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一)防叶心进水。兰棚(场)气温33℃以上时,喷淋盆而要防止水珠灌入叶心,尤其是幼苗,盆温较高时,一旦叶心积水,几分钟内不干,就极易发生叶心先软后烂的现象,盆温越热,越易发生。现再强调,兰棚(场)气温3l℃以下时始可喷洒盆面,喷后仍应用电风扇将株叶水珠吹干。在阳台、天井或小院了养兰,高温季节有条件的可将室内空调与兰棚相连通封闭,夜间再与兰棚分隔并敞开兰棚,以度过高温期。  相似文献   

2.
兰花性喜阴凉环境,要求空气湿润、清新,土壤干湿有度,通透性能好。常规的养兰方法一般很难全面地满足兰花生态习性的需求,尤其是在土壤湿度方面,浇水多少不易掌握。笔者在实践中设计出一种简便易行的“悬盆”栽兰方法,能很好地解决栽兰中土  相似文献   

3.
一、用刨花养兰,大约多长时间换一次盆? 刨花养兰,多以塑料字纸篓等为“盆”。一般2~3年内刨花可保持其完整结构,因此如用口径20~25厘米的“盆”种植,可维持至兰株长满盆后再换盆。此间“盆”内的刨花会分解成腐殖质,在兰株吸收和浇水的作用下形成空洞。可每半年查看一次,如有减少用新鲜刨花填入即可。二、盆底是否要钻排水孔?多久浇一次水为宜? 一般塑料字纸篓底部有一浅浅的底槽,如底槽较深(4~5厘米高)可钻一直径2厘米左右的小孔排水;如底槽较浅则不必钻孔,因多余的水分会从“盆”边栅孔自行排出。底槽内蓄积的水在刨花干燥  相似文献   

4.
植物对水分的需求有多样性,具体到兰花更是别有讲究。大多数陆生植物以不干不淹为适,兰花也在其中。但兰只要条件合适,亦能水栽,而根据其生理结构,它又比较能耐干。地栽或盆栽时特别要求较高的空气湿度。这就应研究和掌握它在不同条件下对水分的需求,并及时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5.
养兰并不难,条件要创设。要养好兰花,大致有十个讲究,一讲种场,二讲用盆,三讲基质,四讲水分,五讲用肥,六讲通气,七讲光照,八讲清洁防害,九讲分株上盆,十讲防炎热与严寒。这十条从全局上是配套的,不是孤立的;具体到每一条又各有特点。其中要算场地最难完善,水分也不易掌握。但通过学习、研究、实践也必然能有所发  相似文献   

6.
一盆花该不该浇水,大多数人借助目测、敲击听声或称重等法判断,我则采用手贴盆底法判断。所谓手贴盆底判断法,就是一手端盆,一手紧贴盆底,用触感检测盆土干湿程度,确定这盆花是否该立即浇或缓浇。如手感很干爽,说明盆土湿度已很小了,可当即浇水;如盆底湿乎乎的,说明盆土水分尚足,无需浇水;如盆底潮湿感不明显,似干似湿,说明盆土湿度  相似文献   

7.
无土养兰给人们一个启示:使用大粒级的基质后,植株长势喜人。能否将这一成果用到土培上去呢?笔者用不同粒级的土对4盆兰草做了试验,结果发现,盆兰中烂根的多少与土中小于1毫米粒级的土的含量成正相关。经分析体会有一: 1.顺天性(即兰根的好“气”性),方能养好兰兰根与一般植物的根在构造上有不同之处,即海绵状的根被组织充满着水分和空气(尤其是附生兰的气根,靠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养分赖以维生),因此根部要不断地有新鲜空气供给才好。如一旦根被组织中的微孔被粉尘、污物所堵塞,兰根就不能正常呼吸,日久便会烂根。 2.根部过湿,则易烂根 整  相似文献   

8.
小小花苗在花盆里生长,浇水是个问题,尤其是幼苗期。直接浇水会将小苗冲坏。浸盆法虽好,但又很费时间。另外浸盆时间长了,还会水大,使小苗“喝水”太多。  相似文献   

9.
兰花系肉质根或气生根,最怕盆土积水和闷气。稍有疏忽,轻者引起病害,重者根烂叶枯,满盆死亡。因此在兰花栽植过程中,除了合理用盆、科学配土外,还要充分考虑到盆上的透气透水性和干湿速度。特别是低温季节,新栽兰花需要一段挡风缓苗阶段,这样盆土水分蒸发便更加缓慢。若栽兰后10天,盆土都未见干,兰根则大多糜烂了,之后便开始出现病害和叶枯,最后整盆死亡。笔者在多次冬季栽兰失败后,查阅了有关兰花栽培书籍,结合重庆本地高温气候的特点,摸索出了使兰  相似文献   

10.
新花移栽及老苗换盆,用水浸法从下方给水比从盆面直接浇明水效果要好。这是笔者在多年的观察比较中发现的。为什么呢?首先,盆土和盆壁(泥盆)都吸足了水,这样盆本身就不会与盆土争水,于是盆上四周与中央能够保持均衡的水分供应,不会造成根四周缺水。其次,水浸法可保持盆上通透性良好,不会发生盆面直浇导致的土面板结。在这种疏松透气的小环境中,植株自然发根快,发芽早,生长强健  相似文献   

11.
干粗、枝茂之时是文人树桩头阶段的终结我们制作文人树桩,一可到花木市场或苗圃选购,自己设计加工,一、两年后当见雏形;二可播种地栽,三、五年会有实际成效。因文人树用材不需主干粗大,较之其它大桩盆景能省却许多时间和操劳。但由于文人树突出“高洁”,意境(格调)要求雅,形态(各部)要求简,操作起来难度不小。可以说,制作文人树“硬件”操作不费功夫;“软件”从构思到设计,到因材施治,到面对干和枝的变曲、取舍,哪一步斟酌失误都可能造成遗憾。而这“软件”是艺者的修养亦即“造诣”,是创作者对盆景艺术和相关艺术知识掌握的多少。当前,文人树盆  相似文献   

12.
《新疆农垦科技》2012,(3):61-61
当瓜叶菊幼苗长出3片真叶时,先浇施1次稀薄肥水,随后带土移栽在小泥盆中生长,当幼苗长出6片真叶时,移栽在口径20cm的泥盆中。盆底部先加入适量迟效底肥,如饼肥粉、磷肥,与盆土混合,再将盆土加满,随后将小盆中带土球的苗移栽在盆中,然后渗透浇足盆水,喷施新高脂膜800倍液可有效防止地上水分蒸发和苗体水分蒸腾,  相似文献   

13.
兰花垫盆法     
笔者用“孔眼瓶垫底法”栽培兰花,效果很好。具体做法是:取废旧塑料饮料瓶,用0.5厘米直径的金属丝在瓶底、瓶身、瓶盖上烫出孔眼,孔间距要小,最好成蜂窝状。栽兰时将其立于盆中央,在瓶壁与盆壁中填入朽木块等加以固定,然后下土植兰。  相似文献   

14.
随着叶艺兰的兴起。“观叶胜观花”、“观花一时,赏叶千年”的审美观,在兰花爱好者心目中占有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惜叶犹如惜玉环”,如何保护好兰花的叶片呢?我体会,在浇水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忌浇水过量和不足,水量过多,叶易生黑斑并发黄;水量不足则叶尖枯黄。因此,应根据兰花种类、兰株壮弱情况及季节气温、盆土性能、干湿程度等情况,掌握好浇水量。在严冬腊月里尽量少浇水,只需润湿盆土表面,保证兰花不被干死即可。 2.通常情况下,都应遵循先喷雾润叶、后浇透盆土的原则。喷叶可洗去叶面尘埃,增进叶面的代谢机能。在盛夏干燥的天气里喷叶,能有效地防止叶片  相似文献   

15.
相对于盆栽基质和水分控制而言,蝴蝶兰的温度、湿度、光照、通风和施肥管理比较容易掌握。温度除了花芽分化期外,适温为20~30℃,过高或过低时都要控制盆内的含水  相似文献   

16.
兰花翻盆一般在春分和秋分进行,结合翻盆,还可给苗较多的兰花分苗。翻盆后的气候条件比较适合兰花生长,是其续长和发芽的“黄金时间”。通过翻盆,可观察整体生长情况,分析并调整所用植料和盆具。除此之外,如果必要,可对养兰环境进行大的改造。  相似文献   

17.
常言道“养兰一点通,浇水三年功”。浇水作为养兰的一项基本功,看似简单,其实大有学问。总原则是“不干不浇,浇则浇透”。实践证明,兰花浇水时机把握是否准确,事关养兰的成败。笔者经过长期实践,摸索出在盆兰的盆面栽植翠云草,观察其变化来选择浇水时机的方法,成功解决了盆兰浇水的难题。  相似文献   

18.
一盆优秀的盆景作品,若赋予“内足以震已,外足以感人”的题名点景(注:有人叫命题,也有人称景题,还有人称题名,亦有称命名。我认为用题名点景较妥。至于究竟用何词恰当,有待盆景艺术界论讨统一),可以引发欣赏者浮想联翩,进入意境,情思飞越于景外,从而达到“诗入景中,意在盆外”、“景中寓诗,诗中有景,诗外有诗,景外有景”的艺术感染及欣赏效果。  相似文献   

19.
浇水是养兰的难点之一。兰花的肉质根非常不耐水渍,其假鳞茎中储存着大量的水分与养分,具有较强的耐旱力,如长期过量浇水,会烂根死亡。关于兰花的浇水,古人总结为“喜雨而畏涝、喜润而畏湿、喜干而畏燥”。但是怎样恰当地掌握“润”与“干”,避免“湿”与“燥”,对初学者来说的确是一大难题。笔者曾有过惨痛的教训:一盆蕙兰正发新芽,因用喷壶劈头盖脑地浇,导致新芽溃烂、老草烂心,全军覆没。养兰要精心,浇水更要细心。笔者根据多年实践,摸索出了一套较为可靠的方法:兰花浇水走中间。目前许多兰花爱好者为了增加兰盆的透  相似文献   

20.
艺兰偶得     
莳养兰花,由于水肥、空气湿度和土壤通透性等不易掌握,一般比较困难。在此,笔者介绍几点艺兰体会。栽兰时,在培土快至盆缘处放入一些蚯蚓,然后继续培土,掩埋蚯蚓,盆土表面最好是较细的土壤。栽好后,在兰盆表面再种植一些覆盖植物,以具有一定观赏性,根系又较为深长的酸浆草、水松等为佳。随即将兰盆浸或喷透水,置阴凉通风处两周左右,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