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本试验研究弗莱维赫牛杂交改良烟台本地西杂牛的杂交F1代牛的生长性能、产奶性能和对饲料的消化吸收能力。结果发现,弗西杂交F1代牛的生长性能指标极显著高于本地西杂牛(P0.01);第一泌乳期的泌乳量极显著高于本地西杂牛(P0.01),乳脂率显著高于本地西杂牛(P0.05);弗西杂交F1代牛对饲料的消化吸收能力也高于本地西杂牛。因此,弗莱维赫牛作为烟台地区今后改良本地西杂牛的父本具有很高的生产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值得在当地进行大范围推广。  相似文献   

2.
<正>朝阳地区肉牛牛群是清一色的夏杂牛后代,平均级进杂交代次达五代以上,随着级进代次的增加,杂交优势逐渐下降,甚至部分牛出现退化现象;杂交代次增加后,其对饲养条件的要求逐步提高,仍然按照饲养低代次杂交牛的饲养方式、饲养水平饲养高代次杂交牛,造成其生产性能下降。为大力推广辽育白牛与当地夏杂牛杂交技术,以获得较大的杂交优势。为此,对辽育白牛公牛与夏杂母牛杂交后代公母牛体重与夏杂牛体重情况进行了测试分析,现将  相似文献   

3.
<正> 1979年库车县开始引用西门达尔和瑞士褐牛的冷冻精液改良本地土种牛。1980、1981两年繁殖成活杂交一代牛犊1903头。 为了进一步观察所用品种改良本地土种牛的实际效果,为今后改良育种工作提供依据,于1981年11月26日至1982年3月15日对18月龄西杂、瑞杂一代和本地土种进行了育肥屠宰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日本和牛冻精与不同肉牛品种杂交改良效果.[方法]选择胎次、膘情和年龄接近,健康无病、饲养管理条件基本相同的经产西杂、秦杂、奶杂和本地母牛150头,随分为工、Ⅱ、Ⅲ、Ⅳ和V5组,每组30头.Ⅰ、Ⅱ、Ⅲ、Ⅳ组的120头基础母牛选用日本和牛冻精授配改良,即:日本和牛冻精x;西门塔尔x;本地黄牛杂交组合(简称和西杂组),日本和牛冻精x;秦川x;本地黄牛杂交组合(简称和秦杂组),日本和牛冻精x;荷斯坦奶牛x;本地黄牛杂交组合(简称和奶杂组),日本和牛冻精x;本地黄牛(简称和杂组),V组为本地黄牛.测量初生、6月龄、12月龄体尺、体重.[结果]表明:在初生、6月龄、12月龄体尺、体重数据中,和秦杂牛组、和西杂牛组、和奶杂牛组和和杂牛组与本地黄牛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和秦杂牛组、和西杂牛组、和奶杂牛组与和杂牛组差异显著(P<0.05),与本地黄牛组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和秦杂牛、和西杂牛组合可作为本市推广品种.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杂种优势是提高肉牛产肉性能的重要方式,而杂交组合筛选是杂种优势利用的关键环节。[方法]本试验选择10-12月龄利杂牛(利木辛♂×秦川牛♀)、西杂牛(西门塔尔♂×秦川牛♀)、南杂牛(南德温♂×秦川牛♀)、秦川牛和秦杂牛(秦川牛♂×本地牛♀)5组共26头牛集中肥育12个月后屠宰,比较分析不同杂交组合后代生长速度和屠宰性能。[结果]表明,利杂牛和西杂牛全期平均日增重分别为0.76Kg和0.78Kg,高于其它杂种牛和秦川牛但无显著差异(P0.05)。利杂牛育肥12个月后体高和体斜长显著高于西杂牛,腿臀围显著高于秦川牛(P0.05)。利杂牛屠宰率和净肉率分别为61.1%和44.4%,在5组肥育牛中最高。秦杂牛骨肉比显著低于利杂和南杂牛,南杂牛胴体产肉率显著低于秦川牛(P0.05)。5组杂种肉牛胴体产出的高档肉比例无显著差异,而利杂牛、西杂牛优质肉比例最高且显著高于秦杂牛。[结论]综合分析表明,利木辛为父本、秦川牛为母本的利杂牛产肉性能相对最好,可作为较优杂交组合推广利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探讨了不同杂交牛在云南省南华县农村常规饲养状态下的生长性能,分析和比较了不同杂交牛的性能状况,以期为本地区肉牛改良方向提供科学依据.笔者团队在南华县肉牛改良较为集中的地区进行了不同杂交牛初生体重及体尺的测定,结果发现西本杂、短本杂和BMY 本杂都表现出较好的杂交优势,西本杂组合的杂种优势尤为明显.与滇中黄牛相比,西本杂初生体重提高50.9%,短本杂提高39.6%,BMY 本杂提高27.0%.从总体情况看3 个不同品种杂交牛的生长都比本地牛有很大的提高,改良效果好.  相似文献   

7.
为了掌握张掖肉牛杂交改良效果。通过查阅资料和调查,对以西门塔尔、夏洛来和利木赞牛为父本,本地牛为母本的不同三元杂交牛同本地黄牛的生产性能进行分析比较,本地黄牛在引进优良品种的杂交改良下,生产性能及各项指标明显提高,养牛经济效益增加。对初生、12月龄和18月龄体尺比较得出,西杂、夏西杂和利西杂各阶段体高、体斜长和胸围明显增加,增加值在100%到340%之间。  相似文献   

8.
肉牛育肥“五要诀”为了使肉牛快速育肥取得高效益,必须采取以下五要诀:一、挑选优种用西门达尔牛的冷冻精液与本地母牛进行人工授精,所产的犊牛是“西杂”牛,它具备了父母代的优点,呈现了杂交优势,既耐粗饲、好饲养,又体格大,长得快。杂交三代能产奶4000公斤...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用71头4岁杂交母牛分8组进行试验,每年4—9月每月进行一次产乳量和乳成分变化的测定。8组杂交母牛的组合为:①海福特牛×安格斯牛,②安格斯牛×海福特牛,③西门达尔牛×安格斯牛,④西门达尔牛×海福特牛,⑤瑞士褐牛×安格斯牛,⑥瑞士褐牛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德系西门塔尔牛在中原农区改良本地西门塔尔杂交牛的杂交效果,为养牛业生产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本研究选择500头商丘本地西杂牛为母本,以德系西门塔尔牛(Fleckvieh)为父本,采用人工授精的方法进行杂交改良。测定杂交一代(F1)和二代(F2)各阶段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产奶性能、乳成分等各项指标。结果表明,杂交后代初生时的各项生长性能指标与西杂牛无明显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杂交后代的体尺、体重在一定程度上超过西杂牛;F1和F2代公牛的胴体重、屠宰率、净肉率均不同程度高于LSC牛,牛肉的品级提高;产奶量显著增加(P<0.05),乳品质较高。说明以德系西门塔尔牛为父本改良本地西杂牛不仅可以提高杂交后代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还可以显著改善其泌乳性能,使杂交后代由单一的肉用型转变为乳肉兼用型,提高肉牛养殖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对短本、西本杂一、二、三代及本地黄牛5个组合的肉牛冻精改良杂交后代进行测定,并比较了犊牛培育试验的效果。数据表明:肉牛冻精改良杂交组合后代的生产性能均显著高于本地牛,同一杂交组合,杂交代数越高,其生产性能越优秀。结果表明:肉牛冻精改良杂交技术,特别是多元杂交和级进杂交改良技术的推广运用,在肉牛生产中具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正> 引用良种杂交改良本地黄牛,国内已进行多年。不少作者报道不同组合的杂交牛,适应性强,生长快,产肉产奶多,经济效益好,但对杂交牛肉的营养成份,氨基酸含量及肌纤维的结构报道少。我们在山西潞城县西坡村开展山区西门塔尔杂一代、黑白花杂一代(下简称西杂,黑杂)和本地牛育肥经济效果对比实验,对三个不同杂交组的牛肉进行营养成分常  相似文献   

13.
[目的]确定育肥效果较好的湘西黄牛杂交组合。[方法]随机选择3个湘西黄牛杂交组合(黑安格斯牛X湘西黄牛、西门达尔牛X湘西黄牛、德国黄牛X湘西黄牛)的F1代6月龄犊牛,每个组合10头,组成试验组;随机选择6月龄湘西黄牛犊牛10头,组成对照组,对比分析试验组和对照组犊牛6、12、18、24月龄时的体重、平均日增重以及24月龄屠宰时的净肉率、肉质和经济效益。[结果]试验组犊牛各阶段的体重、平均日增重、净肉率和经济效益均优于对照组( P<0.01),试验组内以西门达尔牛X湘西黄牛组合为佳( P<0.01),试验牛以12~18月龄增重较快( P<0.01);对照组犊牛肉质优于试验组( P<0.01)。[结论]西门达尔牛X湘西黄牛是湘西黄牛育肥较好的杂交组合,杂交牛18月龄后出栏为宜。  相似文献   

14.
杂交肉用牛育肥性能对比试验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引进的夏洛来、皮埃蒙特和利木辛肉牛与张掖市当地西杂牛(本地黄牛与西门塔尔牛的杂交牛)开展三元杂交生产,在农户和全舍饲的两种条件下将3个三元杂交与本西杂交牛进行生长、育肥对比试验,结果表明,3个三元杂交牛生长发育迅速,增重快,均优于本西二元杂交牛;而且在全舍饲条件下,三元杂交牛更能发挥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15.
湘西黄牛与西本杂牛体尺体重测定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进国外优良肉牛品种,通过人工授精的方法,改良我县本地黄牛,杂交牛各种生产性能均有明显的改良效果。2007年6月份,我们在永顺县大坝乡、羊峰山农垦场、首车镇伴湖村、灵溪镇泽树村,进行了湘西黄牛与西×本杂交牛的体尺随机抽样测定并进行体重估算的对比工作,从体尺各指标测定对比上看,西×本杂的肉用体形较本地牛明显差异,经均数t检验体斜长、胸围差异极显著,初生体高差异极显著,2岁体高差异显著;通过体尺估测体重数据对比,体重平均数初生西本杂比本地黄牛重11.17kg,2岁西×本杂比本地黄牛重85kg,经过均数t检验,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16.
一.前言西门答尔牛是世界著名乳肉兼用牛品种之一。我区于1977年引入,在区畜牧研究所饲养,1980年以来利用本品种与本地黄牛杂交,以提高我区黄牛生产性能,培养成乳肉兼用型新品种,据不完全统计全区繁殖西黄杂1、2代和三品杂(指西门答尔×圣格鲁迪斯×本地黄牛)共约500头。我们对其外貌特征、生长发育、各项生产性能等方面作了初步观察,现将记录材料整理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肉乳兼用型和乳肉兼用型西门塔尔牛与河北省本地西杂牛杂交的改良效果,为河北省培育优质肉牛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采用肉乳兼用型西门塔尔牛(MD)冻精与乳肉兼用型西门塔尔牛(DM)冻精与河北省本地西杂母牛进行杂交,测定其后代的生长发育指标,对两种杂交后代的生长发育性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MD杂交后代的初生、3月龄、6月龄及12月龄体重均大于DM杂交后代,但结果差异不显著;日增重随着月龄增加而逐渐下降,其中除4~6月龄时DM杂交后代母牛日增重大于MD杂交后代母牛外,其余时期MD杂交后代的日增重均大于DM杂交后代;MD杂交后代胸围和腹围大于DM杂交后代,体高、十字部高及体斜长小于DM杂交后代。[结论]本研究中肉乳兼用型杂交后代较乳肉兼用型杂交后代具有更好的生长发育性能,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育肥牛增重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为了探索不同营养水平下育肥牛的增重效果,[方法]本文设计利木赞杂交牛与本地黄牛、西门塔尔二代杂与本地黄牛试验各一期、同品种添加不同饲料营养试验一期,比较其增重速度、产肉性能、经济效益等.试验结果显示,日增重、产肉性能,杂交牛都比本地牛显著提高.利木赞杂交牛与本地黄牛的试验结果为:育肥日增重,利木赞杂交牛达2 200 g,本地黄牛约为1 170 g,利木赞杂交牛比本地黄牛提高41.51%,增重效果极显著高于本地黄牛(P<0.01).西门塔尔二代杂与本地黄牛的试验[结论] 果为:育肥日增重,西门塔尔二代杂达1 200 g以上,本地黄牛为855 g,西门塔尔二代杂比本地黄牛提高22.02%,增重效果显著高于本地黄牛(P<0.05).同品种不同饲料营养试验,添加配合饲料的试验组日增重比不添加配合料的对照组提高1倍以上,添加单一玉米粉的试验组日增重介于添加配合饲料组与对照组之间.屠宰测定[结论] 果,胴体净肉重,利木赞杂交牛为154.59 kg,西门塔尔二代杂为133.3 kg,本地黄牛为109.24 kg,利木赞杂交牛和西门塔尔二代杂平均产肉量比本黄牛分别提高41.51%和22.02%.[结论]试验结果表明,推广牛品种杂交改良和科学育肥牛技术,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9.
西门塔尔改良遵义市黄牛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建忠 《中国牛业科学》2005,31(6):62-63,66
对遵义市西门塔尔牛改良的本地黄牛(西杂牛)体尺、体重及各项生产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西本杂交牛与本地牛体尺体重及各项生产性能都有了显著提高(P>0.01),西本杂初生重、6月龄、12月龄、18月龄、24月龄体重比本地牛分别提高了21.75%、49.98%、45.41%和37.63%,改良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0.
肉用型牛新品种——辽育白牛的培育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辽育白牛是以夏洛来牛为父本,以辽宁本地黄牛为母本级进杂交后,形成含夏洛来牛93.75%、本地牛6.25%血统,适应当地气候和饲养条件的肉牛新群体。初生重平均:公犊43.6kg,母犊40.3 kg。成年体重:种公牛平均1 084 kg,母牛平均为497 kg,其BPI(肉用指数)分别为7.3和3.9 kg/cm,达到肉用型牛BPI标准。目前育种基础群共有辽育白母牛4 200余头,核心群共有1 100余头,制冻精种公牛9头。辽育白牛共8个家系。外貌整齐,遗传性能稳定,具有生长快、产肉多、耐粗饲、繁殖力良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