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我国著名海水鱼类养殖专家、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雷霁霖教授引进的大菱鲆,自1992年引进以来,相继完成了菌种培育和亲鱼养成全过程研究,现又获得新的进展。这批在我国培育成功的亲鱼,于今年4月份首次人工采卵成功,并培育出数千尾大菱鲆苗,至今这批鱼苗已达3cm以  相似文献   

2.
<正>大菱鲆是一种优质的冷水性海水养殖鱼类,自1992年引入我国以来,其养殖规模不断增加,目前已成为我国北方海水养殖的支柱产业之一。随着大菱鲆养殖时间的延长,各种问题也相继出现,例如种质退化、病害频发等,其中病害问题是制约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在大菱鲆的各种病害中,表皮突起症是对大菱鲆养殖危害最严重的疾病之一,目前对这种病害如何进行防控的报道还很少,现笔者针对其主要  相似文献   

3.
<正>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是一种优质的冷水性海水养殖鱼类,自1992年引入我国以来,其养殖规模不断增加,目前已成为我国北方海水养殖的支柱产业之一。随着大菱鲆养殖时间的延长,各种问题也随之出现,例如种质退化、管理混乱、病害频发等,其中病害问题是制约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在大菱鲆的各种病害中,红嘴病是对大菱鲆养殖危害最严重的疾病之一。该病在河北省各养殖场频发,尤其在每年的6-10月  相似文献   

4.
<正>大菱鲆(Scophthlmus maximus)自1992年引进我国,现已成为我国北方沿海重要的养殖品种,在北方沿海地区已迅速发展成为一项特色产业,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工厂化养殖大菱鲆,若想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比较重要的有两点:一是控制病害的发  相似文献   

5.
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是我国北方沿海地区重要的养殖经济鱼类,在北方沿海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养殖的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大菱鲆病害问题已成为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文章综述了大菱鲆腹水病的临床症状、病原菌和致病条件,并结合养殖现状,提出在实际生产中采取免疫接种等综合预...  相似文献   

6.
大菱鲆苗种刚刚入池养殖时,为了节省电费、药费、水费、人力,也为了便于集中管理,所以放养密度往往非常大,一般每平方米在400尾左右。随着大菱鲆苗种的生长,鱼苗的体长体重不断增大,因此必须要减小  相似文献   

7.
张伟 《河北渔业》2013,(5):32-33
<正>大菱鲆皮疣病是近几年我国大菱鲆养殖中常见的病害之一,症状是在鱼体背部出现数个大小不一的疣状突起,发病初期疣状突起小而白,周围皮肤变为浅白色,随着病情的发展,疣状突起逐渐变大,由浅白变红并溃烂出血。患病鱼普遍体质较差,瘦弱,颜色变黑,摄食量下降,生长速度缓  相似文献   

8.
大菱鲆(Reinharditushippoglossoicles)是原产于欧洲的一种大型名贵比目鱼类,在我国由于养殖历史较短,以及各地养殖场使用地下低温井水养殖,各种病害相对较少发生,有关病害防治的知识及研究工作均未得到积累和开展,病害防治常识往往被养殖者忽视。2000年~2001年,山东省荣成市几家培育大菱鲆亲鱼的养殖场先后暴发了由于海水小瓜虫寄生而引起的亲鱼大量死亡的突发事例,是自大菱鲆引入我国境内以来,在国内首次发生的疾病,现将我们掌握的有关情况介绍如下:一、病原:海水小瓜虫(Ichthyophthiriusmarinus)又称刺激隐核虫…  相似文献   

9.
大菱鲆苗种刚刚人池养殖时,为了节省电费、药费、水费、人力,也为了便于集中管理,放养密度往往非常大,一般在400尾/m2左右.随着大菱鲆苗种的生长,鱼体的体长、体重在不断增大,必须要减小养殖密度(养殖密度过大,养殖生态条件无法满足鱼类的生长要求,大菱鲆会发病死亡),将原本在一个水泥池中养殖的大菱鲆苗种一分为二或者一分为三,稀疏到几个水泥池中进行养殖,生产实践中将这个过程称为大菱鲆分苗操作,它是养成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生产环节.为了提高大菱鲆养殖成活率,避免人为损伤大菱鲆鱼苗,减少疾病的发生,现将分鱼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介绍给大家.  相似文献   

10.
雷霁霖  门强 《齐鲁渔业》2002,19(12):48-49
4大菱鲆的病害防治 随着大菱鲆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和大环境的影响,在短短的3年里,各种各样的疾病也纷至沓来。由于病害的影响,某些养殖场养成期的成活率还不到70%,甚至全军覆灭,目前由病害造成的损失可高达3亿人民币。病害成为制约大菱鲆养殖健康、持续、稳定发展的主要因素,疾病的综合防治成为大菱鲆工厂化养殖中的重要内容。4.1病毒病 国内养殖大菱鲆发生的病毒病,目前比较常见的有淋巴囊肿病,其症状、流行情况、危害和防治方法同其它鱼类基本一样。已报道过的病毒病还有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病(IPN)、大菱鲆旋转病毒病(TRV)、红细胞坏死病、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VHS)、疱疹病毒病、神经  相似文献   

11.
斑点叉尾又称河鲶、沟鲶、美洲鲶,原产于北美洲,1984年引进我国,得到广泛的推广,在养殖过程中,出现许多病害,可造成大量的死亡,因此,该鱼的病害防治显得十分重要。斑点叉尾"杯虫"病是一种危害较大的疾病,  相似文献   

12.
正大菱鲆在中国称"多宝鱼"。目前是我市海水工厂化设施养殖的主导品种,近年来,随着养殖规模的增加,大菱鲆苗种品种更新改良较慢等原因,我地区大菱鲆养殖相继出现种质退化、病害频发、品质下降等现象。引进养殖效益高、抗病力强的新的适养品种,是我市海水工厂化大菱鲆养殖健康、持续、科学发展的有效措施。2016年,我站利用中央财政补助资金进行了"杂交大菱鲆与普通大菱鲆养殖效果对比试验"。项目取得了成  相似文献   

13.
<正>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英译名(兼商品名)为多宝鱼,是原产欧洲的名贵鱼类,具有耐低温、耐低氧、生长快、性格温顺、抗逆性强及含有丰富的胶质蛋白、口感独特,易接受配合饵料和适于长途鲜活运输等优点,自1992年中国水产科学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雷院士从欧洲把大菱鲆引入我国后,经过几年攻关,1998年人工育苗技术取得突破,大菱鲆的养殖在山东、辽宁取得快速发展,特别是辽宁省的葫芦岛市大菱鲆养殖面积在2011年达到300万m2,占全国大菱鲆养殖面积的60%以上,然而随着大菱鲆养殖面积的快速发展和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病害也日渐严重,其中肠炎病是主要病害之一。  相似文献   

14.
大菱鲆,在分类上属鲽形目、鲆科、菱鲆属。主要分布于大西洋沿岸、北海、黑海及地中海一带。它具有适应低水温生活、生长快、肉质鲜美、可摄食人工饲料、易于集约化养殖等优点,是许多国家的主要养殖对象。我国的大菱鲆养殖区域主要集中在山东、辽宁等北方沿海地区,并已日渐成为我国海水养殖的一个重要支柱产业。随着养殖规模的迅速扩大,大菱鲆的疾病问题也日渐突出,大规模死亡现象时有发生,给养殖生产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下面就大菱鲆养殖过程中常见的几种病害及对策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养殖大菱鲆中牙鲆肠弧菌的分离鉴定及组织病理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7年1月,山东省胶南某养殖场人工养殖的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发生严重病害并大批死亡。病鱼的主要症状是体表溃疡,腹腔积液,肠道肿胀,肝脏萎缩,胆囊暗绿色等。从病鱼胆囊中分离纯化得到优势菌株,命名为da3。人工感染试验证实,该菌株对大菱鲆有较强的致病性。对体重为25 g的大菱鲆的半数致死量为每尾鱼2×106 cfu。通过细菌16S rDNA序列测定及形态学和生理生化特征研究确定,该病原菌为牙鲆肠弧菌(Vibrio ichthyoenteri)。组织病理学观察表明,病鱼的肝脏、肾脏、脾脏、肠道和脑的微观结构发生了明显的病理变化,由此引起的器官功能衰竭可能是病鱼死亡的主要原因。本文结果对大菱鲆细菌性病害的控制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中国北方地区养殖大菱鲆病害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菱鲆(Scophthalmas maximus)是原产于欧洲沿海的一种名贵比目鱼,自1992年由黄海水产研究所引进以来,以其特有的高生长速度、优良品质和强抗病害能力逐渐成为我国北方优秀的水产养殖品种和工厂化养殖的主要对象,产生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由于其繁殖难度大、成活率低、白化率高,制约了大菱鲆养殖的进一步发展,且伴随着养殖范围的扩大和养殖密度的增加,以及品种的退化,大菱鲆的病害问题目趋严重.根据近几年的生产经验,现将大菱鲆的病害及其防治技术与同行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7.
大菱鲆苗种刚刚入池养殖时,为了节省电费、药费、水费、人力,也为了便于集中管理,放养密度往往非常大,一般在400尾/m~2左右。随着大菱鲆苗种的生长,鱼体的体长、体重在不断增大,必须要减小养殖密度(养殖密度过大,养殖生态条件无法满足鱼类的生长要求,大菱鲆会发病死亡),将原本在一个水泥池中养殖的大菱鲆苗种一分为二或者一分为三,稀疏到几个水泥池中进行养殖,生产实践中将这个过程称为大  相似文献   

18.
<正>自2002年大菱鲆引进葫芦岛市以来,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年产值近20亿元,解决了大量的社会劳动力就业问题,辽宁省兴城市沿海一带已成为我国大菱鲆养殖的主要基地。然而,随着近年来沿海经济带的开发,加之养殖密度的不断增加和鱼苗种质的不断退化,养殖病害也呈多发态势,笔者就十多年养殖大菱鲆的经验来看,对大菱鲆养殖危害最大的病害当属肠  相似文献   

19.
<正>大菱鲆又称多宝鱼,它具有适应低水温生活、生长快、肉质鲜美、可摄食人工饲料、易于集约化养殖等优点,在我国其主要养殖区域集中在山东、辽宁等北方沿海一带,并且日益成为我国海水养殖的一个重要品种。然而随着养殖规模的迅速扩大,相关的疾病问题也日渐突出,最近几年出现了一些难以治愈的病害,如腹水病(大肚子病),病毒性出血病(红体病),纤毛虫病(盾纤毛虫进入鱼肠道和头颅),大菱鲆育苗期间小鲆苗驯化投喂配合饲料时期的高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辽宁葫芦岛市渔业园区养殖规模的增加、养殖时间的延长,海水工厂化养殖相继出现种质退化、病害频发、品质下降等现象。为了调整渔业园区养殖品种单一的现状,提高养殖效益,农服中心于2018年4月,在兴城现代渔业园区鑫隆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进行"圆斑星鲽与大菱鲆养殖效果对比试验"。从山东引进圆斑星鲽苗种1.35万尾,经过10个月的养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