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平菇一般在秋冬季栽培,且以鲜销为主。但秋冬季栽培其售价受市场影响较大。一般秋冬季鲜菇大量上市时,其售价较低,而夏季市场上鲜菇较少.售价较高。由于夏季高温多湿。对栽培技术的要求较高。根据笔者多年栽培的经验,采用以下关键技术可提高其栽培成功率。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3.
玉米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要想实现提质增效,需不断优化传统玉米栽培技术。传统玉米栽培期间存在耕种结构不合理以及水肥效率较低等问题,影响玉米产量。随着农业领域新型技术的不断发展,应发挥栽培技术在玉米产量提升中的应用价值。文章重点分析了影响玉米产量及养分吸收的众多因素,并提出多元化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措施,确保玉米增产。 相似文献
4.
玉米作为我国基础的农作物之一,在其培育和种植方面要进行重点关注.近几年随着气候、生态环境的不断变化,病虫害问题频繁出现,影响种植者的种植情况.所以在玉米种植时应用栽培新技术,对于玉米种植的整体管理和病虫害防治都有很好的作用,能够帮助种植者有效提升玉米的产量和质量.以玉米栽培新技术及病虫害防治为重点开展相关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小麦套朝天椒间作玉米高效栽培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朝天椒—玉米间套立体高效栽培模式是以小麦为前茬作物的套种技术,在朝天椒中间作玉米。以小麦、朝天椒和玉米3种农作物的种植特点和经济表现等进行研究,通过调节时间差,科学利用农作物的发育季节和农作物的边际优势,还可以充分利用土地、空间和季节因素,发挥土地重复种植效率,提升农作物产量,增加土地的经济效益。对小麦—朝天椒—玉米间套立体高效栽培模式和配套栽培技术进行研究分析,以期为提高种植效率作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玉米栽培新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策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在我国北方地区种植范围较广,玉米栽培水平直接关系到玉米的产量和质量,进而影响到我国的粮食安全,针对于此,必须要加强玉米栽培技术的研究,因地制宜地进行玉米的种植,并通过恰当的病虫害防治策略的选择促进我国玉米产量和质量的提升。就我国玉米栽培新技术以及相关的病虫害防治策略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玉米在我国农作物种植体系中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也是山东农业中主要的农作物产品之一。从玉米栽培新技术要点与病虫害防治策略两方面展开了研究,以期为玉米种植户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帮助,推动玉米种植水平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8.
玉米栽培新技术促使玉米高效生产,提升了生产质量,且获得一定进展。而现阶段玉米栽培新技术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受到一些因素影响,导致使用模式滞后。面对此种情况,总结分析了国内玉米栽培新技术的实际情况,并结合玉米栽培新技术的相关特征,提出了防治病虫害的具体方案,借此深入探究玉米栽培新技术。 相似文献
9.
10.
玉.米原产于南美洲和中美洲,是玛雅文明和印第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进入中国以来,已经逐渐成为我国主要农作物之一,其耐寒、耐旱、适应性强,在我国具有非常广泛的种植区域.伴随着新技术的产生与应用,玉米种植效率和产能不断提高,病虫害防治水平也上升了 一个新的台阶.主要对玉米栽培新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策略进行了分析,希望能给玉米... 相似文献
11.
辣椒套种玉米栽培是正邦种业在生产实践中经过多年摸索研究出的一项新技术。据追踪调查,成功应用该技术模式的农户,每亩比单纯种植玉米增收2~6倍。该模式不仅适用于散户种植,而且适用于辣椒基地规模种植,辣椒、玉米种植地区的政府可将其作为发展农业产业化的项目进行开发。目前此项新技术已在江西永丰等多个县得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详细介绍了新时期玉米栽培技术的使用,并提出合理的防治病害、利用抗药品种、物理及生物技术4项防治措施,以便于改善玉米病虫害的产生。相关部门应积极推行玉米栽培新技术,并采取合理的措施有效防治病虫害,使玉米的产量及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13.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栽培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导致产量下降。病虫害是影响玉米质量与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提升玉米栽培质量,高质高效开展生产工作,种植人员应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做好种植模式优化工作,创新防治技术,有效防治玉米螟、蚜虫等病虫害,实现丰产增收。文章探究了广西河池市玉米栽培新技术,研究了病虫害防治工作要点,旨在为玉米栽培工作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4.
平菇栽培料的九种配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平菇对营养的要求,多种农作物的秸秆、皮壳均可栽培平菇,棉籽壳栽培平菇产量高,是栽培的首选原料。近年来棉籽壳供应日趋紧张,且价格上升,也可选择其它培养料。如北方玉米产区,玉米芯作为主要原料日益受到菇农的重视。一些地区使用稻草、花生壳等作为栽培原料.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平菇栽培料的九种配方: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气候变化、场地老化、品种退化等因素对平菇生产造成了较大影响。针对这些情况,我们进行了地沟单面菌墙栽培平菇试验,并取得了成功。发菌成功率达100%,生物学效率平均在200%以上,经济效益显著。现将该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大豆是营养价值和经济效益较高的养地作物。近几年,大豆间作玉米技术在我县大面积试验、示范、推广证明,比单作玉米每亩增收220元,比单作大豆每亩增收300元。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加入WTO.国外各大跨国公司的纷纷进入已经对我国的农业造成冲击.同时对我们育种者也提出了更严峻的考验。当前形势下我们要利用好海南岛的热带气候资源.合理使用栽培技术加快育种进程.选育出适合时代需求的优秀玉米新品种。由于海南岛的特殊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有别于北方.南繁时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为此.根据从事玉米南繁育种的实践和体会,针对南繁的特点.总结出一套适用广泛、简单有效的玉米南繁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为提升玉米产量,应加强对病虫害的有效防治.文章对玉米栽培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玉米栽培新技术内容,介绍玉米病虫害防治方式,并且提出玉米生产中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措施,使玉米栽培得到有效支撑,保障玉米生产,提升生产水平,进而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针对云南省农业生产中玉米马铃薯间作面临的突发干旱危害和低产低效问题,在云南省宣威市农业技术示范基地,进行了玉米打塘开沟地膜覆盖间作马铃薯抗旱增产增效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玉米开沟或打塘+地膜覆盖间作马铃薯复合技术可以提高土壤水分积蓄量,玉米开沟间作和打塘间作土壤含水量分别比玉米平垄和马铃薯单作最多增加28.32%和25.16%;在玉米生育前期,玉米开沟或打塘地膜覆盖间作马铃薯措施有利于促进玉米和马铃薯的生长发育,开沟和打塘模式玉米株高比平垄分别增加31.94%和26.33%,叶面积指数(LAI)分别增加49.56%和25.29%;开沟和打塘措施的玉米理论产量和经济系数均高于玉米平垄间作和单作,玉米产量、复合产量和土地当量比(LER)均显著增加,打塘种植的土地当量比最大(LER=1.20),比平地处理增加10.52%,增产效益显著。所以,该措施能有效提高作物间作系统抗旱能力,增产增效,对稳定农业收益和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试验的玉米芯育苗技术合理实用,所有肥液处理下的都能增产。其中,3kg过磷酸钙/50kg水肥波浸泡处理玉米芯条件下的育苗移栽,增产最高,可达36.8%,人畜粪水,2.5kg尿素/50水、1.5kg尿素/50水和5kg复合肥/50水肥液浸泡处理条件下的,增产也在20%以上,2kg过磷酸钙/50kg水肥液浸泡的处理增产为16.7%。这些肥液浓度可能是该区玉米芯育苗较合理的处理浓度,但12~15d的浸泡处理时间太短.致使育苗成功率低,恰当的处理时间有待进一步研究确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