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研究采用室内静水法(试验用水pH 7.48,温度(25±1)℃,水体耗氧量≤1.2 mg/L)测定了13种水稻田常用药剂对质量约8~15 g的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幼虾的急性毒性。结果显示:60 g/L二甲四氯·400 g/L灭草松、200 g/L氯虫苯甲酰胺、10%井冈霉素、50%戊唑醇·25%肟菌酯和30%吡唑醚菌酯等5种药剂在10 000 mg/L攻毒条件下试验虾72 h的存活率均为100%,稻虾田可放心使用;50%丁草胺、10%氰氟草酯、25 g/L五氟磺草胺、20%氯氟吡氧乙酸、20%烯啶虫胺·80%吡蚜酮、5%阿维菌素乳油、5%阿维菌素水分散粒剂、3%阿维菌素微乳剂等8种药剂对克氏原螯虾幼虾的24 h LC50分别为1 945.36、112.85、2 884.03、141.25、5.13、39.58、275.42、358.92 mg/L;48 h LC50分别为931.11、74.56、2 275.10、117.49、4.07、37.15、173.78、272.27 mg/L;72 h LC  相似文献   

2.
刘青 《水产科技情报》2012,39(4):198-200
以常温静水方法进行了苯扎溴铵(T1)、新型代森类杀菌剂乙撑双二硫代(-敌菌磷)氨基甲酸铵(T2)对克氏原螯虾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T1、T2对克氏原螯虾的24、48、96 h半致死浓度分别为19.40、14.40、13.35 mg/L和114.32、83.80、67.56 mg/L,安全浓度分别为1.34 mg/L和6.76 mg/L。同时,分析了这两种药物对克氏原螯虾有效急性致毒试验时间的确定及其急性致毒效应的特征,探讨了药物毒性蓄积系数MAC公式的解释与应用、两种药物的致毒作用比较及其安全使用等。  相似文献   

3.
克氏原螯虾掘洞行为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克氏原螯虾(Procam barus clarkii)掘洞时间多在夜间,可持续掘洞6~8 h,一夜挖掘深度成虾可达40 cm,幼虾可达25 cm。成虾的洞穴深度大部分在50~80 cm之间,少部分可以达到80~150 cm;幼虾洞穴的深度在10~25 cm之间;体长1.2 cm的稚虾已经具备掘洞的能力,洞穴深度在10~20 cm之间。洞穴分为简单洞穴和复杂洞穴两种:85%的洞穴是简单的,即只有一条穴道,位于水面上、下10 cm之间;15%较复杂,即有2条以上的穴道,位于水面以上20 cm处。洞穴的密度为2.8~5.6个/m2。每个洞穴中一般有1~2只虾,但冬季也常发现一个洞中有3~5只虾。克氏原螯虾在繁殖季节掘洞强度增大,在寒冷的冬季,掘洞强度微弱。  相似文献   

4.
三种杀虫剂对克氏原螯虾急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换水式渔药毒性试验的方法,在水温20℃~23℃条件下,用敌百虫、克虫威及敌杀死对克氏原螯虾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敌百虫、克虫威及敌杀死对体重20g左右的克氏原螯虾48hLC50值分别为2.78mg/L、0.31μg/L和0.19μg/L;安全浓度分别为0.264mg/L、0.024μg/L、0.043μg/L。  相似文献   

5.
克氏原螯虾繁殖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繁殖生物学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克氏原螯虾的性成熟年龄为1年左右;雌虾最小体长为6.4 cm,最小体重为10 g;雄虾最小体长为7.1 cm,最小体重为20 g。5~9月为交配期,其中以6~8月为交配高峰期。克氏原螯虾交配后大约为30 d左右产卵。繁殖期为7~10月,高峰期为8~9月。10月底以后抱卵的虾由于水温逐步降低,一直延续到第2年春季才孵化。克氏原螯虾的繁殖行为与掘洞行为密切相关,繁殖期的掘洞数量较非繁殖期明显增多。7~10月,亲虾均栖息在洞内繁殖,洞穴深度为50~80 cm。卵巢为一次产卵类型。雌雄比例为1∶1。克氏原螯虾的个体绝对繁殖力的变动范围为172~1158粒,平均为517粒。个体相对繁殖力(F/W)的变动范围为2~41粒/g,平均为21粒。个体相对繁殖力(F/L)的变动范围为47~80粒/cm,平均为63粒。  相似文献   

6.
氯虫苯甲酰胺对克氏原螯虾的急性毒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并评价新型农药——氯虫苯甲酰胺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的安全特性,在水温(29±2)℃、p H 8.0±0.2、溶氧量(5.1±0.9)mg/L条件下,采用静水式方法,开展了氯虫苯甲酰胺对克氏原螯虾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氯虫苯甲酰胺对克氏原螯虾的24、48、96 h半致死浓度分别为795.93、563.47、335.64 mg/L;氯虫苯甲酰胺对克氏原螯虾的安全浓度为84.72 mg/L。跟据《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氯虫苯甲酰胺属低毒级农药,对克氏原螯虾的毒副作用较小,可在克氏原螯虾养殖生产中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7.
由于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生存能力强,天敌少,加之其有一定的经济价值,为了更好地捕捞克氏原螯虾种群且尽量少伤害水域中其他渔获种类,有效控制克氏原螯虾种群数量,防止形成外来物种入侵,通过基本情况调查和室内试验等方法对克氏原螯虾捕捞网目进行研究。对6,20,30,40,50,60,70 mm七种网目的地笼网进行了室内试验,经比较对克氏原螯虾的捕捞能力和鱼类释放效果,结合线性拟合曲线与克氏原螯虾体长的关系,推算出20 mm网目为春季克氏原螯虾最佳捕捞网目, 30 mm网目为秋季克氏原螯虾捕捞最佳捕捞网目。  相似文献   

8.
以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酚氧化酶(PO)为材料,采用L-DOPA为反应底物,分光光度计测定不同温度和pH条件下PO活力,研究克氏原螯虾PO的特性,为其免疫学研究及优化PO准确测定方法提供依据。结果显示PO活力最高时的温度为35℃,低于和高于35℃活力逐渐下降,45℃以上活力迅速下降;0℃仍具有最高活力的24%。在pH4.0~9.5内PO均具有活力,鳃组织最佳pH5.5,血清最佳pH6.5。因此测定克氏原螯虾PO活力的最佳参数为温度35℃,pH5.5(鳃)或6.5(血清)。以上结果说明冰浴终止反应法测定克氏原螯虾PO活力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要慎用。  相似文献   

9.
根据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的生物学习性,设计了15、20、25、30、35 mm五种网目的无帽、带帽、半圆、对口四种网型的地笼网,开展了春季克氏原螯虾室外捕捞试验,探索出春季最适克氏原螯虾捕捞网具。结果表明:20 mm网目无帽型地笼网对春季克氏原螯虾的捕捞能力最好,最适宜推广。  相似文献   

10.
Hg2 的对克氏原螯虾的毒性大于Cr6 。Cr6 对克氏原螯虾24 h、48 h、72 h、96 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335.48 mg/L、165.23 mg/L、117.51 mg/L、92.52 mg/L;Hg2 对克氏原螯虾24 h、48 h、72 h、96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1.85 mg/L、0.65 mg/L、0.35 mg/L、0.08 mg/L。Cr6 、Hg2 对克氏原螯虾的安全浓度分别为9.25 mg/L、0.008 mg/L,其安全浓度分别为相应渔业水质标准的92.5倍和16倍,表明克氏原螯虾具有强的耐Cr6 和Hg2 污染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盐度和碱度对克氏原螯虾的联合毒性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寇氏法(Karber法)研究了盐、碱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clarkii)的急性毒性作用,并采用相加指数法(Mark-ing指数法)研究了盐碱联合作用对克氏原螯虾的影响。结果表明:盐度对克氏原螯虾24h、48h、72h、96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31.74g/L、27.21g/L、26.45g/L、26.09g/L,其安全浓度是6.00g/L。碱度对克氏原螯虾24h、48h、72h、96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12.00g/L、10.64g/L、8.36g/L、7.58g/L,其安全浓度是2.51g/L。盐碱在1:1毒性单位混合后,对克氏原螯虾的作用效果在不同时间段均表现为一定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2.
采用石蜡切片技术,结合生物酶的测定,以体重(25.88±4.40)g的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低pH胁迫对克氏原螯虾鳃和肝胰腺生理代谢与组织结构的影响。在得出96 h LC50的基础上,将克氏原螯虾暴露于半致死浓度pH水体中96 h,以pH7.6作为对照,并于胁迫后0 h、2 h、8 h、24 h、96 h采集鳃和肝胰腺样品,测定鳃部分代谢酶和肝胰腺主要抗氧化指标,并对鳃和肝胰腺组织进行切片观察。实验结果表明,pH 96 h LC50为3.675。低pH暴露后,实验组鳃Na~+-K~+-ATP酶和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活力逐渐升高,细胞色素氧化酶(cytochrome oxidase,COO)活力逐渐下降;肝胰腺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力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在肝胰腺中的累积量显著增加(P0.05)。切片结果表明,低pH胁迫引起克氏原螯虾鳃组织中呼吸上皮细胞逐渐脱落,角质层受损;肝胰腺组织中B细胞及其内部转运泡体积增大,转运泡内颗粒物质增多,肝小管结构受损。研究结果表明,低pH胁迫会对克氏原螯虾生理代谢产生影响,并引起组织缺氧;虾体氧化防御功能在胁迫前期被诱导激活,但在胁迫后期受到一定抑制;低pH胁迫可以引起克氏原螯虾鳃和肝胰腺组织结构损伤。  相似文献   

13.
硫酸锌慢性毒性胁迫下克氏原螯虾的组织病理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将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成虾在Zn2+质量浓度为0、0.40 mg/L、4.04 mg/L和40.37 mg/L的硫酸锌溶液中浸浴21 d,分别于第7、14和21天时每组随机抽取5只虾,采集肝胰腺、鳃、触角腺、性腺、肌肉及消化道组织,于Bouin′s液中固定24 h。采用石蜡切片和HE染色的方法,观察其组织的病理变化,从组织学水平研究硫酸锌对克氏原螯虾的慢性毒性作用。结果显示,浸浴时各Zn2+浓度组肝胰腺、触角腺细胞质中出现被染成红棕色的颗粒,且颗粒的数量与浸浴浓度及时间成正相关。0.40 mg/L组在浸浴期间各组织均未出现其他明显病变;4.04mg/L组及40.37mg/L组从浸浴第7天开始肝胰腺、触角腺、鳃组织出现出血、细胞坏死等病变,随浸浴浓度增大和时间延长坏死细胞比例增大。40.37 mg/L组第14天时精母细胞开始出现坏死;第21天时精巢、卵巢严重出血,精、卵细胞出现大面积坏死,肝细胞大量坏死脱落,肝小管结缔组织增生,大量脱落的细胞塞满管腔使肝胰腺表面形成肉眼可见的红棕色颗粒状斑点。结果表明在Zn2+质量浓度高于4.04 mg/L的硫酸锌浸浴21 d后,克氏原螯虾肝胰腺、触角腺、鳃、性腺组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变,表明其代谢系统、呼吸系统、生殖系统等受到较严重的损伤,因此长期暴露在Zn2+质量浓度高于4.04 mg/L的环境中会严重威胁克氏原螯虾的生存和繁殖。  相似文献   

14.
在溶氧(7.0±0.3)mg/L,水温(18±1)℃,pH 7.8±0.1条件下,采用国家标准半静态方式水生生物急性毒性实验法研究了高锰酸钾、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5∶2)、敌百虫和甲醛对硬刺松潘裸鲤(Gymnocypris potanini firmispinatus Wu et Wu)幼鱼的急性毒性试验。试验结果显示,高锰酸钾、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敌百虫和甲醛对硬刺松潘裸鲤幼鱼的24 h半致死浓度(24 h LC50)分别为4.57、2.74、8.00和54.69 mg/L,48 h半致死浓度(48 h LC50)分别为4.13、2.35、7.34和47.03 mg/L;96 h半致死浓度(96 h LC50)分别为3.37、1.92、4.76和40.44 mg/L;其安全浓度分别为1.01、0.52、1.85和10.43 mg/L。根据国家标准和本实验数据表明,甲醛对硬刺松潘裸鲤幼鱼微毒,高锰酸钾、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和敌百虫对其中毒。  相似文献   

15.
在水温15~18℃、pH 7.0±0.2、总硬度(以CaCO3计)380.00mg/L试验条件下,选用三氯异氰尿酸(0.75、1.14、1.73、2.63、4.00mg/L)、硫酸铜(0.80、1.50、2.82、5.31、10.00mg/L)、高锰酸钾(3.00、3.59、4.27、5.07、6.00mg/L)、溴氯海因(1.92、2.78、4.02、5.81、8.40mg/L)、聚维酮碘(13.00、17.53、23.66、31.92、43.00mg/L)5种常用药物对平均体质量6.99g、平均体长8.03cm的拉氏鱼种进行急性毒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5种药物24h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2.24、2.38、5.05、6.00、30.74mg/L;48h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1.43、2.18、4.31、4.08、23.33 mg/L;安全质量浓度分别为0.17、0.60、0.94、0.57、4.03mg/L。拉氏对5种药物的敏感性依次为:三氯异氰尿酸溴氯海因硫酸铜高锰酸钾聚维酮碘;聚维酮碘、溴氯海因、硫酸铜可安全使用。该研究为拉氏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梁成斌  佟庆  崔立勇 《水利渔业》2011,32(5):114-118
在常温静水条件下,用强氯杀星、强力消毒粉、高锰酸钾、顶点、三九菌毒清和百菌杀等6种常用水产药物对1龄东北林蛙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6种常用药物对1龄东北林蛙24 h的LC50分别为23.798、52.367、32.704、94.408、39.129和192.980 mg/L;48 h的LC50分别为15.433、...  相似文献   

17.
克氏原螯虾对盐度适应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克氏原螯虾仔虾采用6个不同的盐度进行了盐度突变试验,2个试验组的初始盐度为2,探讨克氏原螯虾仔虾对盐度适应性。盐度突变试验结果显示,克氏螯虾仔虾对盐度为10以下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渐变试验显示,克氏螯虾仔虾的存活率与盐度调整周期有关,3d为1次的调整周期优于2d调整周期。因此,在低盐度水平开展克氏螯虾盐度驯养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采用静水法生物测试,研究了亚硝酸盐(NO2--N)和硫化物(S2-)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幼虾急性毒性效应。实验结果表明,克氏原螯虾幼虾的死亡率随着NO2--N和S2-浓度的升高和暴露时间的延长而显著上升。NO2--N对克氏原螯虾幼虾24、48、72、96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108.09、90.08、73.02、69.74mg/L。S2-对克氏原螯虾幼虾24、48、72、96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12.96、9.57、7.62、4.63mg/L。克氏原螯虾幼虾对NO2--N和S2-的安全浓度(SC)分别为6.97mg/L和0.46mg/L,为相应渔业水质标准的35倍和2.3倍,说明克氏原螯虾对NO2--N和S2-的毒性具有一定的耐受力,且对NO2--N的耐受能力强于S2-。  相似文献   

19.
以草鱼为受试生物,研究了硫丹对鱼类的急性毒性效应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水中硫丹对草鱼鱼种的24、48、72、96h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3.82、2.52、1.86、1.42μg/L;安全质量浓度为0.33μg/L;试验鱼的死亡率随硫丹暴露质量浓度的升高而增大,表现出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根据化学物质对鱼类毒性分级标准,硫丹对草鱼为剧毒。  相似文献   

20.
为了在鱼蚌混养生产中科学使用杀虫药物提供参考数据,采用静态急性毒性法对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幼蚌进行毒理学试验。5种常见药物对三角帆蚌幼蚌48hLC50、96hLC50、安全浓度(SC),草甘膦为27.46、25.62、2.56mg/L;吡喹酮为0.4491、0.1516、0.0152mg/L;甲苯咪唑为48.47、23.12、2.31mg/L;苯扎溴铵为8.749、2.977、0.298mg/L;阿维菌素为0.0137、0.00444、0.00044mg/L。从急性毒性特征分析,5种药物对三角帆蚌幼蚌的毒性高低依次为:阿维菌素〉吡喹酮〉苯扎溴铵〉甲苯咪唑〉草甘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