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确定某兔养殖场病死兔的病原菌,从病死兔胃部及肠道中分离得到疑似病原菌,经16S分子鉴定,结果为魏氏梭菌和大肠埃希菌。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敏感药物筛选试验,结果显示:魏氏梭菌对氧氟沙星敏感;大肠埃希菌对阿米卡星、氧氟沙星敏感。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从一例病死山羊组织内分离到一株致病性细菌,通过鉴别培养、生化试验、分子生物学试验和动物致病性试验,证明该病原菌为羊致病性A型魏氏梭菌;毒素基因分析结果显示,该菌同时含有α和β2两种毒素基因;动物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该菌对昆明小鼠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并从试验致死的昆明小鼠病料中分离到了与病死山羊病原相一致的细菌,从而确定A型魏氏梭菌为引起该山羊死亡的主要病原菌。本试验结果为该羊场魏氏梭菌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对送检的以腹泻为主要特征的病死獭兔进行临床剖检、病理学变化观察,并作病原菌分离、鉴定,结果:分离到魏氏梭菌;将该菌纯培养物接种小鼠引起死亡,经毒素中和试验证实为A型性魏氏梭菌。表明魏氏梭菌是引起本次獭兔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从广东四会地区某猪场送检的病死猪肠管内容物中分离到1株疑似猪魏氏梭菌的细菌。经形态学观察、培养特性鉴定、生化试验、致病性试验,显示该菌为魏氏梭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分离菌对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卡那霉素等高敏,对四环素、氨苄西林、磺胺甲恶唑等耐药。  相似文献   

5.
为了对贵州省某羊场发病山羊进行诊治,采用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剖检、细菌分离培养、生化鉴定和PCR技术确诊,进行了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该羊场发病羊只为链球菌、魏氏梭菌和支原体混合感染;分离菌对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高度敏感。针对不同情况提出了不同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笔者从某猪场疑似猪魏氏梭菌病病例中分离到一株魏氏梭菌,为了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及其发病机理,对分离菌进行了形态培养、生化试验、动物实验等鉴定,鉴定结果为C型魏氏梭菌.药敏试验表明本株魏氏梭菌对青霉素、磺胺药敏感性较高.  相似文献   

7.
魏氏梭菌是一种梭状芽孢属条件性致病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同时也是肠道中的常在菌之一.猪魏氏梭菌病是魏氏梭菌生长繁殖产生的毒素引起猪的一种急性肠毒血症.2007年10月份,吉林省珲春市某养殖场送检急性死亡仔猪,经实验室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和镜检,可见革兰阳性粗杆菌,无鞭毛,该菌可引起含铁牛乳的爆烈发酵,根据这些生化特点结合动物感染试验确诊病原为魏氏梭菌,毒素中和试验结果表明其为A型魏氏梭菌.  相似文献   

8.
本所研制的C型魏氏梭菌油乳剂灭活疫苗,经安检、效检合格,免疫孕后期母猪1017头,产仔9913头,有效率达99.97%。用该菌苗制的高免血清,在发生红痢(C型魏氏梭菌病)的仔猪群中注射,有效率93.7%。 C型魏氏梭菌药物敏感试验,苯唑青霉素呈中度敏感,青霉素、链霉素合用组低度敏感.  相似文献   

9.
<正>鸡的魏氏梭菌感染并不是一种新病,在解剖鸡的过程中经常遇到,但是有的基层兽医技术人员对于魏氏梭菌感染的病变仅达到一知半解。常与新城疫、禽流感、小肠球虫病的病变混淆。现笔者对鸡魏氏梭菌感染以及容易混淆疾病的鉴别诊断论述如下:1病原1.1魏氏梭菌又称产气荚膜梭菌,该菌为革兰氏阳  相似文献   

10.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诊断魏氏梭菌病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建立了一种诊断动物魏氏梭菌病的方法。试验根据已报道的浕毒素基因设计PCR引物建立其诊断方法。该方法特异性强 ,仅可检测出魏氏梭菌 ;敏感性高 ,每克粪便可检出 2× 10 5个菌。初步应有结果表明 ,所建立的PCR诊断方法适合于人和动物魏氏梭菌病的临床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1.
无菌采取内蒙古通辽市某羊场病死羊肠道内容物、肝脏和肺脏,进行细菌的分离培养。将从十二指肠内分离到的1株疑似致病菌株进行生化试验、小鼠致病性试验,再将其通过魏氏梭菌多重PCR试验、魏氏梭菌ELISA试验及16S rRNA PCR试验进行鉴定。将PCR产物进行测序并进行了16S rRNA基因的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经细菌生化试验、多重PCR试验、ELISA试验和16S rRNA试验均证实此分离株为A型产气荚膜梭菌;进化树分析显示该菌与序列号为HQ808749.1(美国)的A型产气荚膜梭菌遗传距离最近。结果表明,该羊病例所分离的致病菌为A型产气荚膜梭菌。  相似文献   

12.
青海省互助县某羊场藏系绵羊患病死亡,伴有腹泻、神经症状,为快速确诊发病原因,及时防控和治疗,采集病羊样品5份,通过镜检、细菌分离培养、分子生物学试验及致病性试验进行病原鉴定分析。结果证明此次病原菌为羊致病性D型魏氏梭菌,毒素基因分析显示该菌同时含有α和ε两种毒素基因,动物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该菌对昆明系小鼠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并从试验致死的小鼠中分离到与藏羊病原相一致的细菌。三种基因的遗传进化树显示,该菌具有较强的多样性。研究确定了本次藏羊致死的主要病原为D型魏氏梭菌,结果可为该羊场梭菌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从疑似兔魏氏梭菌病例中分离到一株魏氏梭菌菌株,对其生化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并用纸片法对分离菌株进行了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呈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对氨苄西林药物敏感性最高,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耐药。  相似文献   

14.
对分离于某犬场的魏氏梭菌疑似物进行厌氧培养、生化鉴定、动物接种、药敏试验、血清型鉴定,同时结合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剖检等措施,确定该犬场发病的原因是感染A型魏氏梭菌,敏感药物有氟本尼考、氯霉素、替硝唑等.  相似文献   

15.
犊牛魏氏梭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7年1月,山东省某规模化奶牛场10~20日龄犊牛出现腹泻、拉血便、呼吸困难等症状,部分犊牛突然死亡。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和尸体剖检,初步怀疑为魏氏梭菌感染。采集病料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细菌分离鉴定、生化试验、16S及毒素基因检测等,证明疫情由A型魏氏梭菌所致。对死亡犊牛的肠内容物及分离菌株进行致病性研究,发现肠内容物及分离菌株具有较强的致病性。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对青霉素、头孢噻呋、恩诺沙星等表现极敏感。根据病原确诊情况及药敏试验结果,指导临床用药,及时控制了牛场疫情。  相似文献   

16.
魏氏梭菌是一种造成猪传染性坏死性肠炎、猪梭菌性肠炎和仔猪肠毒血症的致病菌。该菌可导致仔猪红痢、育肥猪种猪猝死症等魏氏梭菌病,给养猪生产带来了巨大危害。目前我国对于该病的防治措施是采取药物治疗、加强饲养管理、免疫治疗以及基因工程疗法等措施。本文就该菌给养猪生产带来的危害加以综述,旨在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减少该菌对养猪生产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17.
采用兔抗魏氏梭菌 α-毒素 Ig G致敏马红细胞建立了反向间接血凝试验 ,该诊断试剂与魏氏梭菌标准株的培养上清液发生特异的凝集反应 ;在 PB缓冲液中不自凝 ;与其他致病菌培养上清无交叉反应。对现场分离样品的检测结果表明 :该方法与其生化试验结果的符合率为 97.2 %,可用于兽医临床上魏氏梭菌病的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同时检测大肠杆菌和魏氏梭菌的二重PCR方法,根据兔肠致病性大肠杆菌(REPEC)的eae毒力基因和魏氏梭菌的α-toxin毒力基因的基因文库,设计了两对分别与eae基因和α-toxin基因互补的引物,用这两对引物对同一样品中的REPEC和魏氏梭菌模板进行二重PCR扩增。结果均得到了两条特异性大小与试验设计相符的833bp(REPEC)和324bp(魏氏梭菌)的扩增条带,而对其它3种病原菌的PCR扩增结果均为阴性;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该二重PCR技术能检出10cfu的REPEC,10cfu的魏氏梭菌。  相似文献   

19.
兔魏氏梭菌病是由魏氏梭菌所引起的以急性下痢为特征的家兔消化道疾病。又称兔魏氏梭菌性肠炎或兔肠毒血症。 魏氏梭菌也叫产气荚膜梭菌,为两端稍钝圆的革兰氏阳性大杆菌,有6个菌型。家兔魏氏梭菌病是由A型和E型及其所产生的外毒素所引起的。该致病菌广泛存在于动物的肠道、粪便及土壤中,在正常情况下,增殖缓慢,产毒量少。当气候和饲料突变,动物胃肠道环境改变,消化机能紊乱时,该病菌便迅速繁殖,并且产生大量高度致死性的外毒素和气体,  相似文献   

20.
1病原鸡坏死性肠炎的病原是C型魏氏梭菌。而直接致病因素是由魏氏梭菌所产生的毒素。魏氏梭菌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如水、土壤、饲料以及动物的肠道内都含本菌。魏氏梭菌为革兰氏阳性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