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成团泛菌引起的棉花烂铃病对棉花产量因子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成团泛菌(Pantoea agglomerans)引起的棉花烂铃病主要造成棉铃吐絮不畅,棉纤维变色,籽粒干瘪。本试验对感染该病害的不同棉花品种的发病率、绒长、单铃重、衣分以及色泽等指标进行测定,用SAS软件分析,结果显示:所有棉花品种都有烂铃病的发生,平均发病率为20.6%,不同品种间发病有明显的差别。病害对单铃重、衣分、瘪籽率、绒长及色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单铃重平均减轻27.6%、衣分平均降低5.3%和瘪籽率平均增加1.6倍、绒长平均缩短1.6mm及平均颜色加深2.0%。由成团泛菌引起的这种细菌病害可引起棉花减产高达10%~20%。  相似文献   

2.
棉花烂铃的高发期,一般在每年的7~9月份,此时也是棉花的旺长时期,要夺取棉花高产优质,必须采取综合措施来防治棉花烂铃。1 化学防烂铃1.1 病发初期喷洒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250~3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  相似文献   

3.
棉花烂铃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统一制定调查方案,在河北省棉区的较大范围内,连续调查3年,初步查明了烂铃的发生情况和造成的损失。 1986年在河北省45个县225块棉田;1987年在18个县,50块棉田;1988年在16个县37块棉田;3年合计在8个植棉地区,50个县,79个县次,312块棉田进行各项调查,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4.
5.
李东  刘玲 《植物医生》1997,10(5):27-27
棉花烂铃综防技术李东刘玲(江苏省连云港国营岗埠农场农技中心222344)1.合理追肥:棉株长势旺的要晚施,少施肥。避免偏施氮肥,合理增施磷钾肥。8月中旬至9月上旬,可用磷酸二氢钾根外追肥,促使棉铃早开裂。2.整枝摘叶:对生长过旺的棉田,应及早把老枝,...  相似文献   

6.
于文  汪建勋  张春荣 《植物保护》1965,3(3):106-106
烂铃是降低棉花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原因之一。1964年雨季之后,北京市通县棉花生长普遍发生烂铃现象,我们曾对9个大队的27块棉田进行了调查,烂铃率在10—20%和20%以上(严重的达50%)的各占总棉田块的38.5%,而10%以下的  相似文献   

7.
过崇俭 《植物保护》1963,1(1):23-24
一、棉花烂鈐病菌的种类和发生情况 我国大部份棉区,在8、9月间,棉花生长进入秸鈐阶段,如遇多雨年份,棉田湿度增高,有利于各种病菌的滋长与传播,结合其他条件,常引起棉鈐腐烂,造成严重损失。根据长江流域棉区所收集的烂鈐样品分析。烂鈐的种类有:角斑、炭疽、红腐、黑果、花腐(Choanephora Cucurbitarum  相似文献   

8.
长江流域棉区常见的烂铃病菌有:炭疽病菌(Glomerella gossppii)、角斑病菌(Xanthomonas malvacearum)、花腐病菌(Choanephora cucurbitarum)、黑果病菌(Diplodia gossypina)、印度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indicum)、面包霉菌(Rhizopus nigricans)、红粉病菌(Cephalothecium roseum)、红腐病菌(Fusarium spp.)、疫菌(Phytophthora sp.)、轮纹斑病菌(Alternaria spp.)、褐斑病菌(Phyllosticta spp.)、青霉菌(Penicillium spp.)、黑子菌(Nigrospora sp.)、斑纹病菌(Pestalozzia sp.)、(?)腐病菌(Aspergillus spp.)、蠕子菌(Helminthos-porium cuverlaria)、黑斑病菌(Ceratostoma sp.)、汚叶病菌(Cladosporium sp.)等18种,某些年分以炭疽、角斑、红腐等为最主要。1950—51年田间观察结果表明,棉花生长期8、9二个月久雨多湿是引起炭疽病及其他烂铃发生的重要因子。田间接种试验证明:气温平均在25—30℃以及长期保湿,炭疽病菌能直接侵害棉铃。机械损伤、虫孔、角斑病等都是病菌侵害的有利条件。以生长10天的幼铃抗力最强。接近吐絮时的自然裂口,在高湿多雨时,也可成为各种菌类侵害的重要途径。适当密植,合理施用氮肥,进行整枝摘叶,使株行间通风透光,减低湿度,对减轻烂铃损失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棉花铃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疫病、炭疽病、红腐病、角斑病和黑果病等主要棉花铃病的发生特点、为害症状及发病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棉花烂铃是制约棉花产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尤其是蕾铃期多雨年份,高产、高密度、旺长棉田,由于其光照差、湿度大,病虫为害,烂铃发生普遍,烂铃率约10%~30%。烂铃对棉花的品质和产量影响极大,据测定:烂铃与健铃比较,籽棉重量减轻  相似文献   

11.
棉花烂铃是由多种病菌引起的。在长江流域棉区,据过去研究,认为是以炭疽病(Glomerella gossypii Edg)、红腐病(Fusarium moniliforme Sheld)为主。1962年有人从南京的烂铃干标本上,分离结果:带铃疫菌(Phytophthora spp.)平均为84.2%。为了澄清这种认识,把多年来观察调查资料,整理于下。 一、烂铃病原种类调查 方法:1.于8月上旬、中旬、下旬分三批挂牌(当天开的花)192朵,除脱落59  相似文献   

12.
棉花烂铃病的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烂铃病是由多种病菌共同作用而引发的复合性病害 ,是棉花生产上的 1种重要病害 ,目前尚无特效防治方法。棉花烂铃病的发生严重影响棉花产量及品质 ,一般年份烂铃病造成的产量损失为 1 0 %~ 1 5%,严重年份损失在 50 %以上。近年来 ,我们围绕棉花烂铃病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进行了深入研究与探索 ,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1 烂铃病发生的病因通过几年对棉花烂铃病的病原菌分离、培养、鉴定 ,明确了棉花烂铃病是以苎麻疫霉菌为主的多种病原菌综合引发的 1种棉铃病害。病菌主要以卵孢子形态在土壤中越冬 ,且不受土壤环境影响 ,萌发的孢子…  相似文献   

13.
14.
作者于1981—1987年,对山西运城、临汾、晋中、晋东南4个地区15个县的棉花烂铃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明确了引起烂铃病以疫病Phytophthora boehmeriae Saw.、红腐Fsa-rriummoniliforme Sheld和红粉Cephalothecium roseum(Link)Corde为主。由疫病引起的烂铃占91.5%,烂铃率与8月中、下旬以后40天内的降雨量呈正相关;果枝节位愈高烂铃率愈低;陆地棉烂铃率高,亚洲棉和草棉抗病,适期播种及早防治蛀铃害虫可降低烂铃率。  相似文献   

15.
正桃小食心虫,俗名叫猴头;北部西北部,梨苹见它愁;初孵之幼虫,偷往果中溜;萼洼果朣部,蛀孔如针头;泪珠状果胶,孔中往外流;透明渐白色,凝固蜡状稠;入果孔愈合,稍凹其四周;变成青绿色,虫在果中留;果内乱串食,虫粪果中丢;早期果受害,果表呈凹凸;果实渐变黄,僵硬是果肉;果大被害时,果形不变丑;形成豆沙馅,易落难进口;幼虫老熟后,垂丝落入土。冬季勤清园,虫果及时收;集中来深埋,喂猪或造酒;树冠下覆  相似文献   

16.
棉花烂铃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黎贤伟(湖北省应城市植保站432400)棉花铃病在我市常年发生,它不仅减产,还降低棉花品质。一般年份减产10%左右,重病年减产30%以上。因此防止烂铃的发生是夺取棉花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之一。1发生原因1.1气象因素秋雨多,日...  相似文献   

17.
新疆棉花细菌性烂铃病病原菌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6~2007年在棉花结铃盛期,从新疆奎屯和石河子等地的不同棉田中采集细菌性烂铃病样,分别从病部棉绒、种子和铃壳上分离纯化得到了20个细菌菌株;使用针刺法接种棉铃后,所有供试菌株均引起与田间自然发病相一致的症状;从中选取8个代表性菌株进行了形态特征、培养特性、生理生化反应的观察和测定,同时用细菌16S rDNA通用引物进行了PCR扩增和序列测定,登录GenBank比对后,将其鉴定为成团泛生菌(Pantoea agglomerans)。该病原菌在棉铃上的危害在国内尚属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8.
棉花烂铃病在河北省主要是棉疫病所引起的,它的症状是,在棉铃基部或铃缝处开始出现水浸状病斑,形状不规则,边缘无明显界限。病斑扩展极快,3—5天整个铃壳腐烂。典型病铃,铃面生出白色霜状孢子层;但是铃面腐烂后,常感染多种弱寄生菌,而生出白、黄、粉红、灰褐、  相似文献   

19.
棉花铃期是红铃虫危害的主要时期,研究不同日龄的棉铃与成虫产卵及幼虫侵入成活的关系,可以为制定防治指标、招导防治提供依据。所以,从1980—1982年,我们在省农业厅  相似文献   

20.
四川棉花烂铃原因和损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四川在8月中旬-9月中旬是棉花烂铃发生的高峰时期。连续阴雨,湿度80%以上,5日日照低于15小时,烂铃多损失重。试验表明,棉疫病是引起烂铃的主要原因。15天以下的棉铃未见发生烂铃,铃期40天以上者烂铃最多。85%以上的烂铃发生在5台果枝以下。覆膜棉田下部结铃较多,烂铃也重。烂铃轻重程度与铃重呈负相关,γ=-0.8735与皮棉损失率呈正相关,γ=0.9863,1—5级烂铃的皮棉损失率15。6—98.7%,有效白花量减少42.8—100%,品级降低2—4级,经济价值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