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该试验探究了0.5%藜芦碱、0.6%氧苦·内酯水剂、5%天然除虫菊素、复合楝素杀虫剂、鱼藤酮杀虫剂和复合烟碱杀虫剂等植物源杀虫剂对不同地区葡萄绿盲蝽和斑叶蝉的防治效果。在成都实验点,6种植物源杀虫剂对绿盲蝽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其中0.5%藜芦碱的防效稳定,防效在60%以上。在石家庄实验点,复合烟碱杀虫剂对绿盲蝽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效高达70%以上。在银川实验点,0.5%藜芦碱对斑叶蝉一代成虫和二代若虫的防治效果都最好。在南疆实验点,5%天然除虫菊素对第一代葡萄斑叶蝉成虫防效最好,达100%。0.5%藜芦碱、复合烟碱可作为防治绿盲蝽的有效药剂,5%天然除虫菊素可作为防治葡萄斑叶蝉的有效药剂,在葡萄无公害生产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赵荣华  陈光  蔡军社  白世践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9):8446-8446,8448
[目的]筛选适合吐鲁番地区防治葡萄叶蝉(Erythroneura apicalis Nawa)的植物源杀虫剂。[方法]研究了苦参碱、藜芦碱、除虫菊素3种植物源杀虫剂对葡萄叶蝉的防治效果。[结果]除虫菊素在葡萄叶蝉的防治上最有效,除虫菊素的防效药后1 d即可达97.79%,药后3 d达100%,药后11 d防效未改变;苦参碱和藜芦碱对葡萄叶蝉的防治均有明显效果,药后9 d防效均超过50%。[结论]苦参碱、藜芦碱、除虫菊素3种植物源杀虫剂均可作为防治葡萄叶蝉的有效药剂。  相似文献   

3.
四种生物源农药对葡萄斑叶蝉的药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葡萄斑叶蝉是新疆葡萄生产上的重要害虫,以成、若虫群集于葡萄叶的背面,吸食汁液,使叶片正面呈现白色斑点,虫口密度大时整株叶片变为黄白色、焦枯并提前脱落严重影响葡萄产量和果实品质.结合新疆生产实际,筛选对葡萄斑叶蝉防效较好的生物源农药,为安全、高效治理葡萄斑叶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四种生物药剂进行田间防治葡萄斑叶蝉的药效试验及评价.[结果]四种生物源农药对葡萄斑叶蝉防效顺序是0.3;印楝素乳油500倍最好,其次是艾绿士60 g/L悬浮剂(乙基多杀菌素)和云菊5;天然除虫菊素乳油,药剂持效期为7~9d.云菊5;天然除虫菊素乳油(1 200倍)、艾绿士60 g/L悬浮剂(乙基多杀菌素4 000倍)防治葡萄斑叶蝉具有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5d后的防效仍保持在64;~80;.[结论]四种生物源农药表现出了不同的速效性及持效性,可作为化学农药的替代产品,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4.
葡萄斑叶蝉(Grape leafhopper,Erythroneura apicalis nawa)是威胁新疆特色葡萄产业的重要害虫.研究通过室内试验,对葡萄斑叶蝉对新烟碱类杀虫剂吡虫啉的敏感性进行了生物测定,测定了一遍净(吡虫啉)对新疆吐鲁番市葡萄乡和昌吉市园艺场两个葡萄产区葡萄斑叶蝉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昌吉市园艺场葡萄斑叶蝉LD50为5.94(0.28~12.76),LD90为74.94(38~857.88);吐鲁番葡萄乡葡萄斑叶蝉LD50为2.114(1.65~10.32),LD90为35.983(27~58.62),新疆葡萄斑叶蝉对吡虫啉属敏感水平.同时,还进行了一遍净对葡萄斑叶蝉的校正防治效果试验,药后1 d,药剂的校正防效不高,为8.68 ;.药后3 d防效提高,一遍净的防效为31.76 ;.药后7和14 d试验结果表明,药剂处理的防效与药后 3d的防效基本接近,没有显著性改变.药后14 d一遍净的防治效果为32.07;.21 d的药剂防效变化很大,一遍净校正防治效果达69;.  相似文献   

5.
筛选出防治绿盲蝽(Apolygus lucorum)高效、低毒和安全的杀虫剂,为绿盲蝽的科学防控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本研究以食料浸渍法和田间喷雾法,分别测定了噻虫嗪、阿维菌素、苦参碱、鱼藤酮和蛇床子素,5种杀虫剂对绿盲蝽的室内毒力及田间防治效果。室内毒力测定结果显示:5种杀虫剂对绿盲蝽的毒力均随杀虫剂浓度的升高而增强,对绿盲蝽的毒力大小顺序为:噻虫嗪>阿维菌素>苦参碱>鱼藤酮>蛇床子素,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在绿豆田用药3 d后,300 mg/L噻虫嗪和600 mg/L噻虫嗪的防治效果最好,田间防效均已达到75%以上。在绿豆田用药7 d后,600 mg/L噻虫嗪的防治效果最好,其次为300 mg/L噻虫嗪和1000 mg/L阿维菌素,田间防效均超过70%,1600 mg/L苦参碱田间防治效果为58.94%,1600 mg/L鱼藤酮和1600 mg/L蛇床子素田间防效约为50%。5种杀虫剂对绿盲蝽均有防治效果,噻虫嗪和阿维菌素对绿盲蝽防治效果较好,建议用于绿盲蝽大田防治。  相似文献   

6.
利用10种颜色制成的粘虫板于2011年5月7日至2011年11月1日在鲜食葡萄(莫尔格瓦)上测试了葡萄主要害虫绿盲蝽、葡萄二星叶蝉以及葡萄二黄斑叶蝉3种害虫成虫对不同颜色粘虫板的诱捕效果。结果表明,10种色板诱捕到绿盲蝽数量较多,而诱捕到二星叶蝉和二黄斑叶蝉数量较少。经方差分析,米黄、黄色诱捕绿盲蝽效果最好,深绿、绿色、白色、土黄、红色居中,深蓝其次,最差的是黑色、天蓝色,且差异显著;诱捕的另外两种害虫二星叶蝉和二黄斑叶蝉,分别以土黄、黄色,土黄、黑色、米黄色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李万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7,45(36):146-148
[目的]筛选冬季清园时防治菱纹叶蝉有效药剂。[方法]通过室内毒力测定试验和田间防效试验研究了印楝素等5种植物源杀虫剂对菱纹叶蝉的防治效果。[结果]冬季清园使用0.5%藜芦碱可溶性液剂防治菱纹叶蝉,持效期长,可维持10~14 d,使用0.3%印楝素乳油持效期为7 d,菱纹叶蝉对它们十分敏感,是防治菱纹叶蝉比较理想的药剂,适宜推广;生产上推荐使用0.5%藜芦碱可溶性液剂1 000倍稀释液和0.3%印楝素乳油600倍稀释液冬春伐时防治菱纹叶蝉,可有效降低越冬基数。采用1.1%百部·楝·烟乳油防治桑树上菱纹叶蝉,不仅使用量低,而且残效消解快,无残留,不污染环境,建议在第1代菱纹叶蝉发生期使用1.1%百部·楝·烟乳油1 200倍稀释液。[结论]试验结果为菱纹叶蝉的有效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针对皇菊蚜虫和绿盲蝽难于防治的现状,分别进行了不同药剂大田防治效果及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30%噻虫嗪悬浮剂与10%丙联苯菊酯乳油剂双联包对皇菊蚜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药后3d、21d防治效果效分别为97.63%、70.93%,具有一定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可作为防治皇菊蚜虫药剂使用。0.5%苦参碱水剂是生物农药,施药前期药效较低,后期药效缓慢上升,药后7d 、21d防效分别达到 89.96%、80.09%,可作为蚜虫发生前期的预防药剂。45%丙溴·辛硫磷乳油对绿盲蝽防治表现出良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药后3 d能达到最高的防效为95.25%,21d防治效果均保持在70%左右,可作为防治皇菊绿盲蝽药剂使用。12%噻虫·高氯氟表现为速效性较慢,持续性较好,药后7 d防效最好,达到83.08%,药后21 d时防效仍达到76.53%,作为防治绿盲蝽的轮换药剂使用。  相似文献   

9.
修文县猕猴桃园叶蝉种类调查及生物药剂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掌握贵州修文县猕猴桃果园叶蝉种类及其发生规律,采用扫网法和五点取样法对修文县猕猴桃园区叶蝉种类进行系统调查,并结合调查结果,采用药膜法,对桃一点叶蝉若虫和成虫进行了5种生物药剂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修文猕猴桃叶蝉常见种类有6种,分别为桃一点叶蝉(Erythroneura sudra)、小绿叶蝉[Empoasca flavsceus(Fabricius)]、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 vitis(Gothe)]、大青叶蝉[Cicadella viridis(Linnaeus)]、葡萄斑叶蝉[Erythroneora apicalis(Nawa)]和猩红小绿叶蝉[Empoacarufa(Melichar)],桃一点叶蝉和小绿叶蝉为优势种群。5种生物药剂中,0.8%阿维.印楝素乳油对猕猴桃叶蝉具有较高毒力和较好防治效果,对桃一点叶蝉若虫和成虫的LC50分别为1.306 6mg/L和1.462 2mg/L,药后7d防效达93.2%,药后20d防效仍达70%以上;其余植物源杀虫剂对猕猴桃叶蝉也有较好防治效果,均可在猕猴桃上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10.
假眼小绿叶蝉是小绿叶蝉的优势种群,也是陕西茶叶主要的害虫之一。笔者研究了0.6%苦参碱水剂、1.3%苦参碱水剂、1.5%除虫菊素水乳剂、茶蝉净和0.5%藜芦碱可溶性液剂等5种植物源农药对假眼小绿叶蝉的田间防效。结果表明,0.6%苦参碱水剂、1.3%苦参碱水剂和1.5%除虫菊素水乳剂3种药剂对假眼小绿叶蝉几乎无防治效果。茶蝉净和0.5%藜芦碱可溶性液剂对假眼小绿叶蝉表现出了良好的防效,施药1 d后的防效分别为57.0%和32.4%,施药3 d后的防效分别为63.2%和60.2%,施药7 d后的防效分别为86.9%和70.6%。研究结果为田间防治茶叶主要虫害假眼小绿叶蝉提供了新的药剂选择。  相似文献   

11.
[目的]筛选适合新疆生产实际、对葡萄斑叶蝉防效较好的药剂种类,为有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室内用叶片浸叶法测定了2种杀虫剂对葡萄斑叶蝉3龄若虫的毒力.选用4种农药对葡萄斑叶蝉的田间药效进行了试验.[结果]阿克泰对葡萄斑叶蝉的活性高于吡虫啉,毗虫啉和阿克泰的LC50分别是46.26和19.31μg/mL.田间试验表明:吡虫啉、阿克泰、毗蚜酮和矿物油都具有很好的防效,且前两种农剂药后持效期长,药后7d防效是100;.[结论]防治葡萄斑叶蝉除生产中已应用的吡虫啉、阿克泰外,吡蚜酮和矿物油也可作为备选药剂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12.
针对皇菊蚜虫和绿盲蝽难以防治的现状,分别进行了不同药剂大田防治效果及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30%噻虫嗪悬浮剂与10%丙联苯菊酯乳油双联包对蚜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药后3、21 d校正防效分别为97.63%、72.93%,具有一定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可作为防治皇菊蚜虫的药剂使用;0.5%苦参碱水剂是生物农药,施药前期药效相对较低,后期药效缓慢上升,药后7、21 d校正防效分别达到82.20%、77.73%,可作为蚜虫发生前期的预防药剂;45%丙溴·辛硫磷乳油对绿盲蝽防治表现出良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药后3 d能达到最高防效(95.25%),药后21 d校正防效仍保持在70%左右,可作为防治皇菊绿盲蝽的药剂使用;12%噻虫·高氯氟表现为速效性较差、持效性较好,药后7 d校正防效达到78.09%,药后21 d校正防效仍维持在70%左右,可作为防治绿盲蝽的轮换药剂使用。  相似文献   

13.
选择国内茶区市面上推广应用的几种杀虫剂,对茶丽纹象甲(Myllocerinus aurolineatus Voss)成虫进行了室内及田间防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10%虫螨腈悬浮剂的防效与5%氟虫腈悬浮种衣剂相当,药后7 d,其田间防效达到90.05%。1.5%除虫菊素水乳剂室内与田间药效在几种供试的生物农药品种中均最高,有机茶园可以选择使用;0.5%藜芦碱可溶液剂也表现出良好的防效,药后7 d田间防效与1.5%除虫菊素水乳剂无极显著差异,防效为62.56%。  相似文献   

14.
小贯小绿叶蝉是我国茶园主要害虫,广泛分布于全国各茶区,发生量较大.目前在生产上主要以化学药剂防治为主.为探索3种生物药剂对小贯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采用不同浓度0.5%藜芦碱可溶液剂、1.5%除虫菊素水乳剂、5%桉油精可溶液剂对小贯小绿叶蝉的田间防治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5%除虫菊素水乳剂300倍液、200倍液、100倍液药后7 d内防效无显著差异,均在药后3 d防效达到最高,100倍液的防效为51.37%;0.5%藜芦碱可溶液剂600倍液与300倍液防效接近,药后3~7 d的防效为63.04%~66.45%,且显著高于900倍液;5%桉油精可溶液剂防效随浓度增加而升高,在药后7 d 100倍液的防效达到最高,为82.02%,200倍液与100倍液的防效无显著差异,但100倍液与300倍液的防效有显著性差异.3种相对高浓度的生物农药中5%桉油精可溶液剂的防效相对较好,0.5%藜芦碱可溶液剂防效次之,1.5%除虫菊素水乳剂防治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苦参碱水剂、苦皮藤素乳油、天然除虫菊素、绿僵菌油悬浮剂、白僵菌、微孢子虫6种生物农药防治东亚飞蝗田间药效对比试验研究表明,1%苦皮藤素乳油和0.5%苦参碱水剂防治效果显著好于其它4种生物杀虫剂,药后9d分别达89%和81%以上。100亿/ml绿僵菌油悬浮剂、5%天然除虫菊素、100亿/ml微孢子虫、100亿/ml白僵菌油剂药后12d防效分别达75%、67%、57%和52%。1%苦皮藤素乳油和0.5%苦参碱水剂防治效果最快,药后5d可达明显的防治效果,其次是100亿/ml绿僵菌油悬浮剂和5%天然除虫菊素,药后9d显出明显的防治效果。100亿/ml微孢子虫药后14d防效较明显。苦皮藤素、苦参碱植物源杀虫剂防治速度和防治效果要明显好于绿僵菌、白僵菌真菌杀虫剂和原生动物微孢子虫杀虫剂。  相似文献   

16.
4种生物农药对枸杞蚜虫的田间防效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天然植物源农药植丰宁、1%苦参碱可溶液剂、0.5%藜芦碱可溶液剂、2.8%阿维菌素乳油对枸杞蚜虫的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4种药剂对枸杞蚜虫均具有较好的防效和较长的持效期,药后5 d以1%苦参碱可溶性液剂防治效果最好,防效为79.46%;2.8%阿维菌素乳油防治持效期较长,药后28 d其平均防效达48.87%,居各处理之首。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植物源杀虫剂和新烟碱类杀虫剂对棉蚜的防治效果,对1.5%苦参碱水剂、0.5%藜芦碱可溶性液剂、6.0%鱼藤酮微乳剂、10%烯啶虫胺水剂等4种杀虫剂进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10%烯啶虫胺水剂处理和6.0%鱼藤酮微乳剂处理的速效性好、持效期长,其中在采用10%烯啶虫胺水剂处理药后14 d防效维持在98.1%,采用6.0%鱼藤酮微乳剂处理药后14 d防效维持在93.5%;1.5%苦参碱水剂处理和0.5%藜芦碱可溶性液剂处理药后防效相当,持效期有一个先升后降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为有效防治葡萄霜霉病,进行了0.5%小檗碱水剂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0.5%小檗碱水剂对葡萄霜霉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病害发生前或初期连续施药5次,400倍液剂量的防效可达70.8%,与对照药剂33.5%喹啉酮悬浮剂1000倍液的防效相当,并且0.5%小檗碱水剂属植物源杀菌剂,不污染果面,对环境友好,对葡萄生长安全。  相似文献   

19.
为筛选防治蓟马的有效植物源杀虫剂,以缓解目前黄瓜生产中存在的适用杀虫剂品种少和抗药性严重等问题.对3种植物源杀虫剂的2个浓度梯度防效进行了大田比较试验.结果表明,1%苦参碱可溶液剂和0.5%藜芦碱可湿性粉剂的防效表现较好,药后7 d防效达90%以上,能够有效控制田间蓟马的为害.另外,苦参碱(500倍液)和藜芦碱(600倍液)低浓度施用时的防效与吡虫啉和多杀菌素等常用杀虫剂防效相当.苦参碱和藜芦碱均具有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可在早期发生较轻时代替吡虫啉等常规化学药剂,且生产上推荐使用低浓度用药量.  相似文献   

20.
葡萄斑叶蝉是新疆葡萄生产上的重要害虫,选择4种生物药剂进行了田间防治葡萄斑叶蝉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生物农药2.5;菜喜悬浮剂(1 500倍)、2;阿维菌素乳油(3 000倍)防治葡萄斑叶蝉具有较好的速效性、持效性,14 d后的防效仍保持在 74; ~ 86;.25;灭幼脲3号属昆虫生长调节剂,其2 000倍水悬浮剂,具有较好持效性但速效性较差.21 d的药剂防效变化较大.菜喜和灭幼脲3号对葡萄斑叶蝉仍保持在70;以上,尤其菜喜防治效率高达83.39;,具有很好的持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