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杨波  杜忠潮  谢晓波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3):20677-20680
以陕西省略阳县为例,在新一轮土地规划分类的基础上,对城乡建设用地、交通水利用地和其他建设用地进行需求量预测,同时结合城镇工矿用地和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潜力分析,得出略阳县新一轮土地规划各项建设用地指标。结果表明,以土地规划分类和节约集约为基础,对建设用地需求量进行分类预测,对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更具有指导性。  相似文献   

2.
在对城镇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方法探讨的基础上,结合城镇存量建设用地专项调查成果,分析了城镇存量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潜力构成、面积;对肥东县城镇新增建设用地与存量潜力进行了统筹配置.其研究不仅为城镇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提供依据,而且为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科学制定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建设用地供需预测方法研究——以河北卢龙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供需平衡分析是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研究的热点之一,而建设用地供需平衡分析是土地供需平衡分析的重点。本研究提出了"分类别-分方法-分方案"的建设用地需求量分项预测方法,同时根据高、低两种投入水平分别计算了建设用地内部的集约潜力,并以卢龙县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研究表明卢龙县建设用地高、低两种方案预测的新增总规模分别为2 233.07 hm2、2 077.77 hm2,而在高、低两种投入水平下预测的建设用地的集约潜力分别为5 898.12 hm2、505.99 hm2。由此可见,要想通过内部挖潜的方式满足卢龙县新增建设用地的需求,必须加大人力物力投入提高其建设用地集约水平。  相似文献   

4.
吐鲁番市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吐鲁番市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实际,采用2001-2010年10a的建设用地数据,通过对研究区建设用地利用特征分析,建立了趋势预测模型、指数平滑模型和灰色系统GM(1,1)模型,分别对研究区建设用地需求量进行预测研究,并对3种模型预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综合各模型的优缺点,最终预测出规划年期2015年和2020年的建设用地需求量,为吐鲁番市新一轮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
辽宁省沿海经济带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辽宁省沿海经济带2000—2007年建设用地的产出投入比和边际产出率进行分析,初步探讨该区域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程度,并对建设用地持续扩张的态势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辽宁省沿海经济带建设用地的扩张总体上符合经济发展对土地需求的规律,但建设用地的集约节约利用水平亟待提高;建设用地边际产出率的变化趋势说明沿海经济带发展战略的确立刺激了对建设用地的需求,建设用地的需求量将会进一步增加。  相似文献   

6.
土地集约利用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内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建设用地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针对荥阳市建设用地利用结构现状,分别从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约束程度、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程度、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趋势3个方面,选取11个评价指标,对荥阳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状况进行评价,并分析土地利用现状和建设用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荥阳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程度,提出了有效提高荥阳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节约集约用地理念的内涵及研究背景,分析了当前我国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以河南省信阳市商城县为研究实例,详细分析研究了县级土地规划修编中节约集约用地的具体做法及实际意义,阐明了对节约集约用地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8.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导致对建设用地需求量的增加。不合理建设用地结构会制约区域经济的发展,并拉大区域差异,造成社会不稳定。在赞皇县城乡建设用地结构现状及变化趋势分析的基础上,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合理用地需求人手,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原则,坚持内涵挖潜与外延扩大相结合,科学合理地预测建设用地规模,提出赞皇县城乡用地结构的优化措施,以有效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集约利用,从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9.
土地利用规划中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瑛  陈银蓉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5):2119-2120
分析了土地利用规划中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方法,并对当前常见方法进行了归纳分类。  相似文献   

10.
通过衔接城乡规划与土地规划的用地分类标准,从而保证城乡规划和土地规划在用地规模统计与空间布局上的一致性。以天津市静海县为例,提出"两规融合"背景下的城市开发边界的划定方法,分析其可行性,以满足城市发展和建设的需要,从而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起到切实有效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以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为支撑,研究乌鲁木齐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潜力规模测算方法。基于研究区农村居民点腾退规模的测算,从城乡建设用地需求出发,运用需求与腾退平衡体系方法,对乌鲁木齐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潜力进行实证分析。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腾退规模满足建设用地需求,建设用地增加挂钩潜力系数为1.02,增加潜力面积为40.40hm2。研究立足于缓解城乡建设用地需求压力,反映地区实际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为区域城乡建设用地动态平衡提供科学依据,为农村建设用地整理与流转奠定理论基础,同时为进一步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资源探索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基于1996~2005年以及2008年甘肃省会宁县建设用地数据,对会宁县城乡建设用地布局结构进行研究,表明会宁县城乡用地总量呈上升趋势;城乡用地存在农村居民点人均建设用地偏高、结构不合理,城市建设用地比例失调、用地集约利用程度低等问题;未来城乡用地总规模将继续扩大,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将有所减少。对城乡建设用地做出了预测,并进行结构优化,提出了会宁县城乡建设用地布局发展思路:明确县域空间结构布局;以产业发展带动城乡用地布局优化;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乡用地布局优化;协调生态因素与城乡用地布局优化。  相似文献   

13.
谢晓欣  吴宇哲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658-22660
以浙江省缙云县为研究案例,以农居点整理为切入点,从潜力、经济、生态3个方面系统分析了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实行的可能性。研究表明,缙云县存在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不足、整理资金约束大、农村居民点整理对生态环境潜在的负面影响较大等问题,增加了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目标实现的难度。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控制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的政策建议,即应从转变政府规划理念、合理建设工业园区、完善土地征收制度、合理选择整理模式、保障农民切身权益等5个方面配合农村居民点整理综合实施。  相似文献   

14.
以鱼台县为研究区域,对鱼台县城乡建设用地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在建立鱼台县城乡建设用地集约程度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专家咨询法及AHP层次分析法确立了各指标的权重,利用综合指数法计算出城乡建设用地集约程度综合得分。提出了适当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进一步研究鱼台城乡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相关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王顺章  陈峰  范文洋  刘园秋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3):11870-11872
基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以河北省邯郸市为例,分析了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必要性,并把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应用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中,为解决挂钩实施过程中的补充耕地质量问题及征地补偿标准问题提供一定的标准和依据。  相似文献   

16.
陈新华  刘峥  刘卯钊 《安徽农业科学》2014,(13):4097-4098,4136
新农村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而农村土地问题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问题.该研究针对当前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土地利用管理问题,如村镇建设缺乏统筹规划;过分追求眼前经济利益,导致耕地面积大量缩减;农村土地闲置现象严重;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率低等.提出了合理规划,统筹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坚持耕地保护制度,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强土地的节约、集约、可持续利用,完善土地政策和法规等对策建议,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咸宁市优化城乡用地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武汉城市圈的湖北省咸宁市为例,在对城乡用地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城乡用地结构的方案。结果表明,1996~2005年咸宁市城乡用地总量呈上升趋势;城乡用地存在农村居民点人均建设用地偏高、结构不合理、城市建设用地比例失调、用地集约利用程度低等问题;未来城乡用地总规模将继续扩大,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将有所减少。最后,从科学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加强土地资源管理和建立完善城乡挂钩政策上提出了优化城乡用地结构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武汉城市圈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潜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作为促进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有效手段,为"两型社会"背景下武汉城市圈建设中如何实现集约节约用地,切实保护耕地的目标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通过分析武汉城市圈1996-2008年土地利用结构及人口数据,以2008年为规划基期年,按照人均用地指标法,预测规划目标年2015年、2020年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需求潜力和供给潜力,并据此提出高、中、低三种挂钩方案,分别测算出其挂钩潜力,选出适合武汉城市圈发展的挂钩方案,并就挂钩开展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研究表明在采取中、低挂钩方案时,武汉城市圈完全有能力开展挂钩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