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运用PV技术制作了黔中喀斯特森林21个常见树种的PV曲线,分析了由PV曲线导出的8个水分状况参数的生态意义,用聚类分析和PCA对21个树种的水分状况参数进行了归类,阐明这些树种对水分亏缺适应的途径、类型上的分异,并用座标综合评定法对21个树种的耐旱性进行了评定,同时讨论了PV技术在树木水分生态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3.
4.
采用2 × 2列联表、χ2检验、Ochiai指数等方法定量分析了在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喀斯特森林自然恢复过程中乔灌过渡阶段、乔林阶段和顶极阶段群落主林层优势树种的种间联结性。结果表明:从乔灌过渡阶段、乔林阶段到顶极阶段,群落的总体种间关联性呈无关联性→正关联性→显著正关联性,反映了树种间竞争分化的过程;树种种间联结性从负联结低关联度的种对为主,发展到以正联结高关联度种对为主的变化规律,反映了从乔灌过渡、乔林阶段和顶极阶段群落主林层树种间关系从相对独立、相互排斥的关系,经种间充分竞争,逐渐形成相互依存关系的发展过程。讨论了种间联结性形成原因,提出了高度异质、极端脆弱的喀斯特地区,群落种间联结性深入研究的途径。表6参14 相似文献
5.
森林生物量是森林生态系统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研究森林生态问题的基础。测定森林生物量不仅为建立森林生物量模型提供基础数据,而且为评价森林生产力和森林质量,以及监测森林固碳释氧能力提供基础依据。文章以油松为例简述乔木树种的生物量测定方法。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森林孕育了各种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同时为各种动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也为人类提供了必需的生产资料。 相似文献
6.
7.
8.
河南森林生物量与生产力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光增云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6,40(5):493-497
利用2003年河南森林资源清查数据,以生物量与蓄积量之间的关系模型为基础,对河南的森林生物量及生产力进行了估计.结果表明,河南森林的总生物量为11 154.49万t,其中,林分为9 346.18万t,经济林1 677.96万t,竹林130.35万t,林分单位面积平均生物量为47.27 t.hm-2.全省林分总生产力为504.84万t.a-1,单位面积平均生产力为2.55 t.hm-2.a-1.研究结果还表明,河南森林单位面积平均生物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生物量与蓄积量的平均比值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9.
贵州高原退化喀斯特森林恢复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微生物熵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微生物培养法及氯仿熏蒸法分析了退化喀斯特森林恢复过程中不同层次、不同生境、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soil microbial biomass C,SMBC)及微生物熵(qSMBC)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退化喀斯特森林恢复过程中SMBC及qSMBC存在较大差异.随着退化喀斯特森林的恢复,SMBC及qSMBC明显上升.表现为乔木群落阶段>灌木群落阶段>草本群落阶段>裸地阶段,反映出土壤质量在逐渐恢复;②SMBC在土壤剖面上均表现明显的垂直变化特征.即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递减趋势,具体表现为A层>B层,但qSMBC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递增趋势;③SMBC的变化特征在不同生境间表现为:除裸地恢复阶段外.其它三个阶段总体上表现为石沟比石槽和土面两个小生境偏大的特点,这是因为石沟生境有利于微生物类群和土壤动植物群体的繁殖,但qSMBC的变化刚好与之相反;④sMBC及qSMBC根际和根外变化明显,前者表现为根际>非根际.后者表现为根际<非根际. 相似文献
10.
11.
12.
湖州不同林型建群种生物量格局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对湖州林区不同林型建群种生物量格局进行了研究分析 .湖州主要森林类型生物量的平均值变动于 8.2 5~ 1 0 0 .85 t/hm2 之间 ,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不同林型林木总生物量差异极显著 ,其中阔叶林最高为 1 0 0 .85 t/hm2 ,灌木林最低为 8.2 5 t/hm2 .多重比较 ( LSD)分析了不同林型林木两两之间生物量的差异性 ,其显著性差异程度因参比林种不同而异 .林木生物量与环境因子相关 ,经逐步回归统计分析筛选出影响不同林木生物量的主导生态因子 ,其回归性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3.
对承德市山区土壤含水率与不同林分林下草本层植物生物量和物种多样性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5种森林群落类型中,土壤含水率的高低顺序为油松-落叶松混交林>落叶松中龄林>落叶松幼龄林>油松成熟林>油松幼龄林,其林下草本层的地上生物量表现为油松-落叶松混交林大于油松纯林、落叶松纯林,在纯林中也随着土壤含水率的增加生物量增大.对土壤含水率与林下草本植物物种多样性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林下草本植被在林分处于幼龄林时期,土壤含水率对林下草本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增加起到了促进作用;随着林分的成熟,土壤含水率虽然增加,但对林下草本植物物种多样性的促进作用逐渐丧失.在油松-落叶松混交林中土壤含水率虽然较高,但对林下草本植物物种多样性却产生了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基于广州市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和广东主要树种的木材密度和碳密度数据,采用 IPCC 方法对广州市森林生物量和碳储量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广州市林业用地中森林生物量为1610.53×104 t,单位面积生物量为54.82 t/hm2,乔木林生物量为60.94 t/hm2,乔木林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84.28%;广州市林业用地中森林碳储量为792.60×104 t,乔木林碳储量占85.63%;单位面积森林碳储量为26.98 t/hm2,乔木林生物量为30.47 t/hm2。森林生物量和碳储量主要依赖于森林蓄积量,因此,选择蓄积量大的树种造林,加强森林经营管理是提高森林生物量和碳储量以及城市森林功能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雷山常绿阔叶林甜槠栲的单木生物量估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雷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物量的科学计测提供依据,以雷山常绿阔叶林优势树种甜槠栲为研究对象,采用生物量模型估测法,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拟合甜槠栲各组分的生物量。结果表明:甜槠栲干材、树枝、树皮和树叶各组分在单株地上生物量中所占的比重分别为51%、23%、11%和13%,各组分所占比例依次为干材树枝树叶树皮;经拟合优度综合分析,幂回归模型对甜槠栲单木生物量的拟合效果最好,最优模型分别为LnW树干=4.834 4+0.859 1LnD2 H,LnW树干=2.324 4+0.682 1LnD2 H,LnW干材=4.758 8+0.889 3LnD2 H,LnW树叶=2.658 1+0.731 5LnD2 H,LnW树枝=3.014 7+0.659 7LnD2 H。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