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目前我省所生产的蚕种80%来自农村原蚕点,由于原蚕点生产条件、技术条件、管理水平等客观因素的制约,时有蚕种分段不清,卵龄开差大,脱落卵多、不良卵多,杀蛾时间不规范、产卵室温度高,运输途中遇闷热遭雨淋等情况发生,造成冷藏浸酸蚕种孵化率下降.笔者通过近几年的冷藏浸酸实际工作实践,认为要提高冷藏浸酸蚕种的孵化率,在冷藏浸酸工作中要注意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提高早秋冷藏浸酸种孵化率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秋用冷藏浸酸种由于冷藏时间短、解除滞育不够充分等因素影响,容易出现胚子发育不一,孵化不齐的现象。因此,如何提高早秋冷藏浸酸种的孵化率,一直是各场及蚕种冷库十分重视的一个问题。2002年早秋期,嘉兴蚕种冷库共浸酸了嘉兴、王店两个场春期生产的6个批次蚕种,其中有3个批次的蚕种孵化率不够理想,有个别批次实用孵化率甚至不到90%,影响了蚕种的正常供应。经分析认为,影响浸酸种孵化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综合性的,并对如何提高早秋冷藏浸酸种孵化率进行了认真的试验总结。下面就影响早秋冷藏浸酸种孵化率的主要因素及改进措施谈几点看法。1…  相似文献   

3.
<正>目前蚕种生产和用种矛盾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蚕种安全冷藏浸酸日期,与农村用种日期,时间非常接近,中秋用种浸酸速度跟不上;二是农村中秋蚕种质量事故时有发生,孵化率不稳定.针对这些特点,我们进行了积极大胆的探索,深化改革,加强管理,加快技术改造,把好蚕种入库、冷藏、浸酸、配发关,在提高日浸酸量和质量上下功夫,经过3年的摸索,日浸酸量提高到4万多张,基本满足了中秋用种的需要,质量也明显的提高,1994年农村中秋蚕种孵化率在97%以上,其余的孵化率都在95%以上.我们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随着优质、高效蚕业的发展,农村饲育条件和饲养技术水平的提高,广大蚕农对蚕种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不但要求蚕种产量高而且要求1日孵化率高、发育整齐、容易饲养。因此,蚕种生产单位只有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不断提高蚕种质量,才能在激烈的蚕种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我县由于传统的“三三制”桑树剪伐形式导致春季原蚕收蚁偏迟,过去冷藏浸酸蚕种因冷藏时间短,而出现蚕种孵化率不高的现象时有发生。近几年,我场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加强蚕种生产管理和改进浸酸工艺,冷藏浸酸蚕种实用孵化率达到98%以上,“天虹”蚕种知名度日益提高。本人根据我…  相似文献   

5.
周卫阳 《江苏蚕业》2006,28(2):19-21
<正>春制蚕种冷藏浸酸主要供应秋用蚕种,实际生产中冷藏浸酸蚕种容易出现孵化不良、死卵多等问题,提高冷藏浸酸蚕种的孵化率,确保秋用蚕种质量,是蚕种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 1 蚕种冷藏浸酸的生物学原理分析冷藏浸酸蚕种在产卵后25℃左右保护约2d后开始冷藏,冷藏过程中蚕卵的滞育进程虽然迟缓下来,但不停止,至少在冷藏开始后20-30d内蚕卵没  相似文献   

6.
<正>延长即时浸酸种浸酸后冷藏的有效期限,以利调节蚕种的供应时期,提高蚕种的使用率已是蚕种生产的成功技术了。但是,笔者通过蚕种冷藏多年的生产实践,就如何延长即时浸酸种浸酸前的冷藏抑制和浸酸后的乙胚子、丙胚子、丁胚子不同发育阶段的冷藏抑制技术谈几点体会。1掌握浸酸适期即时浸酸时期适当与否,对蚕种孵化及死卵发生有密切的关系,浸酸过早,易发生死卵;过迟,蚕卵的滞育性趋向稳定,会引起孵化不齐甚  相似文献   

7.
摘要本文对广西家蚕短期冷藏浸酸种孵化不良的原因进行了综合分析,认为主要影响因素有:蚕种遗传因素、蚕种卵质不充实、蚕种补种不当造成卵龄开差大、蚕种入库时间与冷藏时间把握不当、蚕种浸酸技术把握不当、其他管理不当等,提出通过提高蚕种质量、减少蚕卵卵龄差、准确把握蚕种入库时期、掌握好蚕种浸酸技术、加强人员管理这五个方面的措施来提高广西家蚕短期冷藏浸酸种的孵化率,为蚕种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蚕种入库工作是蚕种场与蚕种冷库互相配合提高蚕种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可为提高蚕种孵化率打下基础。本人认为做好冷藏浸酸种入库工作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冷藏蚕种的数量安排冷库应在蚕种入库前向有关方面了解秋用种计划,再了解各场送本库的各批蚕种预计制种张数,以合理安排各批蚕种的入库工作计划。入库胚子过嫩,冷藏时间延长,会增加死卵;入库胚子过老,冷藏时间偏短,则浸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 ,我库冷浸种孵化率稳定提高 ,1999 -2001年蚕种实用孵化率达到98.5 %以上 ,这得益于浸酸技术的改进 ,现将本库提高冷藏浸酸种孵化率的有关技术措施探讨如下 ,供同行参考。1控制库温 ,是提高卵质和孵化率的根本保证蚕种库房的温度控制是一项基本工作。近来的技术改进 ,都围绕蚕种冷藏达到极限之后进行。保种区别于育种 ,在保证目的温度的前提下 ,温度越是平稳 ,变化范围越窄 ,越有利于蚕种质量的提高。冷藏前期是对滞育的解除 ,后期的偏高温度将使卵内营养物消耗 ,都对孵化率和卵质造成直接的影响的。纯粹的人工控制 ,随…  相似文献   

10.
<正> 我省历年来冷藏浸酸种需要冷藏50天才能浸酸,即使是秋用品种也需冷藏40天,否则孵化率不高。由于农村出库时间基本一致,有时一天出库数量能达10万张之多,面对如此巨大的出库量,冷库往往难于承受,即使能按时出库浸酸.但在蚕种配发上难以做到品种之间、批次之间的搭配完美。针对生产中这一实际问题,我们在“短期冷藏种接触高温冲击浸酸试验”基础上,于1991年着手研究短期冷藏种(没有达到生产规定的冷藏日数)出库浸酸、浸酸后再冷藏试验。1992年我们又做了重复试验,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试验结果整理如下。材料与方法1.供试品种:1991年、1992年均是采用宿迁场春繁秋用的苏5×苏6及反交。  相似文献   

11.
强化蚕种催青管理提高蚕种催青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榛 《中国蚕业》2007,28(4):47-48
目前,在蚕桑生产中蚕农的质量意识、效益意识明显增强,尤其是对蚕种的一日孵化率的要求愈来愈高。影响蚕种一日孵化率的因素很多,如原蚕饲养、制种、蚕种保护、冷藏、浸酸、催青、补催青等方面的技术处理都有密切关系;各相关部门和各个  相似文献   

12.
将产后经过72h的9·芙、芙·9蚕卵入库冷藏,在冷藏经过15~60天期间,可依冷藏时间的长短采取不同的浸酸时间让其孵化;冷藏15天的浸酸7~9min,冷藏45~60天的浸酸3~5min,实用孵化率可达到95%以上。冷藏超过60天后,蚕种直接出库催青便可孵化。经过120~135天冷藏的蚕种,孵化率仍保持在95%以上,但冷藏期超过150天,孵化率开始下降并出现死卵。  相似文献   

13.
目前生产所用的秋用蚕种 ,多为当年制种经冷藏、浸酸等技术处理后的冷藏浸酸种 ,其孵化率的高低 ,除蚕种本身的内在质量外 ,还与蚕种的冷藏保护、浸酸技术处理的效果密切相关。为探讨秋用蚕种的入库冷藏时期、浸酸与孵化成绩的关系。笔者于 2 0 0 2年对蚕种的冷藏保护、浸酸处理进行了试验和调查。现将试验及结果介绍如下。1 试验方法1 1 供试蚕品种菁松×皓月 (正反交 )、夏芳×秋白 (正反交 )。1 2 试验方法1 2 1 制种当日的蚕种 ,每个样抽取 0 .5张 ,按同品系、同品种、卵面基本一致的重复取样 ,共抽样 4 8个 (其中 :菁松×皓月 30…  相似文献   

14.
在常规冷藏技术的基础上,根据蚕卵生理特点,以拓宽春、夏、秋各期蚕种的冷藏、使用期限,使之能在适当范围内调节使用,达到满足生产需要和节余补缺,避免损失为目的。我们在1986~1988年分别作了夏用种提前作春用种使用;夏用种推迟作早秋用种;早秋冷藏浸酸后再冷藏移作中秋种使用;冷藏浸酸种提前浸酸后,用丁_2胚子短期抑制3~5日,集中配发等4项冷藏试验并大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蚕种的胚胎发育程度、冷藏时间、冷藏温度,以及浸酸处理时盐酸的刺激量和刺激的均匀度等方面,介绍了提高冷藏浸酸蚕种孵化率的技术。  相似文献   

16.
张一鸣 《蚕桑通报》1989,20(2):51-52
即时浸酸蚕种的冷藏时间,一般以3~5天为宜,7天为限,但在实际生产中往往要超过7天,或者更长时间,才能满足用种时间上的需要。1988年,为了解决中秋用种时间上的矛盾,我们对调入的长兴县龙华蚕种场生产的早早秋蚕种,采取了即时浸酸后冷藏18天,然后出库催青发给农村饲养,经调查表明:蚕种孵化齐,一日孵化率高,蚕的生长发育正常,产茧量与冷藏浸酸种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研究了冷藏浸酸种提前出库的可行性。结果认为:冷藏浸酸种冷藏60天后是可以出库的,2日实用孵化率可达90%以上。在浸酸时应恰当的加大刺激量,以提高蚕种孵化率。  相似文献   

18.
家蚕雌蛹冷藏对人工孵化处理蚕种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家蚕蛹期冷藏是蚕种生产上普遍使用的方法。苏5×苏6(正反交)和苏菊×明虎(正反交)等江苏省现行蚕品种,羽化前日的雌蛹冷藏对蚕种质量有显著不良影响,主要表现为不受精卵率增加,孵化率和孵化整齐度下降。10℃冷藏的影响程度显著超过5℃冷藏,冷藏4d的影响显著超过冷藏2d。雌蛹冷藏对冷藏浸酸卵的孵化率影响显著大于即时浸酸蚕卵,结果显示应避免冷藏家蚕雌蛹,如无法避免,应该尽量将生产的蚕种作即时浸酸使用。  相似文献   

19.
江西省蚕种冷藏、浸酸技术的进步黄伍龙,彭晓虹,肖志飞(江西省农业厅蚕种站330202)(江西省农业厅经作局330046)蚕种的冷藏、浸酸是蚕种生产的重要环节,是影响蚕种质量的关键技术处理。我省开展蚕种冷藏工作始于1981年冬,蚕种浸酸处理则是从198...  相似文献   

20.
秋用种多采用春制冷藏浸酸种供应,掌握秋用冷浸种入库适期,加强浸酸各环节的管理,可以提高浸酸蚕种质量,从而提高蚕种的孵化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