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羊结肠小袋纤毛虫滋养体消毒剂杀灭试验的绝对致死浓度(lethal concentration,LC100),筛选高锰酸钾、福尔马林和NaOH进行半数致死浓度(LC50)测定试验。结果表明,高锰酸钾、福尔马林和NaOH对羊结肠小袋纤毛虫2 h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8.531×10-4、4.213×10-4和10.50×10-4,12 h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6.502×10~(-5)、8.267×10~(-5)和10.31×10~(-5)。三种药物均是体外杀灭羊结肠小袋纤毛虫滋养体的高效消毒剂。  相似文献   

2.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 NPV)是主要的家蚕病毒病病原之一,由其侵染家蚕引发的家蚕核型多角体病(血液型脓病)严重影响云南的蚕业生产。测定分离自云南蚕区的Bm NPV株系(Bm NPV-YN1)对家蚕1~5龄幼虫的毒力,并运用"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模拟分析该病毒株对家蚕各龄幼虫的感染致病力。结果表明,以浓度为1×10~8~1×10~5m L~(-1)的Bm NPV-YN1多角体悬液添食处理后,家蚕各龄幼虫的感病死亡率随添食病毒多角体悬液浓度的降低而下降,添食1×10~7m L~(-1)Bm NPV多角体悬液后第7天,家蚕1~5龄幼虫的累积死亡率分别为100%、76.67%、72.22%、56.67%和26.67%。Bm NPV-YN1对家蚕幼虫的致病力与龄期相关,其敏感程度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1龄、2龄、3龄、4龄、5龄。用Bm NPV-YN1多角体悬液添食家蚕1~5龄幼虫后第7天,致死中浓度(LC_(50))估计值分别为4.78×10~4m L~(-1)、5.38×10~5m L~(-1)、2.22×10~6m L~(-1)、7.95×10~6m L~(-1)和3.92×10~8m L~(-1)。在1×10~8~1×10~5m L~(-1)浓度范围内,Bm NPV-YN1对家蚕幼虫的致死中时(LT_(50))与添食浓度相关,对1~4龄幼虫的LT_(50)值随着Bm NPV-YN1添食浓度的降低而增加。研究结果表明,Bm NPV-YN1对家蚕具有较强的侵染致病效应,提示云南蚕区对血液型脓病的防控应以小蚕期为主,同时密切关注各龄期的眠初期。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兽用双黄连注射液中非法添加4种解热镇痛类药物的方法。采用Waters Symmetry C18(4.6 mm×250 mm,5.0μm)色谱柱分离4种解热镇痛类药物,以磷酸盐缓冲液(p H值7.0)-甲醇(65∶35)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进样量10μL,采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进行检测,采集的波长范围190~400 nm,分辨率为1.2 nm,记录260 nm处的色谱图。结果显示,4种解热镇痛类药物的浓度在1~100μg/mL范围内的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均为0.999 9,回收率在97.8%~100.8%,相对标准偏差在0.9%~4.0%,检测限1.0 mg/mL。本方法快速、准确,可用于兽用双黄连注射液中非法添加解热镇痛类药物的定性和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4.
试验选取900只1日龄中国淮南青脚麻鸡,随机分成9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对试验鸡分别饲喂基础日粮、添加了150mg/kg金霉素的基础日粮及添加了两株芽孢杆菌的基础日粮,其中地衣形芽孢杆菌与枯草芽孢杆菌的添加比例分别为:0∶1×10~6、2.5×10~5∶7.5×10~5、3.3×10~5∶6.6×10~5、5.0×10~5∶5.0×10~5∶6.6×10~5、3.3×10~5、7.5×10~5∶2.5×10~5、1.0×10~5∶0,饲喂周期为56天。结果表明,在日粮中添加6.6×10~5∶3.3×10~5的地衣形芽孢杆菌与枯草芽孢杆菌,可以显著增加鸡的末重与平均日增重,降低料重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添加此比例芽孢杆菌时,盲肠中乳酸杆菌与双歧杆菌总量显著增加,大肠杆菌与沙门氏菌显著降低(P0.05)。肠绒毛高度和绒毛高度对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隐窝深度的比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十二指肠和回肠隐窝深度明显降低(P0.05)。该组鸡血浆中总抗氧化能力、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提高,而血浆丙二醛含量降低(P0.05),同时,氨、尿酸、尿素氮浓度和黄嘌呤氧化酶活性降低(P0.05)。总之,日粮中添加比例为6.6×10~5∶3.3×10~5的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可以改善鸡生长性能、盲肠菌群、血浆生化参数,并显著改善小肠形态,同时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制备洛克沙胂新型人工抗原,采用碳二亚胺法(EDC)将4-羟基苯胂酸衍生物与牛血清白蛋白偶联作为免疫原免疫新西兰白兔,利用紫外扫描法、质谱法对偶联产物进行鉴定并计算偶联比,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其免疫活性。结果显示,成功合成了具有较高的免疫活性洛克沙胂的人工抗原,4-羟基苯胂酸衍生物与牛血清白蛋白、卵清蛋白的偶联比分别为4.2∶1和12.6∶1,包被抗原和抗体的最适工作浓度分别为1.6×10~4、8.0×10~3,以此建立了洛克沙胂的间接竞争ELISA检测方法,该方法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为(41.81±0.68)ng/mL,在鸡蛋中的空白添加回收率范围为72.5%~91.4%%,变异系数(RSD)10.07%。交叉反应试验表明,除3-氨基-4羟基苯胂酸(16.15%)外,与2-氨基苯胂酸(9.59%)、4-羟基苯胂酸(0.43%)、阿散酸(1.63%)和苯胂酸(0.95%)只存在微弱的交叉反应。本研究为洛克沙胂ELISA快速检测试剂盒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C-MSMS)与鲎试验(LAL)在检测畜禽舍空气内毒素中的应用效果及相关性,以及气载内毒素是否对环境和饲养人员健康构成危害。[方法 ]通过国际标准AGI-30液体冲击式空气采样器,在4个养殖场16个畜禽舍采集空气样品,采用GC-MSMS与LAL测定空气细菌内毒素浓度。[结果 ]LAL测定的牛舍、猪舍、羊舍和禽舍空气细菌内毒素浓度中间值分别为1.85×10~5 EU/m~3、2.76×10~6 EU/m~3、4.82×10~5 EU/m~3、6.55×10~6 EU/m~3;而GC-MSMS测定的分别为3.3×10~4 EU/m~3、1.26×10~5 EU/m~3、2.4×10~4EU/m~3和8.21×10~5 EU/m~3。GC-MSMS在禽舍检测出的空气内毒素浓度显著大于其他畜舍(p0.05)。用LAL和GC-MSMS分析测定的空气中内毒素浓度超过了对大多数动物和人体有威胁的阈限值1.0×10~3EU/m~3。用GCMSMS与LAL测定的禽舍和羊舍空气样品中细菌内毒素浓度之间存在显著相关(p0.05),而牛舍和猪舍之间浓度没有显著相关性。GC-MSMS主要检测存在于动物舍空气内毒素中含有C_(14)-C_(18)链的3-羟基脂肪酸。LAL测定的内毒素浓度与含有C_(14)-C_(16)链3-羟基脂肪酸量之间有显著相关(p0.05)。[结论 ]GC-MSMS与LAL联合应用可以提高检测气载内毒素的准确性,且本研究表明畜禽舍中检测到的空气细菌内毒素浓度可以危害人类和家畜动物健康。  相似文献   

7.
建立双波长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检测不同给药剂量组大鼠体内三聚氰胺、三聚氰酸和尿酸含量的方法。采用C18色谱柱,流动相为0.5mmol/L磷酸盐(pH 7.4)-甲醇(95∶5,V/V),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为213nm,尿酸为285nm,进样量10μL,柱温25℃。样品用0.6mol/L高氯酸沉淀蛋白质。结果表明,三聚氰胺、三聚氰酸、尿酸分别在0.10~1.00×10~2、0.50~1.00×10~2、0.20~1.00×10~2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最低检出限分别为2.50×10~(-2)、7.50×10~(-2)、3.00×10~(-2)μg/mL,平均回收率在90.99%~96.09%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0.84%~1.40%之间。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动物体内三聚氰胺、三聚氰酸及尿酸同时检测和分析。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究美洛托宁对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影响及其受体介导机制,试验采集健康母猪卵巢中的卵母细胞,采用免疫荧光检测猪卵母细胞MT受体表达情况;在体外成熟培养液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美洛托宁(0,1×10~(-5),1×10~(-6),1×10~(-7) mol/L),筛选对猪卵母细胞成熟和胚胎发育的最适浓度;根据最佳美洛托宁添加浓度,成熟液中分别添加1×10~(-6) mol/L的美洛托宁、MT受体激动剂、 MT受体颉颃剂和1×10~(-6) mol/L MT受体颉颃剂+1×10~(-6) mol/L美洛托宁,检测美洛托宁及其受体激动剂和颉颃剂对猪卵母细胞成熟和胚胎发育的影响;收集添加1×10~(-6) mol/L的美洛托宁24 h处理组、空白对照组、MT受体颉颃剂处理组、美洛托宁和MT受体颉颃剂组母猪卵母细胞复合物,利用试剂盒检测卵母细胞cAMP和cGMP含量。结果表明:当美洛托宁浓度为1×10~(-6)mol/L时,猪卵母细胞的分裂率和囊胚率均达到最高,分别为76.26%和31.48%,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在成熟液中添加1×10~(-6)mol/L美洛托宁和1×10~(-6)mol/L MT受体激动剂,两组细胞极体排出率均较高,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1×10~(-6)mol/L MT受体激动剂和1×10~(-6)mol/L美洛托宁的分裂率分别为75.16%和75.33%,囊胚率分别为30.04%和30.36%,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在成熟液中添加1×10~(-6)mol/L的美洛托宁可以显著降低cAMP的含量和显著升高cGMP的含量(P0.05)。说明美洛托宁通过与细胞膜G蛋白偶联受体结合,从而抑制了cAMP合成,提高cGMP含量,进而促进猪卵母细胞成熟及早期胚胎发育。  相似文献   

9.
试验建立二甲基半胱胺盐酸盐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样品经过乙腈处理后,用DiamonsilC_(18)色谱柱(150 mm×4.6 mm,5μm)分离样品,以1%氨水∶乙腈(60∶40,体积/体积)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05 nm,流速0.8 m L/min。结果表明,二甲基半胱胺盐酸盐在10~700μg/m L质量浓度内,峰面积与质量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检测限和定量限分别为1.5和4.0μg/m L,具有良好的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该方法简便、快速及准确,适用于二甲基半胱胺盐酸盐的纯度测定。  相似文献   

10.
为了获得准确的奶牛冻精差异蛋白二维电泳(2-DE)分析结果,试验采用3种不同的方法,即改良TRIzol裂解法、改良三氯乙酸(TCA)-丙酮沉淀法和尿素盐酸胍裂解法,对奶牛冻精蛋白进行裂解,通过蛋白核酸浓度测定仪测定不同裂解法提取的蛋白量,用SDS-PAGE凝胶电泳检测不同方法提取的蛋白量。结果表明:随着精子数量的增加,裂解获得的蛋白量随之增加,改良TRIzol裂解法得到的蛋白量最高,尿素盐酸胍裂解法最低,改良TRIzol裂解法精子数为2.0×107、3.0×107和4.0×107个时蛋白量分别为(1.73±0.07),(1.94±0.05),(2.50±0.38)μg/μL,显著高于其他两种方法(P0.05);三种不同裂解方法上样量均为25μL,即含蛋白质26.21~62.5μg,不同上样蛋白量比较,精子数3.0×10~7个获得的条带最清晰、无粘连;蛋白条带分布的比较,改良TCA-丙酮沉淀法获得的条带多集中在50~85 ku区域,而改良TRIzol裂解法在30~50 ku区域和14~25 ku区域(精子数为3.0×10~7和4.0×10~7个)。说明精子数为3.0×10~7个时采用改良TRIzol裂解法能得到更丰富、更全面的精子蛋白质种类,有利于二维电泳(2-DE)分析寻找差异蛋白质,为后续试验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一种高效、准确、快捷的人体血浆中替加氟浓度检测方法。方法:色谱柱:Pronaos EP-C18柱;流动相:甲醇-乙腈-水(10∶5∶85);流速:1.0 mL/min;进样量20μL;柱温25℃;检测波长:λ=270 nm。结果:本法在替加氟浓度(X)为0.415~166μg/mL(r=0.999 9)内线性关系良好。低、中、高3种不同浓度(8.3μg/mL、41.5μg/mL、207.5μg/mL)相对回收率分别为99.64%、97.78%、99.41%,日内、日间精密度的RSD均小于5%。结论:此法用血量少,血浆处理方法简单,具有专一性,适用于临床替加氟血药浓度的监测。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研究鸡盲肠上皮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信号通路与球虫感染浓度的关系。用不同浓度球虫(1×10~4、1×10~5、2×10~5、3×10~5、4×10~5、5×10~5个/孔)感染原代分离培养的鸡盲肠上皮细胞,测定TGF-β2、TGF-β4和Smad 7 m RNA的表达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表明:在球虫感染的鸡盲肠上皮细胞中,TGF-β2、TGF-β4 m RNA的表达随球虫孢子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当球虫孢子浓度达到3×10~5个/孔时达到最高,而后下降,以TGF-β4的变化最为明显;Smad 7 m RNA的表达随球虫孢子浓度的升高呈先降后升的趋势;TGF-β4与Smad 7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572,P0.01),TGF-β4与TGF-β2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768,P0.01),TGF-β2与Smad 7的表达没有显著相关性(P0.05)。本试验结果说明盲肠上皮细胞中TGF-β信号通路基因的表达与感染球虫的剂量相关。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性控犏牛胚胎体外发育率,从性控精液的精子密度、受精时间、卵丘细胞的脱除程度、胚胎培养体系和胚胎培养环境各个环节进行优化。结果表明:(1)受精24h的卵裂率和囊胚率显著高于受精6h、18h(P0.05);(2)性控精液的精子密度0.4×10~6~0.6×10~6个/mL时的卵裂率显著低于4×10~6~6×10~6个/mL组(P0.05),但囊胚率差异不显著(P0.05),均显著高于性控精液0.04×10~6~0.06×10~6个/mL的卵裂率和囊胚率(P0.05);(3)卵丘细胞不脱除组的囊胚率(23.42%)显著高于半脱除组(13.77%)和完全脱除组的囊胚率(15.61%)(P0.05);(4)输卵管上皮细胞共培养的囊胚率(24.63%)和卵丘细胞共培养的囊胚率(23.42%)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显著高于FBS CR1aa培养液的囊胚率(P0.05);(5)性控犏牛早期胚胎在低氧培养环境下囊胚率(23.42%)显著高于高氧培养环境(11.83%)(P0.05),而孵化囊胚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说明,生产性控犏牛胚胎最佳的条件是性控精液的浓度0.4×10~6~0.6×10~6个/mL,受精时间为24h,采取卵丘细胞不脱除的方法,胚胎培养方式采用输卵管上皮细胞共培养的方式,胚胎培养环境采用低氧环境。  相似文献   

14.
该研究通过测定25种玉米DDGS(distillers dried grains with solubles)的化学成分、生长猪消化能和代谢能,建立了以化学成分估算玉米DDGS生长猪消化能和代谢能的预测方程。所用25个玉米DDGS样品来源于中国的17家酒精厂,包括了15种全油样品(未提油,粗脂肪含量8%)和10种提油样品(提油,粗脂肪含量8%)。以玉米-豆粕型饲料为基础日粮,25种DDGS试验日粮是将基础日粮中的玉米、豆粕和赖氨酸中的30%以玉米DDGS替代(实际包含28.8%的玉米DDGS)。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将78头去势公猪连续进行2期试验(初始体重为42.6±6.2 kg,每个日粮共6个重复)。每期试验各为12天,包括7 d的预饲期和后5 d的粪尿收集期。采用全收粪尿法和套算法对25种玉米DDGS进行消化代谢试验,得到其消化能和代谢能值。结果如下:25个玉米DDGS样品中的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消化能和代谢能(干物质基础)分别为2.8%~14.2%,31.0%~46.6%,3255~4103 kcal/kg和2955~3899 kcal/kg。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了包括全体25种DDGS、15种全油DDGS和10种提油DDGS化学成分与消化能和代谢能的回归预测方程。全类、全油类和提油类DDGS消化能最优方程(kcal/kg,干物质基础)分别为:2064-(38.51×%中性洗涤纤维)+(0.64×%总能)-(39.70×%粗灰分),-(87.53×%酸性洗涤纤维)+(1.02×%总能)-(22.99×%半纤维素)和3,491-(40.25×%中性洗涤纤维)+(46.95×%粗蛋白)。全类、全油类和提油类DDGS代谢能最优方程(kcal/kg,干物质基础)分别为:1554-(44.11×%中性洗涤纤维)+(0.77×%总能)-(68.51×%粗灰分),7898-(42.08×%中性洗涤纤维)-(136.17×%粗灰分)+(101.19×%粗脂肪)-(103.83×%粗蛋白)和4066-(46.30×%中性洗涤纤维)+(45.80×%粗蛋白)-(106.19×%粗灰分)。通过使用残差平方和指标来比较这三组预测方程预测的准确性,发现分类后的全油类和提油类的预测方程均优于全类预测方程。上述结果表明,玉米DDGS的消化能和代谢能与其化学组成,尤其是粗脂肪和纤维的含量相关。由15种全油和10种提油玉米DDGS分别所建立的分类预测方程,其预测准确性优于由25种玉米DDGS混合共同建立的预测方程。  相似文献   

15.
为了比较3种ALV p27抗原ELISA试剂盒对外源性ALV检测效果的差异,本研究将1株滴度为4.64×10~4TCID_(50)/mL的ALV-A毒株GD-13分别以10~0、10~(-1)、10~(-2)、10~(-3)进行倍比稀释(每个稀释度病毒接种含量分别为2.32×10~3TCID_(50)、2.32×10~2TCID_(50)、2.32×10~1TCID_(50)、2.32TCID_(50))接种于24孔板的含10%FBS DF-1细胞悬液中,待细胞长满后换为1%FBS维持液,从更换维持液后第3天开始至第9天每天取细胞上清分别同时用3种不同的ELISA试剂盒(A、B、C)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当病毒接种含量为2.32×10~3TCID_(50)时,A、B试剂盒最早可在换液后第3天检出病毒p27抗原阳性,C试剂盒最早在第4天才可以检出病毒阳性,检测阳性率均为100%(5/5)。当病毒接种含量为2.32×10~2TCID_(50)时,使用A试剂盒在接种后第6天能够检出,检测阳性率为80%(4/5);使用B试剂盒最早在接种后第5天可检测出,检测阳性率为20%(1/5);使用C试剂盒直到第9天才能检测出病毒,而且检测阳性率为20%(1/5)。当病毒接种含量为2.32×10~1TCID_(50)和2.32TCID_(50)时,使用A、B和C试剂盒均检测不出病毒。本研究结果表明,对于ALV-A的检测,无论是在检出时间还是检出率上B试剂盒都优于A、C试剂盒,提示不同商品化试剂盒的灵敏度存在一定的差异。本研究可为禽白血病病原学和净化检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HPLC法同步测定维生素预混合饲料中5种B族维生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建立同步测定维生素预混合饲料中烟酸、烟酰胺、维生素B6、维生素B2和维生素B1等5种B族维生素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采用Hypersil C18色谱柱(250 mm×4.0 mm,5μm),流动相为p H 3.0的磷酸盐缓冲液(0.01 mol/L KH2PO4-0.005 mol/L辛烷磺酸钠-0.5%三乙胺)-甲醇(V/V,75∶25)等度洗脱,柱温为35℃,流速为1.0 m L/min,紫外检测器在波长275 nm进行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烟酸和烟酰胺的线性范围为75~1500μg/m L,维生素B6、维生素B2和维生素B1的线性范围为25~500μg/m L,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6~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5%~100.6%,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21%~0.61%。此方法具有简单、快速和准确的特点,适用于维生素预混合饲料中5种B族维生素含量的同步测定。  相似文献   

17.
蜜蜂微子虫病是世界性分布的成年蜜蜂传染病,对蜂群危害大。为寻找控制蜜蜂微孢子虫病的药物,对癸氧喹酯进行了的试验。将含癸氧喹酯2×10-6、1×10-5、5×10-5g/mL的蔗糖液,分别饲喂4天前就接种了东方蜜蜂微孢子虫(Nosema ceranae)的意蜂工蜂,连续喂药7d,再停药4天。试验结果表明,5×10-5g/mL的癸氧喹酯能显著降低工蜂的微孢子虫感染率(P<0.05),3种浓度的药物均能显著降低工蜂微孢子虫的感染程度(P<0.05);而药物对工蜂日均取食量、死亡率、中肠蛋白浓度、中肠葡萄糖苷酶相对酶活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8.
为了建立柴胡注射液、维生素C注射液、盐酸林可霉素注射液、黄芪多糖注射液中非法添加倍他米松的超高效液相色谱检查方法,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BEH C18色谱柱(2.1 mm×50 mm,1.7μm),以0.75%三乙胺溶液(用磷酸调节p H为3.0)-甲醇-乙腈(50∶45∶5)为流动相;流速为0.3 m L·min-1;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波长采集范围为190~400 nm,记录色谱图波长242 nm。柱温25℃,进样量10μL。倍他米松质量浓度在20.0~180.0 mg·L-1内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2=0.9997,n=7),在柴胡注射液、盐酸林可霉素注射液、维生素C注射液、黄芪多糖注射液中倍他米松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3.5%(RSD=0.2%)、101.2%(RSD=0.8%)、100.4%(RSD=1.7%)、99.2%(RSD=1.7%)。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柴胡注射液等四种兽用注射液中非法添加倍他米松的检测。  相似文献   

19.
为制备CIAV VP2单克隆抗体,将原核表达的His-VP2融合蛋白作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经4次免疫后,取小鼠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SP2/0)融合。将原核表达的GST-VP2融合蛋白作为包被抗原,利用间接ELISA筛选阳性克隆。阳性细胞株经3次亚克隆后,获得3株稳定分泌抗CIAV VP2蛋白的杂交瘤细胞克隆,分别命名为3D7、3B8、2D3。经间接ELISA测定,以上3株杂交瘤细胞腹水效价分别为1:8.0×10~5、1:4.0×10~5,以及1:6.4×10~6,亲和力解离常数分别为7.34×10~(-11)、2.65×10~(-11),以及2.98×10~(-11)。IgG亚类分别为IgG1、IgG2b以及IgG2b。经Western Blot试验证明,3D7株单抗能特异地识别CIAV VP2蛋白,其识别的抗原表位区域为VP2 N-端的20~40 aa。经IFA试验证明,3株单抗均能识别天然的CIAVVP2蛋白。此单抗为研究CIAVVP2的生物学功能和CIAV致病机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建立了中兽药散剂中非法添加10种磺胺类药物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液相色谱条件为:色谱柱C_(18)柱150 mm×4.6 mm(i.d.),5μm;流动相:乙腈-甲醇-2%乙酸溶液(15+5+80);流速: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70 nm;进样量10μL。结果表明,10种磺胺类药物在50~800 ng/mL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5,方法检测限为5μg/g,从5、10和20 mg/g 3个添加浓度检测结果可以看出,方法平均回收率为85.4%~106.8%(n=6),批内批间RSD均小于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