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采用微量外围血淋巴细胞培养以及Ag—NoRs染色、C—分带技术,对合作猪体细胞染色体的核型、核仁组成区以及结构异染色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合作猪二倍体细胞染色体组成为38xy(公)或38xx(母),NF=64;银染阳性核仁组成区为1、2、3和4的频率分别为0、0.22、0.47和0.31,平均有3.02条染色体的核仁组成区被正染,Ag—NoRs联会的频率为1.29%;合作猪染色体的C—带类型趋向一致。  相似文献   

2.
合作猪染色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微量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以及Ag-NORs染色、C-分带技术,对合作猪染色体的核型、核仁组成区以及结构异染色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合作猪染色体阳性银染核仁组成为1,2,3和4的频率分别为0.00,0.22,0.47和0.31,平均有3.02条染色体的核仁组成区被正染,Ag-NORs联会的频率为1.29%;合作猪染色体C-带类型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3.
华南野猪的核型及其与家猪的进化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报道了分布于云南西双版纳热带丛林的华南野猪(Sus scrofa chirodentus)的染色体组型、G-带、C-带和核仁形成区(NOR)。其结果显示,华南野猪的染色体数目2n=38。与过去报道的欧洲野猪和中亚及远东地区的亚洲野猪各亚种(2n=36)比较,少1对近中着丝粒染色体,而多2对端着丝粒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形态和G-带带型均与过去报道的家猪相同;C-带1号、13—18号染色体着丝粒区结构异染色质显示深染,其余双臂染色体(2—12号和X)着丝粒区均浅染;核仁形成区(NOR)亦定位于8号和10号染色体的次缢痕处,惟8号染色体有的细胞仅出现一个具有活性的NOR。本研究结果表明,华南野猪与欧洲和中亚、远东地区野猪亚种的核型有着明显的差异,而与家猪完全一致。这揭示了华南野猪与家猪在起源和进化方面存在着极为密切的亲缘关系。根据核型进化理论,华南野猪很可能是现代家猪的原始祖先之一。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西北农业大学畜牧场埋植(或添加)增瘦剂的长—巴F_1杂种肥育猪为研究对象,采用微量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以及银染色技术,对14头个体染色体银染核仁组成区(Ag-NoRs)的数目、分布以及其联会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检验增瘦剂实用于生产实践的可靠性。结果表明,对照组、埋植组和喂药组(分两个剂量)二倍体细胞染色体Ag-NoRs的平均数分别为1.98、1.99、2.00和1.98,组内个体Ag-NoRs的众数均为2,Ag-NoRs联会的频率分别为1.41%、0.49%、0.65%和0.59%: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Ag-NoRs平均数及联会频率均未出现显著的差异。从而证明,在细胞遗传学的Ag-NoRs指标上,二增瘦剂对长——巴(F_1)肥育猪具有安全性,可以在生产上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5.
(SD—Ⅰ)系猪银染核仁组织区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其有效银染核仁组织区的位点分布集中在10号和8号染色体的次缢痕处。当只有一个有效银染发生时,它一定出现在10号染色体的一条单位上。在本次试验中。仅发现一例其有效银染发生在6号染色体上。有效银染核仁组织区的数量分布在1~4之间,优势银染数目为三。认为细胞悬液保存技术不适于核仁组织区银染处理。  相似文献   

6.
本文比较了浙江中白猪和杜洛克猪染色体核仁组成区(Ag-NOR)。浙江中白猪和杜洛克猪Ag-NOR平均效分别为2.08和2.46,总频率0.520和0.618,猪种间差异极显著(P<0.01)。浙江中白猪公(2.08)母(2.08)间无差异,杜洛克猪公(2.55)母(2.40)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7.
云南龙陵黄山羊的核型及C-带和Ag-NORs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及染色体分带技术,分析了龙陵黄山羊的核型,C-带和银染核仁组织区(Ag-NORs),结果表明:龙陵黄山羊染色体数为2n=60,常染色体及X染色体为端部着丝粒染色体,Y染色体最小,为中部着丝粒染色体。常染色体着丝粒区均显示C-带,性染色体未显C-带。雌性银染核仁组织区(Ag-NORs)分布于No.1,2,3,4,5,25号染色体,雄性分布于No.1,2,25号染色体,显示了性别及分布多态性。研究还发现三种不同的联合(ASSOCIATION)。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对蚕豆进行染色体Ag-NOR(银染核仁组成区)技术的研究,采用根尖压片,短时间固定,AgNO3染色,Giemsa复杂,最后得到2个黑色的核仁组成区,证明蚕豆组型中有2处NOR,这和蚕豆核型是一致的,此方法可以广泛应用于次缢痕难以确定的核型研究中。  相似文献   

9.
黑河猪核型,Ag—NORs及C—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微量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及银染,C-分带技术,对黑河猪的核型,银染核仁组成区(Ag-NORs)及C-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二倍体细胞染色体组成为38,XY(公)或38,XX(母);Ag-NORs,为1,2,3和4的频率分别为0.1461,0.6216,0.1854和0.0469平均有2.21条染色体呈银染阳性,Ag-NORs,联会百分率为0.33%。13,15~18号染色体C-带多态性研究表  相似文献   

10.
采用微量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及银染,C-分带技术,对黑河猪的核型、银染核仁组成区(Ag-NOR_s)及C-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二倍体细胞染色体组成为38,xY(公)或38,XX(母);Ag-NOR,为1,2,3和4的频率分别为0.1461,0.62l6,0.1854和0.0469,平均有2.21条染色体呈银染阳性,Ag-NOR_s联会百分率为0.33%。13,15~18号染色体C-带多态性研究表明,13,15~17号染色体同源染色体之间大一中型C-带居多,18号中-中型,大一中型居多,10,16号染色体有插入C-带。  相似文献   

11.
雅南猪四个地方类群核型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半微量外周血淋巴细胞短期培养方法以及胰酶—G带、C—带和Ag染色技术对雅南猪四个地方类群的组型,染色带型以及结构性异染色质的分布;18S+28SrDNA的定位和数目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四个地方类群体细胞二倍体为2Ⅱ=38,核型为2n=10sm+4st+12m+12t,NF=64,Ag-NOR定位于8号和10号染色体;它们的G—带型相似且与国内外其它品种猪基本一致,而C—带和Ag—NORs在类群间存在多态性。本文还就Ag—NORs多态性进行了多种数学分析。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达到不同镉浓度下泥鳅和大鳞副泥鳅肝、脑、肾3种组织细胞核Ag-NORs数目变化情况,并比较不同时间条件下镉对Ag-NORs颗粒数目影响研究的目的。[方法]以Ag-NORs为指标,研究镉污染对泥鳅和大鳞副泥鳅肝、肾和脑组织细胞核转录活性的影响。在实验室条件下,把试验动物置于镉浓度分别为0.01、0.050、.5 mg/L的水溶液中,分别在处理后122、4、488、41、32 h取样测定其肝、肾、脑组织细胞核中Ag-NORs颗粒数目变化。[结果]结果表明:镉污染后2种泥鳅肝、脑、肾细胞核Ag-NORs数目均下降。在镉处理后48 h或0.25 mg/L镉浓度下,肝细胞核Ag-NORs数目显著下降,而在镉处理后84 h或0.05 mg/L镉浓度下,肾细胞核Ag-NORs数目即显著下降。随着时间延长,浓度增大,Ag-NORs数目越少,且下降幅度越大;脑组织镉污染对脑组织Ag-NORs数目下降影响不显著。[结论]该研究为探讨镉中毒的作用机理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对猪的Ag—NOR_s与其肥育性能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二者间呈显著负相关。猪品种的Ag—NOR_s均数、8Ag—NOR_s~+平均染色体型频率与日增重和瘦肉率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968(P<0.01)和一0.6235(P<0.005);-0.6550(P<0.005)和-0.7036(P<0.001);个体的Ag—NOR_s均数、8Ag—NOR_s~+染色体型频率与日增重的相关亦高达-0.6591(P<0.05)和-0.4984(0.1>P>0.05)。Ag—NOR_s有可能作为一项选种指标,用于猪肥育性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对青紫蓝兔、加利福尼亚兔、大耳白兔、新西兰白兔,德系安哥拉兔等5个家兔品种。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技术制备早中期染色体。并利用Ag-As、Ag-Ⅰ及1-stcp等3种方法进行Ag-NORs数目和频率分布的研究,分析各品种间亲缘关系。结果表明:本实验中制备的染色体其长度较长,可以被准确编号,并通过G-带分析支持了上述结论。在3种银染方法中,以1-step法最为满意。家兔的Ag-NORs定位于第13、16、20号染色体短臂和第21号染色体长臂端部。家兔Ag-NORs在细胞间、个体间、品种间均有差异,上述品种的Ag-NORs均数分别为3.27、2.97、3.53、2.93、2.67,品种间差异显著大于品种内个体间差异,说明Ag-NORs具有品种特征。并且以Ag-NORs的数目和频率分布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新西兰白兔、青紫蓝兔、加利福尼亚兔、德系安哥拉兔为一个类群,而大耳白兔为另一个类群。证实Ag-NORs作为遗传指标,具有品种特征,可用于研究家兔各品种间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5.
 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方法,以及C-带、G-带和银染技术,对云南地方猪种撒坝猪、大河猪进行了显带染色体研究.测量了各号染色体的相对长度,着丝点指数及臂比,Ag-NORs定位于7号和10号染色体.撒坝猪、大河猪的G-带带型与其它家猪相似,C-带和Ag-NORs具有多态性.撒坝猪和大河猪的C-带和Ag-NORs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6.
采用群体分析法,证明猪Ag—NORs的遗传方式属等显性。提出了细胞型频率与染色体型频率、平均细胞型频率与平均染色体型频率的概念及其估算方法。发现在随机交配群体中,按Ag—NORs标记的(平均)细胞型频率与(平均)染色体型频率之间存在着类似于哈代—温伯格定律的关系,平均染色体型频率有类似于基因频率的作用,可用于群体间遗传相似性的分析。猪Ag—NORs的多态性主要是由于8Ag—NORs平均染色体型频率的不同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