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牛恶性卡他热是由恶性卡他热病毒引起牛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易感动物主要是黄牛和水牛,病死率很高,危害较大。本文介绍了该病的病原体、发病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和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2.
牛卡他热又称牛恶性头卡他或坏疽性鼻卡他,是牛的一种高度致死性、热性传染病.临床以发热,眼、口、鼻黏膜剧烈发炎,角膜混浊,并伴有脑炎症状为特征,呈散发性或地方性流行,死亡率极高.该病存活时间不长,不耐冰冻,常用消毒药均能将其杀灭.一般发病在牛(包括黄牛、水牛和奶牛).  相似文献   

3.
<正>恶性卡他热是由疱疹病毒科丙疱疹病毒亚科的恶性卡他热病毒引起的,是能呈现各种复杂病变的传染病,主要感染反刍动物,猪很少感染。它是家牛、水牛和鹿的一种常见疾病,动物园内饲养的各种反刍动物也可发生。对某些品种如北美野牛、鹿等动物,恶性卡他热呈急性和高度致死性,群体感染性极强。牛感染后常呈散发,只感染个体。恶性卡他热通常致死率很高,但在某些情况下,一些动物感染后也有恢复  相似文献   

4.
牛恶性卡他热,又称恶性头卡他或坏疽性鼻卡他,是由恶性卡他热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非接触性传染病。1临床症状本病自然感染潜伏期平均为3~8星期,人工感染为14~90天。病初高热达40~42℃,精神沉郁,  相似文献   

5.
牛恶性卡他热又叫做恶性头卡他,是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其主要特征是头部黏膜及胃肠道黏膜发生急性卡他性纤维素性炎症.同时也有角膜混浊和严重的神经症状。本文从牛恶性卡他热的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特点和诊断等方面进行分析,为科学防控此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牛恶性卡他热是由牛恶性卡他热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无论奶牛或肉牛均可感染恶性卡他热病毒,而且一旦感染,则发病急,死亡率很高。在甘肃农村地区,由于牛羊混养、混牧较为普遍,所以牛恶性卡他热经常发生。  相似文献   

7.
恶性卡他热又称恶性头卡他或坏死性鼻卡他,是由恶性卡他热病毒引起的牛的一种致死性、淋巴增生性、急性、热性传染病。其特征为发热、呼吸道、消化道黏膜的黏膜性、坏死性炎症。该病毒在体外存活时间很短,不耐冰冻,常用消毒药能迅速将其杀灭。  相似文献   

8.
奶牛恶性卡他热是由牛恶性卡他热病毒(猬羚疱疹病毒Ⅰ型)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是在兽医临床上较常见牛的一种以高热、呼吸道、消化道黏膜的粘脓性坏死炎症,致死性淋巴增生为特征的病毒性传染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冬季、春季多见,多呈散发,有时呈地方流行,病死率高。而本病目前西药尚无有效的防治方法,对养牛业带来的影响很大。笔者自2001年以来,在兽医临床上,通过临床治疗性实验、筛选了解毒泻肝汤治疗奶牛恶性卡他热36例,获得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9.
牛恶性卡他热属于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其病原体主要为恶性卡他热病毒。若不及时进行治疗,将会危害牛的健康。笔者主要对牛恶性卡他热的诊治进行分析,依据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牛恶性卡他热(又称恶性头卡他或坏疽性鼻卡他)是由恶性卡他热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非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是高热稽留,口、鼻流出黏、脓性鼻液、眼黏膜发炎,角膜混浊,并伴有脑炎症状。本病为散发传染病,且病死率很高。绵羊是本病的自然宿主及传播媒介,凉州区很多散养户有将牛羊同群圈养的习惯,致使近年来该病发病率呈现攀升趋势,给养殖户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笔者在临床实践中采取中西结合治疗牛恶性卡他热取得了良好的效  相似文献   

11.
祁果 《畜牧兽医杂志》2010,29(1):123-125
牛恶性卡他热是以发烧和口、鼻、眼、肠黏膜炎性病变为主的散发传染病。绵羊是本病的自然带毒者,因大多数散养户将牛羊同群放牧,同舍圈养,近年来发病率不断攀升,本病病初症状不明显。笔者在兽医临床实践中分型鉴别诊断和中西结合治疗牛恶性卡他热48例,其中7例经治无效死亡,治愈41例,治愈率达85.4%。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青海门源县泉口镇沈家湾村王某从外地引进的1头牛的发病情况以及从该病病原、临床症状的观察,尸体的剖检诊断等初步诊断为牛恶性卡他热。牛恶性卡他热在临床上主要分为头眼型、肠型、皮肤型和混合型4种,其中以头眼型和混合型在兽医临床中最为常见。笔者结合实际生产提出了合理的疫病防控措施,严格控制、防止扩散和扑灭措施。  相似文献   

13.
牛恶性卡他热(又称恶性头卡他或坏疽性鼻卡他)是由恶性卡他热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非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是持续发热,口、鼻流出黏脓性鼻液、眼结膜发炎,角膜混浊,并有脑炎症状,病死率很高。OIE将其列为B类疫病。在自然条件下只有牛具有易感性,牛的性别、品种、年龄与易感性无显著差异,1.5~4岁牛多发,1岁以下的牛很少发病。一般认为牛与牛之间不能引起直接传染,  相似文献   

14.
在特克斯县2005年至2007年各乡(镇)散发性发生牛恶性卡他热,共发病14头,其中死亡11头,痊愈3头。现将牛恶性卡他热的诊断及鉴别诊  相似文献   

15.
牛恶性卡他热是牛的一种致死性的淋巴增生性病毒性传染病,以高热、呼吸道和消化道黏膜的黏脓性坏死性炎症为主要临床特征.该病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呈散发特点.主要发生于黄牛和水牛,其中1~4岁的牛更易感,老龄牛少见.绵羊、山羊、鹿也可感染.  相似文献   

16.
牛恶性卡他热是由恶性卡他病毒引起的一种危害牛只健康的传染病,患病牛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口腔、鼻腔黏膜呈炎症反应,有时伴有神经紊乱,该病的病死率较高,对牛养殖产业影响较大。本文介绍了牛恶性卡他热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鉴别诊断方法以及综合防治措施,旨在帮助广大农牧民正确认识牛恶性卡他热,并进行科学的预防。  相似文献   

17.
牛恶性卡他热是一种由牛恶性卡他热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和高度致死性传染病。本文从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和防治方面对该病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18.
牛恶性卡他热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其特征主要是上呼吸道、窦和口腔、胃肠道粘膜发生卡他性纤维素性炎症,并伴有角膜浑浊和神经症状,致死率较高。近年来笔者在兽医临床实践中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牛恶性卡他性热12例,治愈11例,治愈率91.7%,现将诊治方法介绍如下。1  相似文献   

19.
牛恶性卡他热是偶蹄兽感染恶性卡他热病毒(malignant catarrhal fever virus,MCFV)后发生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性疾病,1~4岁龄的黄牛和水牛均对其高度易感,年龄不同的牛易感性差异很大。患病牛出现高热、呼吸和心跳加快症状,有时出现神经症状,但是以眼部发生病变为主要特征。对该病的防治以严禁引入携带恶性卡他热病毒的动物及其产品为主,禁止牛羊混群饲养、降低健康动物的感染几率及减少感染范围为主要措施。本文对牛恶性卡他热疾病的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和预防措施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0.
蒋明 《中国兽医杂志》1991,17(11):27-29
恶性卡他热是牛与绵羊同舍或共牧而感染的一种急性、发热性传染病,本病在世界各地均有散发。盱眙水牛病因首先发于江苏省盱胎县,暂定名为“盱眙水牛病”,是水牛与山羊长期接触而感染后发生的一种急性、发热、败血性传染病,特征是病牛发生持续高热,颌下和颈部水肿,淋巴结肿大。多为散发,主要侵害青、壮年水牛,本病已由江苏省盱眙水牛病工作组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现将我场发病情况及防治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