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 毫秒
1.
研究短须裂腹鱼的游泳能力、运动生理及游泳行为,为过鱼设施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实验用15尾短须裂腹鱼于2013年7月中旬采自金沙江上游玛曲河河口处,体长(23.83±2.47)cm,体重(224.95±76.83)g。游泳能力测试装置采用丹麦Loligo Systems公司生产的大型游泳水槽。(1)短须裂腹鱼临界游泳速度为(75.04±7.6)cm/s、(3.17±0.42)BL/s;(2)运动耗氧率与游泳速度呈幂函数关系:MO2=100.00+42.61U1.81(R2=0.995,P0.001);单位距离耗氧率(COT)与游泳速度的关系也呈幂函数关系:COT=0.12U-1+0.04U1.02(R2=0.898,P0.001),最适游速Uopt=1.81 BL/s,COTmin=0.14 mg/(kg·m);(3)随着游泳速度的增加,尾摆幅度的变化不显著(P0.05),变化范围为0.17~0.26 BL、平均(0.21±0.02)BL,而尾摆频率和运动步长都呈线性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异齿裂腹鱼游泳能力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摸清雅鲁藏布江特有种异齿裂腹鱼(Schizothorax oconnori)的游泳能力,以野生鱼种为实验对象,通过丹麦Loligo System公司的环形试验水槽测试了异齿裂腹鱼的临界游泳速度、突进游泳速度和持续游泳速度。结果显示,异齿裂腹鱼的临界游泳速度随体长的增大而增加,相对临界游泳速度随体长的增大而减小,其临界游泳速度与体长的关系为Y1=-39.369+13.23X-0.371X2+0.004X3(Y1是绝对临界游泳速度,X为体长)。突进游泳速度随体长的增加而近似呈线性递增趋势,而相对突进游泳速度随体长的增大而减小。在三个固定流速(60cm/s、80 cm/s、100 cm/s)下,初步确定60 cm/s为异齿裂腹鱼的持续游泳速度,80 cm/s、100 cm/s为耐久游泳速度。研究成果以期为青藏高原地区鱼类行为学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为鱼道等过鱼设施的设计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玉曲河流域裂腹鱼类的游泳能力,给过鱼设施建设和鱼类游泳行为学提供基础参数,本研究以该流域优势物种怒江裂腹鱼(Schizothorax nukiangensis)、贡山裂腹鱼(S. gongshanensis)为研究对象,在野外现场采用游泳能力测试水槽对裂腹鱼的感应流速、临界游泳速度、突进游泳速度及持续游泳速度、耐久游泳速度进行测定。测试结果表明:怒江裂腹鱼和贡山裂腹鱼的绝对感应流速相近,分别为0.18±0.01 m/s、0.18±0.06 m/s。怒江裂腹鱼和贡山裂腹鱼的绝对临界游泳速度分别为1.05±0.12 m/s、1.11±0.14 m/s,绝对突进游泳速度分别为1.45±0.26 m/s、1.40±0.21 m/s。二者的相对临界游泳速度分别为8.47±0.95 BL/s、9.21±2.45 BL/s,相对突进游泳速度均突破了十倍体长,分别为11.90±2.31 BL/s、10.80±3.16 BL/s。测得的怒江裂腹鱼和贡山裂腹鱼最大持续游泳速度均为0.63 m/s,怒江裂腹鱼和贡山裂腹鱼最大耐久游泳速度分别为0.93 m/s、0.73 m/s。当以怒江裂腹鱼、贡山裂腹鱼为主要过鱼对象时,建议鱼道入口及竖缝处流速1.05~1.40 m/s,过鱼设施内部的整体平均流速设计范围为0.24~1.05 m/s,以及休息池主流流速为0.18~1.05 m/s。本研究结果可为西藏玉曲河流域过鱼设施的设计提供参考,对该流域的鱼类资源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短须裂腹鱼产卵行为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14-2016年两个繁殖期,采用定点原位水下视频观察法,在四川省攀枝花市国胜河开展了短须裂腹鱼(Schizothorax wangchiachii)产卵行为研究。结果显示,短须裂腹鱼繁殖期主要的产卵行为包括探索环境、领域争夺与防卫、配偶选择、交配、亲体护卫等。基于观察结果提出了短须裂腹鱼的产卵行为模式。  相似文献   

5.
伊犁裂腹鱼胚胎及早期仔鱼发育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0年5月通过人工催产,人工授精方法获得伊犁裂腹鱼(Schizothorax pseudaksaiensis Herzenstein)受精卵,在人工培育的条件下对其胚胎和仔鱼发育进行观察.结果显示:伊犁裂腹鱼成熟卵为淡黄色,卵径为1.70~1.80 mm.受精40 min后,受精卵卵周隙接近最大化,此时卵径为2.9...  相似文献   

6.
对野外采捕内塘人工驯养成熟的长丝裂腹鱼开展人工繁殖试验,为长丝裂腹鱼养殖及增殖放流奠定基础。2008年在金沙江丽江境内采集到32尾50~500 g长丝裂腹鱼,在大理州裂腹鱼原种场经过7年驯养。2015年4月7日催产雌鱼15尾(均重3 000 g)、雄鱼9尾(均重1 500 g),亲鱼在50 mg/L MS-222溶液中麻醉后注射鲤脑下垂体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混合溶液。效应时间48 h 20 min;6尾雌鱼产卵,获得鱼卵64 790粒,催产率40%;受精卵23 350粒,受精率36%;获得鱼苗10 675尾,出苗率45.7%。  相似文献   

7.
探究大渡河软刺裸裂尻鱼的游泳能力,为大渡河软刺裸裂尻鱼的人工繁殖、保护以及大渡河过鱼设施建设提供参考和基础数据支持。采用递增流速法,用自制Brett-type水槽对大渡河软刺裸裂尻鱼的感应流速、临界游泳速度、突进游泳速度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在水温范围为11.9~14.1℃条件下,体长为15.0~21.5 cm,体重为34.8~152.9 g的大渡河软刺裸裂尻鱼的绝对感应流速为0.084~0.095 m/s,相对感应流速为0.321~0.588 BL/s,相对感应游泳速度随体长增大而减小;绝对临界游泳速度(Ucrit)为0.61~1.31 m/s,相对临界游泳速度为4.16~5.08 BL/s,两者均随体长增大而增大;绝对突进游泳速度(Uburst)为1.02~1.40 m/s,与体长关系并不显著(P>0.05),相对突进游泳速度为5.73~8.36 BL/s,随体长增加而减小。视频回放发现,实验鱼突进游泳速度测试过程分为 3 个阶段:第 1 阶段游速为 0~0.4 m/s,占突进速度0~29%;第2阶段游速为0.40~0.84 m/s,...  相似文献   

8.
昆明裂腹鱼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于2003年8月起进行野生昆明裂腹鱼(Schizothorax grahami)亲鱼培育研究,并2009年5月3日—9日进行了人工繁殖技术和鱼苗培育实验。结果显示:野生昆明裂腹鱼在人工驯化养殖条件下,能在池塘内正常生长发育。亲鱼初次性成熟年龄为4龄,雌鱼以5~6龄最佳。采用二次胸鳍基部注射,催产孵化水温为14~17℃,效应时间平均为46h,平均孵化时间为176 h,鱼苗经60 d培育(平均水温14~18℃)体长可达5.05 cm。  相似文献   

9.
细鳞裂腹鱼人工繁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2005~2006年,分别用4种不同的催产剂组合对经人工驯养的180余尾性成熟的野生细鳞裂腹鱼(Schizo-thoraxchongi)进行了人工催产,共获得受精卵50余万粒,孵化出仔鱼9万余尾。催产效果较好的催产剂组合为:鲤鱼脑垂体(PG)与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联合二次注射,第一次注射剂量为(5 mg+600 IU)/kg鱼体重,第二次注射剂量为(12 mg+1000 IU)/kg鱼体重,在水温13~18℃效应时间为85~98 h。  相似文献   

10.
2017年4月,四川省西昌某养殖场养殖的长丝裂腹鱼暴发一种以体表、内脏器官出血及角膜浑浊为特征的传染病。为探究此次疫病的病因,自病鱼的肝、脾和肾组织中分离到1株病原菌LXP170412,在脑心浸液琼脂上28℃培养48h,形成白色、半透明、表面光滑的圆形菌落,人工感染试验证实了其病原性;通过表型特征特性测定、16SrDNA和gyrB基因序列分析鉴定,分离菌LXP170412为温和气单胞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温和气单胞菌LXP170412对强力霉素、环丙沙星、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等敏感,对头孢拉定、新霉素、阿莫西林、庆大霉素、丁胺卡那、恩诺沙星、青霉素、罗红霉素等耐药。试验证实,温和气单胞菌为此次流行病的病原菌,药敏试验结果将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对伊犁河雅玛渡河段2010年1~4月采集的39尾伊犁裂腹鱼[Schizothorax (Racoma) pseudaksaiensis (Herzenstein)]样本进行了体表鳞片、臀鳞、脊椎骨、耳石和背鳍条共5种年龄鉴定材料的年轮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体表鳞片没有明显的年轮特征,不能作为年龄鉴定材料,其他4种材料可作为伊犁裂腹鱼的年龄鉴定材料。样本为2+龄时,4种年龄材料鉴定结果的吻合率为100%;3+和4+龄鉴定结果吻合率较高,分别是87.3%和85.4%;5+~8+龄个体吻合率较低,为63.9%。伊犁裂腹鱼3+龄以上个体进行年龄鉴定时不能仅用1种鉴定材料,而应以耳石为主,其他年龄材料为辅。  相似文献   

12.
鱼类游泳能力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综述了鱼类游泳能力的研究概况、鱼类游泳速度的分类和鱼类游泳能力的测定方法,分析比较了各种方法的优劣,以期为进一步优化鱼类游泳能力的评价指标、完善测试鱼类游泳能力的方法与手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大黄鱼续航时间和临界游泳速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续航时间作为游泳能力的评测指标,研究了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幼鱼、1龄鱼的续航时间和临界游泳速度.试验结果显示,在45cm/s流速下,大黄鱼幼鱼的平均续航时间为12 min;在60 cm/s流速下,大黄鱼1龄鱼的平均续航时间为22 min 20 s;大黄鱼幼鱼和1龄鱼的续航时间与水流流速呈乘幂递减关系;摆尾频率与水流流速呈线性关系.在给定的6个流速条件下,大黄鱼幼鱼和1龄鱼的平均临界游泳速度分别为39.85cm/s和50.02 cm/s.研究表明,大黄鱼幼鱼不宜在流速长时间超过40cm/s的海区进行养殖,大黄鱼1龄鱼不宜在流速长时间超过50cm/s的海区养殖,否则应采取适当的减流或分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