微量元素等。体外试验表明,以豆饼、尿素及科威418作为氮素饲料时,培养3h的培养液中NH_3N浓度依次为14.5,28.7及22.3mg·(100mL) ̄(-1)(P<0.01);培养12h的NH_3N浓度依次为7.3,11.4及13.3mg·(100mL) ̄(-1)(P<0.05);真蛋白氮浓度依次为38.6,29.8及35.4mg·(100mL) ̄(-1)(P<0.05);基质风干物消化率依次为54.97%,61.44%及64.91%(P<0.01)。  相似文献   

13.
稻田甲烷排放机理和调控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别在温室和田间进行甲烷排放测定。结果表明:稻田土壤氧化还原电位低于-180mV时,甲烷排放量明显上升;稻田甲烷排放途径:3/4从水稻排出,1/4从土壤排出;宽窄行“双龙出海”插秧+养萍、垄畦栽水稻+养萍可分别比常规稻作减少甲烷排放量21.8%和42.3%;稻田放养一定量的革胡子鲶能提高土壤氧化还原电位,减少甲烷排放,放养量以2250kg·hm^-2为宜。放养量过大会增加甲烷排放;稻田放养鱼、萍,  相似文献   

14.
对渭北山旱地地膜高粱的示范表明,地膜高粱国同类地块的地膜玉米增产50%以上。其栽培技术要点为:播种密度9.0万 ̄12.0万株/hm^2,播种行距18 ̄25cm,每穴点种3 ̄4粒、保苗1 ̄2株,施农家肥5.25万kg/hm^2、尿素375 ̄525kg/hm^2(硝酸铵525 ̄675kg/hm^2)、普通过磷酸钙600 ̄750kg/hm^2。  相似文献   

15.
龙须草—一种新的C4植物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研究了龙须草的光合特性及叶片解剖结构。龙须草光合速率日均值(CO2)为37.18mg·dm-2·h-1,最高值(CO2)达59.90mg·dm-2·h-1。6月中旬至8月中旬光合速率最高,9月以后明显减弱;光合速率日变化为一不明显的双峰曲线,CO2补偿点低,其值(CO2)为1.2~4.2μl·L-1空气,光呼吸(CO2)强度只有0~1.81mg·dm-2·h-1,叶绿素a/b值为3.69±0.50。龙须草叶片宽0.34~0.40cm,叶脉密集,大小维管束总数63±9个,维管束鞘细胞叶绿体多而大,呈弧状离心排列。结果证明龙须草是典型的C4植物。  相似文献   

16.
武汉地区早熟中稻田释放甲烷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玻璃罩收集武汉地区早熟中稻田在自然栽培条件下释放的甲烷,并以气相色谱法测定释放甲烷量。实验结果表明,武汉地区早熟中稻田的甲烷释放量从0.10-14.10mg·m^-2·h^-1。在分蘖末期和幼穗分化始期释放量最大。稻田白天释放的甲烷量比晚上多。  相似文献   

17.
使用塔式生化反应器连续培养面包酵母,对发酵液进行恒浊和恒化控制,并与间歇面包酵母培养法比较,结果表明,在46L试验室发酵罐中,以稳态时平均稀释速率0.2-0.3h^-1和通气速率4.8m^3/h~5.2m^3/h培养面包酵母为佳,连续稳态时间平均可达40h左右。干酵母对糖得率,连续培养法比间歇法培养略有增加,活力和间歇法相当,而生产速率增加了3-4倍。  相似文献   

18.
大气氟化物对梅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1986 ̄1992年,对大气氟化物不同浓度的7处梅园,进行了研究,并辅之以模拟试验,结果表明,梅是对大气氟化物反应敏感的植物,其主要受害症状是早期落叶,认为梅正常生长环境的大气氟化物临界浓度为1.0 ̄1.2μg/(dm^2·d);梅叶的氟化物本底值为(11.2±2.3)mg/kg。大气氟化物浓度〔X,μg/(dm^2·d)〕与梅叶含氟量(Y,mg/kg)有良好的正相关关系,回归方程表达为Y=(2  相似文献   

19.
苹果叶片愈伤组织诱导及其再分化植株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将刻伤的苹果叶片置床于LS+BA5mg/L+2,4-D0.1mg/L培养基上,诱导产生愈伤组织,再将愈伤组织接种在LS+BA5mg/L+2,4-D0.05mg/L培养基上,在25℃黑暗条件下培养2周至2个月,得到再分化产生的不定芽。培养不定芽长到足够高度(2~3cm)时,切取芽苗,经发根处理液处理,插入发根床,3周至1个月后,得到具有根系的完全植株。  相似文献   

20.
绿芦笋经不同浓度的Na2CO3处理后,在pH6.5~8.5的条件下,用Cu2+、Zn2+和Cu2++Zn2+溶液护绿,并检测其护绿效果。结果表明,0.150mol/LNa2CO3处理后,在pH8.0的条件下,以50mg/kgCu2++150mg/kg的Zn2+溶液护绿处理24h,其护绿效果为最佳,产品经检测,铜、锌残留量符合国家允许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