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目的】为建立红麻雄性不育系、保持系与杂交种子生产技术体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南宁单瓣木芙蓉和红麻野生种H040的越冬枝条为砧木,以红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763A和保持系763B越冬枝条上的新生芽为接穗,采用单芽切接法嫁接后扦插繁殖,成活后移栽大田与本砧嫁接株和种子繁殖株进行对比试验。【结果】不育系嫁接处理的成活率显著高于保持系嫁接处理,用红麻野生种H040作砧木表现出较高的嫁接成活率,而用木芙蓉作砧木的成活率较低;嫁接处理可使植株矮化,其中以木芙蓉作砧木的矮化效果最显著;嫁接对红麻的现蕾开花始期影响不大;用H040和木芙蓉作砧木的处理,其接穗的梢部枯萎长度显著小于本砧嫁接,表现出较强的越冬抗寒性;结果数的多少与越冬期的梢部枯萎长度呈极显著负相关,结实越多,越冬抗寒性越差。【结论】越冬枝条嫁接对红麻不育系与保持系成活率及越冬抗寒性存在一定差异;嫁接处理可使植株矮化;选择适当的砧木对提高接穗的抗寒性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建立红麻雄性不育系、保持系与杂交种子生产技术体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南宁单瓣木芙蓉和红麻野生种H040的越冬枝条为砧木,以红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763A和保持系763B越冬枝条上的新生芽为接穗,采用单芽切接法嫁接后扦插繁殖,成活后移栽大田与本砧嫁接株和种子繁殖株进行对比试验.[结果]不育系嫁接处理的成活率显著高于保持系嫁接处理,用红麻野生种H040作砧木表现出较高的嫁接成活率,而用木芙蓉作砧木的成活率较低;嫁接处理可使植株矮化,其中以木芙蓉作砧木的矮化效果最显著;嫁接对红麻的现蕾开花始期影响不大;用H040和木芙蓉作砧木的处理,其接穗的梢部枯萎长度显著小于本砧嫁接,表现出较强的越冬抗寒性;结果数的多少与越冬期的梢部枯萎长度呈极显著负相关,结实越多,越冬抗寒性越差.[结论]越冬枝条嫁接对红麻不育系与保持系成活率及越冬抗寒性存在一定差异;嫁接处理可使植株矮化;选择适当的砧木对提高接穗的抗寒性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澳洲坚果芽砧的嫁接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澳洲坚果嫁接育苗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砧木不同苗龄、接穗不同留叶量、接穗不同成熟度嫁接试验研究了澳洲坚果芽砧嫁接的技术.结果表明:芽砧用未出土或出土未展叶的芽苗,接穗用半木质化绿枝,保留1片完整叶嫁接,成活率可达95%以上.用该技术可提高澳洲坚果育苗嫁接成活率及缩短育苗时间,降低育苗成本.  相似文献   

4.
山核桃优树采穗圃构建及生长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野生化香为砧木,以120株初选优树枝条为接穗构建山核桃采穗圃,嫁接1年后,按砧木不同直径等级统计其生长量、成活率、分枝数等;并根据不同采穗时间和嫁接时天气情况统计嫁接成活率.结果表明:砧木直径不同接穗的高生长与粗生长均存在极显著的差异,砧木直径>8.1 cm,接穗高生长最快(平均年生长量为12.08±27.26 cm)、直径最大(平均为1.52±0.26 cm);砧木直径为2.1~4.0 cm,接穗的成活率最高,达61.40±11.87%,砧木直径<2.0,接穗成活率及各项生长量指标均最低;选择适宜的砧木和嫁接时机能提高嫁接成活率,快速构建采穗圃.  相似文献   

5.
以2年生鄂西红豆树容器苗作砧木,选择优质种源枝条作接穗,研究嫁接方法、嫁接季节、接穗类型、砧木地径和接穗保留期等5个因素对鄂西红豆树嫁接育苗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嫁接育苗成活率的影响均达显著差异水平。嫁接方法以切接法成活率最高,达60.6%;嫁接季节以春季成活率最高,达60.6%,其次是秋季,成活率达55.0%;在接穗类型中,半木质化接穗休眠芽嫁接成活率最高,达61.7%;砧木地径以1.6-2.0 cm处理效果最好,成活率达55.0%;接穗保留1 d以内嫁接成活率最高,达61.1%。  相似文献   

6.
试验采用L_9(3~4)正交设计,研究嫁接时间、接穗部位、枝条类型对美国山核桃芽苗砧嫁接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嫁接时间、接穗部位对美国山核桃嫁接成活率有显著影响,枝条类型对美国山核桃嫁接成活率有极显著影响。美国山核桃芽苗砧嫁接最佳方法是选用美国山核桃发育枝上的中部芽在5月1日嫁接,成活率可达75.04%。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油茶不同嫁接方式对嫁接成活率和抽梢率的影响,为油茶产业发展中优良品种苗木培育嫁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接穗不同留叶量、接穗不同枝段、不同芽砧类型3个试验因子进行嫁接试验,测定其成活率和抽梢率。【结果】接穗不同留叶量处理方式中,留0.5叶和1叶的处理,嫁接成活率和抽梢率高于对照,其中,留0.5叶的处理,平均成活率和抽梢率为91.11%和51.67%;接穗不同枝段处理方式中,2~3叶段和4~5叶段处理的嫁接成活率和抽梢率高于对照,其中,2~3叶段处理的平均成活率和抽梢率分别为90.38%和65.18%;芽砧不同类型处理中,带籽砧处理的嫁接成活率和抽梢率高于对照,分别为93.33%和52.50%。【结论】当年生半木质化绿色枝2~3叶段、留0.5~1叶、采用带籽芽砧嫁接方法,嫁接效果较好,成活率在90%以上,90 d抽梢率在50%以上。  相似文献   

8.
嫁接砧木对关中东部越冬番茄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金鹏11’为接穗,选用10个番茄砧木品种分别嫁接,在关中东部日光温室越冬栽培,采用隶属函数值法,分析砧木品种对嫁接番茄生长发育和果实产量的影响;通过对嫁接成活率、定植成活率、商品果率、果实产量和品质等13项单项指标进行量化分析,采用"综合满意度"法对嫁接砧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金砧1号’‘金砧4号’和‘鲁砧2号’3种砧木的嫁接成活率显著高于对照和其他砧木品种,其中以‘金砧1号’最高,达90.67%。嫁接苗定植成活率除‘浙砧1号’和‘番砧1号’较低外,其余砧木均达95%以上。嫁接番茄的生长势和产量因砧木不同而表现出显著差异,隶属函数值评价显示,除‘浙砧1号’和‘番砧1号’外,其余砧木嫁接促进番茄生长,增产效果较好,其中‘金砧1号’和‘金砧2号’的嫁接番茄植株生长最为健壮,壮苗指数分别为13.94和15.51,单株产量也较高,分别为2.67 kg和2.43 kg,增产率达到47.51%和34.25%。嫁接砧木对番茄果型指数影响不显著。‘金砧2号’的商品果率最高,达87.28%。不同砧木对果实各营养指标的作用方向不尽一致,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滴定酸、维生素C质量分数及糖酸比与对照相比互有高低。在对嫁接番茄单株性状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满意度综合评价认为,‘金砧1号’和‘金砧2号’砧木嫁接番茄不仅成活率高,植株生长健壮,而且显著提高产量及果实品质,适应当地土壤和气候条件,可作为关中东部越冬番茄嫁接砧木选择的优选品种。  相似文献   

9.
筛选和引进更多优质砧木资源是解决茄子连作障碍的关键技术,研究以早青茄(对照)为接穗,分别嫁接茄砧一号、托鲁巴姆、托托斯加3个茄子砧木品种,并分析了其嫁接效果。结果表明:3个嫁接处理成活率高;与对照相比,始收期延迟,早期产量极显著降低,但抗病性明显提高,总产量极显著高于对照,嫁接对接穗品质影响小,可作为优良砧木品种在岳阳地区交替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0.
分析不同葡萄柚嫁接组合愈合过程中砧穗生理物质含量的差异,探究砧穗生理物质与嫁接成活率的关系,为研究葡萄柚嫁接亲和性的早期预测以及砧穗组合选择奠定基础。以火焰、哈路比、瑞路比、星路比作接穗,本地酸柚作砧木,测定4个嫁接组合愈合过程中砧穗代谢物质的含量以及酶活性,并统计嫁接40 d时的成活率。结果表明,本地酸柚与瑞路比组合的嫁接成活率为73.33%,显著高于其他的嫁接组合,且嫁接后愈伤组织形成的时间最早。在嫁接愈合过程中,4个嫁接组合接穗和砧木的可溶性糖含量变化分别呈降低—升高—降低、升高—降低—升高趋势;淀粉含量变化均呈下降—升高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分别呈降低—升高、降低—升高—降低趋势;POD活性均表现为升高—降低趋势;PPO活性分别表现为升高—降低、降低—升高的趋势。相关性分析表明,嫁接后6 d,接穗的可溶性糖、淀粉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与嫁接成活率呈显著正相关、显著负相关和显著正相关。除去2 d,砧穗的PPO活性与嫁接成活率呈极显著负相关。综上所述,本地酸柚与瑞路比葡萄柚的亲和性较高,愈合过程中砧穗的POD和PPO活性以及嫁接后6 d时接穗的可溶性糖、淀粉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可以作为...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火龙果嫁接技术中砧木与接穗选择的具体参数,以提高嫁接成活率和出芽速度,完善火龙果嫁接技术.[方法]以红水晶6号火龙果为试材,砧木取自不同长度的老熟或绿熟茎蔓,选取砧木在茎蔓中相对位置(砧位)、嫁接方法、接穗芽数、接穗成熟度等因素,采用混合正交或正交设计进行嫁接试验;根据接穗是否萌芽、出芽时间等分别对砧木长度...  相似文献   

12.
以锥栗6个类型16个单株为接穗,野生锥栗、板栗、大果锥栗、麻栎为砧木,选择不同立地条件地块,研究影响锥栗嫁接成活率的因子。结果表明,不同锥栗品种类型、嫁接时间、砧木、圃地条件、剪砧方法对锥栗嫁接成活率均存在较大影响。嫁接时间以秋季9月底到10月上旬和春季萌芽前1个月最好;宜选择排水良好的山脚梯田;在芽萌动时离接芽25 cm处第1次剪砧,接芽抽出20~25 cm后在其上部2 cm处第2次剪砧最好;砧木宜用野生锥栗及本砧,板栗、麻栎不适宜作锥栗砧木。  相似文献   

13.
以福建山樱花为接穗,分别以食用樱桃、毛樱桃、山樱和福建山樱花1年生实生苗为砧木,进行了嫁接繁殖研究.结果表明:以食用樱桃为砧木嫁接福建山樱花嫁接成活率最高(84%),其次是福建山樱花本砧,成活率为59%,二者之间虽然差异不显著,但明显高于以山樱嫁接福建山樱花(34%)和毛樱桃嫁接福建山樱花(23%);袋栽砧木的嫁接成活率及保存率明显高于裸根砧木;嫁接时间以冬至后20 d左右嫁接成活率最高;而不同类型的接穗对嫁接成活率也有显著影响.接穗最好随采随用,但在4℃条件下保温冷藏20 d仍有较高的嫁接成活率,与即采即用的对照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IBA提高自然微型嫁接成活率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苹果无病毒苗快速繁育体系,以沁源山定子(MalusbaccataBorkh.)、八棱海棠(Malusmicroma lusMak.)营养钵苗和八棱海棠大田直播苗为砧木,脱毒丽红苹果(MaluspumilaMilll.cv.lihong)组织培养芽丛为接穗,采用自然茎尖嫁接法,研究IBA对自然微型嫁接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IBA处理可明显提高嫁接成活率。IBA最佳浓度为1 5mg/kg,最高嫁接成活率达81 3%。不同砧木、不同砧苗培养方式,嫁接成活率有差异,以大田直播八棱海棠砧苗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油茶不同嫁接方式对嫁接成活率和抽梢率的影响,为油茶产业发展中优良品种苗木培育嫁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接穗不同留叶量、接穗不同枝段、不同芽砧类型3个试验因子进行嫁接试验,测定其成活率和抽梢率。【结果】接穗不同留叶量处理方式中,留0.5叶和1叶的处理,嫁接成活率和抽梢率高于对照,其中,留0.5叶的处理,平均成活率和抽梢率为91.11%和51.67%;接穗不同枝段处理方式中,2-3叶段和4-5叶段处理的嫁接成活率和抽梢率高于对照,其中,2-3叶段处理的平均成活率和抽梢率分别为90.38%和65.18%;芽砧不同类型处理中,带籽砧处理的嫁接成活率和抽梢率高于对照,分别为93.33%和52.50%。【结论】当年生半木质化绿色枝2-3叶段、留0.5-1叶、采用带籽芽砧嫁接方法,嫁接效果较好,成活率在90%以上,90d抽梢率在50%以上。  相似文献   

16.
以100、200、300mg·L^-1的KT溶液浸泡油茶芽苗砧接穗,以清水处理为空白对照,研究KT处理后的油茶芽苗砧接穗对其嵌合体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经KT处理后的嵌合体成活率明显高于对照,其中100和200mg·L^-1浓度的KT溶液处理效果较好.嵌合体成活率与PPO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与POD活性呈显著负相关.接穗经低浓度KT浸泡后再进行嫁接,有利于嵌合体的愈合及成活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油茶芽苗砧嫁接愈合过程中砧穗相关生理指标的动态变化规律,为油茶芽苗砧嫁接亲和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油茶优良品种‘XL1’芽苗砧嫁接苗为材料,研究芽苗砧嫁接愈合过程中(0~80d)砧木与接穗中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结果】砧木可溶性蛋白含量呈现"降-升-降"的变化趋势,为嫁接体接口愈合提供能量,接穗可溶性蛋白含量在31.94~40.39mg/g,变化幅度不大;在输导组织分化前,接穗可溶性糖含量先降低后升高,砧木可溶性糖含量保持平稳,且始终低于接穗;在形成贯通接穗和砧木的维管束桥时,砧木的POD活性较高,接穗的POD活性始终很低,维持在0.11~0.62U/mg。【结论】在油茶芽苗砧嫁接愈合过程中,砧木的可溶性蛋白含量与POD活性高于接穗,而接穗的可溶性糖含量高于砧木。  相似文献   

18.
樱桃组培苗微型嫁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樱桃传统嫁接中存在的接穗贮藏难、受季节限制、砧木细而接穗大等问题,并对其在传统栽培过程中积累的病毒、类病毒进行有效脱毒,采用樱桃组培苗微型嫁接技术,研究了接穗大小、嫁接处理方式、组培苗继代时间、不同砧穗组合等因素对嫁接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进行樱桃组培苗微型嫁接时,接穗大小为茎尖+2片叶(约1 cm)、组培苗继代35 d左右、嫁接时采取先嫁接后生根方式,其嫁接成活率和成苗率相对较高,嫁接成活率最高可达84%;接穗与砧木的亲和性越好,嫁接成活率越高,在供试樱桃品种中,以Gisela-5×红鲁比的亲和性最好,嫁接成活率达83%。  相似文献   

19.
迟熟蕉柑茎尖嫁接砧木对比试验及病毒类病害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以枳和阿尔及利亚夏橙作为砧木,以迟熟蕉柑芽作为接穗进行茎尖嫁接,结果枳砧嫁接成活率为9.1%,阿尔及利亚夏橙砧嫁接成活率为54.5%,将两种砧木嫁接苗再嫁接在枳砧上,其3年生幼树均生长正常,表明阿尔及利亚夏橙是茎尖嫁接迟熟蕉柑的优良砧木。应用指示植物鉴定方法和PER检测技术鉴定7株茎尖嫁接苗的柑橘碎叶病、衰退病、裂皮病和黄龙病,结果1、3.4、5、6号迟熟蕉柑单株不带碎叶病、衰退病、裂皮病和黄龙病,可作为繁殖无病苗木的备选材料;2、7号迟熟蕉柑单株不带碎叶病、裂皮病和黄龙病,但带有衰退病,推测衰退病毒源可能来自取芽的田间植株。  相似文献   

20.
【目的】筛选葡萄硬枝嫁接过程中促进嫁接成活率及新梢生长的措施.【方法】以‘5BB’和‘赤霞珠’一年生枝条为试材,采用接穗抹芽、CIPC处理、砧木及嫁接口ABT生根粉2号处理,清水为对照,通过德国产"Ω"嫁接机嫁接.对接穗萌芽率、嫁接口愈伤组织形成率、砧木生根率、嫁接成活率及新梢生长量进行测定分析,以探讨其对嫁接成活率及新梢生长的影响.【结果】接穗抹芽,促进嫁接口愈伤组织形成,嫁接成活率升高,新梢生长变化不明显;接穗CIPC处理,嫁接口愈伤组织形成率降低,从而影响嫁接苗成活,新梢生长受到明显抑制;砧木及嫁接口ABT处理,嫁接口愈伤组织形成率升高,低浓度ABT促进嫁接苗成活,250mg/L成活率最高,达80%,新梢生长量最大;高浓度ABT处理成活率降低,新梢生长受到抑制.【结论】葡萄硬枝嫁接过程中接穗抹芽、嫁接口及砧木低浓度ABT 2号处理均能提高嫁接苗成活率;250mg/L ABT处理,嫁接苗成活率达80%,同时对嫁接苗生长促进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