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晚稻品种在不施肥、不施钾和供钾充足条件下产量和对钾肥的吸收利用,为双季稻区不同晚稻品种合理施用钾肥提供科学依据。以14个晚稻品种为试验对象,测定不同生育期生物量、收获期稻谷和稻草产量以及钾含量,计算钾的吸收量。结果表明:14个晚稻品种在基础地力(CK)、不施钾(-K)和施钾(+K)条件下的产量变幅分别为5053.3~6813.3 kg/hm~2、6000.0~8226.7 kg/hm~2和6240.0~8106.7 kg/hm~2。施肥和施钾的增产量分别为253.3~2040.0 kg/hm~2和-653.3~546.7 kg/hm~2。不施钾和施钾处理吸钾量分别为91.7~189.8 kg/hm~2和104.1~170.1 kg/hm~2。‘丰源优272’、‘深优9586’和‘威优227’钾肥贡献率较高,分别为7.01%、6.69%和6.96%;‘丰源优299’钾肥贡献率较低,为-9.85%。供试晚稻品种中,‘丰源优272’、‘深优9586’和‘威优227’对钾素较为敏感,施钾能使这3个品种晚稻发挥更大的增产潜力;‘丰源优299’能更有效地利用土壤中的钾,耐低钾能力较强,施钾对该品种晚稻增产潜力不大,在种植期间可以减少钾肥的施用量。  相似文献   

2.
我们从1988年起,在安远县欣山镇水背村新屋背塅设置连片定位三年的油菜—双杂(油菜—杂交早稻—杂交晚稻)三熟耕作制栽培试验。在定位的50.2亩示范田中,1990年双季杂交稻亩产1028公斤,比示范前(1987年)增产12.6%,每年平均增产4.2%。利用冬闲田种油菜,平均亩产油菜籽113公斤。由于油菜—双杂三熟制,以增施有机肥为  相似文献   

3.
施钾对缺钾稻田土壤钾肥效应及土壤钾素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在缺钾红黄泥和紫潮泥稻田土壤上进行了施钾对钾肥效应及土壤钾素状况的研究。结果表明,施钾均有利于水稻产量的提高,增产率表现为严重缺钾土壤〉中度缺钾土壤、晚稻〉早稻、紫潮泥〉红黄泥:水稻的吸钾量随钾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土壤钾素亏缺量随钾肥用量的增加而减少,除紫潮泥高量钾处理(施K2O 187.5kg/hm^2)钾素有盈余外,其它处理钾素平衡均为负平衡;在中度缺钾的红黄泥和紫潮泥及严重缺钾的红黄泥上,早稻NPK0(0.0)和NPK1(112.5)2处理速效钾含量较试验前下降,NPK2(150.0)和NPK3(187.5)2处理速效钾含量较试验前有所增加,晚稻收获后4个处理的速效钾含量较试验前均下降:早、晚稻4个处理的缓效钾含量均比试验前低,且随施钾量的增加而下降的量减少,连续4季施钾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均比试验前低,连续4季施钾虽可缓解缓效钾下降程度,但没有提高土壤速效钾含量水平。为提高缺钾稻田土壤钾素肥力,发挥钾肥的最大增产效应,在稻一稻复种制中,应采取“早稻轻.晚稻重”的施钾分配原则,且应连续施用。  相似文献   

4.
液体硅钾肥对杂交晚稻抗倒伏性和物质生产的影响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指导水稻高产栽培和液体硅钾肥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以杂交晚稻‘C两优396’为材料,研究了液体硅钾肥对水稻单株抗折力、干物质生产以及结实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液体硅钾肥后基部第1、第2节间长度缩短,穗颈节间长度拉长,提高水稻植株单株抗折力,降低倒伏指数,以施3000 mL/hm2处理倒伏指数最低(5.33);液体硅钾在提高植株生物产量的同时,加快了穗部物质转移,提高了灌浆速度,施用液体硅钾肥后粒重和结实率均得到提高,以3000 mL/hm2最高。综合抗倒性、干物质积累、结实率等因素,超级杂交晚稻‘C两优396’上液体硅钾肥的最佳施用量为3000 mL/hm2。  相似文献   

5.
红麻是以收获茎秆韧皮纤维为目的的一年生作物.植株高大,生育期长,需肥量较多,尤其对钾肥的需要量比其他作物多。据测定:每生产500公斤粗麻皮,约需施氮15公斤,纯磷5公斤,纯钾25公斤,氮:磷:钾=3:1:5。钾肥能促进红麻纤维发育,提高纤维产量,改进品质.据我们试验,在相同条件下每亩增施15公斤氯化钾,可增产76.9%。增产的原因如下:  相似文献   

6.
复种的好处1.增加产量 晚稻配套栽培,能较大幅度地增产。桃江乡窑头村1985~1987年226亩地膜花生平均亩产269.4公斤;露地花生平均亩产210.5公斤,地膜花生比露地花生亩增产27.98%。花生后茬杂交晚稻平均亩产453.5公斤,双季连作杂交晚稻平均亩产411公斤,前者比后者增产10.34%。  相似文献   

7.
贵州酸性稻田施用硅肥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年试验结果表明:在缺硅的酸性稻田上亩施硅钙肥50公斤、100公斤、150公斤,水稻产量分别比对照增产6.9%、8.7%、10.5%。投产比值亩施硅钙肥50公斤为1:5.72,100公斤为1:4.00。硅钙肥的适宜用量为50──100公斤/亩,与磷、钾肥配合作底肥施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长江中下游流域红黄壤、红砂壤和冲积土上苎麻配施钾肥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土壤上苎麻配施钾肥均有提高产量和保持或提高纤维品质的作用。在亩施用纯N15公斤、P_2O_56公斤的基础上,苎麻产、质综合效果最好的配施钾量因土壤而异,红黄壤和红砂壤为亩配施钾(K_2O)25公斤,冲积土则为亩配施钾(K_2O)20公斤。  相似文献   

9.
随着氮肥施用水平的提高,以及高产水稻大面积推广,钾肥的增产效果越来越明显.全国化肥试验网资料表明,在施用氮、磷化肥的基础上,亩施钾肥(以K_2O计)2.5~10公斤,每公斤钾肥增产稻谷4.9公斤.在生产上,一些氮用量逐年增高的地区,产量总是徘徊不前,在植株长相上表现秆软叶披,青枯秕谷多,抗逆性差.究其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氮  相似文献   

10.
以杂交晚稻金优928为材料,研究了施氮量和机插密度(株距)对杂交晚稻产量构成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机插杂交晚稻金优928的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施氮量较高时,适当扩大株距,能够增产,施氮量180kg/hm2和株距14cm的组合产量最高;每穗颖花退化率随施氮量的增加、栽插株距的扩大而降低。适当增施氮肥和扩大株距,有利于中后期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分析表明:机插晚稻金优928的产量主要取决于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千粒重和结实率的影响不明显;产量与最高茎蘖数极显著正相关,与成穗率极显著负相关;成穗期的地上部干物重与产量极显著正相关,中后期的干物质生产量对产量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1.
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叶面喷施钾肥对缺钾稻田晚稻产量、钾肥农学效应、植株钾素含量、植株吸钾量、钾肥利用率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为南方水稻生产实践提供指导。叶面钾肥采用磷酸二氢钾、氯化钾和硝酸钾,试验设13 个处理,测定收获期稻谷和稻草产量以及氮、磷、钾养分含量,计算氮磷钾的养分吸收量。结果表明:喷施氯化钾,磷酸二氢钾与硝酸钾混合喷施,磷酸二氢钾、氯化钾、硝酸钾、尿素、治虫药混合喷施都可以提高缺钾稻田晚稻产量,喷施氯化钾的增产效果最好。分蘖盛期叶面喷施钾肥效果最好,其次是始穗期,幼穗期喷施效果最差。磷酸二氢钾与硝酸钾混合喷施、磷酸二氢钾与氯化钾混合喷施以及磷酸二氢钾、硝酸钾、氯化钾、尿素与治虫药的混合喷施都有利于提高晚稻对钾肥的吸收和利用。叶面喷施不同钾肥对晚稻稻草全钾含量影响较大。对缺钾稻田晚稻生长,喷施叶面钾肥只能作为补充,而不能完全替代根部施肥。  相似文献   

12.
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叶面喷施钾肥对缺钾稻田晚稻产量、钾肥农学效应、植株钾素含量、植株吸钾量、钾肥利用率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为南方水稻生产实践提供指导。叶面钾肥采用磷酸二氢钾、氯化钾和硝酸钾,试验设13个处理,测定收获期稻谷和稻草产量以及氮、磷、钾养分含量,计算氮磷钾的养分吸收量。结果表明:喷施氯化钾,磷酸二氢钾与硝酸钾混合喷施,磷酸二氢钾、氯化钾、硝酸钾、尿素、治虫药混合喷施都可以提高缺钾稻田晚稻产量,喷施氯化钾的增产效果最好。分蘖盛期叶面喷施钾肥效果最好,其次是始穗期,幼穗期喷施效果最差。磷酸二氢钾与硝酸钾混合喷施、磷酸二氢钾与氯化钾混合喷施以及磷酸二氢钾、硝酸钾、氯化钾、尿素与治虫药的混合喷施都有利于提高晚稻对钾肥的吸收和利用。叶面喷施不同钾肥对晚稻稻草全钾含量影响较大。对缺钾稻田晚稻生长,喷施叶面钾肥只能作为补充,而不能完全替代根部施肥。  相似文献   

13.
不同施肥条件对杂交谷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试验研究了施磷量、施氮量和施钾量对谷子叶绿素含量的影响。通过中心复合试验设计,构建了三因素(磷肥、氮肥、钾肥)五水平的响应面设计法,并建立了谷子叶绿素含量的三因子二次回归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氮肥对叶绿素含量有极显著影响(P<0.01),而磷肥、钾肥的施用对杂交谷叶绿素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施磷量与施钾量之间存在极显著的交互作用(P<0.01),施氮量与施钾量之间存在显著交互作用(p<0.05),施磷量与施氮量之间的交互作用对杂交谷叶绿素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施磷量与施氮量、施磷量与施钾量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P<0.01),施氮量与施钾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对谷子产量影响不显著(P>0.05);多元二次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施磷量、施氮量、施钾量与杂交谷叶绿素含量之间的回归模型高度显著(P<0.01)。经过统计分析,可以确定谷子的最佳施肥组合为施磷量417kg/hm2、施氮量352.5kg/hm2和施钾量133.5kg/hm2;通过模型推算在此条件下杂交谷叶绿素含量为33.2mg/g。  相似文献   

14.
在南方稻区通过两季定位试验研究难溶性钾矿开发产品(钾矿)——颗粒硅钙钾肥(颗粒肥)和多元素微孔矿物肥(微孔肥)完全替代氯化钾对水稻产量、经济效益以及钾素吸收利用的影响。通过施用不同量的颗粒硅钙钾肥和多元素微孔矿物肥与施用氯化钾和不施钾对比,分析难溶性钾矿开发产品对水稻产量、经济效益以及钾素吸收的影响。施氯化钾和钾矿使晚稻增产377.2~715.0 kg/hm2,增收568~1616元/hm2,钾矿完全替代氯化钾(100%颗粒肥处理除外)可提高晚稻产投比。施氯化钾和100%钾矿使早稻增产383.1~1339.6 kg/hm2,增收584~3107元/hm2,施50%钾矿处理使早稻减产16.5 kg/hm2和122.9 kg/hm2,钾矿完全替代氯化钾降低早稻产投比。施氯化钾和钾矿可提高水稻的吸钾总量,钾矿完全替代氯化钾降低水稻吸钾总量。钾矿完全替代氯化钾可提高水稻钾素利用率。钾矿完全替代氯化钾能满足晚稻生长需要,而不能够满足早稻生长需求,对早稻的种植应考虑增加钾矿施用量或者与氯化钾的配合施用。  相似文献   

15.
在供钾水平较低的黄沙泥田上进行7年的水稻长期定位试验,结果表明,在氮、磷肥加有机肥基础上施用化学钾肥,早、晚稻仍有一定的增产效果;在当前施肥水平下,只施含钾化肥或只施有机肥,土壤供钾水平难以提高,有机无机配合施用是维持和提高土壤钾素水平的有效措施;水稻生长期间表面淹水中的含钾量随钾肥施用量的提高而增加,需加强前期肥水管理,防止钾素流失。  相似文献   

16.
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杂交玉米奥玉005在安顺市西秀区的高产配套栽培技术模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因素对产量影响的效应大小排列为密度>施氮量>施磷量>施钾量,说明密度对奥玉005的影响较大;最佳组合为密度3300株/667m2,施尿素40kg/667m2,施磷肥50kg/667m2,施钾肥20kg/667m2  相似文献   

17.
钾肥对杂交玉米制种产量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立华  刘敏  张久宇 《种子科技》2002,20(2):102-103
通过田间试验,测定了在施用不同数量钾肥条件下,玉米杂交制种的产量和幼苗生理素质的变化、钾肥施用量与种子产量及其幼苗生理素质的关系,得出在北方白浆土中等肥力条件下,亩施K2O 0-25kg范围内,玉米杂交制种的种子产量及其幼苗生理素质与钾肥的施用量呈显著正相关的测验结果,并测验出在亩施K2O 15kg时种子平均亩产比对照增产27.7%,达到显著水准,是其最佳施用量,同时,测定了在施用钾肥条件下,玉米杂交制种的光合作用性能,籽粒灌浆速度和植株与籽粒中氮磷钾含量的变化,证明了定量施用钾肥对玉米杂交制种的产量及其生长发育具有显著的影响和生理功效,其生理学机理在于钾肥既能影响光合作用,又能影响氮磷钾营养的吸收,输送,供应和积累,从而影响制种产量。  相似文献   

18.
汕优晚3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育成的优质、抗病、稳产籼型杂交水稻新组合。1990年引入我区,经三年试验示范表现良好,是我区推广的晚稻新组合。该组合制种产量高,易夺高产。1992年春制207.7亩,平均亩产224.4公斤,最高的亩产达275公斤。 1 掌握好父本的特征特性。晚3是明恢63经辐射诱变筛选而成,株叶型与明恢63相似。株高96~  相似文献   

19.
两系杂交早稻田两优402以施氧化钾150kg/hm^2时经济效益最高,可达1163元/hm^2。分蘖期和孕穗期分次施钾比分蘖期一次性施钾增产9.5%。施用钾肥增产的主要原因是增加了水稻的每穗颖花数和千粒重,钾肥可以提高水稻各生育时期的干物质积累,促进水稻生长后期茎鞘干物质转运和延缓水稻叶片的衰老。施用钾肥明显降低了稻米的垩白粒率,施钾肥处理的垩白粒率平均比对照低22.7%。  相似文献   

20.
江淮丘陵地区玉米钾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杂交玉米每公顷施用K 150.0 kg时产量最高,达7065kg/hm2,比对照(NPKO)增产9.9%。钾肥经济效益也以每公顷施K 150.0kg最高,比对照增收892元/hm2,产投比为2.2:1。钾肥施用量在K 150.0kg/hm2以下时,土壤中的钾素亏损,不能保持土壤中钾素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