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栽植机根据秧苗的特征和带有营养钵与否分为钵苗栽植和秧苗栽植两种类型钵苗栽植是在特制的钵体中播种.使秧苗培育到适当苗龄.然后连同钵体一同栽入大田的栽植方法。目前常用的钵苗,一种是种子播于土、肥料以及消毒剂等加水混合制成的钵体(或叫土钵)中,它的特点是起苗方便.不易伤苗.载后生长快,成活率高。但需要增设制钵体设备并增加了运土和运苗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正>钵育摆栽技术是总局推广的十大技术之一,是利用带有钵体的塑料育秧盘进行育苗,本田进行人工摆栽的栽培方法。由于秧苗基部带有土坨,在起苗、运苗、插秧过程中大大减少了对秧苗根系的损伤。因此,插秧后不缓苗,返青快,有效地提高了活动积温利用率。同时,由于秧苗摆栽时根部入土浅,带蘖下地,有利于秧苗早分蘖、快分蘖、多分蘖,有效地提高了低节位分蘖的利用率,增加有效穗数。钵育摆栽的个体叶片伸展量普遍大于人工和机械插秧,由于叶面积  相似文献   

3.
栽植机械的主要类型及性能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需要栽植的作物及作业条件的不同,相应的移栽方式及栽植机械也有多种类型。按照移栽作物种类来分,有玉米移栽、甜菜移栽、棉花移栽、蔬菜移栽、烟叶移栽、花卉及树苗移栽等;按照栽植的土地情况来分,有平地移栽、垄上移栽、膜上移栽、打穴移栽和免耕覆盖地移栽等;按照移栽秧苗的状态来分,有钵苗(营养土钵、纸钵、穴盘基质钵等)移栽和裸苗(无土苗)移栽。在移栽的同时,还要进行注水、施肥、施药及铺膜等联合作业。栽植机械的核心部件是栽植器。按照栽植器的不同,栽植机械主要有钳夹式、链夹式、挠性圆盘式、导苗  相似文献   

4.
冬季和早春气温低,水分蒸发慢,苗木处在休眠状态,正是栽植木本药材的黄金季节。为提高苗木成活率,栽植时应该注意以下6点:1、保护好苗木起苗和运苗时保护好须根,最好随起随栽,不能久放,不要远途运输药材苗,以免失水干枯。  相似文献   

5.
园林树木栽植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了园林树木的栽植技术,包括选苗、放线定点、挖穴、起掘苗木、运苗与假植、栽植前修剪、栽植、栽后管理等内容,以供生产中参考。  相似文献   

6.
蔡威  王振 《北京农业》2014,(30):102
园林绿化工程成功的关键是苗木的成活率,而苗木的成活率与苗木的栽植技术是密切相关的。因此,应从苗木的选择,种植前土壤预处理,挖苗、运苗以及假植,树穴、槽,修剪,栽植和养护管理等各个环节严格把控,将栽植技术要求贯穿到苗木栽植的各个环节中,以提高苗木栽植成活率。  相似文献   

7.
一、常见育苗移栽方式及特点1.苗床育苗移栽苗床育苗移栽操作简单方便,但移栽后需缓苗,且秧苗成活率低、成熟期晚。2.营养钵育苗移栽营养钵育苗移栽是利用纸筒、塑料茶杯、直径8厘米的塑料带进行育苗移栽。此法的幼苗成活率高,且移栽后不用缓苗,但不利于大量集中供苗。3.钵盘育苗移栽钵盘育苗移栽的成活率较高,但对温室的要求比较严格,且成本较高。4.苗床加钵盘育苗移栽苗床加钵盘育苗移栽法不用缓苗,且秧苗成活率高、早  相似文献   

8.
<正>冬季和早春气温低,水分蒸发慢,苗术处于休眠状态,此时正是栽植木本药材的黄金季节。为提高苗木成活率,栽植时应注意以下6点。1.保护好苗木。起苗和运苗时保护好须根,最好随起随栽,不能久放,更不要远途运输药材苗,以免失水于枯。2.深埋分层踏实。药材苗木要埋到  相似文献   

9.
园林绿化工程成功的关键是苗木的成活率,而苗木的成活率与苗木的栽植技术是密切相关的。因此,应从苗木的选择,种植前土壤预处理,挖苗、运苗及假植,苗木的修剪、栽植和养护管理等各个环节严格把控,将栽植技术要求贯穿到苗木栽植的各个环节,以提高苗木栽植成活率。  相似文献   

10.
汪正贵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5):237-237
合欢裸根大苗夏季栽植技术要求高、风险大,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起、装、运、卸、栽一气呵成。苗木保鲜,换土改良、栽后护养是合欢裸根大苗夏季栽植的关键技术,成活率可达98%以上。  相似文献   

11.
总结了历年移栽大苗(树(成活率低的原因,提出选择适宜该地区气候条件的树种、栽植时间和移栽中的选苗、起苗、运输、栽植与栽后管理的关键技术,以期达到高成活率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农家致富》2014,(15):27-27
水稻钵体秧苗移栽、浅栽机2ZU-6型水稻播秧机是一种适用于移栽钵体秧苗的浅植机械,是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研制成功的最新专利产品。该机能实现行﹑株距基本准确的有序浅植,结构简单,工效高,增产效果明显。该机采用凸轮顶杆机构,能自动、有序地从秧盘上取秧,并按一定的行、株距移栽到本田里,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13.
水稻钵苗输秧拔秧机构参数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针对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研制的2ZPY H5 30型水稻钵苗行栽机在生产应用中出现的秧苗机械损伤问题,对其关键部件———自动输秧拔秧机构进行了分析研究。以秧苗倾角为目标函数建立了秧苗拔取过程的数学模型,并对自动输秧拔秧装置的结构尺寸进行了参数优化。优化结果为:当输秧辊与拔秧辊的水平中心距h1为180mm ,输秧辊与上拔秧辊间的垂直圆心距h2 为12 0mm ,上下拔秧辊半径r为5 0mm时,秧苗拔取倾角β为13 7°。通过摄像设备对改进后的输秧拔秧装置的拔秧过程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被拔出的秧苗没有发生明显的机械损伤,达到预期的优化设计目的。  相似文献   

14.
枣树在栽植过程中受苗木根系失水和栽植技术不当影响,使枣树栽植成活率降低。生产中实际经验证明,从起苗至栽植过程中,注意苗木保湿管理、栽植、栽后管理等关键技术的应用,完全可以提高枣树栽植成活率。  相似文献   

15.
为了筛选培育适龄壮实大钵体毯状苗的最佳育秧基质与营养土配比,研究了5种育秧基质与营养土配比处理对水稻秧苗素质、分蘖动态、叶面积指数和产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A1B2处理(66.7%育秧基质+33.3%营养土)培育的大钵体毯状苗的出苗率、地上部形态、地下部形态、根系盘结力最好,秧苗素质优于其他处理;A1B2处理的水稻分蘖...  相似文献   

16.
微钵育苗不同苗龄移栽的棉苗生长发育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微钵育苗不同苗龄移栽期试验,研究不同苗龄棉苗移栽后成活率及生长发育特点.结果表明,微钵育苗15 d、20 d和25 d苗龄处理的移栽成活率均在97.1%以上,苗龄30 d处理移栽成活率下降.微钵育苗20 d苗龄处理棉苗干重积累适宜,移栽后14 d地上、地下部生长转化快;25 d苗龄处理棉苗与20d苗龄处理相比,根系干重增长缓慢,移栽后14 d地上部叶与茎干重均为负增长;苗龄短(15 d)棉苗干重积累少,但移栽后生长转化也很快,苗龄长(30 d)棉苗干重积累多但移栽后生长转化慢,可见25 d苗龄是棉苗移栽后生长转化变慢的转折期.20 d和25 d苗龄处理棉苗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协调,最终产量水平高;15 d苗龄处理移栽后在持续高温条件下营养过旺,造成生殖生长迟且弱,苗龄30 d处理产量也低于20 d和25 d苗龄处理.可见,微钵育苗适龄移栽是提高移栽成活和获得高产的关键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7.
《吉林农业》2007,(4):38-39
水稻钵苗机械行栽技术是在水稻栽植机械化发展经过了机插、机抛、机摆等技术之后,推出的一种新型水稻栽植技术,它保存了机插和抛秧技术所具有的优点,从根本上改变了抛秧作业均匀度差、不成行、不便管理等不足,解决了水稻钵盘育苗成行机械化作业问题,是水稻栽培技术的一项新突破。  相似文献   

18.
<正>目前制约机插秧应用的关键在于秧龄、苗高和种植制度的矛盾。机插秧塑料软平盘和钵形毯状盘育秧,秧龄40天以后苗高常超过25cm,在插秧时通过性差,苗过高会造成秧苗损伤,抽心苗,漏插率高。延迟播种会造成减产。水稻穴盘精播钵苗机插秧(简称为钵苗机插)是采用精量播种机和高强度软穴盘配合,实现精量穴播,以钵体限制秧苗生长,培育单穴、健壮、根系盘结  相似文献   

19.
通过田间试验比较了4种育秧方式的秧苗素质以及免耕抛栽效果。结果表明,无盘旱育有利于提高出苗率和成秧率,提高秧苗素质,延长秧龄弹性,从省工省力和节本增效出发,无盘旱育是今后水稻抛秧育秧方式发展的主要趋势;苗床免少耕+旱育保姆秧苗素质好,根系带土量大,发根力强,抛栽后易于物理立苗和生理立苗,本田早生快发,既省工节本,又增产增效,是试验条件下效果最好的一种育秧方式;苗床免少耕+旱育保姆+纱窗垫底秧苗起秧方便、植伤轻、发根力强,但根系带土少,免耕抛栽后部分秧苗立苗困难,对产量有一定影响,有待探索完善。  相似文献   

20.
赵月营 《北京农业》2001,(11):18-18
一、栽植制度 1、1年1栽制 头年秋季定植,翌年收获一茬果后耕翻掉草莓植株,另择田块重新栽植秧苗.1年1栽制能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经济收入,产量较高,果实较大,品质好,病虫害少.在菜田多或人多地少的城郊区采用较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