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云南省经委列项,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承担的“云南省余甘子种质资源调查”,在省经委和省林业厅的共同主持下,于1989年8月通过鉴定。同行专家评定该项成果属国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2.
正余甘子是一种药用和食用皆有较高附加值的植物,被联合国卫生组织指定为在全世界推广种植的三种保健植物之一。余甘子的果、叶、茎、根都具有药用价值,以果实入药最普遍。其同名果实,因口感先苦后甜得名,又名牛甘果、油柑子、回甘子、庵罗果、庵摩勒、庵婆罗果等。余甘果的药效显著,常用于治疗消化不良、血热血瘀、胃腹痛、感冒、牙疼、咽喉痛、痢疾、咳嗽等疾患。余甘果营养成分丰富。其硒含量位于人类已知食  相似文献   

3.
培育壮苗是余甘子栽培速生丰产的基础。余甘子育苗分为选种、制种、播种和幼苗托管等几个步骤,现依次介绍如下。1 选种选择树形好、无病虫害、果实大、连续2~3年开花结果的优良单株为亲本母树。余甘子一般在10~12月成熟,种子饱满。选择果皮透明、椭圆形、纵横径约2~3cm、单果重8~10g、有6条腹缝线、易离核、口感好的果实作种。2 制种将作种的果实在水中浸泡或堆积腐烂,除去果肉,取出果核洗净,自然晾干贮存备用。果核不能曝晒,以免影响种子出苗率。3 播种余甘子一般于12月底制种,翌年2月底至3月初播种。…  相似文献   

4.
余甘子是一种适应性广、结实早、产量高、耐干旱瘠薄而适生于荒山荒地的重要经济树种。它既是一种经济价值高的果树,又是一种具有广泛医疗价值的药用植物。因此,推广和发展余甘子亦是治山致富、发展山区经济的重要途径之一。据汕头市普宁等县的群众经验,野生植株或实生苗植株必须采用狮头或软枝等优良品种的穗条进行嫁接,然后进行精细的管理,才能在短期间内获得更高的产量和良好的经济效益。现将嫁接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 余甘子(Phyllanthus emblicaL.)为大戟科叶下珠属落叶灌木,广泛分布于亚热带地区海拔300~2250米的向阳山坡。在我国南方、以云南省的产量最高。省内以西双版纳,思茅为主产地,成熟期在11月至翌年2—3月。 余甘子果实呈球形,每100克果肉含Vc627—870毫克;总固形物12%,总酸4.5%。鲜果生食酸涩但对感冒、咳嗽及喉痛等症有一定疗效。最近的研究表明:  相似文献   

6.
余甘子(Phyllanthus emblica L)也称“滇橄榄”、“油柑”、“庵摩勒”,系大戟科落叶灌木或乔木,叶互生,线状长椭圆形,在小枝上排成2列,春季开花,花小,单生黄色,雌雄同株。果实肉质,扁球形,熟时呈红色。产于亚洲热带地区,我国南部常见,天然分布于海拔200~2300m的山地疏林、灌丛、荒山或山沟向阳处。余甘子极喜光,耐干热瘠薄环境,萌芽力强,为荒山荒地酸性土造林的先锋树种。果供食用,初食酸涩,后转甜;种子可榨油。现将余甘子的育苗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7.
余甘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甘子(phllanthus emblicaL)属大戟科植物,又名滇橄榄。一、形态特征滇橄榄为落叶乔木或灌木。干枝灰褐色,具小皮孔,叶痕环状,叶互生,密生而呈明显的2列,极似羽状复叶;叶柄短或几乎没有,叶为线状长圆形,长约1—2cm,宽1.5—2cm,全缘,平滑无毛;花单性、细小,雌雄同株,乳黄色,呈团伞花序,3—6朵簇生于小枝、下部叶腋中;雄花多、雌花少,雄花具有细的柄,雌花近无柄,常与雄花混生于上部叶腋间。  相似文献   

8.
余甘子(Phyllauthu Semblical)别名余甘,属大戟科、叶下株属.为落叶小乔木或乔木,老枝灰褐色,小枝纤细,被锈色短柔毛,落叶时小枝脱落,叶互生成二列.条状距圆形,花小,单性,雌雄同株,花无瓣,内果皮骨质,外果皮肉质,球形光滑.余甘子主要分布在四川、贵州、云南、广西、福建南部,品种繁多,主要有粉甘,玻璃甘、扁甘,六月白等.其果较大,扁圆形,果肉纤维少,质细,汁多,品质佳.余甘子喜光,根系发达,穿透能力强,生长迅速,萌芽快,均能在干旱贫瘠的山地红壤、黄红壤沙质地生长,适应福建闽南地区瘠薄的山地栽培,是荒山绿化,水土保持、涵养水源的优良树种.几年来,南安市为了治理水土流失、涵养水源,在水头镇大力种植余甘子.笔者根据几年来的育苗技术,对余甘子种子采用不同方式浸种,现将经验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9.
2002年,元江县澧江镇选择了余甘子作为退耕还林树种之一,在桥头村委会种植了2.67公顷余甘子。镇林业中心在玉溪市林业局科技站的帮助下,从浙江亚热带作物所引进了优良接穗,在山地原生林搞嫁接试验,经过3a的实践,摸索出一些山地余甘子嫁接技术,现将其技术要点介绍如下。1砧木的选择在海拔450~600m的林地,选择树干光滑的余甘子灌木丛作砧木,地径2.5~3cm的最佳。2嫁接时间2~5月或8~10月均可嫁接,以2~3月砧木处于待萌芽状态时最佳。3选择优良接穗选择长势、抗性、品质、结实性好的中龄树为采穗母树,采取枝条充实、腋芽饱满、无病虫害、树冠…  相似文献   

10.
余甘子高接换种能迅速更新品种,迅速恢复产量,当年嫁接当年结果,是果农较易于接受的一项技术。  相似文献   

11.
为便于云南元谋干热河谷区冬季余甘子资源收集和完好保存种质遗传特性,需要用当即嫁接保存的方法,但冬季气温低,嫁接成活率低,不能满足需求。试验表明,采用冬季人工辅助增温、保温设施能大幅提高余甘子嫁接成活率,可满足余甘子资源收集和保存的要求,同时还缩短了研究周期。  相似文献   

12.
13.
国家星火计划项目《笋竹两用丰产林培育和加工利用》,由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和亚热带林业研究所共同承担,经过四年多的共同努力,较好地完成预定任务。  相似文献   

14.
余甘子生物学特性及其利用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本文介绍了余甘子形态特征、物候期、结果特性、生长发育周期、生态习性以及果实贮藏加工利用技术等,指出了当前余甘子研究和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一、初出深闺干什么吆喝什么。一个星期天,昆明资源昆虫研究所加工利用研究室主任刘凤书带着课题组的同志来到东风广场“练摊”。虽说是初次赤膊上阵,却也气足胆壮。由他们首次研究并推出的绿色保健饮品——余甘果汁经鉴定具有抗癌防衰老功用,且不加任何色素、防腐剂等合成添加剂;其口感微涩,后转甜,清凉爽口,保存了余甘子特有的自然风味。该产品曾荣获全国科委主办的全国第二届新技术新产品展销会银奖和1991年全国优质饮料信得过奖。是该“王婆卖瓜”一回了。塑料大桶盛着的余甘果汁摆  相似文献   

16.
余甘子又名油甘子、牛甘子、杨柑等 ,是近年来新开发的营养野果之一。联合国粮农组织也把余甘子列为待发展种植的果树之一。余甘子全身是宝 ,果实富含维生素C ,还含有蛋白质、脂肪、果酸、单宁、钙、磷、钾和多种氨基酸等 ,可加工成蜜饯、果脯、果酱 ;还可药用 ,清肺化痰、治疗喉炎、感冒、哮喘、牙痛等 ,药用价值很高。余甘子对立地条件要求不高 ,荒山坡地 ,疏林或草丛中均能生长 ,抗旱耐瘠 ,适应能力强。易栽培、寿命长、产量高、销路广。将栽植技术作一介绍 :  一、砧木培育秋季采集成熟的野生余甘子果实 ,将其堆沤至腐烂后 ,洗净 ,放…  相似文献   

17.
保山2号余甘子(Phyllanthus emblica Linn.)是经过优树选择、无性系测定、区域栽培试验、DNA指纹图谱检测比对培育的优良无性系品种。其树姿开张,生长势中庸,耐修剪;集约化栽培条件下,1.5年龄嫁接苗种植后,2年进入初产期,第3~4年进入盛产期,为极端早实品种,具丰产稳产特性;4月上旬开花,9月中旬果实成熟;单果平均质量16.38g,果形指数0.79,可食率84.3%,果皮光滑、翠绿色,口感稍坚硬、细腻、回甘性好;果肉含Vc 4.7g/kg、粗纤维2.05%、总糖7.7%、总酸1.79%、可溶性固形物11.2%,水分84.4%。  相似文献   

18.
由南京林业大学竹类研究所所承担的“苏南地区毛竹林丰产技术研究”课题,通过六年多来的试验研究,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并于1986年9月中旬通过了成果鉴定。  相似文献   

19.
余甘子(Phyllauthu Semblical)别名余甘,属大戟科叶下株属,落叶小乔木或乔木.老枝灰褐色,小枝纤细,被锈色短柔毛,落叶时小枝脱落.叶互生成二列,条状距圆形.花小,单性,雌雄同株,花无瓣.内果皮骨质,外果皮肉质,球形光滑.余甘子主要分布四川、贵州、云南、广西、福建南部,品种繁多,主要有粉甘、玻璃甘、扁甘、六月白等.其果较大,扁圆形,果肉纤维少,质细,汁多,品质佳.余甘子喜光,根系发达,穿透能力强,生长迅速,萌芽快,能在干旱瘠薄的红壤、黄红壤、黄棕壤山地生长,适应福建闽南地区的山地栽培,是荒山造林绿化和水土保持的优良树种.几年来,我市林业部门为了治理山地水土流失,在洪梅镇新林村种植余甘子,总结一些栽培经验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20.
余甘子多为野生,但若进行人工栽植也是不难的。省营林队元谋干热河谷造林试验组经过多年摸索,已初步掌握了余甘子人工培植的方法。现简介如下: 采种余甘子的开花结实期因地而异。元谋干热河谷境内一般四至五月开花结实,十至十一月果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