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小麦6VS·6DL易位系Pm97033和6VS·6AL易位系92R137中的6VS染色体臂来自不同的簇毛麦种质,均表现良好的白粉病抗性,本研究利用分子标记对这2个易位系所包含抗病基因的异同进行了鉴定。利用与Pm21抗白粉病相关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Stpk-V基因(GenBank登录号为HQ864471.1)的基因组和cDNA序列为基础,在包含至少1个内含子的2个编码区设计引物,从Pm97033中扩增获得特异的多态性片段。为进一步提高特异性和扩增的稳定性,对特异扩增片段测序并重新设计引物,扩增筛选获得2个引物对,其中PK-F1/PK-R可专一扩增6VS·6DL易位系Pm97033及其抗病亲本,而PK-F2/PK-R可同时特异扩增2个不同来源的簇毛麦6VS染色体,但二者间的特异片段具有多态性。利用这2对引物,对系谱中包含6V(6D)和6VS·6AL、抗白粉病的小麦品系CB037进行检测,发现仅出现与6VS·6AL易位系相同的簇毛麦扩增片段,不存在簇毛麦No. 1026 (Pm97033的6VS供体)的扩增片段。基因组原位杂交结果表明,CB037仅含1对小麦-簇毛麦的易位染色体,用已报道的分子标记检测证明易位涉及的小麦染色体为6A,与本研究开发的分子标记检测结果相吻合,表明CB037携带的白粉病抗性基因来自6VS·6AL易位系92R137,其白粉病抗性可能与Pm97033具有不同的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2.
中国烤烟含氯农残总量状况及其控制措施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了中国2003—2005年2816份烤烟样品含氯农残总量在不同产区、不同品种、不同等级和不同年份间的变异,结果表明:中国烟叶含氯农残总量在样品间存在广泛的变异,变幅为0.00~5.40mg/kg,平均值为0.372mg/kg,变异系数为223.38%,有350个烟叶样品未检出,占总样品数的12.43%。其中云南(0.781mg/kg)、湖南(0.663mg/kg)烟叶样品的含氯农残总量较高,辽宁(0.037mg/kg)、四川(0.041mg/kg)烟叶样品的含氯农残总量较低;烤烟品种G80样品的含氯农残总量(0.599mg/kg)较高,9717品种样品的含氯农残总量(0.033mg/kg)较低;不同等级烟叶含氯农残总量表现为C2F>B2F>C3F>X2F;不同年份的烟叶含氯农残总量表现为2003年>2005年>2004年。针对中国烤烟含氯农残的状况,提出了控制烤烟农残含量、提高烟叶安全性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数字     
36:6%;272.6亿;1.5万人  相似文献   

4.
采用RP-HPLC法,使用依利特ODS色谱柱(Hypersil,4.6 mm×150 mm,5μm),以乙腈—0.1%醋酸水溶液(55∶45)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80 nm,柱温35℃,检测干姜中6-姜酚的含量。结果表明,标准曲线线性相关系数R为0.999 8;连续进样5次,测定的峰面积RSD为0.47%;同一样品3次检测结果的最大相对偏差为4.4%;适合于作为干姜中6-姜酚含量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5.
评价水稻新品种吉大6的综合性状,介绍了吉大6的选育经过,评价了其特征特性,分析了该品种的产量、抗性及品质表现.吉大6的显著特点为:①高产,省区域试验、省生产试验比对照平均增产7.6%和7.1%;②优质,12项检测指标中4项达到国家部颁一级优质米标准,综合评定是三等食用稻品种;③抗倒伏,灌浆速度快,抗旱、耐冷、耐盐碱、抗稻瘟病性较强,适应性广.  相似文献   

6.
基于SNP标记技术的糯玉米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揭示糯玉米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利用新一代分子标记技术-SNPs(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对39份不同基因型的糯玉米自交系进行了基因型分析。结果表明,1 059个SNP标记在39份自交系中的多态性信息含量(PIC)为0.05~0.38,平均含量为0.31;最小等位基因频率(MAF)为0.03~0.50,平均值为0.29;期望杂合度变化范围为0.05~0.50,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39。39份自交系之间的亲缘关系(Kinship)系数为0.00~0.91,京6与京糯6之间亲缘关系最近。通过Neighbor-joining(NJ)聚类分析,将39份自交系划分为5大类群,其中系谱来源不清晰的糯玉米自交系均被划分至不同类群中,明确了其亲缘关系。因此,SNP标记适用于糯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及亲缘关系研究,可为糯玉米种质资源利用及品种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浦城薏苡长年山地种植,翻耕深度不一,为了解适宜薏苡生长的翻耕深度,试验了山地不同翻耕深度对浦薏6号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浦城山地种植浦薏6号,翻耕深度>35 cm分蘖力差,百粒重低,产量下降;翻耕深度<15 cm或者免耕,单株粒数减少,结实率降低,单株籽粒重下降,导致减产;翻耕深度在25 cm时,产量性状最佳,是适宜浦城山地的翻耕深度。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究HSPB6对牦牛肉嫩度的影响,分析了牦牛HSPB6基因的分子特征,并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了HSPB6 mRNA在牦牛和黄牛背最长肌中的表达量。结果表明,牦牛HSPB6基因含有一个504 bp的开放性阅读框,编码167个氨基酸,属于亲水性蛋白;二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β-折叠、延伸链以及无规卷曲组成;牦牛HSPB6蛋白与水牛、普通牛相似度较高。荧光定量PCR研究表明,牦牛背最长肌中HSPB6基因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黄牛(P0.01),说明HSPB6基因较高的表达量可能是造成牦牛肉剪切力较高的原因,为牦牛肉嫩化的分子机制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Pm21具有强抗白粉病特性,位于簇毛麦6V染色体短臂(6VS)上。染色体分析和白粉病抗性检测表明,Pm21在受体小麦内是稳定遗传的。筛选与Pm21相连锁分子标记,在小麦抗白粉病辅助选择育种上有重要意义。利用RAPD和AFLP分子标记方法,对簇毛麦6V染色体和含有6V的小麦-簇毛麦代换系、6VS的易位系6AL/6VS、6DL/6VS进行分子标记筛选,以分析位于6VS上的分子标记及其与Pm21的关系。RAPD检测表明,OPK08910特异片段存在于含簇毛麦6V染色体的代换系(6A/6V)、易位系(6AL/6VS,6DL/6VS)和簇毛麦中。AFLP检测显示,PstⅠ+AGG / MseⅠ+CAC、PstⅠ+ACC / MseⅠ+CCT和PstⅠ+ AAG / MseⅠ+CGC 共3对引物分别可以在6A/6V、6AL/6VS、6DL/6VS和VV中扩增出264 bp、218 bp和232 bp特异带,并与抗白粉病基因Pm21共分离,因此,上述来源于6VS上的4个新的分子标记,可作为源自簇毛麦Pm21基因的选择标记,用于小麦抗病育种。  相似文献   

10.
林呐  刘列钊  殷家明  王瑞  柴友荣  李加纳 《作物学报》2012,38(12):2185-2191
利用黄籽甘蓝型油菜自交系建立和优化了遗传转化系统。首先构建了由质粒pCNR与Δ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插入到植物的高效表达载体pCAMBIA2301G。利用在Murashige和Skoog培养基(含有200 mmol L–1乙酰丁香酮)培养5~7 d的下胚轴外植体与农杆菌株LBA4404共培养63~69 h (pCNR),再于芽诱导培养基上培养3个月诱导芽再生。在最佳条件下,平均转化效率约为1.3%。转化植株的GUS分析和PCR分析结果表明,外源基因成功导入甘蓝型油菜。Southern杂交表明,这些转化子含有目标基因1~2个拷贝。用气相色谱分析转基因植物种子的脂肪酸,γ-亚麻酸含量达8.2%。  相似文献   

11.
以玉米自交系齐319 (Qi 319)为试材,利用叶绿素荧光快速诱导动力学曲线,研究了喷施外源激素6-苄氨基嘌呤(6-BA)对不同氮素水平下玉米花后叶片光系统II (PSII)性能的调控效应。两年研究结果表明,花后穗位叶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Pn)均呈降低的趋势。在不施氮条件下,外源喷施6-BA,可提高叶绿素含量及后期Pn,但对PSII反应中心的活性无显著改善。施氮可显著提高Pn和PS II的性能,6-BA可显著增强其效果。二者互作条件下,叶绿素含量显著提高,Pn显著增加(P<0.05),PSII供体侧和受体侧的活性得到有效改善,其中对PSII供体侧性能的改善幅度大于对受体侧,PSII反应中心的活性提高以花后10 d最显著。光合性能的提高使单株生物量和籽粒产量显著增加(P<0.05)。因此,在适量施用氮肥的条件下结合喷施6-BA可以显著改善叶片光合性能。  相似文献   

12.
徐甜甜  蔡剑  汪波  亓增军  戴廷波  曹卫星  姜东 《作物学报》2011,37(11):2059-2065
从一套由92R137 (普通小麦-簇毛麦T6VS·6AL染色体易位系)和辉县红(地方小麦品种)杂交及以单粒传方法构建的F8重组近交家系(RIL)群体中, 筛选出4个HMW-GS亚基组合相同而蛋白质含量差异较大的代表性家系(含和不含染色体易位片段的家系各一组), 采用SDS-PAGE电泳和切胶比色的亚基定量方法, 研究了不同家系小麦籽粒灌浆期间HMW-GS和GMP含量动态。结果表明, 小麦籽粒各亚基在花后13 d均已形成, 但不同亚基起始形成时间不同;各亚基含量随灌浆进程呈上升趋势, 花后23 d到成熟期为快速积累期。染色体易位片段对籽粒HMW-GS和GMP含量与积累量无显著作用, 而籽粒HMW-GS含量以蛋白含量高的家系高于对应的低蛋白家系。  相似文献   

13.
以3对遗传背景相同的甘蓝型黄籽和黑籽油菜为材料,研究甘蓝型油菜种子发育过程中內源细胞分裂素(ZR)、各种色素、色素合成相关酶活性的动态变化及其相互关系,并以外源细胞分裂素类物质(6-BA)加以验证,结果表明,相同遗传背景下的黄籽油菜种子的ZR含量较黑籽油菜高,花后27 d比黑籽高4~5倍; 在甘蓝型黄籽油菜种子发育前期(27 d阶段)种子中细胞分裂素含量越高其成熟种子色泽就越浅; 种子的ZR含量与种皮中类黄酮、花色素、黑色素含量显著负相关,与多酚含量显著正相关,与酪氨酸酶显著负相关,与苯丙氨酸解氨酶、多酚氧化酶无显著相关性; 施用外源细胞分裂素6-BA (50 mg L–1)可显著提高黄籽油菜黄籽度,明显降低甘蓝型油菜种皮中黑色素、花色素、类黄酮含量,对黑籽种皮的多酚含量无显著影响,但可增加黄籽种皮多酚含量; 6-BA处理可降低油菜种皮中酪氨酸酶、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对多酚氧化酶活性无显著影响。表明细胞分裂素可减缓甘蓝型油菜种皮各色素合成,从而影响黄籽油菜色泽;该过程可能是通过调控色素合成的相关酶活性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4.
王悦  刘笛  王敏  郑莉萍  朴锦 《种子》2020,(4):102-104
为研究6-BA对关苍术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采用完全随机设计,设置7个不同浓度6-BA处理关苍术种子,测定各处理下关苍术种子萌发和幼苗性状指标。结果表明:低浓度的6-BA处理可显著提高关苍术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其中以1.5 mg·L^-1处理为最好,发芽率和发芽势比对照提高25.6%和25.4%;1.5 mg·L^-1 6-BA和2.0 mg·L^-1的6-BA处理能显著提高关苍术出苗率,同时也能增强根系活力而达到壮苗效果;1.5 mg·L^-1 6-BA处理对关苍术幼苗高度、叶长和叶宽均有促进作用,而对叶绿素含量无显著的影响。关苍术人工栽培时用1.5 mg·L^-1 6-BA处理种子不仅可促进种子萌发,也能促进关苍术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内Ⅱ优6号7个不同密度的试验表明:不同密度对产量有显著影响,密度在0.9~1.5万穴/667m2产量随着密度的增大而增大;但经密度与经济性状的相关分析表明,密度应在1.4~1.5万穴/667m2时产量能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16.
烤烟新品种遵烟6号的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遵烟6号是贵州省遵义市遵义县从红花大金元品种中获得的自然变异株,经多年系统选育而成,该品种叶片形态特征与红花大金元相似,遗传性状稳定,在株高、叶数、茎围、节距等主要农艺性状上有明显差异;经贵州省烟草科学研究所抗性鉴定和田间多点试验结果表明,遵烟6号中抗青枯病,感烟草花叶病,抗气候性斑点病的能力优于对照;主要经济性状产量、产值和均价均优于对照;各项化学成分指标均在优质烟叶适宜范围内,主要化学成分协调;初烤烟叶感官质量评吸与对照K326相当。  相似文献   

17.
遵烟6号是从烤烟品种红花大金元自然变异株中系统选育而成的烤烟新品种。以烤烟品种遵烟6号、红花大金元、K326进行大区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遵烟6号的农艺性状表现较好,抗病性表现最佳,平均产量2 678.4kg/hm2,产值40 756.35元/hm2,均价15.22元/kg,上等烟率为51.12%,中等烟率为33.76%,均高于红花大金元和K326;初烤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感官评吸质量与K326相当。  相似文献   

18.
兆丰 6 号(国审麦 20220153)是河南许农种业有限公司小麦育种团队选育的高产、稳产、广适小麦新品种,其遗传基础丰富,血缘中含有矮抗 58、周麦 22、邯 6172 这些黄淮南片和黄淮北片生产上主导品种的遗传基因;试验表现为高产性突出、稳产性好,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对其特征特性进行介绍和分析,为该品种在生产上的推广种植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以玉米农大108为试验材料,在温室和盆栽条件下,研究叶面喷施叔胺类活物质DCPTA和DTA-6对玉米苗期叶片光合特性、光合关键酶以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调控机制。结果表明,DCPTA和DTA-6处理显著提高了玉米株高和生物量;显著提高了玉米叶片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叶绿素含量,降低了细胞间隙CO2浓度,但不改变叶绿素a/b值;显著提高了PEPC羧化酶和RuBP羧化酶活性;显著提高了玉米叶片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Ⅱ有效电子产量(ΦPSⅡ)和光化学淬灭(qP),降低了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DCPTA和DTA-6处理的适宜浓度分别为50和20 mg/L。  相似文献   

20.
以郑单958为对照,在5个密度下对沈糯6号进行籽粒产量、冠层结构和生理指标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75 000株/hm2密度下沈糯6号的籽粒产量可达7 122.5 kg/hm2,与郑单958的最高产量差异不显著;相同密度下沈糯6号的生物产量、叶面积指数较低,但在较高密度下收获指数和灌浆后期最大叶面积指数持续时间大于郑单958;叶绿素含量与郑单958没有明显差异;5个密度下光合速率均高于郑单958,并受密度压力的影响明显小于郑单958;在67 500~82 500株/hm2高密度下,沈糯6号灌浆期穗位下部冠层透光率比郑单958要高,良好的通透性可能是光合速率和叶面积指数优于郑单958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