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 毫秒
1.
2.
发展蓖麻蚕生产,可增加蚕农收益,提供绢纺原料,促进蓖麻,木茹、臭椿、马桑的发展.同时蚕卵育蜂,推动生物防治工作.关于蓖麻蚕自然过冬问题,在理论上说是讨论蓖麻蚕化性,诱导蓖麻蚕冬眠,从生产应用来说,就是冬季保种问题,北方地区冬季如何把蚕种保存下来,以待来年大量凡育用于生产或春夏之间供凡蜂所需的寄主卵.本文着重讨论蓖麻蚕能否形成冬眠状态,自然过冬,怎样诱导蓖麻蚕自然过冬以及蓖麻蚕自然过冬种的应用.一、能否形成蓖麻蚕自然过冬:蓖麻蚕原生长在印度东北阿萨姆多雨的山区森林中.冬夏温度在14℃至37℃.相对 相似文献
3.
4.
根据我县蓖麻蚕生产需要,我场开展了抗高温、对木薯叶有较强适应性的夏秋蚕种选育工作,先后育成三个较优良的新品系。分别命名为“灵生一号”、“灵生二号”、“灵生三号”。其选育经过、成绩及性状简报于后。 相似文献
5.
6.
吴平山 《江西畜牧兽医杂志》2011,(4):22-23
<正>江西省共有8个地方猪种,分别为玉山黑猪、杭猪、乐平花猪、赣中南花猪、赣西两头乌猪、滨湖黑猪、赣东黑猪、东乡花猪。目前,除玉山黑猪列为国家级保护品种外,其余都是省级重点保护品种。地方良种母猪具有繁殖力高、抗病力强、耐粗饲、肉质好等显著特点,是生产优质、安全猪肉的良好亲本,也是培育优良肉质和抗病品种(品系)的育种素材。这些品种既有相似性又有不同之处,根据生物多样性的要求,这些猪种有必要全部保留,同时江西省对地方猪种的保护也出台了相关规定和政策。 相似文献
7.
弓形虫两种保种方法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寻求一个简便、适宜的弓形虫保种方法。方法采用不同温度的冷冻保存法和细胞培养保存法对弓形虫保存进行了试验研究,为深入研究弓形虫提供保证。结果弓形虫在液氮(-196℃)、-70℃能长期保存,4℃能保存14 d。通过细胞培养能获得大量的弓形虫滋养体,对培养细胞的选择性不强。结论两种保种方法保存后弓形虫毒力不变。 相似文献
8.
9.
ISSR方法在蓖麻蚕品种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采用ISSR技术对8个蓖麻蚕品种进行了基因组DNA多态性研究,并分析了其相互间的遗传差异。结果表明,所采用的19个ISSR引物中,有9个引物在供试的8个蓖麻蚕品种中都有扩增产物并能够很好重复,其中二碱基重复序列引物扩增效果要比三碱基和四碱基重复序列高,说明在蓖麻蚕基因组中二碱基重复序列的丰度可能比三碱基和四碱基重复序列的丰度高。这9个引物在8个蓖麻蚕品种中共获得ISSR标记76个,其中29个标记在品种间表现多态性。根据试验结果,用Nei的方法计算了蓖麻蚕品种间的遗传距离为0.0681~0.2703。根据各品种间的遗传距离,用UPGMA聚类分析软件绘制了聚类图。 相似文献
10.
11.
蓖麻蚕自上世纪中期引进我国后,我国科技工作在蓖麻蚕饲料资源、生理习性、饲养技术、良种繁育、品种资源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和开发,并取得了一些显的成果。随着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对昆虫性状的研究已经深入到基因水平, 相似文献
12.
13.
14.
蓖麻蚕是一种杂食性绢丝昆虫,可以取食蓖麻叶、木薯叶、臭椿叶、鹤木叶、马桑叶、乌桕叶、蒲公英叶等等.这是饲料植物很早就在我国各地都有种植.就是野生的饲料植物分布也很广,遍及我国南北广大地区.因此,饲养蓖麻蚕可以因地制宜利用这些植物资源,不需要专为饲养蓖麻蚕而种植饲料.这是饲养蓖麻蚕的有利之处.但是,蓖麻蚕目前还不能缫丝,只能用作绢纺原料,所以经济价值不高,这一直是蓖麻蚕生产发展的主要障碍.为了提高蓖麻蚕茧工艺性能,我们自一九七○年以来,对不同蓖麻蚕品种作了丝质普查,又对用不同饲料饲养的蓖麻蚕茧丝质作了初步调查比较,期望能为改进蓖麻蚕茧经济性状提供一些基础资料.现将试验结果概要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16.
17.
采用小鼠传代与体外4℃冰箱保存相结合的方法,对弓形虫虫株进行保种,转种成功率达100%,为虫株的保存提供了又一种简便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融水香鸭以其肉质香鲜、少有腥膻味、口感好而著称,外观羽色为“珍珠状”麻点而区别于广西小麻鸭。香鸭成年体重:公鸭2.3~2.5千克,母鸭2.0~2.3千克。母鸭500日龄产蛋量165个//日。由于融水香鸭生长相对缓慢、饲养周期较长,养殖户认为饲养不合算,为了追求生长速度,有可能盲目进行杂交利用,导致融水香鸭品种混杂,纯种数量减少、品种资源存在流失的危险。为此,开展了融水香鸭的保种选育工作。 相似文献
19.
蓖麻蚕良种繁殖,有的地区目前生产上仍采用纯种,究其原因,受多方面的因素而造成.有它品种本身的问题,也有生产上存在客观的需要.有关品种问题;由于蓖麻蚕刚引进时品种单纯,仅有兰皮、花黄、花白三个性状相近的小茧型基础品种,其亲缘较近,各品种间主要经济性状差异不大,经过品种间杂交后,其杂种优势也不显著.见表1.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