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MUC13是控制仔猪大肠杆菌F4ac易感或抗性的主效基因。该研究利用分子育种与常规育种技术、闭锁继代与开放选育相结合的综合方法,对250头杜洛克育种核心群实施连续3个世代的基因检测和性能测定,筛选出MUC13抗性纯合基因型种群。经测试,在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哺乳期的同胎次20窝育种群母猪与20窝扩繁群母猪相比,断奶前仔猪腹泻发生率分别为8.7%和18.4%(P0.01),但断奶成活率两组间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对育种群3个世代的测定选育结果分析发现,第1和第3世代间达100 kg体质量日龄差异不显著(P0.05)、但活体背膘厚相比减少1.46 mm(P0.05),同时还发现,3个世代中MUC13不同基因型个体间生长速度和活体背膘差异均不显著(P0.05)。综上说明,MUC13基因抗性纯合有利于防止仔猪腹泻的发生并能有效降低活体背膘,但对生长发育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3.
为进一步阐述仔猪腹泻发生的分子机制,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构建了MUC13基因参与的仔猪腹泻调控网络图谱,并对其中的基因进行基因功能聚类分析。首先,选择物种为猪,通过STRING 数据库分析发现与MUC13相关联的有 10种蛋白(MUC4,MUC20,LRCH3,FLJ33471,ACK,ZDHHC19,CTPCT,APOD,Msp,CD71);其次,根据筛选到的蛋白,构建了仔猪腹泻调控网络,并从中找到了MUC13基因参与的仔猪腹泻调控网络,该网络包括MUC13,MUC4,MUC1,MUC2,MUC3,TFF3,NOD1,TNFSF10,FGFR1,CDH2等10个基因;最后,采用DAVID数据库对图谱中的这10个基因进行基因功能注释分析,发现富集相关程度较高的一些基因聚类条目有上皮生长因子(EGF)序列、SEA模块、跨膜结构域、胞质尾区等,因此推测MUC13基因结构的特异性决定了其在仔猪腹泻发展过程中具有特定的功能。文章建立的MUC13基因参与的仔猪腹泻调控网络具有一定的真实性,可以用来描述仔猪腹泻症发生发展过程中分子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4.
5.
6.
组建杜洛克种猪核心群,采用群体继代选育法提纯复壮,经三年三个世纪的测定与选择,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选育目标。初产母猪产仔数9.51头,经产线猪10.67头;生长猪平均日增重672克,比组群前提高41克;达90公斤体重日龄169.38天,增重耗料比为1.3.21;达90公斤体重屠宰胴体瘦肉率为61.4%,达到引起时的水平。 相似文献
7.
由6个独立血统的6头公猪、30头母猪组成的杜洛克猪核心选群。采用闭锁与开放相结合的选育策略,实施准确的场内种猪测定、应用GBS软件进行遗传评估、按综合选择指数进行严格的种猪选留。经过3个世代的选育,结果表明,三世代与零世代相比,达100kg日龄平均下降了8.44%(P<0.05),背膘厚平均减少18.26%(P<0.01),外貌评分指数显著提高(P<0.05),父系指数平均提高了19.30%(P<0.01),基本形成具有明显父系种猪特点、性能优秀的杜洛克种猪核心群。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邮编:310021,电话:0571-86404220)主持完成的“台系杜洛克猪选育和利用的研究”项目,前不久通过了浙江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 相似文献
9.
10.
杜洛克猪新品系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洛克猪新品系采用不完全封闭的群体继代选育法选育,于1991年开始组建基础群,一年一个世代,至今已完成4个世代的测定与选择,各项性能指标已达到育种目标。初产母猪窝产仔数为919头,经产母猪窝产仔数为106头,场内测定日增重公猪为7545g,每增重1kg耗料为28kg,母猪日增重为7156g,每增重1kg耗料为289kg。广东省种猪测定中心测定,日增重公猪为834g,每增重1kg耗料为216kg,母猪日增重为805g,每增重1kg耗料为238kg。胴体瘦肉率为65%左右。作为终端父本与长大、大长杂交配套利用,表现了良好的配合力,杜长大及杜大长商品猪测定期日增重可达906g。 相似文献
11.
12.
13.
冬小麦新品种静宁13号(原代号静2011-7)是以静宁10号为母本、V8448作父本,通过有性杂交及多代集团混合选择技术选育而成的.2015—2017年参加甘肃省陇中片旱地组冬小麦区域试验,2 a 12点(次)平均折合产量为4426.5 kg/hm2,较对照品种陇中1号增产8.2%.其中2015—2016年度平均折合产... 相似文献
14.
15.
【背景】MUC13基因是调控致使仔猪断奶前腹泻的产肠毒素大肠杆菌F4ac感染的主效基因,该基因上rs319699771位点(G/A突变)能准确鉴别易感和抗性个体,其中GG型是抗腹泻基因型,苏淮猪抗腹泻性能分子选育是通过选留GG型个体来实现。但在选留抗腹泻GG型个体时是否会对苏淮猪其它重要经济性状如生长、胴体、肉质产生不利影响尚未明晰。【目的】旨在分析该位点是否与其它性状关联,以确定基于MUC13基因rs319699771位点抗腹泻性能的分子选育是否会对苏淮猪其它经济性状产生不利影响。【方法】以313头体重为87.61±0.54 kg的苏淮育肥猪为试验动物,屠宰测定其胴体和肉质性状,以261头日龄为161.1±0.5 d苏淮后备猪为试验动物,测定其生长、体尺性状,同时采集相应苏淮育肥猪和后备猪群耳组织样提取组织DNA,经过多重PCR反应进行MUC13基因rs319699771位点多态性检测,采用SAS软件中一般线性模型分析MUC13基因rs319699771位点多态性基因型和苏淮猪肉质、胴体和生长性状的关联性。【结果】MUC13基因rs319699771位点多态性检测结果显示,苏淮猪育肥群公、母猪群体MUC13基因rs319699771位点的抗腹泻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695和0.634,抗腹泻优势GG型频率在苏淮猪育肥群公、母群体中分别为0.467和0.373;该位点抗腹泻G等位基因频率在苏淮后备群公、母猪群体分别为0.690和0.705,抗腹泻优势GG型频率在后备群公、母猪群体中分别为0.508和0.480,说明苏淮猪抗腹泻等位基因频率较高,通过分子选育提升苏淮猪抗腹泻GG型频率的可行性强。MUC13基因rs319699771位点多态性与苏淮猪经济性状关联分析结果显示:育肥猪群体该位点多态性与胴体、肉质性状均无显著关联(P>0.05),可见在苏淮猪育肥猪群体内加大对抗腹泻MUC13基因rs319699771位点的选育不会影响到苏淮育肥猪的胴体和肉质性状;苏淮后备猪群体该位点多态性与腿臀围指标存在极显著关联(P<0.01),该位点GG型个体腿臀围平均比比AG型个体腿臀围长1.46 cm,比AA型个体腿臀围长3 cm;与日增重和结测体重的关联性分析有关联趋势(P<0.10),GG型个体相较于AA、AG型个体有提升趋势,对于这三个性状来说,有利基因型都是GG型,说明选留该位点GG型进行苏淮后备猪抗腹泻选育的同时还可以提升苏淮后备猪生长相关性状。【结论】据此,苏淮猪群体MUC13基因rs319699771位点抗腹泻等位基因频率较高,进行抗腹泻选育的可行性强,同时对于苏淮猪群体,不仅可通过选留提升MUC13基因rs319699771位点GG型频率来提高抗腹泻能力,还能同时实现对苏淮猪群腿臀围、日增重的选育提升。 相似文献
16.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