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随着养猪业规模化、集约化的加速,养殖环境的复杂化导致猪场疾病多发,疾病的混合感染、持续感染、非典型化等新特点仅凭临床症状和病理解剖难以正确把握,最科学最有效的办法是专业的实验室检测。准确判断疾病发生的根源、发展规律,有计划有目的地监测是猪场制定科学合理防疫保健程序的重要依据。猪病程序化监测具有重大意义,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7大好处:帮助正确引种;制定免疫程序;评估免疫效果;预警疾病风险;准确诊断疾病;净化重要疾病;协助健康管理。1引种监测方案1.1引种监测目的(1)确保引进的种猪健康,无特定病原;(2)根据相关抗体水平的检测,制定防控策略和免疫程序;  相似文献   

2.
三、防治措施 (一)疾病引起的腿病采取的措施 1.制定正确的免疫程序。定时免疫监测,适时接种,既要保证种鸵鸟的健康,又要保证后代较高的母源抗体,雏鸵鸟按正确的免疫程序接种呼吻弧和新城疫苗,保持健康的免疫器官,增强机体抵抗力,从而避免其它传染病的发生。 2.用药和检测。对细菌性传染病要根据疾病流行的季节和流行病学特征用药预防。最好在0~3月龄的  相似文献   

3.
不断涌现的疾病是制约我国养猪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而免疫接种是预防疾病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免疫接种离不开免疫程序的制定,免疫程序的制定需要考虑猪场的免疫状态、传染病的流行特点、当地和周边的疫情、疫苗的免疫特性、免疫接种时间、部位、频次等诸多因素。因此,任何一个猪场都需要结合自己的情况量身定制适合自己的免疫程序;免疫程序制定完成后,还需要借助完善的疫病和免疫效果监测制度,对其进行不断优化调整,从而使猪群建立坚强、有效的防疫屏障。  相似文献   

4.
如我们所知,健康与疾病控制在商品家禽的生产管理中依然是优先关注的领域。饲养员和技术人员都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来监测生产中鸡群的健康和生产性能。家禽饲养的许多方面(包括环境、遗传、免疫程序、预防和治疗药物、饲料添加剂、营养、卫生设施以及饲养场的生物安全)都影响着家禽的健康。  相似文献   

5.
如我们所知,健康与疾病控制在商品家禽的生产管理中依然是优先关注的领域.饲养员和技术人员都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来监测生产中鸡群的健康和生产性能.家禽饲养的许多方面(包括环境、遗传、免疫程序、预防和治疗药物、饲料添加剂、营养、卫生设施以及饲养场的生物安全)都影响着家禽的健康.  相似文献   

6.
如何确保鸡群均匀有效的抗体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均匀有效抗体是指免疫后的鸡群个体间所产生抗体的有效性和均匀度。目前在养鸡业中,免疫接种已成为有效控制传染性疾病和保障鸡群健康的一种不可缺少的措施;免疫后能否产生均匀有效的抗体,是衡量免疫效果的标准。介绍了影响鸡群健康状况的主要因素,免疫程序的制定、疫苗选择和免疫操作对产生均匀有效抗体的影响以及抗体监测对产生均匀有效抗体的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7.
动物的强制免疫,是国家对严重危害养殖业生产和人体健康的动物疫病采取制定强制免疫计划,确定免疫用生物制品和免疫程序,以及对免疫效果进行监测等一系列预防控制动物疫病的强制性措施,以达到有计划按步骤地预防、控制、  相似文献   

8.
1强制免疫的概念强制免疫是指国家对严重危害养殖业生产和人体健康的动物疫病,采取制定强制免疫计划,确定免疫用生物制品和免疫程序,以及对免疫效果进行监测等一系列预防控制动物疫病的强制性措施,以达到有计划分步骤地预防、控制、扑灭动物疫病的目  相似文献   

9.
在养殖场对畜禽进行养殖的过程中就需要对疾病的防治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这样能够保障畜禽的健康,由此保障中小型养殖场环境的健康性.我国很多地区的中小型养殖场在养殖环境上以及基础设施上不是非常过关,并且动物的免疫程序非常混乱,需要增加更多的投入,并且加强控制,建立起动物疾病防疫以及消毒和疫情监测等等多种机制,避免出现更多的类似性问题.本文将详细分析中小型养殖场畜禽疫病防治存在的问题及应对办法,希望能够有效减少中小型养殖场畜禽疫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通过猪瘟抗体的监测显示:南康区部分中小猪场猪瘟免疫抗体水平不整齐。为了优化南康区中小规模养猪场(户)猪瘟免疫程序,我们选用3个养猪场进行试验并监测抗体,根据抗体监测结果,探索一种相对合理的猪瘟免疫程序。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旨在优化规模化猪场猪瘟免疫程序。选取猪场A、B、C年龄和体重相近、品种相同的新生仔猪分别250头、250头、50头,通过确定首免和二免的时间与免疫剂量,比较原场猪瘟免疫程序,进而优化猪瘟免疫程序。试验结果表明,猪场A、B、C仔猪按照优化的猪瘟免疫程序免疫后,随着日龄的增大,猪瘟抗体合格率相应增长,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首免与二免后,猪场A优化的免疫程序抗体水平极显著(P0.01)高于原场免疫程序;首免后与二免后7 d,猪场B优化的免疫程序猪瘟抗体水平显著(P0.05)高于原场免疫程序,二免后21 d、35 d、49 d,猪场B优化的免疫程序猪瘟抗体水平极显著(P0.01)高于原场免疫程序。确定免疫程序为首免21日龄,免疫剂量为2头份,二免56日龄,免疫剂量为4头份。二次加强免疫后,仔猪猪瘟抗体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合格率高于国家要求的70%以上标准,持续监测发现,猪瘟抗体水平可维持112 d。  相似文献   

12.
针对一些地方在防治猪疫病上普遍存在滥用、泛用疫苗和抗生素、免疫不规范,导致疾病越来越复杂,损失越来越大的困扰。使笔者认识到不提高动物的免疫力难以控制当前动物疫病的严重流行,故在部分中小规模猪场全面推广实施程序免疫加药物预防保健,健康养殖新技术--即动物疫病综合防控技术的扩展和优化,现将筛选的免疫程序和保健方案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1后备种猪的免疫程序60日龄以前,注射同生长肥育猪的免疫程序;配种前40天,注射口蹄疫灭活疫苗2毫升;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养鸡总体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新城疫免疫程序方面也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但仍有不少养鸡场时有发生新城疫,免疫失败也不断发生,目前,新城疫仍是危害养鸡业的主要疾病之一,在防制新城疫的计划中,除了加强综合性防疫措施和严格执行检疫制度外,实行合理的疫苗接种是预防新城疫的重要手段。建立可靠的免疫程序主要应根据当地具体情况,结合HI抗体监测制定出较合理的免疫程序,包括饲养情况,卫生状况和鸡体的健康情况,当地新城疫病毒的毒国及致病性,免疫接种途径,疫苗类型,鸡的日龄,母源抗体的滴度及个体间差异程度,其他疾病流行情况等。  相似文献   

14.
正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是基层畜牧兽医部门基础性工作,免疫质量的好坏对畜牧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做好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工作,基层动物防疫员应合理储运和使用疫苗,规范注射操作方法,做好免疫标识,规范建立免疫档案以及做好疫苗免疫记录,实现动物疫病的可追溯管理。强制免疫是国家对危害养殖业生产和人体健康的动物疫病,采取制定强制免疫计划,确定免疫生物制品和免疫程序,以及对免疫效果进行监测等一系列预防控制  相似文献   

15.
正目前,新疆自治区的集约化、标准化养殖场基本都能做到科学免疫,有效控制了各种动物疾病的发生,但中小规模养殖场、部分散养户还没做到科学、合理免疫。在疫苗管理使用上还存在问题,往往造成免疫失败而引发各种疾病。1科学合理制定免疫程序规模养殖场要根据国家对重大动物疫病防疫规划的要求,结合本地区或本场疾病流行情况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有条件的规模养殖场可通过抗体监测,制定符合本场的免疫程序,并视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  相似文献   

16.
卷首语     
<正>又到了秋末冬初畜禽疾病的多发季节,免疫是预防动物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但只有给畜禽进行疫苗接种时,做到选择优质的疫苗、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采用正确的接种途径、注意操作技术、建立抗体监测制度、加强科学的饲养管理、健全生物安全体系等,才能真正确保畜禽的健康生长,提高经济效益。疫苗安全关系免疫成败,本期针对受到养殖者广泛关注和颇有争议的"疫苗安全"和"强  相似文献   

17.
猪群健康是猪场生产的基本保障,传染性疾病永远是威胁猪群健康的主要因素,制订科学的切合实际的免疫病种与免疫程序是猪场培养健康猪群的重要手段.笔者结合生产实践的经验与教训,就科学合理制订猪场免疫程序谈些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疫苗接种是预防动物疫病的最有效途径,而免疫程序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免疫效果的好坏。建立免疫程序应重点考虑本区域主要流行的疫病、本场的疾病背景、传染病的流行特点及本场实际生产情况,以因地制宜为原则,制定出适合本场的免疫程序。免疫程序不是固定不变的,在实施免疫程序的过程中还应定期观察免疫效果,以便合理调整实施免疫程序,以期获得最佳的免疫效果。在免疫程序实施过程中,还应建立猪群免疫监测机制。  相似文献   

19.
我场在种猪兽医防疫保健工作中,重视各项措施的建立和健全,在生产实践中严格实施,采取卫生消毒,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做好环境控制,制定适合本场的免疫程序,坚持免疫与疫病监测,进行药敏试验,饲料添加药物与饮水给药预防疾病,取得了较好效果,为育种工作提供了健康保障。  相似文献   

20.
正1科学免疫根据当地疫病流行情况及仔猪日龄、母源抗体水平等制订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并采用可靠的免疫方法对仔猪进行免疫。定期监测免疫效果,并根据监测结果调整免疫程序。免疫前要检查猪的健康情况,病猪应立即隔离治疗,待其痊愈后再进行免疫。免疫前后几天不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抗病毒药物,以免影响免疫效果。2提高营养水平营养状况影响着猪的抵抗力,改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