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3 毫秒
1.
【目的】探讨水稻幼穗分化期氮肥用量对遮光导致的水稻减产效应的作用,为水稻遭遇寡照稳产 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超级稻品种桂农占为试验材料,幼穗分化期氮肥用量 0 k g/hm2(N0)、22.5 kg/ hm2(N1)、37.5 kg/hm2(N2)和 52.5 kg/hm2(N3)为主区,幼穗分化二期至成熟期不遮光(S0)、幼穗分化二 期至齐穗期遮光(S1)、齐穗期至成熟期遮光(S2)、幼穗分化二期至成熟期遮光(S3)为副区,进行大田裂 区试验,研究幼穗分化期氮肥不同用量与幼穗分化后不同遮光时间对水稻生育进程、茎蘖特征、产量及其构成 的影响。【结果】不同氮肥水平下,水稻产量均表现为处理 S0 > S1 > S2 > S3。相较于 S0,处理 S1、S2 和 S3 分别减产 32.0%、52.7%、67.8%,且差异显著;增施氮肥降低了遮光导致的减产幅度,在 S1、S2、S3 处理下, 处理 N2 和 N3 水稻产量较 N1 分别提高 3.9% 和 4.3%、4.4% 和 6.8%、0.9% 和 3.1%;同时分析发现增施氮肥延 长了遮光处理下水稻的籽粒灌浆期,减少了成穗率、有效穗数、实粒数和千粒重的降低幅度。【结论】增施穗 肥氮素用量可延长幼穗分化期后遭遇寡照水稻的籽粒灌浆期,降低遮光对水稻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在一定 程度上降低遮光导致的水稻减产效应。其中增施氮肥对 S2 处理的稳产效果最好,其次为 S1。  相似文献   

2.
通过连续三年的水稻分期播种试验,对不同类型品种幼穗分化期的长短与温光生态因素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水稻品种幼穗分化期的长短受日照时数和日均温的影响。与日照时数多少呈正相关,与日均温高低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黑贡868幼穗分化进程与其相应的形态指标的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黑贡868水稻品种的幼穗分化进程及其相应的形态指标的研究总结出:黑贡868的叶龄可作为判断幼穗雌、雄蕊形成期以前各个时期的依据。幼穗长度是估测幼穗发育时期的简便方法。主茎伸长节间趋势可作为幼穗分化进程的辅助指标。而采取叶龄、幼穗长度和主茎伸长节间趋势等多种形态指标,综合分析鉴别幼穗分化进程,结果才能更为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4.
以水稻品种特籼占13为材料,在晚造幼穗分化Ⅰ期至幼穗分化Ⅲ期进行紫外光B辐射处理,研究了紫外光B对水稻叶片过氧化物酶、吲哚乙酸氧化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及水稻结实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辐射处理第4 d时叶片的吲哚乙酸氧化酶活性没有明显变化,辐射处理第11 d时吲哚乙酸氧化酶活性变化与每天处理时间的长短有关,每天处理时间越长吲哚乙酸氧化酶活性增加越明显;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则不表现出与紫外光B辐射处理相关的变化;此外,经紫外光B辐射处理的水稻每穗粒数没有明显变化,但结实率受到一定影响,每天处理的时间越长水稻的结实率下降越明显.  相似文献   

5.
水稻幼穗分化二次枝梗期后光周期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不同生态型的光敏核不育系与常规稻品种研究了水稻幼穗分化至二次枝梗期后长日光周期对其幼穗分化进程与花器官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晚籼及粳稻中长日照在延迟其幼穗分化进程的同时,对穗部花器官的分化和发育亦有影响,如穗长增加,颖花数有所减少而导致的颖花密度降低,花粉可育性降低导致的自交结实率下降及光敏核不育水稻的雄性不育;在早中籼中则无此效应或影响较弱。因此,粳型核不育系的光敏不育性由其穗发育受光周期影响较强所决定,选育籼型光敏不育系也可以此为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6.
温度对水稻每穗颖花数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分期播种法,研究了水稻浙38A/9308、协优413、协优95-16、协优9308、绍糯119、丙94-54、IRAT127、IRAT17494-32-1等每穗颖花数与幼穗分化期气象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温度是影响每穗颖花数的主要气象因子.在本试验条件下,存在2个形成大穗的适宜温度范围,在此范围内每穗颖花数随温度变化呈"倒抛物线"关系.粳稻形成大穗的适宜温度为25.0±0.2℃,30.1±0.4℃;籼稻为19.4~23.5℃,30.1±0.6℃;不利于粳稻品种形成大穗的温度为27.9±0.2℃;籼稻为24.6~27.7℃.  相似文献   

7.
小麦幼穗分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小麦幼穗分化的研究进行了概述,指出小麦幼穗分化进和进程与品种的遗传特性及温、光等生态因子密切相关,并直接影响着产量因素的构成及最终产量形成,小麦幼穗分化的研究对小麦育种及生产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通过体视显微镜及石蜡切片观察,研究了水稻幼穗分化过程中生长锥的形态以及维管束的生长变化。结果表明:水稻生长锥在幼穗分化第一期出现苞原基的分化,在第二期出现枝梗原基的分化,在第三期可见明显白色苞毛和颖花的发育,在第四期枝梗和颖花原基显著生长;在小穗发育过程中先后在枝梗末端分化出护颖原基、内外颖原基和雌雄蕊原基,在第四期花药中可见次级造孢细胞。发现在幼穗分化过程中幼穗主轴的维管束数目往上递减,穗茎节部位的大维管束能通过分离和合并来调节生长;在穗茎节出现的一种纤维状组织能够限制维管束的生长。  相似文献   

9.
水稻幼穗形态发生与维管束生长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体视显微镜及石蜡切片观察,研究了水稻幼穗分化过程中生长锥的形态以及维管束的生长变化。结果表明:水稻生长锥在幼穗分化第一期出现苞原基的分化,在第二期出现枝梗原基的分化,在第三期可见明显白色苞毛和颖花的发育,在第四期枝梗和颖花原基显著生长;在小穗发育过程中先后在枝梗末端分化出护颖原基、内外颖原基和雌雄蕊原基,在第四期花药中可见次级造孢细胞。发现在幼穗分化过程中幼穗主轴的维管束数目往上递减,穗茎节部位的大维管束能通过分离和合并来调节生长;在穗茎节出现的一种纤维状组织能够限制维管束的生长。  相似文献   

10.
水稻潜伏芽生长和穗分化形成规律及其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1986-1987年在扬州对7个水稻品种茎秆上的潜伏芽幼穗分化进程和生长进行了观察,结果如下:⒈潜伏芽幼穗分化始期是在前季稻颖花分化期到雌雄蕊分化期;前季稻抽穗期,母茎中部或偏上部节上潜伏芽幼穗分化已达颖花分化期,基部节上的潜伏芽为一次枝梗分化期,少数为苞分化期;前季稻抽穗到成熟,潜伏芽穗分化进程为休眠状态,幼穗发育处于一次枝梗到颖花分化期。⒉水稻潜伏芽的发生率,依据品种母茎茎秆各节潜伏芽发生率的差异,可把品种分为低节位型、高节位型和全节位型。⒊在前季稻收割前7-10天施氮肥,可促进潜伏芽出苗,提高再生稻的每穗粒数和穗重。  相似文献   

11.
小麦幼穗分化与产量性状间的关系及遗传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完全双列杂交法,研究了6个不同生态类型小麦品种幼穗品种幼穗分化特点及幼穗分化与产量构成因素的关系,并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小麦不同生态类型间幼穗分化存在明显差异;各主要分化期对小麦产量构成因素及最终产量影响显著;提高小麦产量主要是通过协调幼穗各分化时期的长短来协调好穗,粒、重及其它性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大麦幼穗分化进程与植株外部形态关系密切,1997年对5个大麦品种(品系)、不同播期的幼穗分化与叶龄、叶龄余数和叶枕距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同一品种不同播期幼穗分化各阶段的叶龄基本一致,不同品种同一播期幼穗分化各阶段的叶龄有明显差异,弱春性品种主茎总叶数较多,幼穗分化起步迟,进程慢,春性品种主茎叶数较少,幼穗分化起步早,进程快。应用叶龄、叶龄余数和叶枕距等指标来判断幼穗分化各阶段,对于采取相应的栽培技术措施、促进小穗分化和小花发育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水稻早衰咋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水稻品种早熟引起早衰早熟水稻品种在水稻幼穗分化和水稻灌浆期赶上高温,使水稻呼吸作用旺盛而大量消耗养分,加上昼夜温差小,养分积累少,影响水稻幼穗分化.造成水稻穗小、粒少、空秕率高,千粒重降低,导致减产.因此在选择水稻品种时,生育期要适当,不要过早.  相似文献   

14.
关于2001年水稻翘穗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1年的水稻生产中,奇特的翘穗现象在我县激起不小的风波,许多人都把翘穗归结到种子上,对此广大农户反应强烈.为解开水稻翘穗之谜,同时也为避免今后再次发生,我们深入实际进行了大量细致的调查研究,结果发现水稻翘穗与肥水失调有关.由于翘穗穗小、粒小,灌浆后内外颖壳开裂,部分米粒外露,呈黑褐色,象"老鼠牙",且不垂头,故称之为"鼠牙"翘穗.  相似文献   

15.
水稻幼穗分化始期的判断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水稻(Oryza sativa L.)幼穗分化始期的判断技术,包括根据抽穗前天数、叶龄余数推算,根据叶龄指数推算,根据生育积温指数、拔节期、双零叶出叶速度判断和直接镜检等判断水稻幼穗分化始期的技术。这对于水稻栽培测报、田间管理、杂交水稻制种的花期预测和调节均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保障水稻产量是应对全球人口增长以及粮食危机的关键举措之一。水稻穗分化期遭遇高温天气的概率日益增加,并对该区域内水稻的安全生产造成了极大威胁,因此开展相关研究意义重大。文章从幼穗形成、花药结构和花粉发育、产量与品质以及对水稻生理指标、代谢调控机理的影响等方面综述了穗分化期高温对水稻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缓解措施,并对研究前景作出展望,以期为开展水稻逆境生理研究以及缓解措施的合理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大麦幼穗分化进程与植侏外部开矿关系密切,1997年对5个大麦品种(品系)、不同播期的幼穗分化与叶龄、叶龄余数和叶枕距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同一品种不同播期幼穗分化各阶段的叶龄基本一致,不同品种同一播期幼穗分化各阶段的叶龄有明显差异,弱春性品种主茎总叶数较多,幼穗分化起步迟,进程慢,春性品种主茎叶数较少,幼穗分化起步早,进程快。应用叶龄、叶龄余数和叶 距等指标来判断幼穗分化各阶段,对于采取  相似文献   

18.
小麦兰考矮早八茎蘖幼穗激素差异及其密度调控效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大穗型小麦品种兰考矮早八主茎和两分蘖间幼穗部激素差异与分蘖成穗的关系及其密度调控效应。【方法】在大田条件下,设置150(D1)、262.5(D2)和375万株/hm2(D3)3个种植密度,在拔节期取标记株区分主茎、分蘖Ⅰ和分蘖Ⅱ,显微镜下剥取幼穗液氮保存,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幼穗中赤霉素(GAs)、吲哚乙酸(IAA)、分裂素(ZR)和脱落酸(ABA)含量。【结果】小花分化期主茎与分蘖幼穗分化进程差异很小,之后差距增大,表现为主茎幼穗分化进程要快于两分蘖。在分蘖两极分化过程中,幼穗中GAs、IAA和ZR含量及其IAA/ABA和ZR/ABA比值表现为主茎>分蘖Ⅰ>分蘖Ⅱ,在拔节后期幼穗ABA含量表现为分蘖Ⅱ>分蘖Ⅰ>主茎,IAA/ZR较高或呈升高趋势时对分蘖生长产生抑制作用。【结论】分蘖幼穗中较高的GAs、IAA、ZR含量以及IAA/ABA和ZR/ABA比值有利于幼穗生长发育,而较高的ABA含量及IAA/ZR比值不利于分蘖成活。分蘖与主茎差距越大,分蘖衰亡时间越早,且密度对其具有显著的调控效应。  相似文献   

19.
再生稻幼穗分化形成规律及其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6—1987年在扬州对7个水稻品种茎秆上的再生芽进行幼穗分化观察。其结果表明,再生芽的幼穗分化始期在头季稻的雌雄蕊分化期至花粉母细胞形成期,约离头季稻抽穗20天左右。不同类型品种,其伸长节间各节位再生芽幼穗分化始期有差异,多数品种基部节上再生芽幼穗分化早,停滞时间也早而长,上部节上的再生芽幼穗分化迟,停滞时间晚而短。头季稻收割后不同类型品种各节位再生芽幼穗分化进程出现两种类型,一种类型为茎秆中间节上再生芽发育快,两头节上再生芽发育慢,另一种类型是随着伸长节间上升,各节位再生芽的幼穗分化进程也逐节相应加快。  相似文献   

20.
小麦幼穗愈伤组织诱导与植株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 3个小麦品种的幼穗为外植体 ,选用 9种培养基 ,研究了影响小麦幼穗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的因素。结果表明 :小麦幼穗愈伤组织诱导和再分化都存在基因型效应 ;外源激素的种类和浓度也是影响小麦幼穗愈伤组织诱导和再分化的重要因素。在愈伤组织诱导中 ,较低的2 ,4-D浓度 ( 0 .5~ 1 .0mg/L)也能达到较好的诱导效果 ,但 2 ,4-D最适宜的使用浓度为2 .0mg/L ,细胞分裂素KT或 6-BA不利于愈伤组织的诱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