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瑞香狼毒药材急性毒性试验的研究,对瑞香狼毒生品、醋制品和姜矾制品的急性毒性进行比较,为瑞香狼毒炮制工艺的规范化和临床用药安全提供试验依据。[方法]按照经典急性毒性试验方法,各组试验连续观察10 d,计算各组动物死亡数,采用Bliss法计算小鼠的LD50及其95%的可信限。[结果]瑞香狼毒生品LD50=547.56 mg/kg,其95%的可信限为476.86~625.58 mg/kg;醋制品LD50=689.23 mg/kg,其95%的可信限为546.96~817.22 mg/kg;姜矾制品LD50=976.89 mg/kg,其95%的可信限为826.95~1 134.50 mg/kg。[结论]瑞香狼毒生品经炮制后毒性有所降低,毒性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为姜矾制品醋制品生品。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饲料添加剂半胱胺对牙鲆的毒性作用。[方法]采用腹腔注射和口腔灌服2种方式按等对数浓度梯度进行半胱胺对牙鲆的急性毒性试验,同时采用一次腹腔注射方式以100 mg/kg BW的半胱胺剂量对牙鲆进行亚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急性毒性试验表明,腹腔注射组半胱胺96 h的LD50为263.6 mg/kg BW,95%可信区间为237.40~292.80 mg/kg BW,其安全剂量为26.36 mg/kg BW。口腔灌服组半胱胺96 h的LD50为1754.70 mg/kg BW,95%可信区间为1534.60~2006.30 mg/kg BW,其安全剂量为175.47 mg/kg BW。亚急性毒性试验表明:在注射100 mg/kg BW半胱胺后2 h,与对照相比,牙鲆血浆葡萄糖含量显著升高,尿素氮含量显著降低;血浆谷草转氨酶活性随注射时间有所升高,谷丙转氨酶活性随注射时间有所降低。[结论]半胱胺对牙鲆的毒性属于低等毒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初步评价五氯柳胺的安全性,对其进行小鼠的急性毒性试验。[方法]预试验采用递增法确定给药的剂量范围和正式试验分组。正式试验采用简化寇氏法,灌胃给药,观察7 d,观察给药后小鼠的体征变化,统计死亡率和死亡时间,计算LD50值及其95%置信区间。[结果]小鼠口服五氯柳胺的LD50为1.130 g/kg,95%置信区间为0.940~1.359 g/kg。[结论]按照化学物的急性毒性剂量分级,五氯柳胺为低毒化学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蒜头果蛋白(malanin)对小鼠的急性毒性。[方法]采用灌胃和腹腔注射给药后,观察小鼠的中毒表现和死亡情况,计算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结果]灌胃和腹腔注射均随着malanin剂量的增加,小鼠的死亡率增大,其LD50分别为43.11mg/kg(95%可信限范围为29.11—61.62mg/kg)和26.22μg/kg(95%可信范围为18.06~36.12μg/kk)。[结论]malanin是一种毒性非常大的植物蛋白质。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口服槟榔(Areca catechu Linnaeus)仁汁液的毒性,进行了小鼠的经口急性毒性试验。根据预试验确定正式试验给药剂量的范围,选用KM小鼠经口灌胃,一次给药,给药后连续观察7 d,记录小白鼠的中毒反应及死亡情况,采用寇氏法计算LD50及LD50的95%可信限。结果表明,高剂量给药组小白鼠出现中毒反应并死亡,解剖后检查发现主要原因是胃肠和肺部的病变,测得槟榔仁汁液的LD50及LD50的95%可信限分别为12.425 g/(kg.bw)、10.610~14.551 g/(kg.bw),表明槟榔仁汁液可以被认为是实际无毒物质。槟榔仁原液干物质的LD50及LD50的95%可信限分别为1.349 g/(kg.bw)、1.152~1.580 g/(kg.bw),属于低毒物质。  相似文献   

6.
[目的]依据近年对新兽药——氢溴酸槟榔碱的研究结果,结合文献资料对其安全性进行客观评价,从而指导临床科学合理使用该药。[方法]采用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进行安全性评价;靶动物安全用药范围,耐受情况,毒副反应,"三致"作用及生殖毒性,采用文献综述、试验结果结合临床用药效果进行综合评述。[结果]大小鼠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氢溴酸槟榔碱对小白鼠的口服半数致死量(LD50)为691.83 mg/kg·BW,其95%可信区间为642.92-744.47 mg/kg·BW,对SD大鼠的口服半数致死量为2 054 mg/kg·BW,其95%可信区间为1 908-2 210 mg/kg·BW。该药的临床推荐用量为1-5 mg/kg·BW,临床应用非常安全。靶动物安全用药范围,耐受情况及毒副反应研究结果显示,氢溴酸槟榔碱按2-3 mg/kg·BW临床用量,对犬的裂头绦虫、孟氏叠宫绦虫、复孔绦虫、中线绦虫和细颈囊尾蚴成虫均能100%驱除。按1-2 mg/kg·BW剂量口服,对鸡的赖利绦虫,鸭和鹅的剑带绦虫均有100%的驱除率。该药对畜禽有毒蕈碱样作用,即引发呕吐和腹泻等临床症状,从而达到将麻痹虫体迅速从畜禽体内排出的目的。氢溴酸槟榔碱在长期、持续、大量给药的试验条件下具有一定的"三致"毒性及生殖毒性,但将该药作为驱虫药应用于临床实践中时,由于给药次数和剂量非常少,并未发现有"三致"和生殖毒性。[结论]氢溴酸槟榔碱为低毒物质,大剂量应用有一定的"三致"及生殖毒性,但按临床推荐剂量(1-5 mg/kg·BW)使用时,对畜禽绦虫具有良好的驱除效果且无"三致"及生殖毒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苗药铁筷子挥发油的镇痛及急性毒性作用。[方法]采用小鼠扭体致痛法和热板致痛法考察苗药铁筷子挥发油的镇痛作用,并采用改良寇氏法测定其LD50及95%可信区间。[结果]铁筷子挥发油对由冰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以提高小鼠热板法的痛阈值;铁筷子挥发油对小鼠灌胃的LD50为8.50 ml/kg,95%的可信区间为7.20~10 ml/kg。[结论]铁筷子挥发油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且毒性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8.
为了评价木豆叶提取物的安全性,对其进行小鼠的急性毒性试验.预试验初步确定给药剂量的范围,正式试验取60只小白鼠灌胃给药,给药后连续观察7d,记录小白鼠的中毒反应及死亡情况,采用改良寇氏法计算LD50及LD50的95%可信限.结果表明,高剂量给药组小白鼠出现中毒反应并死亡,解剖后检查发现,主要原因是消化系统的病变,测得木豆叶提取物的LD50及LD5o的95%可信限分别为62.647 g/kg、53.488 ~ 73.528 g/kg,表明木豆叶提取物可以被认为是无毒物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马钱子粗粉及其超微粉分别对雄性、雌性昆明小鼠的急性毒性反应,考察微粉化对其毒性的影响。方法一次性分别灌胃给予雄性、雌性昆明小鼠不同剂量的马钱子超微粉或粗粉,观察急性毒性反应,记录死亡潜伏期,用序贯法计算LD50及其95%可信限。结果马钱子超微粉雄性小鼠LD50为194.7 mg/kg,95%可信区间为208.7~180.7 mg/kg,马钱子超微粉雌性小鼠LD50为163.0 mg/kg,95%可信区间为198.2~127.8 mg/kg;马钱子粗粉雄性小鼠LD50为295.7 mg/kg,95%可信区间为331.7~259.7 mg/kg,马钱子粗粉雌性小鼠LD50为271.8 mg/kg,95%可信区间为323.7~219.9 mg/kg;粗粉的死亡潜伏期长于超微粉,而雄性动物的死亡潜伏期也长于雌性。结论马钱子超微粉及其粗粉对小鼠的毒性反应相似,其急性毒性存在量时效关系,但马钱子超微粉比粗粉的毒性大,临床应用马钱子超微粉应减少用量。  相似文献   

10.
炎毒热清及其微乳制剂小鼠急性毒性试验和体外抑菌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评价炎毒热清(AEE)及其微乳制剂(AEE-ME)的安全性和抑菌活性。[方法]用灌胃法对小鼠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并采用改良寇氏法计算半数致死量及其95%可信区间;采用杯碟法研究抑菌作用。[结果]AEE经小鼠口服LD50为10.937 g/kg,95%可信区间为9.309~12.850 g/kg;AEE-ME经小鼠口服LD50为5.357 g/kg,95%可信区间为4.388~6.566 g/kg。AEE对猪大肠杆菌O149、金黄色葡萄球菌、鸡白痢沙门氏菌、无乳链球菌的MIC分别为10.00、20.00、20.00、10.00 mg/ml;AEE-ME对上述4种菌的MIC依次为5.00、10.00、5.00、5.00 mg/ml,对绿脓杆菌的MIC为20.00 mg/ml。[结论]AEE属实际无毒性物质,AEE-ME为低毒性物质,二者均有抑菌活性且AEE-ME抑菌作用强于AEE。  相似文献   

11.
为初步了解甲基睾酮的安全性,用昆明种(系)小鼠进行甲基睾酮的急性毒性试验。试验测定绝对致死量(LD100)为4 500.0 mg/kg,最大耐受剂量(LD0)为1 499.7 mg/kg;测定甲基睾酮对昆明种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2 879.7 mg/kg,LD50的95%可信限为2 522.3~3 287.6 mg/kg。根据外源性化学物的急性毒性分级标准,甲基睾酮对昆明种小鼠有低毒性。  相似文献   

12.
西地碘粉的急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西地碘粉对小鼠的经口急性毒性。[方法]选用清洁级ICR小鼠60只,采用寇氏法进行急性毒性试验,观察小鼠西地碘粉急性中毒症状,并测定西地碘粉经口给药对小鼠的LD_(50)。[结果]小鼠经口给药后的急性中毒症状主要包括:给药后15 min,高剂量组小鼠出现精神沉郁,被毛粗乱无光,并逐渐转入抑制,反应迟钝、不食、麻痹。0.5~1.0 h后有小鼠出现呼吸困难,伴随脖颈伸直、食欲废绝;3 h后开始出现死亡,小鼠死亡前出现惊厥、抽搐、震颤等神经症状。急性死亡发生于给药后3~24 h。中毒死亡后剖检发现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对肝脏的损伤,其次是肺和心脏。根据各剂量组死亡率,计算出西地碘粉对小鼠的急性经口LD_(50)为4 972.75 mg/kg.,其LD_(50)95%可信限为4 382.77~5 642.16 mg/kg。[结论]西地碘粉对小鼠的经口LD_(50)介于501~5 000 mg/kg,属于低毒性药物。  相似文献   

13.
采用寇氏法测定碳酸氢铵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将碳酸氢铵各浓度溶液分别给予小鼠一次性腹腔注射,观察给药后7 d内,小鼠的毒性反应和死亡情况。以小鼠急性死亡率为指标,求碳酸氢铵对小鼠的LD50及其95%的可信限。结果显示碳酸氢铵的LD50为463.6 mg·kg-1,95%可信限为452.22-478.40mg·kg-1。结论:碳酸氢铵具有毒性。  相似文献   

14.
氟苯尼考悬浮乳剂对小鼠的急性毒性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改良寇氏法测定氟苯尼考悬浮乳剂对小鼠的LD50,通过腹腔注射法对小鼠给药,连续观察7 d,结果表明,氟苯尼考悬浮乳剂的LD50为3346.57 mg/kg,95%可信限范围为2855.01~3922.76 mg/kg,符合低毒标准,该药临床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   

15.
通过测定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评价复方中药制剂参五地口服液的安全性。结果表明,参五地口服液的LD50为22.44 g/kg,95%可信限为19.756~25.485 g/kg。小鼠的死亡率随给药剂量的增大而增大,给药7 d后小鼠体质量随给药剂量的增加而明显变慢。参五地口服液属于实际无毒药物,临床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敌百虫对哺乳动物的半数致死量.[方法]采用改良寇氏法研究力高峰牌精制敌百虫粉(四川拜耳,含量33.3%)对昆明系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及其95%的可信限.[结果]敌百虫对小鼠的LD50为640.0 mg/kg,95%的可信限为592.5~687.5mg/kg,且小鼠中毒死亡率(数)与敌百虫对数剂量(剂量)显著相关.[结论]试验结果为敌百虫的安全使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苦荞醇提物的镇静催眠作用研究(摘要)(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苦荞醇提物的镇静催眠作用,为进一步扩大苦荞临床应用奠定基础。[方法]将颗粒饱满的苦荞带壳种子干燥后适度研碎,75%乙醇(固液比1∶10),85℃回流提取,提取2次,每次2h,合并2次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稠膏状,经80℃烘干,得苦荞提取物,提取物得率为6.67%。记录苦荞醇提物对戊巴比妥钠引起的小鼠睡眠持续时间、入睡率及小鼠自主活动次数。将40只雄性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苦荞醇提物高剂量组、苦荞醇提物低剂量组和阳性药物对照组;试验前8h禁食不禁水,试验时空白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0.5%CMC-Na,苦荞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分别给0.13g/kg、0.5g/kg苦荞醇提物,阳性药物对照组给2.28g/kg的补脑安神片;连续给药7d。①末次给药30min后,小鼠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45mg/kg(由预试验确定),记录睡眠出现和消失的时间,计算睡眠潜伏期(睡眠出现时间-记录开始时间),睡眠持续时间(睡眠消失时间-睡眠出现时间);②末次给药后30min,小鼠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35mg/kg(戊巴比妥钠阈下催眠量,即90%~100%小鼠不入睡的戊巴比妥钠最大剂量,由预试验确定),观察并记录入睡动物数(注射后15min内小鼠翻正反射消失达1min以上者记为入睡),计算各组入睡率;③末次给药30min后将小鼠放入小鼠自主活动测定仪中,让其适应5min,然后开始测定5min内自主活动次数。[结果]苦荞醇提物能延长戊巴比妥钠阈上剂量引起的小鼠睡眠持续时间,增加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引起的小鼠睡眠只数,且能明显减少小鼠自主活动次数。[结论]苦荞醇提物具有镇静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苗药铁筷子挥发油的镇痛及急性毒性作用.[方法]采用小鼠扭体致痛法和热板致痛法考察苗药铁筷于挥发油的镇痛作用,并采用改良寇氏法测定其LD50及95%可信区间.[结果]铁筷子挥发油对由冰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以提高小鼠热板法的痛阈值;铁筷子挥发油对小鼠灌胃的LD50为8.50 ml/kg,95%的可信区间为7.20 ~10mL/kg.[结论]铁筷子挥发油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且毒性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米邦塔仙人掌黄酮提取物对小鼠的急性毒性作用,试验采用改良寇氏法,一次性给予小鼠灌胃不同剂量的米邦塔仙人掌黄酮提取物,观察和记录7d内小鼠的死亡率和中毒反应,计算该提取物的急性半数致死量LD50。结果显示:米邦塔仙人掌黄酮提取物对小鼠的LD50为10.24g/kg,95%可信限为8.32~12.60g/kg。结论:急性毒性试验表明该提取物对小鼠实际无毒。  相似文献   

20.
通过进行小鼠急性毒性试验,对五氯柳胺混悬剂的安全性进行初步评价。预试验采用递增法确定给药的剂量范围、正式试验分组以及组距等。正式试验按照简化寇氏法进行,观察给药后小鼠的体征变化,统计死亡率,记录死亡时间,计算五氯柳胺混悬剂的半致死剂量(LD_(50))以及95%的可信限。结果表明,小鼠口服五氯柳胺混悬剂的LD50值为1.679 g/kg,95%的置信区间为1.439~1.947 g/kg,按照化学物毒性分级可得:五氯柳胺混悬剂为低毒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