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电刺激白对虾(Penaeus setiferus)、蓝对虾(P.stylirostris)和万氏对虾(P.Vannavei)第五步足雄性生殖孔附近,使对虾精荚释放。对于健康对虾,有80%出现不同程度的精荚释放,而出现一侧或两侧的精荚完全释放的对虾仅占47%(29~65%,依虾种而异);终端壶腹黑化的对虾一般不随电刺激而逐出精荚。这项技术要在对虾普遍施用尚需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南美白对虾兑淡养殖虽取得成功,但也已出现病害,并有日趋严重之势。为引进对虾新品种,我站在南美白对虾兑淡养殖的基础上,开展南美白对虾兑淡养殖试验,旨在总结经验,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5.
刀额新对虾输精管的组织学及精荚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刀额新对虾 (Metapenaeusensis)采自福建沿海 ,体长约 14cm。活体解剖、取样、固定 ,于OlympusBH 2显微镜下观察 ,其生殖管道分为前输精管、中输精管、后输精管和端壶腹 4部分。前输精管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 ,其分泌物呈嗜碱性 ;中输精管分泌物为嗜酸性 ,前段为高柱状上皮 ,后段则为柱状上皮 ,至后段共出现 2处上皮隆起 ,隆起间为扁平上皮 ;分泌管出现于中输精管前段 ,其分泌物呈嗜酸性 ,开口于中输精管后段 ,分泌物由此处流入中输精管腔 ;后输精管腔结构与中输精管腔相似 ,但管径缩小 ;端壶腹共分 3个腔 ,其中 2个由后输精管腔延续形成 ,精荚 1个。精荚由精子团和精荚壁组成。精荚壁分 2层 ,内层为均匀的嗜碱性初级精荚壁 ,精子团位于初级精荚壁中央 ;外层为次级精荚壁 ,呈嗜酸性 ,略呈“C”形包被于初级精荚壁之外。整个精荚横切面的外形似柳叶状 ,分为光滑区和皱折区 2部分 ,光滑区由次级精荚壁包被 ,皱褶区则为裸露的初级精荚壁。精荚形成于中输精管后段 ,它是由前输精管的嗜碱性分泌物、中输精管嗜酸性分泌物以及分泌管上皮细胞分泌物经复杂的化学变化形成  相似文献   

6.
中国对虾(Penaeus chinensis)杆状病毒病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1993年养殖的中国对虾(PenaeusChinensis)发生了暴发性流行,经人工感染和电镜观察,证实是由杆状病毒引起的。病虾活力差。体色暗淡或微红,头胸甲上有浅黄色至白色的斑点,头胸甲与表皮下粘连,容易剥离,血淋巴混浊,淋巴器官和肝胰腺肿大,糜烂,在肝胰腺,淋巴器官,中肠,皮下组织和鳃等组织细胞的核内均发现有大量病毒粒子,病毒粒子杆状,无包涵体,具囊膜,平均长350nm,宽150nm,核衣壳体  相似文献   

7.
文章探究了维生素E (Vitamin E, VE)和裂壶藻(Schizochytrium sp., Sch)对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雄虾精荚再生的作用。以基础饲料配制了4种不同配合饲料(0添加组;VE 200组;1% Sch组;VE 200+1% Sch组),饲喂被挤压排出精荚的成熟雄性斑节对虾40 d,评估斑节对虾雄虾精荚再生后的精子数量和质量。结果表明,添加量为200 mg·kg–1 VE饲料组的活精子数百分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单一添加1%裂壶藻饲料组的活精子数与对照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共同添加200 mg·kg–1 VE和1%裂壶藻的饲料组的精子总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合精荚质量、精子数量及活精子数百分比3个指标得出,饲料中共同添加1%裂壶藻与200 mg·kg–1 VE对斑节对虾雄虾精荚的再生和提高精子数量具有协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1。迁移、分布和渔业概貌 在黄海中部越冬的对虾有两个种群。一个称朝鲜种群,数量少,个体小;另一个称中国种群,数量多,个体大。中国种群的产卵场分布广,从鸭绿江口到海州湾,主要产卵场位于渤海3个湾:辽东湾、莱州湾和渤海湾。约4月下旬,对虾游抵产卵场。从越冬场到最北的产卵场辽东湾相距约1000公里左右。  相似文献   

9.
移植龙虾神经节诱导万氏对虾(Penaeus Vannamei)卵巢成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南开大学生物系教师搞对虾人工育苗时,做了一个小试验。用浮游生物网拖对虾孵化池的浮游生物,主要的种类是:黑褐新糠虾(Neomysis awatochensis)、桡足类、轮虫及六肢幼虫等,将拖到的生物按种类分别放入培养皿内,同时放入一定数量的对虾幼体,用双目镜进行观察,  相似文献   

11.
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暴发性病害的病原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斑节对虾(Penaeusmonodon)暴发性病害的病原超微结构观察SUPERMICROSTRUCTUREOBSERVATIONONPATHOGENOFEXPLOSIVEDISEASEOFBLACKTIGER(PEUAEUSMONODON)邓国成李焕...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中国对虾幼体的五个发育阶段的脂肪酸组成的测定,分析比较了幼体脂肪中11种主要脂肪酸的含量变化。在卵脂肪中占主要比例的脂肪酸为棕榈酸,棕榈油酸和EPA,油酸;在仔虾脂肪中占主要比例的脂肪酸为棕榈酸,油酸,亚油酸,EPA及DHA。从卵到仔虾整个发育过程中,幼体脂肪中的豆蔻酸,棕榈酸,棕榈油酸的含量逐渐减少,而硬脂酸,亚油酸,亚麻酸和DHA的含量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3.
洪心 《中国水产》2012,440(7):66-68
对虾养殖是海水养殖的一大产业,人工培育苗种是该产业的主要环节。长期以来人工育苗所需亲虾主要采捕于自然海区,由于对虾具有独特的生殖系统和生殖行为,雄虾在雌虾产卵前就已将精荚输入雌虾交接器内,在其产卵时释放出精子。因此,为了提高亲虾使用率和解决亲虾运输受伤或脱壳引起的受精困难问题,台湾的林明男、丁云源等及国内有关单位开展对虾精荚移植技术研究,并将移植技术运用于对虾杂交育种方面。本文就对虾人工移植精荚技术在对虾育苗生产中应用进行试验,使有限亲虾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和保护,从而降低育苗成本、提高孵化率,达到增产目的。现就试验结果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14.
引言台湾省在斑节对虾(又称草虾)繁殖技术取得成功以后,不断改进技术,1985年生产斑节对虾3000吨,1986年达到6000吨,预计到1990年,有突破年产10万吨大关的可能。为了满足消费者的口味,增加池塘中放养的品种,选择了三种对虾—短沟对虾Penaeus semisulcatus、巴西对虾P.brasiliensis、长毛对虾P.penicillatus进  相似文献   

15.
28、什么是二氧化氯?如何使用?市面上的二氧化氯有固体和液体。固体二氧化氯为白色粉末,分A、B两药,即主药和催化剂,使用时分别将A、B药分开加水溶化,之后二种溶液混合后稀释,发生化学反应。达到杀菌消毒作用。水剂的稳定性二氧化氯,使用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6.
本实验采用显微微量注射方法,交羊生长激素基因导入中轻地虾受精卵,受精卵发育到蚤状幼体第三期后采样检测。PCR检测结果表明:7个样品共93尾幼体,有3个样品呈出阳性信号,基因转移比率至少在3%以上。同时斑点杂交结果也证明有两个明显阳性斑点。  相似文献   

17.
在对虾的养殖实践中,一些技术管理措施与对虾的形态关系有直接关系,如根据对虾的体长体重计算投饵量,根据敌害鱼胃中对虾头胸甲长研究敌害鱼对对虾的危害情况等等。作者根据多年的对虾养殖实践,经几年实测资料的积累,计算了养殖虾中国对虾体长与体重,  相似文献   

18.
提高对虾幼体存活率,增加单位水体出苗量,是提高育苗设施利用率,增加苗种数量,降低育苗生产成本,促进对虾增养殖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分别在对虾配合饲料中添加酸败鱼油和含黄曲霉毒素花生饼粉养虾,鲑油的酸价为0.2,8.0,22.4,31.0mg/g,黄曲霉毒素B1的含量为472.0ppb,78.7pp。试验进行了28天,其结果如下;随着鱼油酸价的增高,以上四组对虾的增重率依次为72.4%,37.0%,29.2%,27.5%;成活率依次为83.1%,59.6%,58.0%.53.0%;消化率依次为78.7%,68.5%,63.3%  相似文献   

20.
本文作者搜集了国内外许多资料,简述了国内外对虾放流增殖工作的现状;分析了开展斑节对虾资源人工增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根据大亚湾自然环境条件,提出关于大亚湾斑节对虾人工放流增殖的设想与建议。作者的设想与建议对我国开展海洋农牧化研究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