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阴交穴属足太阴脾经腧穴之一 ,因其为足太阴脾经 ,足少阴肾经 ,足厥阴肝经交会之处 ,故名三阴交。又名太阴、下三里、承命。其定位是足内踝高点上三寸 ,当胫骨内侧面后缘取穴 (如图所示 ) ,揉按此穴有酸胀之感。三阴交穴在蜂针临床应用中极为常用 ,对多种疾病的治疗都有确切的疗效。蜂针三阴交穴时一般为直刺法 ,也可用散刺法。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侧 ,操作方便 ,疗效显著 ,也可为蜂针试针的穴位之一。因本穴是足太阴脾经的腧穴 ,肝脾肾三经的交会穴 ,故为主治男女生殖泌尿系统疾病、血证和妇科病的常用穴。对肝脾肾三脏的气化功能失常所产…  相似文献   

2.
民间应用蜂螫治病的历史悠久,流传于众多国家,蜂螫时蜜蜂螫刺排出的蜂针液,含有多种活性肽、酶和生物胺已由现代生化、药理和医药界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和应用。蜂螫治病经验与经络学说、针灸医术相结合发展而成的蜂针疗法隶属于中国针灸,根据不同病情循经络皮部和穴位进行不同手法的螫刺,既有蜜蜂针刺的机械作用,又有蜂针液的化学刺激和药理作用,蜂针后的局部充血反应还有温灸效应。蜂  相似文献   

3.
犊鼻穴     
李万瑶 《蜜蜂杂志》2006,26(2):36-36
犊鼻穴属足阳明胃经穴位,出自《灵枢·本输》:“刺犊鼻者,屈不能伸。”该穴具有通经活络,疏风散寒,理气消肿止痛的作用。穴性属土,在蜂针疗法中,该穴应用十分广泛。1穴名释义犊,牛子也,即小牛。穴在髌韧带外侧凹陷中,其形似牛犊之鼻孔,故以为名。《谈谈穴位的命名》:“犊,小牛也。易曰:‘坤为牛’,坤道属土,本穴属足阳明胃经,故以犊名之。又因其穴在膝髌骨旁,形如牛鼻,为足阳明脉气所发,故不名猪鼻、羊鼻,而言犊鼻。”犊鼻穴又称“外膝眼”。《千金方》云:膝眼“在膝头骨下,两旁陷者宛宛中。”原指有内外两穴是膝眼穴。《外台》称“膝目”。…  相似文献   

4.
血海穴的效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海穴属于足太阴脾经腧穴之一 ,其定位是嘱患者屈膝 ,在大腿内侧 ,髌骨内侧端上 6cm ,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 (如图所示 )。简便取法是 :患者屈膝 ,医者以左手掌心按于患者右膝髌骨上缘 ,二至五指向上伸直对着大腿 ,拇指约呈 4 5度角斜置 ,拇指尖下是穴。对侧取法仿此。揉按此穴有酸胀之感。血海穴在蜂针临床应用中是常用穴 ,对多种疾病的治疗都有确切的疗效。  蜂针血海穴时一般为直刺法 ,也可用散刺法。本穴还可用灸法。血海穴的功用与脾脏及脾经的生理功能关系密切。1 能健脾益气统血、养血行血。因为脾脏为气血生化之源 ,后天之本…  相似文献   

5.
患者:张××,男,3 5岁。症状:手足软弱无力,活动困难,不能站立,手不能握物;消化不良,大小便失禁。寻问病因:不详。原因不明的疾病,很难借用成功的蜂疗经验治疗。据病理分析,患者病情与痿症相似,因患者不痛(痿症) ,是与痹症的酸重疼痛妨碍运动的主要区别所在,故初疹为痿症。据《内径》指出:“治痿独取阳明”。在蜂疗时,笔者选取穴位原则是取手足阳明径穴为主,配循径取其它穴位,轮换螫刺;以补益脾胃,强壮肌肉,恢复功能。另外取筋会阳陵泉及髓会悬钟则有坚筋骨的功效。主穴有:足三里、解溪、合谷、阴陵泉、腰俞、承扶等;配穴为阳陵泉、悬钟、曲…  相似文献   

6.
志室穴,别名为精宫、神关、志舍、志堂,是足太阳膀胱经在背部第二条线腰部的穴位。定位在平第二腰椎棘突下(命门穴———督脉)旁开3寸处取穴。《甲乙经》曰:“在第十四椎下两旁各三寸陷者中,正坐取之。”该穴的命名:穴在肾俞(平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两旁,应肾。因肾藏志,藏者为室,穴为肾气留住之处,又主治肾疾,故名“志室”。《会元针灸学》:“志室考,肾为作强之官,伎巧出焉。肾为藏志之室,与肾俞相通,故名志室。”此穴既是蜂针常用的试针穴,又是治疗腰痛的要穴,还是蜂针保健的有效穴。1蜂针试针的理想穴位蜂针的试针部位应有别于注射青…  相似文献   

7.
廖子俊  朱万云 《中国蜂业》2009,60(11):36-37
承浆穴位于唇下正中凹陷处,因可承受口涎而得名。穴区浅层有颏神经分布,深层有面神经下颌支和下唇动脉分布。此穴是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任脉和督脉四经的交会穴。运用蜂针刺激承浆,除了蜂毒的强大药理作用之外,还可收到健脾和胃、解痉止痛、降气止逆和清热生津的效果。以承浆为主穴治疗上述四经的病症,  相似文献   

8.
源于自然,采于自然的蜂疗法。对多种疾病,尤其是各种疑难杂症,有独到的治愈功效。虽然蜂疗法还未得到普及,但已得到广泛的临床应用。蜂疗法是一种新兴的中医保健疗法。由于其具有价廉、方便、高效的治疗效果,逐步得到医务人员和患者的认同。蜂疗医务人员或是爱好蜂疗事业的人,为了给他人治疗疾病,为了患者的安全,也为了不给医疗人员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在蜂疗前必须严格做蜂针试验。蜂疗前试针是一项非常重要而不可缺少的工作,尤其是对药物过敏患者更为重要。试针一般常用曲池穴和志室穴。为什么蜂疗前必须严格试针,谈一下我免费为近200…  相似文献   

9.
李万瑶 《中国蜂业》2005,56(3):28-29
有许多患者在接受一定时间蜂针治疗后,疾病基本稳定,就停止蜂针治疗,只是在有疾病复发时才会再次接受蜂针治疗;或为了巩固疗效、保健而隔1~2个月接受一次蜂针治疗.此时是否还会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在何种情况下会出现过敏反应,这是每个蜂疗工作者都必须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蜂疗临床应用特点和医疗保健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伟  李位三 《蜜蜂杂志》2006,26(2):10-12
中医学的组成部分蜂疗,应用临床表现出别具一格的特点;在防治疑难杂症和养生保健上,具有较明显的功效;其医疗保健机理,主要是蜂针疗法选穴施治的综合作用,蜂产品的特殊功能以及蜂针疗法与蜂产品、中药相结合的叠加效应。  相似文献   

11.
穴位注射刺激剂,能扩大刺激范围,增加刺激强度,延长刺激时间,对穴位给予有效的刺激量,可大大提高针穴治病的效果。但是,由于一穴可治多病,一病能用几穴,因此,必须不断探索穴位的最佳适应症和最佳穴组选配,才能更好地挖掘针灸治病的作用。近几年,笔者根据循经取穴、局部取穴和邻近取穴的规律,进行验证筛选,针治猪的感冒、流行性感冒、肺炎、胃肠炎等发热性疾病187例,取得较好的疗效,其中单甩  相似文献   

12.
没经正规“蜂疗班”培训,且莫用蜂针给他人治病;即使参加过蜂疗培训班,也要懂得一些抗过敏的急救方法,准备些抗过敏药,以免招致意外麻烦。2003年夏季的一天,我的蜂螫了王某一针,几分钟后,王某突然倒地不省人事,面无血色,大汗淋漓。就近无医可求,在惊慌之即,我用仅有的风油精给他涂抹人中、印堂等穴,半小时后才苏醒,真乃万幸。一只小蜜蜂之毒,确有像青霉素过敏反应之威,奉劝蜂友不怕一万,只怕万一,慎之为好。劝蜂友一句@丁化新!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北冶乡仓西村河南洛阳471800  相似文献   

13.
子午流注蜂针经穴疗法临床研究(附97例病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子午流注蜂针经穴疗法治疗风湿、类风湿、痛风性关节炎、中风后遗症、面神经麻痹97例。治愈10例,占10.31%;显效52例,占53.6%,好转32例,占32.99%;无效3例,占3.09%;总有效率96.9%。本组病例说明子午流注蜂针经穴疗法优于一般蜂针经穴疗法。通过实验研究表明:本法能显著降低血沉、抗“0”、血尿酸和促使类风湿因子转阴,改善体内生化环境;中风后遗症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分析提示本法具有抗凝血的作用,符合中医活血化瘀的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14.
房柱  房冰 《中国蜂业》2010,61(4):49-52
本文从中华养生蜂疗保健发展的角度,阐述了国内外利用蜜蜂及其产品供养生保健、防治疾病的研究成果和应用概况.介绍了中华养生学的发展史和取得的成就,蜂养生在中华养生学中的地位以及古人应用蜂养生的方法和成就.在现代,结合经络学说和针灸医术,由蜜蜂直接螫刺法,发展到取下蜂螫刺器官用不同刺激手法,循经络皮部或穴位针刺,以进行养生蜂疗保健的方法得到普遍推行,成为独具东方特色的蜂针法.本文阐述了人养蜂、蜂养生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在回顾和肯定了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在养生蜂疗保健领域所取得的成就的同时,分析了当今蜂养生的巨大潜力和发展方向,对从事和开发蜂养生事业具有指导意义,对推动蜂业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蜂针奇穴治疗卵巢囊肿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蜂针奇穴治疗26 例卵巢囊肿, 均经妇科检查和B超检查确诊, 年龄最小21 岁, 最大45 岁; 已婚21例, 未婚5 例, 囊肿均为单侧。每次用蜂2~12 只, 每周2 次, 治疗最短6 周, 最长12 周后囊肿症状消失, 并经B超检查证实。采用蜂针奇穴治疗具有无需手术、无需服中药、无痛苦、疗效高、起效快、费用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牛阳明穴考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的阳明一穴,始见于《元亨疗马牛驼经全集·针灸穴法名图》(清·道光十八年木刻印本)中,在相当于牛的阴囊(或乳房)处,仅标有穴名,没有见文字记述。继见于《抱犊集·牛全身针法篇》(赵学敏,1739年):“阳明穴穴在牛阴囊处,患穿裆黄用,亦为不用针之穴。”和《养耕集·论牛穴道针法形象全图说》(傅述凤,1800年):“阳明穴,即牛之肾囊是也,特患钻裆黄症为祸,针不可用。”两书均言为牛阴囊黄肿之称,是“针不可用”或“不用针之穴”。顾名思意,公畜之睾丸为阳(与母畜  相似文献   

17.
足部蜂刺疗法湖南省蜂疗专业委员会(湖南临湘:414300)李忠谱足部蜂刺疗法是通过对人体足部穴位及反射区进行用活蜂螫刺和敷占蜂毒药膏,达到对全身疾病起到治疗、保健的一种方法。有简、便、廉、效的特点。足部分布着38处脑穴,其中经穴33处,奇穴5处。经穴...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独穴蜂针疗法与蜜蜂毒素对变应性鼻炎的防治效果,5年来采用独穴蜂针疗法治疗了32例全年性变应性鼻炎病人,结果有效率为100%,两年治愈率为78%,说明独穴蜂针疗法对变应性鼻炎具有特殊的防治效果。结果提示:蜂针疗法是一种自然的生物免疫疗法,蜂毒液可能为一类天然的有效的生物应答调节剂,通过调节机体的免疫系统而产生抗过敏、抗感染、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9.
蜂蜜疗方7则     
刘茹馥 《蜜蜂杂志》2005,25(11):35-35
头维穴ST8)为足阳明胃经在头角部的腧穴,是足阳明胃经与足少阳胆经、阳维脉之交会穴。维,指维护之意。足阳明脉气行于人身胸腔头面,维络于前,故有二阳为维之称。此穴为阳明脉气所发,在头部额角入发际处,维系于头,故名头维。1经穴定位头维穴在头侧额角部,入额角发际上0.5寸,头正中线旁开4.5寸。简易取穴法:穴在头侧部发际里,位于发际点向上一指宽,嘴动时肌肉也会动之处。此穴出自《针灸甲乙经》:“在额角发际,侠本神傍各1.5寸”(本神穴在前正中线入前发际上0.5寸,旁开3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在额角入发际”。2穴位解剖穴下为皮肤、皮…  相似文献   

20.
3 十四经脉的分布与循行十四经脉即十二经脉和奇经之督脉、任脉。十二经脉包括前肢三阴经、前肢三阳经、后肢三阴经、后肢三阳经。前肢三阴经:前肢太阴肺经、前肢厥阴心经、前肢少阴心经。前肢三阳经:前肢阳明大肠经、前肢少阳三焦经、前肢太阳小肠经。后肢三阴经:后肢太阴脾经、后肢厥阴肝经、后肢少阴肾经。后肢三阳经:后肢阳明胃经、后肢厥阴肝经、后肢太阳膀胱经。十二经脉内属脏腑,循行、分布于四肢、躯干、头颅。前肢三阴经起于胸,前行、循前肢内侧下行至蹄;前肢三阳起于前蹄,循前肢外侧上行至头;后肢三阳经起自头,后行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