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黑龙江省八五一一农场现有耕地面积1.63万hm^2,奶牛存栏1.6万头,每年种植青贮玉米2333hm^2。随着奶牛业的迅速发展,青贮玉米面积逐年扩大,原有的青贮机械陈旧老化、配件短缺、保有量不足,无法保证青贮收获。为此,农场近几年引进荷兰产MH90S青贮收获机20台,现将使用效果调查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青贮玉米施肥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贮玉米施肥技术的研究牡丹江国营农场管理局(158305)除双全,夏君奎,王凤波青贮玉米是我地区奶牛冬季的主要多汁饲料.我局每年种植而积近6万亩,年产10万吨.为提高青贮玉米产量,合理施肥,1992~1993年我们在857农场和8511农场进行了青贮...  相似文献   

3.
密度对青贮玉米龙辐单208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青贮玉米密度与产量的关系研究表明:密度是影响青贮玉米产量的关键因素,青贮玉米生产最佳密度为7.5万~9万株/hm^2,高产密度不宜超过9万株/hm^2。密度对青贮玉米秃尖长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千粒重。  相似文献   

4.
翟桂玉 《油气储运》2007,(11):26-28
山东省是农业大省,也是畜牧大省,草食畜禽的发展很快。作为奶牛大省,目前奶牛存栏量近100万头,形成了对青贮饲料需求的旺势,对青贮玉米的需求潜力很大。随着国内外乳品加工企业的先后进入,必将使山东省奶牛饲养在规模和数量上有新的增加,这对青贮玉米的种植和加工会产生进一步的推动。[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徐新国 《农村科技》2011,(11):65-66
近年来,巴里坤县加快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不断推进发展现代畜牧业,农牧民对饲草料的需求越来越大。随着玉米青贮技术和新型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应用,青贮玉米种植大面积推广。到2011年,全县青贮玉米面积达到0.2万公顷。在近年农机推广实践基础上,总结出青贮玉米机械应用中的一些注意问题和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6.
青贮玉米引种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贮玉米是奶牛业生产重要的物质基础,奶牛饲喂青贮玉米,不仅可以解决我国北方地区奶牛在春季的青饲料供应不足,饲料单一,养育效益低下的问题,而且可以提高母牛的产奶性能,延长母牛利用期,提高奶牛业生产效益。我省每年青贮玉米种植面积已达3万顷左右,为解决青贮玉米品种单一的问题,我们在黑龙江省青冈牧草试验基地进行了青贮玉米引种对比试验研究。1 材料与方法1.1试验时间及地点 本试验从2000年4月起,到2000年10月止,在黑龙江省青岗县南10公里处的青冈牧草种子繁育基地进行,属我省第二积温带。1.2 试验…  相似文献   

7.
青贮玉米品种筛选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贮玉米品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冀玉9号在保苗数6.0万株/hm^2与7.2万株/hm^2的不同栽培密度下的产量分别为81.57t/hm^2、89.00t/hm^2,与其他品种相比,其产量具有较高的优势;同时,其品质优,有较好的饲口性,是适宜佳木斯地区种植的品种,有较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8.
青贮玉米有着“饲料之王”的美誉,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奶牛的日粮配方中一般占到粗饲料的80%左右。近几年,青贮玉米种植面积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2016年全国青贮玉米种植面积约100万hm2,2018年达到167万hm2,2020年增长至200万hm2以上。青贮玉米审定品种数量也呈现爆发式增长,2016年国家及省级审定青贮玉米品种7个,2019年则达到峰值50个。从全国调研的种植成本及利润分析来看,种植青贮玉米的收益比较可观,中国现已初步形成青贮玉米种子企业、青贮生产企业、青贮消费企业等循环产业链,但仍缺乏强有力的职能部门和产业组织快速推动产业发展,尚未形成超越产业链条部门利益的具有权威性的青贮玉米产品评价及定价机制。随着中国畜牧业养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全株青贮玉米利用率和转化效率“双高作物”认识逐步增强,青贮玉米在成为奶牛主要日粮的基础上,将进一步成为肉牛、羊等反刍动物的优质饲料,青贮玉米产业将迎来新一波发展。  相似文献   

9.
玉米不同节间含糖量与全茎秆含糖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畜牧业特别是奶牛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对青贮饲料的需求逐年增加.青贮玉米具有较高的生物学产量和良好的饲料转化率,是草食家畜重要的饲料来源.目前,国内每年要种植1667×106 hm2青贮玉米才能满足草食家畜的需求[1].预计今后几年内,国内每年对青贮玉米的需求将达到400×106hm2[2].  相似文献   

10.
为了满足黑龙江红兴隆地区畜牧业发展对青贮玉米栽培技术的需求,以3个青贮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4种种植密度对青贮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密度间单株产量差异极显著;随着密度的增加中原单32和阳光1号的单株绿叶比率下降,而龙辐单208变化不大;青贮玉米的单株鲜重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减少;阳光1号的适宜种植密度是6.5万~7.0万株?hm‐2,中原单32和龙辐单208的适宜种植密度是6.0万~6.5万株?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