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做好牛舍卫生及消毒工作,粪污应及时清理干净,避免长时间在牛舍内堆积发酵,产生有毒有害气体。2)加强通风,以降低牛舍的湿度,排除牛舍内污浊空气。对牛舍进行降温,如搭建遮阳网、增加排风扇、对牛体喷水等。3)牛舍门窗安装纱窗网,牛舍内部使用灭蚊灯或粘蝇纸等产品,定期对牛舍内外喷洒药物等,以消灭蚊蝇,减少蚊蝇给牛带来的滋扰。  相似文献   

2.
河北省不同地区肉牛场的环境检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择了河北省4个地区6种有代表性建筑类型的肉牛舍,对夏季和冬季舍内外的环境因素(空气温度、相对湿度、风速、光照和噪音)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夏季平原丘陵地区牛舍的温度均达到29℃以上,各地区牛舍内和牛舍外均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冬季各牛舍的舍内平均温度显著高于舍外(P0.05)。冬季燕北山区牛舍的湿度较高,接近或超过80%,而平原丘陵地区的牛舍湿度只有59%,除敞棚式牛舍(沧州)均表现出差异显著(P0.05)。舍内光照和噪音基本符合我国的相关标准,但夏季舍内风速偏低。综合分析牛舍的各项环境参数,建议河北省肉牛舍夏季配置防暑降温设施,且冬季要尽量减少舍内的湿度。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河南省鼎元种牛育种有限公司180头采精种公牛的采精情况,分析两种牛舍(开放牛舍和封闭牛舍)在不同季节对种公牛日平均采精量、密度、活力的影响,以便在生产中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善种公牛饲养管理条件。结果发现,春、秋两季两种牛舍对种公牛采精量、密度、精子活力的影响无显著差异,但总体上开放式牛舍略优于封闭式牛舍。冬季封闭牛舍的种公牛采精量、精子活力显著高于开放牛舍(P<0.05)。因而认为,春秋季开放牛舍更适合种公牛的饲养,冬季封闭牛舍更利于种公牛精子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为比较发酵床牛舍与散放式牛舍对荷斯坦牛日产奶量、乳脂率、蛋白率和体细胞数的影响,该研究利用最小二乘法对江苏省A牧场散放式牛舍1 111头荷斯坦牛和B牧场发酵床牛舍886头荷斯坦牛的奶牛群体改良(Dairy Herd Improvement, DHI)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发酵床牛舍和散放式牛舍对荷斯坦牛日产奶量、乳脂率、蛋白率和体细胞数均有一定的影响。其中,发酵床牛舍荷斯坦牛日均产奶量极显著高于散放式牛舍(P0.01);散放式牛舍荷斯坦牛乳脂率极显著高于发酵床牛舍(P0.01);发酵床牛舍荷斯坦牛第1胎乳蛋白率极显著高于散放式牛舍(P0.05),泌乳后期乳蛋白率极显著高于散放式牛舍(P0.01);发酵床牛舍荷斯坦牛3胎体细胞数(Somatic Cell Count, SCC)显著低于散放式牛舍(P0.05)。研究表明,使用发酵床牛舍可以提高荷斯坦牛日产奶量和乳蛋白率,降低牛奶中体细胞数和乳脂率。  相似文献   

5.
为了给肉牛生产中牛舍类型的选择及牛舍环境的控制提供参考,试验以棚式牛舍、半开放式牛舍、有窗牛舍为研究对象,对舍内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氮气和风速等进行了测定,并对不同类型牛舍内上述环境指标测定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半开放式牛舍内相对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极显著高于棚式牛舍和有窗牛舍(P0.01);温湿指数及氨气浓度高低依次为半开放舍有窗舍棚舍,且半开放舍与棚舍间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3种牛舍内的温度和风速指标未达到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肉牛舍走向对舍内环境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2种不同走向的牛舍,测定夏季舍内温度、相对湿度、风速以及二氧化碳、氨气浓度。结果表明:东西走向牛舍内的风速显著高于南北走向牛舍(P<0.05),有效温度及有害气体浓度极显著低于南北走向牛舍(P<0.01),2种牛舍内温度和相对湿度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7.
牛舍内微生物气溶胶含量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ANDERSEN-6级空气微生物样品收集器在6个牛舍(A、B、C、D、E、F)空气中收集微生物气溶胶。通过对牛舍环境中微生物气溶胶含量的检测及其在ANDERSEN六级采样器上的分布规律,推断其对饲养员及牛体自身可能造成的危害。结果表明:牛舍环境中微生物气溶胶粒子浓度较高,而且大部分粒子的空气动力学直径较小,更容易进入呼吸道深部;牛舍内气载需氧菌含量在牛舍D内最高,为4.19×105CFU/m3,牛舍C内含量最低,为8.90×104CFU/m3,且6个牛舍内需氧菌含量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是,牛舍D和E中可吸入需氧菌含量与其他牛舍之间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影响拉萨周边肉牛生产的牛舍与环境因素,根据拉萨周边自然环境,本文从肉牛养殖场布局原则、牛舍设计与牛舍环境控制等方面进行分析,优化出适合于拉萨周边肉牛生产牛舍,并提出相应的措施控制牛舍的环境。为拉萨周边养殖场(户)牛舍建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奶牛场不同牛舍牛群间大肠杆菌的传播情况,采用Andersen-6级空气微生物样品收集器,分别在现代化奶牛场的泌乳牛舍、青年牛舍和犊牛舍收集空气样品,并采集泌乳牛的粪便,分离、鉴定大肠杆菌相似性,运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技术,进行同源性鉴定分析后,可知从泌乳牛的粪便中分离到的大肠杆菌与从牛舍内空气中分离到的部分大肠杆菌(23%)相似性可达85%以上。结果表明,从泌乳牛的粪便中分离的大肠杆菌能够对环境造成生物污染,在泌乳牛舍中形成环境微生物气溶胶,并在不同牛舍间随空气传播,该结果对奶牛场牛舍环境消毒具有理论指导作用,并具有公共卫生学意义。  相似文献   

10.
选择呼和浩特地区不同类型牛舍下饲养的健康后备母牛152头,其中露天简易牛舍61头(L组),全封闭式牛舍91头(F组),跟踪测量体高、体斜长和胸围到初配月龄,探讨了不同牛舍对后备母牛生长发育的影响。两组试验牛只除牛舍类型不同外,饲养管理、日粮组成、疫病防治及初配标准等均一致。试验开始时L和F组平均体高、胸围、体斜长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结束时相应指标分别为126.26cm和128.53cm(P0.01)、173.24cm和175.50cm(0.1P0.05)、142.63cm和144.34cm(P0.01);整个试验期间F组相应指标累积生长量分别比L组高1.72cm(P0.05)、5.34cm(P0.01)和2.10cm(0.1P0.05)。从结果得出:在寒冷地区,封闭式牛舍较简易开放式牛舍对初配前中国荷斯坦后备母牛的发育具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1肉牛舍类型1.1半开放牛舍半开放牛舍三面有墙,向阳一面敞开,有部分顶棚,在敞开一侧设有围栏,水槽、料槽设在栏内,肉牛散放其中。每舍(群)15~20头,每头牛占有面积4~5m2。1.2塑料暖棚牛舍塑料暖棚牛舍属于半开放牛舍的一种,是近年北方寒冷地区推出的一种较保温的半开放牛舍。与一  相似文献   

12.
根据作者对开封市北郊奶牛场、开封县畜牧场、河南省农牧厅奶牛场、洛阳市一奶牛场、二奶牛场和南阳黄牛研究所二分场、五分场、七分场及河南省白马寺冷冻精液站等十多个场牛舍的观察分析,认为南阳黄牛研究所五分场为牛舍是一种布局合理、结构简单、符合卫生要求的牛舍,现予以推荐,供各牛场,尤其是奶牛场参考。首先,让我们看一下该场牛舍的平面布局。(见图一)。从图一我们可以看到,该场牛舍、猪舍  相似文献   

13.
西北地区冬季肉牛养殖环境控制及管理措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改善西北地区冬季肉牛养殖的环境、福利状况,提高肉牛生产水平,试验将环境控制(控制牛舍通风、铺加垫料、增加清粪次数)和管理措施(饮用温水)应用于实际生产,并通过检测牛舍环境、牛体清洁度、日增重等指标来评价改进措施的综合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控制牛舍通风、铺加垫料、增加清粪次数能显著提高牛舍内最低气温和地面温度,对牛舍内日平均气温没有显著影响;降低舍内风速的同时增加了湿度、二氧化碳和氨气浓度,但总的来说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牛舍内的环境状况;对牛体清洁度、日增重没有显著影响。说明给牛饮10℃的温水能显著提高肉牛日增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一)肉牛舍类型 1.半开放牛舍:半开放牛舍三面有墙,向阳一面敞开,有部分顶棚,在敞开一侧设有围栏,水槽、料槽设在栏内,肉牛散放其中。每舍(群)15~20头。每头牛占有面积4~5平方米。这类牛舍造价低,节省劳动力,但冷冬防寒效果不佳。 2.塑膜暖棚牛舍:塑料暖棚牛舍属于半开放牛舍的一处,是近年北方寒冷地区推出的一种较保温的半开放牛舍。与一般半开放舍比,保温效果较好。塑膜暖棚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旨在研究不同建筑类型肉牛舍空气中有害气体(NH_3、CO_2、H_2S)、细菌和真菌含量的时空分布变化情况,并分析微生物在舍内外(包括场内和场外)的空间分布规律。[方法]选择陕西省关中地区牛舍为分别为半开放式、开放式和封闭式的3个肉牛养殖场,对其舍内外不同时段的细菌和真菌以及有害气体、温度、湿度等进行同步检测分析。[结果]结果表明,测试期间,三类牛舍的氨气浓度、硫化氢浓度、二氧化碳浓度均在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允许范围内,而细菌与真菌在部分时间和地点超标,封闭式牛舍的空气质量要明显差于半开放式牛舍与全开放牛舍。[结论]不同建筑类型、不同时间段各牛舍空气质量基本符合国家标准,基本能满足肉牛生长育肥需求,封闭式牛舍需要制定合理的通风换气方案。  相似文献   

16.
通过45天(2003年5月10日至6月25日)在普通牛舍(石棉瓦屋顶)和温棚牛舍(泡沫板屋顶)内饲养2~3岁育肥牛,进行两种畜舍的小气候环境参数的平行观测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温棚牛舍一天中温度变化比较小,比普通牛舍温度高0.91℃,差异极显著(p<0.01);湿度比普通牛舍平均相对湿度高3.6%,差异极显著(p<0.01);气流速度比普通牛舍低0.15m/s,差异极显著(p<0.01)。说明温棚牛舍环境条件有利于肉牛的育肥。  相似文献   

17.
<正>1牛舍对奶牛福利的影响1.1牛舍规划牛场应建在地势高燥、空旷开阔、向阳避风、地面平整和环境幽雅宁静之处。在牛舍周围和道路两旁应植树种草。养殖区应包括,泌乳奶牛舍、挤奶舍、产房、犊牛舍、干奶与妊娠牛舍、育成牛舍、隔离牛舍和  相似文献   

18.
日光暖棚牛舍由于造价低,经济效益好等原因,在我国应用非常广泛。该牛舍通过结构设计,已基本解决夏季舍内环境调控问题,但冬季存在舍内气流分布不均匀,温度较低,湿度、二氧化碳浓度较高等问题,导致肉牛生产性能降低,包括料肉比减少、日增重下降等。为了研究日光暖棚牛舍内主要环境参数在不同时间段和不同高度上的时空分布规律,以指导该牛舍结构和环境调控系统的优化设计,本文在现场实测的基础上,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方法对牛舍内温度场进行模拟和分析,并对温度、湿度、CO_2浓度、NH_3浓度在牛舍内不同高度和不同时间实测值进行方差分析。冬季塑料薄膜覆盖牛舍主要调控因素为湿度和CO_2浓度。该牛舍内最需要环境调控的位置是距离地面3m高度处,时间是0:00~4:00。该研究可为日光暖棚牛舍结构和环境调控系统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主要研究了夏季发酵床养殖模式奶牛舍与拴系式养殖模式奶牛舍内环境指标的差异。测定了牛舍的温度、噪声、相对湿度、氨气浓度和细菌密度等环境指标,并分析了其相关性。结果表明,发酵床牛舍的细菌密度为0.10×10~4个/m~3,极显著低于拴系式牛舍的2.33×10~4个/m~3(P0.01);氨气浓度为3.92mg/m~3,也极显著低于拴系式牛舍的9.68mg/m~3(P0.01);噪声强度为57.6d B,极显著低于拴系式牛舍的65.3d B(P0.01);但温湿度、温湿度指数以及其他指标在两种牛舍间没有显著的差异。另外,拴系式牛舍内的温度和噪声存在显著相关关系(Sig.(2-tailed)0.05)。综上,发酵床牛舍的环境细菌浓度、噪声强度与氨气浓度较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奶牛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20.
美国纽约州Sprucehaven牧场及研究中心共对4个牛舍进行一项现场研究,每个受试牛舍约有100头奶牛。其中,两个牛舍各饲养近100头头胎奶牛(具有相同的饲养条件):一个牛舍使用利拉伐旋转式牛体刷(以下简称"牛体刷"),另一个为不使用牛体刷的对照牛舍。第二组的两个牛舍各饲养近100头二胎(含)以上奶牛(具有相同的饲养条件):一个牛舍配备两个牛体刷,另一个则为不使用牛体刷的对照牛舍。在此项研究中,收集了牛体刷使用日之前约三个月的日产奶量数据,以及使用日之后六个月的日产奶量数据,然后对这些数据进行混合模型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二胎奶牛的日产奶量约增加3.5%(1kg),而头胎或多胎(>2)奶牛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另外还收集了研究之前和研究期间的临床型乳房炎数据。这些受试牛舍在使用牛体刷之前的临床型乳房炎发病率并无差异,但使用牛体刷后,牛舍中二胎(含)以上奶牛的临床型乳房炎发病率下降了34%(P<0.05)。在饲养头胎奶牛的两个牛舍中,临床型乳房炎发病率无差异。综上所述,牛体刷的安装对日产奶量产生了两种结果:一种是无明显变化(出现在头胎和三胎(含)以上奶牛中),另一种是日产奶量增加约3.5%(1kg)。此外,在安装牛体刷的饲养二胎(含)以上奶牛的牛舍中,临床型乳房炎的发病率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