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使用"84"消毒液分别对牛圈畜舍的空气、地面和饮水进行消毒实验,通过菌落计数法计算杀菌率来评定现场消毒效果。结果"84"消毒液对牛舍进行消毒后,空气中细菌数在消毒后20、40、60min时的杀菌率均达到90%以上";84"消毒液对牛舍地面消毒60min后,3种使用浓度的消毒液的细菌杀菌率均在99.9%以上;在饮水消毒中使用不同浓度的"84"消毒液,均能使每毫升饮水中的细菌数下降90%以上。"84"消毒液对牛舍的空气、地面和饮水的消毒效果良好,杀菌率均在90%以上,对牛舍地面的消毒效果比对空气和饮水的消毒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
目前,肉牛养殖多以家庭养殖为主,牛舍建设大多数是人畜同院,生活在一起.只有近几年建设的养殖小区脱离了人畜同院的陋习。家庭型肉牛养殖牛舍分为简易牛舍、塑料棚牛舍、平拱式牛舍和双坡式牛舍。1简易牛舍简易牛舍,属于开放式,只能挡雨,无保温能力,造价低,利用时间仅5~6个月。  相似文献   

3.
为了给肉牛生产中牛舍类型的选择及牛舍环境的控制提供参考,试验以棚式牛舍、半开放式牛舍、有窗牛舍为研究对象,对舍内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氮气和风速等进行了测定,并对不同类型牛舍内上述环境指标测定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半开放式牛舍内相对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极显著高于棚式牛舍和有窗牛舍(P0.01);温湿指数及氨气浓度高低依次为半开放舍有窗舍棚舍,且半开放舍与棚舍间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3种牛舍内的温度和风速指标未达到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4.
河北省不同地区肉牛场的环境检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择了河北省4个地区6种有代表性建筑类型的肉牛舍,对夏季和冬季舍内外的环境因素(空气温度、相对湿度、风速、光照和噪音)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夏季平原丘陵地区牛舍的温度均达到29℃以上,各地区牛舍内和牛舍外均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冬季各牛舍的舍内平均温度显著高于舍外(P0.05)。冬季燕北山区牛舍的湿度较高,接近或超过80%,而平原丘陵地区的牛舍湿度只有59%,除敞棚式牛舍(沧州)均表现出差异显著(P0.05)。舍内光照和噪音基本符合我国的相关标准,但夏季舍内风速偏低。综合分析牛舍的各项环境参数,建议河北省肉牛舍夏季配置防暑降温设施,且冬季要尽量减少舍内的湿度。  相似文献   

5.
种公牛舍直接影响着种公牛的生产性能,目前我国还没有种公牛舍建设的统一标准与技术规范,笔者先后设计使用过4种不同类型的种公牛舍,本文从布局、牛舍构造、公牛围栏、地面硬化、食槽与水槽、照明和电扇、卷帘等方面介绍了种公牛舍的设计,并提出了种公牛舍设计建议,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1牛舍对奶牛福利的影响1.1牛舍规划牛场应建在地势高燥、空旷开阔、向阳避风、地面平整和环境幽雅宁静之处。在牛舍周围和道路两旁应植树种草。养殖区应包括,泌乳奶牛舍、挤奶舍、产房、犊牛舍、干奶与妊娠牛舍、育成牛舍、隔离牛舍和  相似文献   

7.
甘肃省清水县推出了"半开放型暖棚牛舍+沼气池+厕所"的新型牛舍建造模式,提出了"肉牛养殖+沼气能源+种植"的生态养殖方式,形成以肉牛养殖为基础,以沼气生产为中介,与种植业相连接的综合性生态农业循环经济链。该模式在有效增加农牧民经济收入的基础上,还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对清水县新农村建设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1)做好牛舍卫生及消毒工作,粪污应及时清理干净,避免长时间在牛舍内堆积发酵,产生有毒有害气体。2)加强通风,以降低牛舍的湿度,排除牛舍内污浊空气。对牛舍进行降温,如搭建遮阳网、增加排风扇、对牛体喷水等。3)牛舍门窗安装纱窗网,牛舍内部使用灭蚊灯或粘蝇纸等产品,定期对牛舍内外喷洒药物等,以消灭蚊蝇,减少蚊蝇给牛带来的滋扰。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主要研究了夏季发酵床养殖模式奶牛舍与拴系式养殖模式奶牛舍内环境指标的差异。测定了牛舍的温度、噪声、相对湿度、氨气浓度和细菌密度等环境指标,并分析了其相关性。结果表明,发酵床牛舍的细菌密度为0.10×10~4个/m~3,极显著低于拴系式牛舍的2.33×10~4个/m~3(P0.01);氨气浓度为3.92mg/m~3,也极显著低于拴系式牛舍的9.68mg/m~3(P0.01);噪声强度为57.6d B,极显著低于拴系式牛舍的65.3d B(P0.01);但温湿度、温湿度指数以及其他指标在两种牛舍间没有显著的差异。另外,拴系式牛舍内的温度和噪声存在显著相关关系(Sig.(2-tailed)0.05)。综上,发酵床牛舍的环境细菌浓度、噪声强度与氨气浓度较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奶牛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河南省鼎元种牛育种有限公司180头采精种公牛的采精情况,分析两种牛舍(开放牛舍和封闭牛舍)在不同季节对种公牛日平均采精量、密度、活力的影响,以便在生产中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善种公牛饲养管理条件。结果发现,春、秋两季两种牛舍对种公牛采精量、密度、精子活力的影响无显著差异,但总体上开放式牛舍略优于封闭式牛舍。冬季封闭牛舍的种公牛采精量、精子活力显著高于开放牛舍(P<0.05)。因而认为,春秋季开放牛舍更适合种公牛的饲养,冬季封闭牛舍更利于种公牛精子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为比较发酵床牛舍与散放式牛舍对荷斯坦牛日产奶量、乳脂率、蛋白率和体细胞数的影响,该研究利用最小二乘法对江苏省A牧场散放式牛舍1 111头荷斯坦牛和B牧场发酵床牛舍886头荷斯坦牛的奶牛群体改良(Dairy Herd Improvement, DHI)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发酵床牛舍和散放式牛舍对荷斯坦牛日产奶量、乳脂率、蛋白率和体细胞数均有一定的影响。其中,发酵床牛舍荷斯坦牛日均产奶量极显著高于散放式牛舍(P0.01);散放式牛舍荷斯坦牛乳脂率极显著高于发酵床牛舍(P0.01);发酵床牛舍荷斯坦牛第1胎乳蛋白率极显著高于散放式牛舍(P0.05),泌乳后期乳蛋白率极显著高于散放式牛舍(P0.01);发酵床牛舍荷斯坦牛3胎体细胞数(Somatic Cell Count, SCC)显著低于散放式牛舍(P0.05)。研究表明,使用发酵床牛舍可以提高荷斯坦牛日产奶量和乳蛋白率,降低牛奶中体细胞数和乳脂率。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寒冷地区牛舍环境控制对犊牛肺炎发病情况的影响,提升垦区寒冷季节荷斯坦犊牛育成水平,本研究分别对圈舍温度、湿度、有害气体等方面控制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发现,环境未控制牛舍犊牛肺炎平均发病率为35.89%(290/808),环境控制牛舍为9.38%(82/874)(P0.01);未控制牛舍犊牛育成率环境为67.97%(917/1349),环境控制牛舍为92.11%(805/674)(P0.05);90日龄断奶时,环境控制牛舍犊牛平均体重比未控制牛舍高9.2kg。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影响拉萨周边肉牛生产的牛舍与环境因素,根据拉萨周边自然环境,本文从肉牛养殖场布局原则、牛舍设计与牛舍环境控制等方面进行分析,优化出适合于拉萨周边肉牛生产牛舍,并提出相应的措施控制牛舍的环境。为拉萨周边养殖场(户)牛舍建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了达到充分利用太阳热能、增加牛舍内采光量、提高牛舍内温度、降低舍内空气湿度的目的,试验根据太阳高度角在不同季节随不同地区地理纬度不同而变化的原理,确定新疆地区半开放式肉牛舍最佳屋面夹角,测定了2014年新疆大寒当日牛舍内外太阳辐射、温湿度变化。结果表明:应用最佳屋面角的半开放式肉牛舍舍内温度和湿度基本可以满足肉牛冬季正常生长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相变材料在北方冬季牛舍中的应用效果,试验在张掖市选择两个相同的双列式牛舍,在一个牛舍中悬挂相变材料,为试验舍,另一个不做任何处理,为对照舍,两牛舍进行对照处理,测量两牛舍内的温度、相对湿度、风速以及光照强度,对其热环境差异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悬挂相变材料的牛舍温度高、相对湿度低、温度变化幅度小,相变材料可以使牛舍温度提高0. 61~1. 72℃,相对湿度降低2. 71%~5. 63%。说明相变材料可以在白天将多余热量吸收储存并在夜间释放出来,改善了舍内温热环境。  相似文献   

16.
1肉牛舍类型 1.1半开放牛舍 半开放牛舍三面有墙,向阳一面敞开,有部分顶棚,在敞开一侧设有围栏,水槽、料槽设在栏内,肉牛散放其中。每舍(群)15~20头,每头牛占有面积4~5m2。1.2塑料暖棚牛舍塑料暖棚牛舍属于半开放牛舍的一种,是近年北方寒冷地区推出的一种较保温的半开放牛舍。  相似文献   

17.
大跨度横向机械通风奶牛舍环境状况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简述了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奶牛舍建筑形式——大跨度横向机械通风奶牛舍(LPCV)的产生和发展概况。LPCV牛舍建设的初衷是为了改善炎热夏季奶牛的热应激状况。最早在2005年秋季建成于美国南达科他州,目前我国已在中南部、东北地区相继建成了LPCV牛舍并投入使用。该牛舍以屋面较低、跨度较大为特征,已由最初的8列式扩展到最宽的24列式。笔者从温湿度、空气质量、通风、照明、粪污处理、福利状况等角度,系统分析了LPCV牛舍内微气候环境,以及实际生产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为今后的牛场规划设计和合理的环境调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1肉牛舍类型1.1半开放牛舍半开放牛舍三面有墙,向阳一面敞开,有部分顶棚,在敞开一侧设有围栏,水槽、料槽设在栏内,肉牛散放其中。每舍(群)15~20头,每头牛占有面积4~5m2。1.2塑料暖棚牛舍塑料暖棚牛舍属于半开放牛舍的一种,是近年北方寒冷地区推出的一种较保温的半开放牛舍。与一  相似文献   

19.
肉牛养殖场的肉牛舍较简单,可根据各地全年的气温变化和牛的品种、育肥时期、年龄而确定。建牛舍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经济实用,还要符合兽医卫生要求。有条件的可盖质量好的、经久耐用的牛舍。国内常见的肉牛养殖方式有拴系式和散放式两类,牛舍建筑有牛栏舍、牛棚舍、塑料大棚等。北方的肉牛舍,要求能保暖、防寒;南方要求通风、防暑。牛舍内应设牛床、牛槽、粪尿沟、通道、工作室或值班室。牛舍南侧有条件的设有运动场,内设自动饮水槽、凉棚和饲槽等,牛舍四周和道路两旁应绿化。  相似文献   

20.
1)牛舍.东北三省、内蒙古、青海等地牛舍设计主要是防寒,长江以南则以防暑为主.牛舍的形式依据饲养规模和饲养方式而定.牛舍的建造应便于饲养管理,便于采光,便于夏季防暑、冬季防寒,便于防疫.修建多栋牛舍时,应采取长轴平行配置;当牛舍超过4栋时,可以两行并列配置,前后对齐,相距10m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