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徐其斌 《中国麻作》1999,21(4):20-23
通过对红麻施用稀土的生理效应及施用技术的研究表明,稀土能有效地促进红麻根系和纤维细胞发育,能有效地延长红麻生长后期的纤维积累时期,提高红麻抗塑能力,增加单株纤维产量,增产幅度1.37%~12.91%,并摸索出一整套筒便易行的施用方法。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14467公顷,产生社会效益756.92万元。  相似文献   

2.
通过5种处理方法分离红麻韧皮部束纤维层,测定各层束纤维的直径d及其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 Fmax,计算束纤维的极限抗拉强度σ.结果表明,采用亚氯酸钠-冰醋酸和草酸铵方法,不仅能够有效地分离红麻韧皮部束纤维层,而且对束纤维的强度影响较小,可以作为红麻韧皮部束纤维抗拉强度测定的样品准备方法,对准确测定和研究红麻束纤维抗拉强度及其分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红麻韧皮部束纤维抗拉强度测定的样品准备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5种处理方法分离红麻韧皮部束纤维层,测定各层束纤维的直径d及其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Fmax,计算束纤维的极限抗拉强度σ。结果表明,采用亚氯酸钠-冰醋酸和草酸铵方法,不仅能够有效地分离红麻韧皮部束纤维层,而且对束纤维的强度影响较小,可以作为红麻韧皮部束纤维抗拉强度测定的样品准备方法,对准确测定和研究红麻束纤维抗拉强度及其分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一、红麻施用硫酸钾的效果1980~1981两年,我们进行了红麻施用硫酸钾的试验。试验田为砂壤土;实行稻麻轮作;土壤养分经播种前取样测定,两年分别为:全氮0.049%和0.087%,全磷0.116%和0.131%,有机质0.735%和0.97%,速效钾45ppm和54ppm。氮肥用量分  相似文献   

5.
稀土微肥拌种提高红麻抗逆性能的观察韩芒雄,朱秀良,朱明华,姜瑛(江苏省海门县农业局226100)我们先后于1987至1992年对红麻进行了稀土微肥拌种试验,结果一致,均有不同程度的增产作用。现将结果简报如后:一、试验设计与基本情况不同剂量的稀土微肥拌...  相似文献   

6.
双高产优质抗病红麻新品种福红9913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红9913是福建农林大学1997年以福红951与福红952杂交,应用配合力育种理论用混合系谱法与穿梭育种法相结合的高效聚合育种新技术,2003年育成的双高产优质抗病红麻新品系。该品种2004-2006年参加国家红麻新品种联合区试试验鉴定,平均每公顷原麻产量3867.38千克,比对照中红麻10号增产5.86%,种子产量增产29.4%,纤维强力比对照提高9.4%。该品种主要优点是纤维和种子产量双高,纤维品质优良、高抗红麻炭疽病,综合性状优良,适应性广,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黄红麻纤维的化学脱胶工艺作了初步的探索,实验结果表明,脱胶后的黄红麻纤维性能有了较大的改善,为精细化黄红麻产品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黄红麻脱胶工艺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黄红麻纤维的化学脱胶工艺作了初步的探索,实验结果表明,脱胶后的黄红麻纤维性能有了较大的改善,为精细化黄红麻产品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红麻韧皮部束纤维抗拉强度的分布规律,将红麻大小植株不同高度、不同层次的韧皮部束纤维进行分离并测定抗拉强度。结果表明,红麻韧皮部束纤维抗拉强度随着植株大小、植株高度及束纤维不同层次的变化在横向和纵向分布上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推测与红麻纤维发育期间的外界环境条件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中红麻13号(原名"LC0301")系利用优良红麻材料(KB2×KB11)F1与KB11回交选育而成的一个集高产、抗病、抗倒、优质、适应性广于一体的纺织、多用途的红麻新品种,不早花、红茎、裂叶型。在2004-2006年全国红麻区域试验中,平均纤维产量4251.31公斤/公顷,比对照中红麻10号3653.33公斤/公顷增产16.37%,居第二位,在常规品种中居首位。在生产试验中平均纤维产量4541.61公斤/公顷,较对照3855.2公斤/公顷增产17.8%。表现出植株高大,皮厚,有效株数多,干茎产量和出麻率均高,抗病性强,纤维品质好。经农业部麻类纤维检测中心检测,纤维支数267支,强力316牛顿,优于对照品种。人工接菌炭疽病鉴定,病情指数为12.1,烂头率为0.8%,属于高抗类型。  相似文献   

11.
马铃薯微肥拌种与叶面喷施增产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马铃薯高产栽培中的配套措施,试验筛选并研究了两种微肥在马铃薯种植上进行拌种与叶面喷施试验。结果表明:微肥拌种与叶面喷施有利于种薯切块后伤口愈合,能提前出苗、开花,缩短生育期,提高大薯率,增产明显。大西北牌多元微肥拌种与叶面喷施每667 m2增收251.9元,稀土旱地宝增收210.1元。  相似文献   

12.
花生施用稀土微肥与土壤调理剂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明施用稀土微肥与土壤调理剂对花生光合速率及产量的影响,本研究以山花9号为花生试材,采用大田小区试验研究稀土微肥与土壤调理剂对花生的增产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稀土微肥与土壤调理剂能明显增加花生分枝数、荚果数,提高百果重、百仁重和出仁率,提高苗期至饱果期的光合速率,最终提高花生产量。产量较对照增产18.97%,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本文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稀土元素~(141)Ce在甜菜植株中的吸收、分布和积累。结果表明,甜菜对~(141)Ce的吸收很迅速,在块根膨大期吸收更为强烈,吸收率可达39.45%。~(141)Ce在植株各器官的分布与积累规律是叶>叶柄>根。  相似文献   

14.
微波消解ICP-MS法测定植物性食品中15种稀土元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冯信平  田家金 《热带作物学报》2010,31(12):2287-2291
植物性食品样品经微波消解法处理,采用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同时测定其15种稀土元素含量。每个稀土元素选择一个不受同量异位素干扰的同位素89Y、139La、140Ce、141Pr、146Nd、147Sm、151Eu、157Gd、159Tb、163Dy、165Ho、166Er、169Tm、172Yb、175Lu,对于所测元素,校准曲线相关系数r0.999 9回收率均在95.0%~105.0%,相对误差5.0%。该方法准确、简便、快速、灵敏,适用于植物性食品中15种稀土元素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5.
稀土对马尾松种子萌发的生理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不同浓度的稀土(RE)处理马尾松种子,结果表明,RE能明显地提高种子活力、发芽率和发芽速度,促进根芽的生长;降低过氧化物酶活性和IAA氧化酶活性,提高IAA含量;各项指标以300mg/L浓度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稀土微肥对咖啡叶片氮素及碳素同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塑料袋小粒种咖啡7-8月龄小苗对生叶为材料,取其中一片涂施稀土钼或硝酸稀土微肥作为处理,另一片涂清水为对照。结果表明:(1)处理叶片的氨基酸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增加,稀土钼处理比对照分别增加13%和6%;硝酸稀土处理则分别增加12%和7%。(2)处理叶片的硝态氮含量减少,稀土钼处理比对照减少14%;硝酸稀土处理则减少13%。(3)处理叶片的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稀土钼处理比对照分别增加7%和9  相似文献   

17.
以橡胶树为材料,用0(CK)、0.05、0.10、0.20、0.40 g/L浓度稀土喷施橡胶树叶面3 d,研究橡胶树树叶和胶乳过氧化氢(H2O2)含量、树叶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结果表明:0.10 g/L稀土处理橡胶树叶面,树叶和胶乳H2O2含...  相似文献   

18.
稀土水培对大豆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宝璋 《大豆科学》1993,12(4):289-295
本文报告的是利用水培法研究稀土对大豆幼苗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稀土溶液(5和10ppm)能够促进大豆幼苗的生长,增加株高,扩大叶片面积,刺激根系发育,有利于干物质积累。同时,稀土还能提高叶绿体内光合色素的含量,提高比叶高。较高浓度(500ppm以上)的稀土溶液严重抑制大豆植株的生长,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19.
利用盆栽法研究稀土溶液浸种对向日葵生长及生理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适宜浓度(0.3%)的稀土溶液能够促进向日葵的生长,增加株高,扩大叶面积,刺激根系发育,有利于干物质积累。同时,稀土对叶片中各种光合色素的含量和某些生理生化特性有提高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Poly(1-oxo-2-phenyltrimethylene) was successfully synthesized in the presence of palladium acetate and rare earth acetate RE(OAc)3 (RE=Pr, Nd, Eu, Dy, Ho) multiplex catalyst system. The final products were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and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FTIR). The effects of various reaction parameters including molar ratio of rare earth/Pd2+, methanol usage, 2,2-bipyridyl,p-toluensulfonic acid, andp-benzoquinone were studied in detail, and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rare earths on the copolymerization was also discussed. It is found that the rare earths have favorable co-catalytic properties and palladium-rare earth multiplex catalyst showed higher catalytic activity than palladium catalyst in the copolymerization of carbon monoxide (CO) and styrene (S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