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比较分析桉树福建柏混交林与按树纯林的生长、生物多样性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结果表明,营造按树与福建柏混交形成复层林,能有效提高桉树的生长,提高林下生物多样性,有利于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相似文献   

2.
不同密度对福建柏林下植物和土壤肥力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对10年生不同造林密度福建柏人工林林下植被生长状况调查和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结果表明,随福建柏人工林造林密度增大,林下植被高度、覆盖度和生物量减少,土壤物理性质不良,土壤养分含量降低。福建柏人工林生长过程中要经常调整密度以促进林下植被生长,从而改善土壤理化状况,提高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3.
调查福建柏杉木混交林和福建柏纯林人工林的林分生长状况,林下植被生物多样性以及林下土壤的养分状况,结果表明:福建柏纯林植被状况较好,林下植被的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均大于福建柏杉木混交林;福建柏纯林土壤的养分状况较好,维持较高的土壤肥力。从提高林地的生产力上看,杉木与福建柏属浅根性树种,种间竞争激烈,混交效果不好,福建柏与杉木混交这个模式不宜大面积造林推广。  相似文献   

4.
福建柏混交林生态效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30年生福建柏马尾松混交林、福建柏火力楠混交林与福建柏纯林生长量、林下植被多样性和土壤理化性质的比较分析,进行福建柏不同林分类型生态效益研究。结果表明:福建柏马尾松混交林和福建柏火力楠混交林中福建柏与福建柏纯林相比,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分别提高了14.6%、13.9%、46.9%和19.2%、11.1%、45.9%,林分总蓄积量增加了70.4%和57.9%,而且生长量和蓄积量的差异达到显著和极显著水平。混交林和纯林植物多样性指数接近。混交林土壤比纯林土壤疏松透气,持水性强,肥力高。  相似文献   

5.
福建柏木荷混交林生长及生态效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福建柏木荷混交林、福建柏纯林中的福建柏生长量、林分物种多样性及林地土壤理化性质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33年生的福建柏木荷插花混交林与福建柏纯林相比,福建柏胸径、单株材积分别增加20.6%、53.2%,林分总蓄积量增加34.9%,差异达显著水平;植物种类和数量增多,土壤更加疏松透气,养分含量也更高。  相似文献   

6.
在镇办半山林场杉木采伐迹地营造了福建柏马尾松木荷纯林、混交林,经过12年的经营管理,对不同的林木生长效果和土壤性质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12年生的福建柏马尾松木荷混交林的林分蓄积量、生物量、土壤理化性质,分别比福建柏马尾松木荷纯林的林分蓄积量提高8.09%、10.35%、106.78%,林分总生物量提高8.21~35.98t/hm2,混交林的土壤理化性质也比纯林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海南不同龄组桉树纸浆林的生长状况、土壤理化性质和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变化及相关性,探索其在桉树生长不同阶段的动态变化趋势及其规律,旨在为桉树纸浆林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6个不同龄组尾细桉人工林的70个标准样地和分布其中的灌草样方进行调查取样,通过方差和多重比较分析不同龄组的生长指标、土壤因子和多样...  相似文献   

8.
马尾松混交林生长及生态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马尾松杜英混交林、马尾松闽粤栲混交林和马尾松纯林生长状况、林分植被生物多样性和土壤理化性质的研究,结果表明,马尾松与杜英、闽粤栲混交后,树高、胸径生长量增加明显,蓄积量增大;马尾松混交林下植被种类和数量都增多,生物多样性比马尾松纯林丰富;马尾松混交林土壤理化性质得到较大改善。  相似文献   

9.
对4年生的福建柏刨花楠混交林及福建柏纯林进行了生长量和土壤理化性质研究,结果表明:福建柏刨花楠混交林和福建柏纯林在生长量、蓄积量上差异不明显,但混交林和纯林的土壤理化性质有一定的差别,混交林土壤容重小,而孔隙度、持水量大,同时混交林土壤肥力状况较好,在参试的两种混交林中,以福建柏与刨花楠按1∶4比例混交的林分土壤结构和肥力为佳。  相似文献   

10.
马尾松纯林改造成混交林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马尾松1 a生纯林内补植福建柏、台湾相思,分别形成2树种和3树种的混交林.造林14 a后,对比分析各林分的林木生长量、林分生物量以及林分土壤理化性质.结果表明:马尾松、福建柏、台湾相思3树种的混交林,林分结构合理,林木生长较快,枯枝落叶物多,明显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性质及林分内的小环境.3树种混交林比马尾松纯林和2树种异龄混交林的林木蓄积量分别提高12.91%和6.06%、26.88%.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比滇南山地桉树纸浆林不同龄组的林分生长指标、土壤理化性质与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变化及相关性,探索桉树人工林从幼龄林至过熟林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土壤理化性质与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动态变化趋势及其规律,旨在为桉树纸浆林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本研究选取土壤以粗粒结晶岩、泥类岩和碳酸盐岩发育形成的赤红壤或红壤,海拔1 400~1 700 m立地条件基本一致的样地106块,分属5个不同龄组,通过方差、多重比较和冗余分析不同龄组的生长指标、土壤因子和植物多样性指数之间的差异,采用相关性分析揭示它们之间的关联性。[结果 ]不同龄组尾巨桉的树高、胸径和活立木蓄积量随林分生长而呈增长趋势,中龄林时增速较快,而到成熟林(7~8 a)时增速放缓。不同龄组间土壤孔隙度和土壤含水量差异显著,并随林分生长过程整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近熟林时达到最高值。不同龄组的土壤全氮差异显著,且林木树高、胸径和活立木蓄积量的生长与全氮有较强正相关。尾巨桉林下草本和总灌草的丰富度指数、草本均匀度指数与土壤有机质、有效锌呈正相关。灌木的丰富度指数与土壤含水量、有效氮、有效铜呈正相关。草本和灌木的Shannnon-...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索闽南地区桉树人工林混交造林模式,2010年在福建省安溪白赖国有林场开展了桉树福建柏混交(混交比例为2桉∶8福建柏)造林试验,并与桉树纯林、福建柏纯林对比。5 a的试验结果表明:混交林中桉树胸径、树高、材积的生长量都大于桉树纯林,增益可达39.2%、16.1%、109.5%以上;混交林中福建柏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单株材积生长分别比纯林减少了25.9%、10.7%、46.8%,但树高生长也超过速丰林标准的14.7%。说明桉树与福建柏混交存在着生长相互促进作用,是种间关系较为协调并且具有较高生产力的混交模式,可以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福建柏湿地松混交造林对林木生长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26年生福建柏湿地松(1∶1)混交林、福建柏纯林的林分生长状况,林下植被生物多样性以及林下土壤的养分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福建柏的树高、胸径、单株材积,混交林比纯林大12.6%、23.5%、63.8%,混交林总蓄积量比纯林大51.2%,经方差分析,差异显著;混交林和纯林林下植物丰富度一致,但均匀度和多样性指数混交林大于纯林;混交林土壤与纯林土壤相比,土壤结构较好,土层疏松透水,持水能力强,土壤肥力较高。  相似文献   

14.
针对桉树经营中潜在的生态问题,开展了桉树与马占相思混交造林研究,进行了桉树与马占相思1∶1(行状)和4∶4(带状)混交以及桉树纯林为对照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桉树与马占相思混交促进了桉树生长和土壤条件的改善,提高了土壤肥力,而在桉树-马占相思混交林中,桉树与马占相思采取带状混交对于桉树和马占相思的生长都有较大的提高作用,并且改善土壤理化性质的作用也更大。  相似文献   

15.
在桂东南广西六万林场28年生福建柏(Fokienia hodginsii)人工纯林和福建柏+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混交林中,通过在0~60 cm土层取样,测定及分析其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2种人工林中,土壤容重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土壤含水率、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最小持水量则表现出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土壤交换性钙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而土壤p H、有机质、全氮、水解氮、全磷、速效磷、交换性镁、有效铜、有效锌、有效硼均表现了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福建柏纯林0~20 cm土壤层理化性质要优于福建柏+红锥混交林,而21~40、41~60 cm土壤层则表现为混交林优于纯林,说明浅根系与深根系树种混交能够从深层次改善土壤肥力。相关性分析表明非毛管空隙度是福建柏+红锥混交林与福建柏纯林之间土壤理化指标发生差异的关键性指标。  相似文献   

16.
以桉树(Eucalyptus spp.)混交林和纯林为研究对象,集成树种选择和林分结构调控等定向培育技术,构建桉树速生丰产栽培技术体系.结果表明,混交可促进桉树生长,提高林分生物量,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桉树×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混交林的营林效果最好.在不同间伐强度桉树纯林林下套种米老排(Myti...  相似文献   

17.
罗联烽 《林业科技》2011,36(1):56-58
通过时南方集体林区县——永安市桉树造林状况以及群众反映桉树造林导致土壤板结、林地土壤肥力下降、抑制林内其他植物生长和造成居民生产生活用水困难等问题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正视桉树生态问题、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推广桉树混交造林与平衡施肥技术,引导种植户采用科学的桉树造林、经营管理方式,促进桉树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南方集体林区县-永安市桉树造林状况以及群众反映桉树造林导致土壤板结、林地土壤肥力下降、抑制林内其它植物生长和造成居民生产生活用水困难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基础上,提出正视桉树生态问题、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推广桉树混交造林与平衡施肥技术,引导种植户采用科学的桉树造林、经营管理方式,促进桉树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9.
分析比较了23年生福建柏与毗邻杉木人工林林地土壤理化性质,福建柏林地比杉木林地土壤结构稳定性强,土壤孔隙和水分性能良好,土壤营养贮量较为丰富且供应能力较强,具有良好的培肥土壤的作用。并认为采用福建柏与杉木轮栽或混交方式造林,可改变地力下降状况。  相似文献   

20.
针对当前林业生产中针叶纯林造成的地力下降、病虫害等问题,开展了福建柏与桉树混交及杉木与桉树混交试验,以福建柏、杉木纯林为对照,对5年生的试验林的生长量和林内植物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混交林中的福建柏和杉木生长量与福建柏、杉木纯林相比基本没有差别,而混交林总蓄积量是纯林的8~16倍,差异极显著。混交林内植物种类丰富,植物多样性指数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