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4个种17个种源班克木的幼苗为材料进行试验,研究其光合色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和光响应特征。结果表明:香花班克木的叶绿素a(Chl a)和类胡萝卜素(Car)含量以及叶绿素a与b的比值(Chla/Chlb)最大,其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的比值(Chl/Car)最小,其种源38505的光合色素含量最高;强力班克木和香花班克木PSII的潜在活性(Fv/Fo)和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显著高于其它2个种;强力班克木的PSII中心非环式电子传递量子产额(AYII)、光合电子传递速率(RETR)和光化学猝灭系数(CqP)均最大;相对电子传递速率(rETR)的光响应曲线拟合结果显示,强力班克木的最大相对电子传递速率(Pm)和光量子利用效率(α)均显著高于其它种,且以35224种源为最高,表现出良好的光合生理功能。研究结果为班克木优良种质的选育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给能适应新疆气候的酿酒葡萄品系优良种质资源的筛选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CIRAS-3型光合测定仪、Junior-PAM荧光仪、SPAD-502型叶绿素计等仪器分别测定‘赤霞珠169’‘梅鹿辄181’‘梅鹿辄182’‘品丽珠327’的光合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光合色素含量及叶片表观性状指标。采用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对4个品系的光响应曲线进行拟合,并借助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对4个酿酒葡萄品系的生长势进行评价。【结果】不同酿酒葡萄品系的光合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均存在差异。净光合速率和PSII光化学最大量子产额,‘梅鹿辄182’的均最大,‘赤霞珠169’和‘梅鹿辄181’的均次之,‘品丽珠327’的均最小。4个品系叶片叶绿素的相对含量(SPAD)存在显著差异(P <0.05),其SPAD值的大小顺序为‘赤霞珠169’>‘梅鹿辄181’>‘梅鹿辄182’>‘品丽珠327’。光化学淬灭系数、电荷分离实际量子效率、PSII光化学最大量子产额与各个光合参数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与各个光合参数之间均呈负相关;非光化学淬灭系数与叶绿素b含量间呈极显著正...  相似文献   

3.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干旱胁迫对白木通光合生理指标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揭示干旱胁迫对白木通光合作用及生理指标之间的关系,为白木通水肥管理及栽培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轻度干旱(LS)提高了白木通幼苗的水分利用效率(P0.05),对其它光合生理指标无明显影响(P0.05);中度干旱(MS)使白木通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胞间CO2浓度(Ci)、电子传递速率(ETR)、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II的潜在活性(Fv/Fo)及光化学猝灭系数(qP)显著下降(P0.05),而对Ru BP羧化酶活性、气孔导度(Gs)、实际光化学量子效率(ΦPSII)及暗下最大荧光(Fm)影响不显著(P0.05);重度干旱(SS)导致白木通叶绿素含量、Ru BP羧化酶活性、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电子传递速率(ETR)、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实际光化学量子效率(ΦPSII)、PSII的潜在活性(Fv/Fo)、暗下最大荧光(Fm)及光化学猝灭系数(qP)显著下降(P0.05),胞间CO2浓度(Ci)、水分利用效率(WUE)、初始荧光(Fo)、非光化学猝灭系数(CNPQ)显著升高(P0.05);在中度干旱胁迫下白木通幼苗光合作用的降低主要是由气孔关闭引起的,而重度干旱胁迫下光合作用的下降主要是由光合机构活性降低的非气孔因素引起的。  相似文献   

4.
2015年5月,对山鸡椒(Litsea cubeba)和光叶决明(Cassia floribunda)幼苗进行全光处理和65%遮阳处理,2015年9月对相关数据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遮阳处理下山鸡椒叶片的叶绿素a(Chla)、叶绿素b(Chlb)、Chl(a+b)以及类胡萝卜素(Car)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Chla/Chlb比值则无明显变化(P?0.05);遮阳处理下光叶决明叶片的Chlb和Chl(a+b)含量显著提高,Chla和Car含量无显著变化,Chla/Chlb比值则显著下降。遮阳处理下山鸡椒和光叶决明叶片的初始量子效率(α)、最大光合速率(Pnmax)、饱和光强(LSP)、光补偿点(LCP)、暗呼吸速率(Rd)、光系统II(PSII)的电子传递速率(ETRII)、光化学猝灭系数(q P)、PSII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II)、光系统I(PSI)的电子传递速率(ETRI)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均有所降低,而山鸡椒叶片的荧光参数除ETRI和NPQ外也均有所降低。试验显示,山鸡椒和光叶决明虽偏向于喜阳树种,但山鸡椒幼苗的光饱和点较低,在种植时应进行适当的遮阳。  相似文献   

5.
桃、李属红叶树种叶片光合特性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以紫叶桃、紫叶李、美人梅及紫叶矮樱4种红叶树种为试材,油蟠桃和玉皇李2种绿叶树种为对照,测定其色素含量、反射光谱、光合速率日变化及相关荧光参数.结果表明:红叶树种花青苷的含量显著高于绿叶树种,除美人梅外,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的含量红叶与绿叶树种无显著差异.红叶和绿叶树种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为双峰曲线,均存在光合"午休"现象,但红叶树种的净光合速率低于绿叶树种,且光合"午休"持续时间较绿叶树种短.从叶绿素荧光参数日变化来看,红叶树种与绿叶树种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差异不大,红叶树种实际光化学效率(ФPSⅡ)、光化学猝灭系数(qp)低于绿叶树种,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高于绿叶树种,热耗散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镉胁迫对刺槐生长与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以刺槐幼苗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浓度镉处理下刺槐生长、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呼吸速率和气孔特性等。[结果]在镉胁迫下,刺槐幼苗地径、株高受到明显抑制;高浓度处理植株的鲜质量、干质量下降,低浓度处理植株则略微上升,但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随着镉浓度增加,刺槐叶绿素a、叶绿素总量呈下降趋势,而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变化无规则,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初始荧光(F0)与最大荧光产量(Fm)先升后降,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逐步下降,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逐步上升,实际光化学量子效率(ΦPSII)均低于对照值,但差异不显著;胁迫植株气孔宽度、气孔面积降低,气孔逐步闭合,呼吸效率受到显著抑制;通过相关分析显示,多数指标之间显著性相关;经随机森林回归分析,初始荧光(F0)、根系镉含量、气孔宽度和叶绿素a的重要性分别在叶绿素荧光参数、植株富集镉含量、气孔特性、光合色素中最强,成为影响刺槐光合功能的最关键因子。[结论]刺槐幼苗生长与光...  相似文献   

7.
指出了酸雨及铝工业发展导致的铝毒害是限制植物生长的重要影响因子。选取蚕豆(Vicia faba L.)为材料,测定了不同浓度Al~(3+)胁迫下蚕豆生长发育,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光合色素含量。结果表明:Al~(3+)胁迫抑制蚕豆幼苗生长,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和处理浓度的增加,Al~(3+)毒害现象加重。蚕豆幼苗根系受Al~(3+)毒害程度大于茎叶。Al~(3+)胁迫对蚕豆叶片的色素含量和叶片的潜在光化学效率(Fv/Fm)影响不大。低浓度Al~(3+)(10μM)胁迫对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较小,高浓度Al~(3+)(100 M)胁迫则明显降低了叶片实际光化学量子效率(ΦPSⅡ)和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PSⅡ有效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也降低,同时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上升。  相似文献   

8.
应用叶绿素荧光测定技术分别测定香樟8个无性系的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表明:无性系Pc-2、Pc-1、Pc-706的叶绿素仪测定值(SPAD)、可变荧光(Fv)、最大荧光(Fm)、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Ⅱ的潜在活性(Fv/Fo)、PSⅡ电子传递量子产率(ΦPSⅡ)、光化学猝灭系数(qp)、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QY)等值均高于其它5个无性系,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相对较低,这3个无性系具有较好的光合生理功能,是城市绿化的优良树种。相关分析表明:Fv、Fm、Fv/Fm、Fv/Fo、QY、qp、ΦPSⅡ与SPAD值呈正相关,npq与SPAD值及其它荧光参数均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水分胁迫对刨花润楠幼苗光合生理指标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揭示水分胁迫对刨花润楠光合作用及生理指标之间的关系,为刨花润楠苗期水肥管理及栽培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在4种水分胁迫下,刨花润楠幼苗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及气孔导度的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轻度干旱(LS)对刨花润楠幼苗的净光合速率(P_n)、初始荧光(F_o)、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无明显影响(P0.05);中度干旱(MS)及重度干旱(SS)均使刨花润楠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_n)、蒸腾速率(T_r)、气孔导度(Gs)、胞间CO_2浓度(C_i)、电子传递速率(ETR)、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实际光化学量子效率(ΦPSII)、PSII的潜在活性(F_v/F_o)、光化学猝灭系数(qP)及生长显著下降(P0.05);初始荧光(F_o)、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显著升高(P0.05);在轻度干旱和中度干旱胁迫下刨花润楠幼苗光合作用的降低主要是由气孔关闭引起的,而重度干旱胁迫下光合作用的下降主要是由光合机构活性降低的非气孔因素引起的。  相似文献   

10.
以4年生闽楠幼树作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幼树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及其快速光响应曲线差异。结果表明,初始荧光F_o和最大荧光F_m在施肥一季度后即冬季出现先降低后升高趋势,在施肥三季度后即夏季出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和PSⅡ潜在光化学效率(F_v/F_o)均是中度施肥处理优势显著。不同施肥处理下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表明,PSⅡ的实际光量子产量Yield、荧光光化学淬灭系数qp随光强的增加呈现下降趋势,而相同光照强度下,冬季随施肥量的增加其Yield值越大,夏季则是中度施肥量样地Yield值较突出;相对电子传递速率ETR、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 N、NPQ随光强增加呈上升趋势,相同光照强度下ETR冬季数据大量施肥处理样地显著高于其他,夏季未施肥样地明显低于施肥样地,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 N、NPQ高温季节在同光照条件下未施肥处理样地明显高于施肥样地。说明施肥会影响闽楠幼树PSⅡ反应中心开放程度和活性,中度施肥对各项荧光参数促进作用明显,而大量施肥在高温季节则会导致PSⅡ反应中心部分关闭产生光抑制现象。  相似文献   

11.
遮荫对华南毛蕨叶绿素含量及荧光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遮荫强度(0,48%,74%和96%)对华南毛蕨叶绿素含量及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各遮荫处理下,叶片总叶绿素、叶绿素a与叶绿素b含量均显著高于全光照下的含量,且随遮荫度的增加,叶绿素含量呈上升趋势;而叶绿素a/b的值则随着遮荫度的增加而下降。各遮荫处理下的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和Fv/Fo值均显著高于全光照,且随着遮荫度的增加,Fv/Fm和Fv/Fo值均依次上升。可见华南毛蕨对弱光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2.
对优选的6个竹节树(Carallia brachiata)无性系叶片性状(叶片干质量、叶面积、比叶重)、叶绿素相对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进行测定,并作单因素方差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竹节树不同无性系叶片的干质量和叶面积差异不显著,叶绿素相对含量具有显著的差异性,不同无性系具有不同的光能吸收和利用能力;不同的无性系其叶绿素荧光的部分参数(Fo、Fv/Fm、Fv/Fo、ФPSⅡ、ETR)差异显著;竹节树无性系C-15植株与其他无性系相比具有较高水平的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值,而非化学猝灭系数(qN)较低,同时具有较高的表观电子传递速率(ETR),表明竹节树无性系C-15有较高的光呼吸;相关分析表明,叶片生长较好的无性系其叶绿素相对含量较高,同时也具有较高的PSⅡ光化学效率;无性系C-15号具有较高的叶绿素相对含量及较强的光化学特性,可进行大力推广研发.  相似文献   

13.
林下微生境对草坪草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林下微生境和全光照下的5个草坪草品种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a/b值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林下微生境使得草坪草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a/b值均发生规律性的变化,叶绿素含量林下的明显高于全光照下的,而叶绿素a/b值则相反.根据这两个指标进行分析,普通、欧宝和优异对林下微生境的适应性较强,派尼和高羊茅猎狗5适应性中等,午夜较差.  相似文献   

14.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的意义及实例辨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过程研究是目前最为先进的无损伤测定植物光合作用能量吸收、传递、耗散、分配的重要研究内容和方法。但在其研究过程中对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的生物学意义和使用鉴定混淆不清。故文明述了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的含义及其在植物光合作用中的生物学意义,并以实例对其重要参数NPQ和qn进行了辨析。  相似文献   

15.
7种针阔叶树种不同光照强度下叶绿素荧光猝灭特征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在半干旱地带的呼和浩特地区使用LI-COR光合测定系统研究了8~11年生油松、新疆杨、侧柏、白榆、沙棘、美国红梣、白杆7种针阔叶树种不同光照强度下叶绿素荧光猝灭特征,结果表明:光化学猝灭(qP)和非光化学猝灭(NPQ)随光强度的变化规律可拟合为y=a b[1-EXP(-cx)](式中:x为光强,y为qP或NPQ);qP与NPQ呈直线性负相关.NPQ光响应曲线转折点可作为光抑制初始点,该点对应的光强度可作为评价不同树木抵御光胁迫伤害能力和对强光适应能力的指标;NPQ转折点光强度愈大抵御光胁迫伤害能力愈大,对强光的适应能力愈强.测试树种对强光的适应能力由小到大的排序为:白杆、沙棘、美国红梣、侧柏、油松、新疆杨、白榆.  相似文献   

16.
苦竹属竹叶多糖、蛋白质及叶绿素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苦竹属苦竹、宜兴苦竹、川竹、斑苦竹、杭州苦竹、高舌苦竹、垂枝苦竹、衢县苦竹、丽水苦竹及实心苦竹等10种竹种竹叶多糖、蛋白质及叶绿素等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10种竹叶中多糖、蛋白质及叶绿素含量丰富,竹叶多糖含量均在600 mg/kg以上,竹叶蛋白质含量在127.55~182.24 g/kg之间,竹叶叶绿素总含量均在1 600 mg/kg以上,叶绿素a的含量大于叶绿素b的含量。苦竹竹叶多糖及蛋白质含量最高,分别为843.29 mg/kg及182.24 g/kg;川竹竹叶叶绿素总含量和叶绿素a含量最高,分别为3 339.24 mg/kg和2 390.97 mg/kg,实心苦竹竹叶叶绿素b含量最高,为949.54 mg/kg。研究结果为苦竹属竹叶化学成分基础研究和苦竹属竹叶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采用CI-34|D超轻便携式光合仪对冰山景天植株进行先合特性的测定。同时采用漫提法对其植株进行叶绿素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冰山景天在遮荫75%条件下,光合参数显著高于其他遮荫条件下的植株,且净光合速率受光合有效辐射的影响比较明显。叶绿素含量表现为:75%〉50%〉25%〉全光,叶绿素a/b值表现为:75%〈50%〈25%〈全光。  相似文献   

18.
以1年生长白落叶松幼苗为研究对象,采用沙培方式,供给含不同浓度的硝酸铵或磷酸盐的营养液,着重研究氮磷供给水平对其叶绿素生物合成、叶片氮含量及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如下:1)硝酸铵浓度1~8mmol·L-1时,5-氨基酮戊酸(5_aminolevulinicacid,ALA)合成速率增加,而当硝酸铵浓度达到16mmol·L-1时,与8mmol·L-1相比,ALA合成速率反而下降17%。在磷处理下,ALA合成速率变化与之相似。在氮磷处理下,氮磷浓度分别为8和1mmol·L-1时胆色原素(porphobilinogen,PBG)合成酶活性达到最大。2)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以及类胡萝卜素含量在硝酸铵浓度为8mmol·L-1、磷浓度为0.5mmol·L-1时达到最大。叶片总氮含量随硝酸铵浓度增加而增加。3)磷浓度0.125~1mmol·L-1时,叶片总氮含量只有微量增加,且磷浓度增加到2mmol·L-1时,与1mmol·L-1相比,叶片总氮含量反而下降9%。硝酸铵浓度为1~8mmol·L-1时,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含量总体上逐渐增加,硝酸铵浓度增加到16mmol·L-1时,与8mmol·L-1时相比,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17%。在磷处理下,可溶性蛋白含量在0.25mmol·L-1时达到最大。4)当硝酸铵浓度为1~8mmol·L-1,总体上FvFm随硝酸铵浓度增加而逐渐增加,而在16mmol·L-1时反而下降。在磷处理下,FvFm的变化趋势与之相似。在硝酸铵浓度1~8mmol·L-1时长白落叶松幼苗净光合速率逐渐增大,但硝酸铵浓度为16mmol·L-1时净光合速率反而下降16%(与8mmol·L-1相比)。在磷处理下,净光合速率在1mmol·L-1时最大,磷浓度过量(2mmol·L-1)则导致光合速率降低。这些结果表明氮供给水平对长白落叶松幼苗叶绿素的生物合成过程中ALA合成速率和PBG酶活性影响较大,从而影响幼苗叶片中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同时氮供给水平也影响幼苗叶片总氮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因而影响净光合速率。磷供给水平对长白落叶松幼苗叶绿素的生物合成过程中ALA合成速率和PBG酶活性影响较大,但对幼苗叶片中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影响则小,同时对净光合速率的影响也小。  相似文献   

19.
SPAD-502型叶绿素计在估测大面积区域叶绿素含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每株树木中摘取其上、中、下三部分的叶片,每部分选取5~10片叶子进行测定,对每片叶子的6处不同部位进行SPAD值测定,然后取其平均值作为此片叶子的最终SPAD值,再对所有叶片SPAD值取平均值作为树木的SPAD值。利用GPS技术使树木有了空间信息,并于遥感图像能够结合起来进行分析,为估测大面积区域叶绿素含量创造可能性。结果表明,SPAD-502型手持式测定仪携带方便,测定简单迅速,不损害植被,与GPS技术及遥感反演技术相结合,能简便估测大面积区域叶绿素含量。  相似文献   

20.
通过在自然干旱和覆水等不同水分胁迫条件下,研究对绢毛匍匐委陵菜(Potentilla reptans L.)和蛇莓(Du-chesnea indica)等地被植物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变化。结果表明,绢毛匍匐委陵菜和蛇莓对水分胁迫有较强的适应性,承受时间可长达20 d,其中绢毛匍匐委陵菜的耐旱性优于其耐涝性,而蛇莓的耐涝性优于其耐旱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