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未进行预处理和进行沸水加热预处理,微波加热预处理的被加工成罐头的甜玉米的各项指标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除脂肪含量高于未预处理,有显著区别外,其他指标如蛋白质,纤维素,灰分,感观评价,pH,净 重,真空度和罐头剩余空间没有任何显著区别,用微波加热杀青完全可以替代常规沸水加热杀青生产甜玉米罐头,且能源消耗平更少,成本更低。  相似文献   

2.
固样方法对茶叶化学成分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鲜叶、萎凋叶、做青叶和发醇叶进行了微波和蒸青固样研究,结果表明:微波样的多酚类化合物保留量均高于蒸青样,氨基酸保留量则相反,可生糖的保留量微波样高于蒸青样,叶绿素的保留量微波样亦稍高于蒸青样,咖啡碱的保留量微波样与蒸青样间差异较小,发醇叶茶黄素(TFs)的保留量微波样稍高于蒸青样,发醇叶茶红素(TRs)的保留量微波样高于蒸青样,发醇叶茶褐(TB)的保留量二者间无差异。同时,固样的品质表明:萎凋叶和做青叶微波样品质优于蒸青样;发醇叶品质则相反,蒸青样优于微波样。并就微波样对化学成份和品质的有效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4.
为防止油菜蜜的结晶和发酵,采用微波加热技术对油菜蜜微波辐射时间与温度关系进行了研究。,求出其流体蜂蜜微汉辐射与温度的关系符合了T=T0+kr,其中k值反映了蜂蜜的在微波场中的介电特性,k值大,温升速率也大,微波加热对油菜蜜重要品质指标有影响,当加热至70℃时,流体和结晶蜂蜜的淀粉酶值分别平均下降4%,32%左右,k值大,酶酶值损失小,皮加热油采蜜的30℃、60d的贮藏中品质基本稳定,表明微波加热适  相似文献   

5.
运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对3端口微波设备加热麦秆粉末进行建模和仿真,研究微波设备开启单个端口和多个端口组合对麦秆粉末升温的影响.对微波设备右侧端口、右侧和左侧端口开启、3端口共同开启的仿真加热情况进行验证,发现测温点的升温曲线与仿真一致.3个端口对麦秆粉末分别单独加热时,热点会出现在不同的位置,并...  相似文献   

6.
茶叶中的氨基酸在加工过程中的变化及对茶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四川省两家茶厂的红、绿茶在不同加工工序中的氨基酸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发现在萎凋和杀青工序,氨基酸含量有明显增加;在发酵工序,氨基酸含量有所减少,在揉捻工序,氨基酸含量无明显变化;在成品茶中,氨基酸含量又有所减少,但仍高于鲜叶中的含量,正是由于氨基酸在茶叶加工过程中的这一变化,对最终形成红、绿茶芳香、清醇、鲜爽的风味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微波加热对食品物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微波对食品的加热处理有着其它热源加工不可替代的优越性,而微波加热对食品的风味、油脂、结合水和微生物等物性均有一定的影响,分析了微波加热对食品物性影响生产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8.
李源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4,(29):10052-10053
通过福安市近年来磷素营养对茶叶品质影响相关研究所取得的主要成果,从以下方面进行整理分析和阐述:1磷素是茶树各器官必不可少的物质组成部分;2磷素在茶树生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3磷素对茶叶品质的重要影响。同时,对目前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行简单分析,体现磷素在茶叶中的重要性,指明磷素与其他营养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将是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9.
甲壳低聚糖对茶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黎明  夏文水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5):1908-1909,1911
[目的]探讨施用甲壳低聚糖对茶叶生长发育及内在品质的影响。[方法]采用叶面喷施和根部浇灌两种处理方式研究了甲壳低聚糖对茶叶主要品质因子的影响。[结果]2种处理均可提高茶叶中茶多酚、咖啡碱、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增强β-葡萄糖苷酶的活性,灌根对提高茶多酚的效果(提高12.95%)要好于叶面喷施的(提高8.73%)。2种处理均可明显提高鲜叶中氨基酸-茶氨酸的含量,叶面喷施后分别增加了40.23%和34.94%,灌根后分别增加了42.86%和29.53%。叶面喷施甲壳低聚糖,提高了对环境有应激作用的γ-氨基丁酸含量25.84%,根部浇灌甲壳低聚糖则降低了γ-氨基丁酸含量2.94%。[结论]GC-MS分析表明,施用甲壳低聚糖后茶叶的香气物质的组成和含量发生了改变,从而会导致茶叶香型的改变。  相似文献   

10.
为防止油菜蜜的结晶和发酵,采用微波加热技术对油菜蜜微波辐照时间与温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求出其液体蜂蜜微波辐照时间与温度的关系符合T=T0+kτ,其中k值反映了蜂蜜在微波场中的介电特性,k值大,温升速率也大。微波加热对油菜蜜重要品质指标有影响,当加热至70℃时,液体和结晶态蜂蜜的淀粉酶值分别平均下降4%,32%左右,k值大,酶值损失小。微波加热油菜蜜在30℃、60d的贮藏中品质基本稳定,表明微波加热适用于油菜蜜的巴氏杀菌,其适宜加热温度为72±2℃。  相似文献   

11.
采用两因素四水平完全交叉试验设计研究实际生产过程加热温度和时间对茶多酚损失的影响,不同温度处理为80℃、100℃、120℃、140℃和不同加热时间处理为60min、90min、120man、150min.试验结果表明,加热时间控制在60min以内,加热温度100℃至140℃,茶多酚的损失率可控制在15%以内.  相似文献   

12.
用纯净水、蒸馏水、自来水、浅井水冲泡信阳毛尖茶 ,初步研究了水质对信阳毛尖茶冲泡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纯净水冲泡信阳毛尖茶品质最为理想 ,信阳市自来水冲泡信阳毛尖品质也较好。  相似文献   

13.
以武夷山3个不同地域茶园土壤及6个茶树品种为研究对象,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及茶青品质,研究不同茶园茶青品质的差异及与种植土壤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虽然3个茶园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明显,但其土壤肥力指数大部分达到一级标准,可满足茶树生长的需要.在茶多酚含量上,肉桂、水仙、铁罗汉、玉观音以九龙窠茶园的含量最高,半天妖、瓜子金以旗山茶园最高;在氨基酸含量上,肉桂、水仙、铁罗汉、玉观音以龟岩茶园的含量最高,半天妖、瓜子金以九龙窠茶园最高;在咖啡碱含量上,肉桂、水仙以旗山茶园的含量最高,铁罗汉以龟岩茶园最高,半天妖、瓜子金、玉观音以九龙窠茶园最高.不同茶园之间的茶青品质存在显著差异,可通过主成分分析区分来自于旗山、龟岩、九龙窠茶园的茶青.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茶青品质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不同茶园的相关性指标不一致.综上,种植土壤的理化性质显著影响茶树的茶青品质,对不同茶树品种的影响程度差异较大,因此根据茶树品种特性选择不同的种植土壤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不同遮荫处理对绿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苦涩味重是影响夏、秋绿茶品质的重要因素。通过对不同季节的茶园进行不同程度的遮荫处理,对茶叶中与茶汤苦涩味相关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遮荫处理能使茶叶中氨基酸含量增加;茶多酚含量、酚氨比比值降低,优化了氨基酸和儿茶素组分,同时叶绿素含量也增加,从而提高了绿茶的品质。遮荫处理对于夏茶的影响较大,秋茶次之,春茶的影响较小,且双层黑色遮荫网的效果优于单层黑色遮荫网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不同摇青工艺对乌龙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研究不同摇青次数对乌龙茶品质的影响,在春、夏、秋3个季节,对同一批次的鲜叶分别进行不同摇青次数处理(2次、4次、6次),并以凉青为对照,然后按照乌龙茶传统加工工艺制得成品茶.经GC-MC检测,结果表明,3个季节中的6次摇青处理均在香气组分数量和香精油总量上高于其他处理,其规律为6次>4次>2次.感官审评结果亦表明,6次摇青处理制得的乌龙茶感官品质优于其他对照组,其中秋茶6次摇青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16.
我国茶叶卫生质量的现状与茶叶质量安全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我国茶叶卫生质量:农残含量、重金属和有害微生物及非茶异物(包括磁性物等)的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茶叶质量安全控制措施:优化茶园生态环境;科学合理施用肥料;茶园病虫害实行综合治理,积极采用生物防治措施,减少使用化学农药;减少茶叶加工中的污染;  相似文献   

17.
以常规施肥作为对照,试验研究了土壤生物有机培肥体系(FBO)对茶叶品质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采用FBO培肥体系的茶园所产茶叶的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等品质成分含量比常规施肥对照有明显增加,感官品质也优于对照,说明茶园土壤采用FBO方式进行培肥管理有利于茶叶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加工工艺对名优绿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几种不同的加工工艺,制成的扁形、卷形、条形三种不同形状的名优绿茶,经内含成分和综合品质的分析,结果表明,同一种形状不同加工工艺的成品茶间品质有一定的差异.在扁形茶的组合工艺中,综合品质最好的是只经过一次微波杀青的工艺4.卷形茶的品质最好的工艺是工艺1.条形茶的品质最好的工艺是先提香后干燥的工艺5.  相似文献   

19.
黄茶加工过程品质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探明了黄茶加工过程主要生化成分和色泽的动态变化规律 ,提出了传统名茶鹿苑黄茶的最佳闷堆时间为 4~ 7h。色泽试验结果表明 ,引入色相值后 ,能直观地描述黄茶加工过程色泽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条形乌龙茶加工过程中焙火工艺的最适宜温度,试验以足火后茶样为材料,设定高温(140℃)、中温(130℃)和低温(120℃)3个不同的温度进行焙火。结果表明,随着焙火温度的升高,各处理样的茶多酚、氨基酸等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呈现不同程度的减少趋势,咖啡碱和多糖的含量减少不显著。中温焙火处理茶样的香气指数比低温处理和高温处理分别高6.09%和43.48%。感官审评结果亦表明,中温焙火处理的条形乌龙茶香气高长,品质最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