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上期回顾     
《猪业科学》2011,28(6)
健康猪群的建立与维护 目前,很多猪场的猪群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猪群健康状况制约了养猪生产水平的提高,对食品安全也构成威胁,如何建立高度陡康的猪群并使高健康猪群的健康状况维持下去,是摆在养猪业面前的一个难题。猪场地理位置、场所设备设施、健康的核心群猪种、完善的生物安全体系以及科学合理的猪群管理措施都是与高度健康猪群建立与保持的息息相关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上期回顾     
健康猪群的建立与维护 目前,很多猪场的猪群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猪群健康状况制约了养猪生产水平的提高,对食品安全也构成威胁,如何建立高度陡康的猪群并使高健康猪群的健康状况维持下去,是摆在养猪业面前的一个难题。猪场地理位置、场所设备设施、健康的核心群猪种、完善的生物安全体系以及科学合理的猪群管理措施都是与高度健康猪群建立与保持的息息相关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保育猪群发生副猪嗜血杆菌病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诊断和防治措施,并提出了加强免疫、选择有效的药物组合对猪群进行常规的预防保健、改善猪群饲养环境等措施,保障猪群稳定生产。  相似文献   

4.
周业  杨亮宇  杨玉艾 《猪业科学》2010,27(10):38-41
猪场中猪群的免疫力决定了猪群的健康状况,从而影响猪的生产性能。一些猪场为了提高生猪瘦肉率,大量引种和进行品种改良,在取得良好预期目标的同时,猪群免疫力却出现了下降的趋势。从营养水平、疾病、饲料、用药、免疫、应激和环境等方面入手,分析引起猪群免疫力下降的因素,旨在为提高猪群免疫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发病猪群的生理指标,为临床诊断和防控提供参考,将采样猪群分为3组,未免疫发病猪群、免疫后发病猪群和免疫后健康猪群,采用前腔静脉采血,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进行血液生理指标分析。结果:发病猪群的白细胞数和淋巴细胞数显著低于免疫后健康猪群,未免疫发病猪群的中间细胞数高于免疫后健康和发病猪群;发病猪群的红细胞数及其相关指标低于免疫后健康猪群;免疫后发病猪群的血小板数显著高于未免疫发病和免疫后健康猪群。猪群感染PRRSV发病后,表现出贫血现象,而且机体免疫力下降,致使猪群更易继发感染其他疾病。  相似文献   

6.
华中某规模化猪场存栏母猪约1 200头,于2017年5月多批35日龄保育猪出现倒地后急性死亡等症状,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和对病死猪临床剖检,初步诊断为猪群免疫PRRSV疫苗后继发感染HPS和SS。采集剖检猪组织样品进行PCR检测、猪蓝耳ORF5测序、细菌分离、药敏试验,确定为猪群免疫PRRSV疫苗后,继发感染HPS和SS导致35日龄猪群出现倒地后急性死亡。在确定猪群急性死亡原因后,对发病猪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性药物进行治疗,并加强猪群饲养管理、做好生物安全和推迟猪群PRRSV疫苗免疫时间,之后连续跟踪2个月,猪群生产力逐渐恢复。结果表明该防控方案有效地控制了猪群免疫JXA1株PRRSV疫苗后继发感染HPS和SS问题,有力的保证了猪群生产。  相似文献   

7.
为了进一步建立完善健康猪群的技术规范,探讨健康猪群在生产上推广的可行性,本课题对建立的健康猪群的各个技术环节进行了系统研究,对成功建立的健康猪群的生产性能与普通猪群的生产性能进行了比较和考察,并对健康猪群技术的推广应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猪群管理是猪场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猪群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生产效益的高低。养猪场里繁殖猪群一般由母猪、公猪、后备母猪组成。这些猪在猪群中所占比例叫做猪群结构。规模化  相似文献   

9.
检查猪群的细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芦惟本 《北方牧业》2013,(18):18-19
1检查猪群的顺序1.1安定猪群的检查程序一般遵守以下顺序:从产房到保育舍、配种舍、妊娠舍最后到公猪舍。1.2不安定猪群的检查程序若全场所有阶段猪群均有问题,仍照正常程序检查,但应将最严重的猪群放在最后检查。如果只是某一生产阶段的猪群有问题,应将此阶段猪群放在最后检查。2检查猪群的内容包括猪群检查、个体检查、环境检查、饲料检查、病史与档案检查等。3群体检查通用要求3.1社群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为了调查地方猪种与引进猪种肺炎支原体的流行情况,本试验以姜曲海猪、苏姜猪、长白猪为调查对象,通过不同猪群发病情况、血清学、鼻拭子病原检测和屠宰肺部病变情况了解不同品种间肺炎支原体流行病学情况。结果表明:姜曲海猪、苏姜猪、长白猪的猪群发病率分别为17.43%、3.27%、2.41%,死亡率分别为7.71%、0.92%、0.60%,姜曲海猪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苏姜猪和长白猪;姜曲海猪群血清阳性率达36.84%,比苏姜猪群高约22百分点,比长白猪群高约24百分点;姜曲海猪群肺部病变指数评分极显著高于长白猪群和苏姜猪群(P0.01);而从猪群鼻拭子肺炎支原体病原检测结果看,3个品种猪群之间携带病原情况并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说明不同品种猪群间存在流行病学差异,中国地方猪种的易感性明显高于引进猪种。  相似文献   

11.
正秋季气温多变,昼夜温差较大,养猪场如对猪群饲养管理不当,如再加上对猪群频繁的转栏并群或分群,突然改变猪群的饲养管理环境,突然更换饲喂猪群的饲料种类,给猪群免疫注射、药物驱虫的频率增大等多种应激刺激,则极易导致猪群诱发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发生。一、病原和流行病学分析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胸膜肺  相似文献   

12.
猪"无名高热"现象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7~8月份,我国江西、安徽、江苏、湖南、湖北等地育肥猪、繁殖猪群先后发生了一种临床以高热、食欲废绝、躯体全部或局部毛孔出血、局部皮肤皮下瘀血为特征,传染性强,病死率较高的疫病,有人称为“猪无名高热症”。1临床特征此次疫病的明显特征是:①主要发生于养殖场和散养猪群,规模饲养场很少发生;②主要发生于育肥猪群和繁殖母猪群,尤其是购买仔猪育肥猪群和饲喂饭店下脚料的猪群多发,自繁自养猪群较少发生,但与鸡混养的猪群也有疫病发生的报告,但临床症状不完全相同。按照临床症状分,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1.1高热加出血型多发于繁殖…  相似文献   

13.
试验旨在研究普通猪群、病猪群血常规指标的变化,辅助诊断猪群健康水平,为猪群疫病防控提供一种辅助方法。在相同的饲养条件下,随机选取250头健康种猪组建普通猪群;选择51头发病种猪组建病猪群,分析2个猪群血常规指标的差异,并将结果与无特定病原(SPF)猪群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病猪群血小板总数(PLT)、中性粒细胞数(GRN)显著高于普通猪群(P0.05),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GRN%)极显著高于普通猪群(P0.01),平均红细胞体积(MCV)显著低于普通猪群(P0.05),血小板体积(MPV)、白细胞总数(WBC)、淋巴细胞数(LYM)、中间细胞数(MID)、中间细胞百分比(MID%)极显著低于普通猪群(P0.01)。综合血常规指标生理作用及其在SPF猪群中的验证结果,GRN%上升预示猪群可能正在感染疾病,GRN%可以作为辅助诊断猪群健康水平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本文总结了1例副猪嗜血杆菌病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解剖病变和诊断,并提出了良好的猪舍环境是猪群快速健康生长的外部条件,也是猪群防病的基本条件。一般猪场可以通过改善饲养管理,控制猪群密度,保证通风良好;减少猪群流动,杜绝大小不同猪只混养;搞好猪场、猪舍清洁卫生、加强消毒、在断奶转群、长途运输前后、药物预防控制发病。  相似文献   

15.
猪免疫力低下的因素及其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猪群的饲养管理过程中,猪只时刻都会遭受各种病原微生物的侵袭.在正常的情况下,猪群机体的免疫力能够抵抗各种微生物的入侵,但由于各种因素使猪群免疫力降低,从而降低了猪群自身的抵抗力,同时猪群免疫力系统不能产生正常的免疫应答,导致疫苗效力下降,致使猪群发生疾病.  相似文献   

16.
自19世纪初欧洲对瘦肉型猪进行品种选育以来,大白、长白、杜洛克等瘦肉型品种猪的抗病力、生长速度、生殖性能等已经步入了一个较为健康的发展水平.而自从我国引入瘦肉型品种猪以后,"洋猪中用"却陷入了"引种—退化—再引种—再退化"的恶性循环的怪圈.疾病暴发、生长速度迟缓、生殖性能低下等影响猪群的各项硬性指标均显著低于欧美发达国家,一样的品种,为何在我国却养出了不一样的猪呢?本文从造成猪群亚健康的"中医毒素"理论出发,阐述了内脏毒素蓄积与猪群外观症状及造成猪群性能低下的关系和我国猪群亚健康的现状.  相似文献   

17.
利用疫苗和药物,不需要将猪群全部淘汰将猪肺炎支原体从肥育猪群中根除。对3 243头来自猪肺炎支原体阴性猪群的保育猪在被转入猪肺炎支原体阳性肥育猪群前一次性注射灭活疫苗。在第1群已免疫的猪肺炎支原体阴性猪群被转入猪肺炎支原体阳性猪群时,对阳性猪群使用抗生素类药物。所有猪群按猪舍采用全进全出方法进行管理,猪舍内通风和清粪采用单独的处理系统。之后猪场只从猪肺炎支原体阴性母猪群所生产且没做疫苗免疫的仔猪群引猪。血清学调查结果显示,5年半无猪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结论:这项无需使用全部淘汰方法建立无猪肺炎支原体猪群的根除计划已经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养猪规模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其疫情也变得愈加复杂。为有效控制疫病,提高经济效益,需要对猪群开展合理的健康检测及积极有效的保健措施。为猪群创造良好的生长发育环境,不仅可以提高猪的生产性能,而且能提升猪群健康水平、增强猪群抗病力。笔者从增强猪只体质、做好猪场的卫生与消毒、加强猪群免疫接种、合理进行药物保健和坚持自繁自养、全进全出5个方面介绍了规模养殖场的保健措施。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猪突发性疫病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多数猪场破产倒闭,猪群免疫失败给突发性猪病的发生提供了条件。在我国,尽管猪群免疫病种逐年增加,但猪瘟、猪蓝耳病、猪圆环病毒病等病种仍然在猪场存在和流行,随时有暴发的潜在威胁。笔者结合多年的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经验,针对猪群免疫失败原因总结了几条建议,以期引起猪场对科学控制免疫失败的重视。一、猪群免疫失败的原因1.母源抗体的干扰。多数病  相似文献   

20.
猪的主要免疫抑制性疾病的临床控制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猪病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复杂,临床上难以诊断,其控制难度越来越大,许多养猪场搞不清本场猪群感染了什么病,虽然用了很多药物,但疗效不明显,虽然按免疫程序注射了疫苗,但仍发生该种传染病,给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猪群普遍存在免疫抑制性疾病所致,主要是: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俗称“猪蓝耳病”、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肺炎支原体病(MH)又称猪喘气病。这三大疾病在猪群中的存在,导致猪群机体免疫机能低下,抑制免疫应答,导致免疫失败,造成多种疾病混合感染。1猪群混合感染PRRS、PCV-2、MH现状通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