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对我国漆籽资源、化学组成、物化特性、加工工艺以及深加工的研究 ,提出了漆籽综合利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以漆籽油为原料,酪蛋白酸钠为乳化剂,采用高压均质法制备漆籽油纳米乳液,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制备工艺条件,考察漆籽油纳米乳液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贮藏稳定性,并评价其抗氧化活性,采用体外细胞法考察其抗紫外辐射活性.实验结果表明:漆籽油纳米乳液较佳制备工艺条件为乳化剂质量分数为2.5%,漆籽油质量分数为6%,均质压力为100 M...  相似文献   

3.
漆籽漆蜡(油)的化学组成和开发前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我国漆籽资源、化学组成、物化特性、加工工艺以及深加工的研究,提出了漆籽综合利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对陕西漆籽在不同处理下漆籽油的物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日本漆籽及江西引种漆籽嫁接苗与实生苗漆籽的漆籽油进行了化学成分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经过水洗和石油醚浸泡过的陕西漆籽核提取的漆籽油透明澄清,颜色浅,得率相应的由9.61%提高到14.87%,酸值分别为9.79和6.95,明显低于未经任何处理而直接提取漆籽油的样品,处理后提取的漆籽油的皂化价及过氧化值则比未处理提取的漆籽油低;陕西漆籽油的亚油酸的相对含量则高达72%,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江西引种的漆籽皮核易于分离,漆籽油中亚油酸的相对含量为56.222%。  相似文献   

5.
漆籽育苗时,如果漆籽不经处理,绝大多数当年都不会出芽。过去,由于人们对漆籽的生理特性缺乏了解,对漆籽播前处理不当,因而播种育苗常导致失败。近年来,为了加速发展漆树,我们对用漆籽育苗进行了多方面的实验研究,初步摸清了漆籽的生理特性,获得了多种经济有效的催芽方法。现将漆籽的生理特性及几种主要催芽方法简介如下:一、漆树种子具有发芽迟滞倾向漆树种子具有完整的生理构造,凡发育完善的漆籽都可以出芽,但由于漆树种子都有发芽迟滞倾向,所以漆籽不经处理,播种后往往要迟至第二年甚至数年后才出芽。种子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述了漆籽的主要成分、理化性质和用途,提出了开发漆籽资源的途径和新的加工方法,为漆籽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论据。  相似文献   

7.
漆树果实性状研究(Ⅰ)——果实蜡质层的含蜡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典型样株和随机取样的方法对采自云南、贵州、陕西等地15个漆树果实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漆树遗传材料丰富,漆籽的蜡质层含蜡率与漆籽内果皮的质量有一定的关系,即内果皮质量大的漆籽出蜡率相对较低;而漆籽蜡质层含蜡率与果形指数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即随着漆籽果形指数的增加,漆籽出蜡率降低,选择漆蜡为主的漆树优良种时,应以果形指数在0.6~0.8为宜,此外,应加强气候、土壤、栽培技术、采脂等对漆树种仁的含油率影响的规律研究,使我国的漆籽资源转换为生物蜡资源.  相似文献   

8.
漆树(Rhus vernicifera)原产中国,是我国重要的特用经济树种。漆树不仅分泌生漆,而且其果实一漆籽富含油脂,用途广泛,系优良的木本油料树种之一。我省南部秦巴山区为我国漆树的分布中心,其生漆和漆籽产量位居全国前列。我省平利、岚皋、紫阳、镇巴、柞水、镇安等县漆籽产量也很高。据粗略估计,我省年产漆籽可达1万吨以上。  相似文献   

9.
溶剂法萃取漆油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漆油溶剂萃取法中提取温度、时间和漆籽仁过筛情况等对漆油萃取得率的影响,正交试验得出漆油的较优萃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随着提取温度的升高萃取得率增大,但在52~57℃之间增幅较小;随着萃取时间的增加萃取得率增大,超过120min后萃取得率的增加趋势不明显;过0.5 mm筛较优;漆油的较优萃取工艺条件为:过0.5 mm筛,提取温度为57 C,提取时间为120min;该条件下,漆油的萃取得率为26.53%.优选的工艺稳定可行.能为漆油的生产、开发与利用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漆树是我国特产经济树种.其主产品生漆是性能良好的天然涂料,素称"涂料之王".漆籽可以榨油,漆油可以提取甘油、制造肥皂等,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能食用.榨油后的饼渣是高质量的肥料和饲料.漆树因品种、生长地点、年龄等不同,漆籽的含油量有显著的差异,一般高山大木漆树的籽较低山小木漆树的籽含油量高;未割漆树的籽较已割漆树的籽含油量高.经测定漆籽皮层(包括果肉)含蜡率为40 %左右,冷却后为黄白色固体,俗称"漆蜡".  相似文献   

11.
漆树育苗     
漆树是我国特用经济树种之一,在我省中、南部的许多地方,均宜大量发展。繁殖漆树生产上多采用分根和播种方法。在种根缺乏或需要大量种苗的情况下,以播种育苗为宜。漆树播种育苗,由于漆籽外壳坚硬,并含有一层蜡质,种皮吸水较困难,如不进行处理和催芽,播后需经1—2年方能发芽出土。为解决漆籽发芽困难问题,多年来,我们在工作中摸索出一种育苗方法,现简介如下。一、漆籽的处理与催芽1.机械磨损处理漆籽利用脱粒机脱磨  相似文献   

12.
利用典型样株和随机取样的方法对采自云南、贵州、陕西等地15个漆树和野漆树优良种的漆籽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漆树种间的果实质量、果实横径、果实纵径、果形指数、种仁质量、种仁横径、种仁纵径、种仁含油率等性状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在供试的15个样中,漆树中V01(肤盐皮)、V06(麻柳叶)、V04(光叶漆树)的种仁含油率较高.都在20%以上,野漆树几个样普遍较低.相关性分析的结果显示,漆籽果实横径、果实纵径、种仁横径对种仁含油率的影响均达极显著水平,相关系数分别为-0.566、-0.524、-0.448.因而,在保证漆籽高产的前提下,选育漆油用漆树优良品种时,应以漆籽相对较小的漆树种为宜;结合漆籽蜡质层含蜡率的数据推测,割漆对种仁含油率和蜡质层含蜡率均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我国漆籽资源的现状及开发利用前景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我国漆籽资源丰富,年产量约150万t,大量闲置未加工利用。漆籽的果肉部分可用于加工漆蜡,种子可榨取没油,其废渣可用来加工饲料。另外,漆蜡主要由脂肪酸甘油酯组成,可用于深加工脂肪酸、脂肪酸异丙酯、脂肪酸蔗糖酯等,作为重要的化工原料,用于化妆品,表面活性剂以及食、药品等。因此,漆籽的加工利用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4.
大关县高桥公社新场大队,加强对木漆生产的领导,不断健全完善木漆生产责任制,促进了木漆生产的发展。去年,这个大队共产木漆一万多斤,交售给国家七千八百多斤,加上出售漆籽十万多斤,共收入七万一千多元,占全大队总收入的32.5%,每人平均收入29.62元。新场大队地处二半山区,这里气候温和,土地湿润,是发展木漆生产的好地方。这个大队的26个生产队部种了漆树。全大队  相似文献   

15.
漆树是我局今后积极发展,大量培植的主要树种之一。漆籽外皮因有一层蜡质,且较坚硬,水分不易渗入,影响发芽。近两年来,我们采取多种浸种催芽方法处理漆树种子,试验结果,以下两种处理方法较成功。一、硫酸浸种法: 水选漆籽:用水选法去掉秕籽和杂质,将饱满种子晒干。配制溶液:用量杯或磁盆量取一定数量的水倒入磁缸,再量取等量的纯度为98%的  相似文献   

16.
指出了漆树属于经济林木,是除核桃树之外,在福贡县境内种植面积较大的经济林木之一,种植历史也较久远,它属于落叶乔木,树高有几米至十几米,枝干有乳汁分泌物,人体接触到其乳汁时可产生过敏现象。漆树用途较广,树干可作木材,树皮中有白色分泌物,遇到空气后产生氧化颜色逐渐由浅变深,最后变成黑色,可以进行割漆用作涂料,称之为生漆,生漆素有"涂料之王"之美誉。漆籽可用来榨油,冷却后成固体形状,当地人将漆籽榨出的油称之为漆油,当做食用油来烹制菜肴,如漆油鸡、峡啦、漆油米酒鸡蛋等地方特色美食的制作。虽然漆树的种植在福贡县境内历史悠久,技术成熟,但也存在较多问题,针对目前漆树产业发展近况及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剖析了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漆树与生漆     
漆树R.verniciflua stokes是一种落叶乔木。干材通直,纹理美观,耐腐抗蛀,是建筑、交通的良好用材。漆树籽可以榨油,称为漆油,是良好的工业用油。据分析,漆油含有72.3%的棕榈酸,制成肥皂硬度大,吸水性能好,泡多耐用。漆树花是一种理想的  相似文献   

18.
研究以野漆籽为实验材料,使用压榨法、有机溶剂浸提法和超临界CO2萃取法3种方法提取漆蜡并分析漆蜡提取得率、物理性质和主要脂肪酸组分及含量,探究不同提取工艺对野漆树漆蜡提取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提取方法的漆蜡得率具有极显著差异(F=41.647,P<0.01).有机溶剂浸提法的漆蜡平均得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种方法,达4...  相似文献   

19.
为验证聚氨酯漆(PU漆)仿古涂饰工艺的可行性,促进美式家具仿古涂饰工艺改进,采用PU漆对锉刀痕、虫蛀、明暗、苍蝇点效果样板进行仿古涂饰,测试其漆膜的理化性能并与硝基漆(NC漆)仿古涂饰样板漆膜性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PU漆仿古涂饰漆膜理化性能达到国家标准,耐干热性、耐磨性和硬度均优于NC漆,光泽度与NC漆漆膜接近,仅锉刀痕样板漆膜附着力低于NC漆,其他做旧样板漆膜附着力与NC漆等级相同。  相似文献   

20.
在相同环境条件下,对相同规格的稻草板表面砂光后,分别进行直接涂饰和贴面后涂饰聚氨酯(PU漆)两种工艺试验,测定漆膜附着力、表面光泽度、漆膜硬度等.结果表明:稻草刨花板表面直接涂饰PU漆,或者贴薄木、浸渍纸后再涂饰PU漆的工艺均可行,三底两面工艺为宜,涂饰PU白色漆的漆膜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