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在养牛业上的应用 1.提高奶牛产奶量和乳脂率: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小苏打喂奶牛,能够预防或减缓瘤胃pH值降低,提高瘤胃乙酸与丙酸的比值,从而增加乳脂率和产奶量,并能使产奶高峰期提前,尤其对常年喂青贮料(如青贮玉米)和精料量偏高的奶牛效果更佳.另外泌乳盛期补饲小苏打还可预防酮血病、脂肪肝、皱胃变位及瘤胃酸中毒,并且对治疗奶牛产后乏情和乳房炎效果也较好.  相似文献   

2.
本文旨在研究复合处理麦秸、青贮玉米秸和精料的组合及比例对奶牛体外瘤胃发酵的影响。将复合处理麦秸、青贮玉米秸、精料两两组合,且每种组合均设6个组合比例(0∶100、20∶80、40∶60、60∶40、80∶20、100∶0),筛选出最优复合处理麦秸与青贮玉米秸比例后再与精料以这6个比例组合,每个组合3个重复。通过短期人工瘤胃技术测定体外瘤胃发酵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3种饲料的组合和比例对瘤胃液pH影响不显著(P>0.05),所有组合氨氮浓度均在正常范围内;综合考察微生物蛋白质(MCP)产量和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得出各组合中的最优比例分别为复合处理麦秸∶青贮玉米秸=40∶60、复合处理麦秸∶精料=60∶40、青贮玉米秸∶精料=60∶40以及最优复合处理麦秸与青贮玉米秸组合(40∶60)∶精料=80∶20。综上所述,复合处理麦秸、青贮玉米秸和精料最优的组合比例是32∶48∶20。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研究玉米青贮与花生秧配比对奶牛瘤胃中花生秧降解特性的影响。选择4头体重、生理状态、生产性能相近,装有永久瘤胃瘘管的中国荷斯坦奶牛,分别饲喂含有玉米青贮与花生秧不同配比的全混合日粮(TMR),3种TMR中玉米青贮与花生秧的干物质(DM)配比分别为3.9∶1.0(A组)、1.2∶1.0(B组)、0.4∶1.0(C组)。试验分3期进行,依次进行A、B、C组试验。每期预试15 d,采样期4 d;共57 d。采用尼龙袋瘤胃降解技术测定花生秧在奶牛瘤胃中DM、粗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的72 h瘤胃降解率,并求得目标养分的动态降解参数及有效降解率。结果表明:1)花生秧的DM在瘤胃中有效降解率为56.49%~59.62%,CP为40.45%~47.36%,NDF为33.26%~35.20%,ADF为36.31%~37.45%。2)B组DM的有效降解率显著高于C组(P0.05),极显著高于A组(P0.01);B、C组的CP有效降解率显著高于A组(P0.05)。3)B、C组的NDF快速降解部分含量显著高于A组(P0.05);3种TMR对花生秧粗NDF和ADF有效降解率无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见,花生秧具有较高的饲用价值。本试验条件下,玉米青贮与花生秧DM配比为1.2∶1.0时,可有效提高花生秧DM和CP的瘤胃降解率。  相似文献   

4.
文章旨在研究不同水平青贮金针菇及尿素对奶牛养分消化率、瘤胃发酵、甲烷排放及原生动物数量的影响。试验选择15头荷斯坦奶牛[(542±68)kg],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试验一共设计5种日粮,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各处理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青贮金针菇,处理1组(90%青贮金针菇,10%玉米秸秆),处理2组(90%青贮金针菇,9%玉米秸秆,1%尿素),处理3组(80%青贮金针菇,20%玉米秸秆),处理4组(80%青贮金针菇,19%玉米秸秆,1%尿素)。试验期分为2周适应期和1周数据收集期。饲粮中添加青贮金针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了酸性洗涤木质素的摄入量(P<0.05);金针菇添加水平和尿素对干物质和其他营养素的摄入量无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在处理组日粮中添加青贮金针菇显著增加总短链脂肪酸(SCFA)和丙酸含量(P<0.05),但乙酸含量及乙酸与丙酸比值显著降低(P<0.05)。添加青贮金针菇和尿素对短链脂肪酸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日粮添加80%青贮金针菇和1%尿素时,乙酸浓度显著高于未添加尿素组(P<0.05);青贮金针菇日粮添加尿素显著降低了瘤胃丁酸含量(P<0.05)。与对照组相比,在日粮中添加青贮金针菇可显著降低瘤胃原生动物总数(P<0.05)。饲粮中添加青贮金针菇可导致荷斯坦奶牛瘤胃原生动物总数逐步减少(P<0.05)。青贮金针菇日粮组中螺旋体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饲喂青贮金针菇的荷斯坦奶牛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了甲烷排放量(P<0.05)。综上所述,用金针菇废弃底物与尿素、玉米秸秆混合日粮可以提高奶牛日粮的营养价值,日粮添加青贮金针菇显著降低了奶牛瘤胃原生动物种群和肠道甲烷排放量。  相似文献   

5.
5种青贮饲料在奶牛瘤胃中的淀粉降解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苜蓿青贮、全株小麦青贮、燕麦青贮和全株玉米青贮(2种)共5种青贮饲料的淀粉瘤胃降解特性,对其有效降解率与实时降解率进行分析,以期能根据单个时间点的淀粉降解率来估算青贮饲料的淀粉降解率,并为《奶牛营养需要和饲养标准》的更新提供相关数据。选用4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荷斯坦奶牛为试验动物,采用尼龙袋法评定淀粉的动态降解率和有效降解率,将装有待测饲料样品的尼龙袋在奶牛瘤胃中分别培养4、8、12、24、30、36、48和72h,每头牛每个时间点设4个平行。结果显示:(1)随着在瘤胃内培养时间的延长,各青贮饲料的淀粉瘤胃降解率均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且在24h后趋于稳定;全株小麦青贮的淀粉有效降解率最高,与依次降低的燕麦青贮、苜蓿青贮和全株玉米青贮差异显著(P0.05)。(2)试验所选用的青贮饲料的8h淀粉降解率与其有效降解率相关性最强,R2为0.9876。由此可知,采用8h淀粉降解率估测青贮饲料在奶牛瘤胃中的淀粉降解率是可行的,本试验结果可为科学配制奶牛日粮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6.
芬兰的Ahvenjarvi等学者研究用整株大麦青贮代替牧草青贮对泌乳奶牛饲料采食量、瘤胃、整个消化道和产奶量的影响。泌乳早期的4头奶牛安装瘤胃瘘管,饲喂4种日粮进行21d试验。基础日粮包括4种牧草青贮的混合物和整株大麦青贮,同时补充8.9kg/d精料(DM基础)。粗饲料中大麦青贮的比例为0,0.20,0.40,0.60kgDM/d。并在消化物质流进瓣胃的基础上测量了瘤胃营养成分的代谢,同时测量了瘤胃液中氨的浓度和挥发性脂肪酸(VFA)的浓度,并借助瘤胃排泄技术估测了瘤胃消化和流通动力学。结果表明,用大麦青贮代替牧草青贮对DM、可消化的有机物质和NDF没…  相似文献   

7.
试验研究了大米保存方法对奶牛采食量、产奶量、血液代谢物和瘤胃发酵的影响。生米粒在粉碎前干燥,粉碎后或粉碎前青贮,采用3×3拉丁方设计试验,选择12头多胎次荷斯坦奶牛,用上述3种处理方法设计全混合日粮,奶牛自由采食3种全混合口粮中(处理1组:干燥大米;处理2组粉碎后青贮大米;处理3组粉碎前青贮大米,大米添加水平为17%),加上每天2 kg的商品浓缩料。结果表明,大米的保存方法对奶牛饲料摄入量、产奶量或牛奶成分无显著影响。不同大米保存方法对奶牛瘤胃发酵指标,如瘤胃氨氮、乳酸、总挥发性脂肪酸以及乙酸和丙酸含量的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但处理3组较处理1组和2组有提高丁酸含量的趋势(P=0.08)。所选血浆代谢指标,如葡萄糖、尿素氮、非酯化脂肪酸和胆固醇含量及谷丙转氨酶活性也不受大米保存方法的影响(P0.05)。3个处理组乳中脂肪、粗蛋白质和乳糖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结果表明,当奶牛饲喂含有17%青贮大米的全混合日粮时,大米的青贮过程和青贮方法对奶牛的采食量和泌乳性能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饲喂碳酸氢钠能够参与反刍动物瘤胃酸碱调节并发挥重要的酸碱平衡作用。试验通过对比高产、中产、低产3个不同群体荷斯坦奶牛每头每日补饲不同剂量小苏打后,观察其对奶牛个体平均泌乳天数和日单产的影响,探究小苏打的最佳补饲量与补饲方法,为我国现阶段高产奶牛的饲管提供有价值的借鉴。[方法]对本场挤奶大厅1 000头泌乳牛连续16个月不间断全群补饲小苏打,以奶牛恶性舔土现象出现的次数以及临床热应激疾病发病数量作为瘤胃酸碱平衡的量化指标,分析各试验组的小苏打补饲量。[结果]高产群、中产群、低产群每头荷斯坦奶牛每日通过自由舔食分别平均获得61 g, 70 g, 80 g的小苏打,加上精饲料中分别提供的174 g, 156 g, 120 g,高产群、中产群、低产群每头每日实际需要量为235 g, 226 g, 200 g。[结论]通过高产奶牛自由舔食补饲小苏打的研究,确认自由舔舐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小苏打补充方法。添加适合剂量的小苏打能够预防高产奶牛代谢性疾病的发生,有效减少奶牛恶性舔土现象,从而提高奶牛的生产和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9.
选用16头泌乳中期荷斯坦奶牛(其中4头带有瘤胃瘘管)研究苜蓿青贮料和燕麦青贮料刈割长度(短为6mm,长为19 mm)的不同效果。试验采用4×4拉丁方设计,处理采用2×2排列。试验期为21 d,其中包括14 d适应期和7 d采样期。奶牛全混合日粮组成为(DM基础):42%大麦为基础的能量补充料,10%蛋白质补充料,24%长或短的苜蓿青贮料和24%长或短的燕麦青贮料。瘤胃pH持续测定,瘤胃液相流通速率用带有瘤胃瘘管的牛进行测定。采食行为用录像方式进行测定,采食日粮类型通过连续称量8头牛食糟中日粮来确定。降低苜蓿青贮料和燕麦青贮料的长度降低了日粮几何长度,分别从14.2~10.9 mm和13.4~10.4 mm。降低苜蓿长度不影响奶牛采食量,但减少燕麦青贮长度增加了奶牛干物质采食量(19.4~21.2 kg/d)。降低苜蓿青贮和燕麦青贮对奶牛产奶性能、瘤胃发酵、采食行为、日粮类型和血液代谢产物均不产生影响。所有日粮的平均产奶量、乳脂肪和乳蛋白含量分别为36.1 kg/d、3.00%和3.16%。较低的乳脂率表明日粮易引起奶牛的亚急性瘤胃酸中毒。这一点同时被瘤胃pH证实,所有日粮瘤胃pH每天低于5.6超过122 min。尽管日粮中中性洗涤纤维含量足够多,但物料颗料大小及较长时间的咀嚼都会影响长物料的作用,因此也会发生瘤胃亚急性酸毒症。  相似文献   

10.
不同收获期玉米青贮干物质在奶牛瘤胃内降解率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采用随机实验设计,利用瘤胃尼龙袋技术,测定全株玉米青贮分剐在乳熟、腊熟期收获时其干物质(DM)在奶牛瘤胃的降解率。结果表明:各期DM在奶牛瘤胃降解率依次为40.22%、53.24%。测试结果证明,在黑龙江省东部地区,腊熟期收获的全株玉米青贮对奶牛的饲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1.
镁是细胞内的主要阳离子,作为酶促反应的辅酶因子参与体内主要代谢途径。细胞外的镁对于动物机体正常的神经传导、肌肉收缩和骨骼矿物元素沉积至关重要。氧化镁是反刍动物饲料中应用最广泛的无机镁源,属于碱化剂,提高瘤胃pH值,可以提高乳腺对血代谢物的摄取,提高乳脂率。奶牛属反刍动物(草食动物),最主要的消化特点是有四个胃,而且瘤胃液pH值调节是产奶牛饲养的关键。近几十年的研究表明,日粮中小苏打与氧化镁按照2∶1的比例添加,小苏打的添加量为1%~1.5%,氧化镁的添加量为0.5%~0.7%。可以有效调节瘤胃液pH值,使奶牛有一个较好的瘤胃内…  相似文献   

12.
1 不同饲料对奶牛的作用 优质干草和玉米青贮秸是饲喂奶牛的主要饲料.长期用青贮料饲喂奶牛可保持其产奶量稳定,使日粮营养物质易于平衡.一般每头成年奶牛泌乳期每天喂15~25千克青贮,同时加喂2.5~4.5千克牧草或野草;干奶期每头奶牛每天约喂10~15千克青贮,另外加喂2~3千克干草.如果是生长期的奶牛,3~6月龄每头每天喂青贮5~10千克,6~12月龄喂10~15千克,12~18月龄喂20~25千克.同时,喂给一定量的干草和精料以达到营养平衡.  相似文献   

13.
试验旨在研究富含n-6PUFA(玉米青贮/牧草青贮、豆粕和豆油,对照组)和n-3PUFA(牧草青贮、菜籽饼和菜籽油,试验组)的基础日粮对法国西门塔尔牛中瘤胃和十二指肠食糜中反式-C18∶1和CLA的影响。屠宰牛后立即采集瘤胃和十二指肠食糜样进行分析。日粮能以不同途径影响瘤胃和十二指肠食糜中反式-C18∶1和CLA的含量。饲喂n-3PUFA日粮的牛比饲喂n-6PUFA日粮的牛瘤胃中富含较多的反-11,顺-13CLA异构体。饲喂两种日粮的牛瘤胃内未检测到反-7,顺-9CLA异构体的存在,但在十二指肠食糜中存在大量反-7,顺-9CLA异构体的存在。瘤胃内反-C18∶1的浓度及各异构体除反-16C18∶1均未受日粮的影响。饲喂n-3PUFA日粮的牛瘤胃内反-16C18∶1含量比饲喂n-6PUFA日粮牛瘤胃内含量显著低。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旨在评定不同蛋白质饲料(豆粕、双低菜籽粕、膨化大豆、玉米蛋白粉、棉籽粕)和粗饲料(苜蓿干草、全株玉米青贮、燕麦草、苜蓿青贮、羊草)的营养价值,并研究其奶牛瘤胃降解特性.选择5头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健康荷斯坦牛,采用尼龙袋评定法评定饲料瘤胃有效降解率和动态降解率.结果表明:1)各蛋白质饲料干物质(DM)含量差异不显...  相似文献   

15.
小苏打又名碳酸氢钠(NaHCO_3)是一种弱碱性化学物质,在国外已广泛地用于畜禽(尤其是奶牛和鸡)的饲料添加剂,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提高奶牛产奶量奶牛在泌乳期的能量代谢强度较干乳期高1倍多,为使奶牛高产,日粮中就必须有较多的精料,以增加营养供给(尤其是高产奶牛)。但精料用量增多,粗饲料减少,会产生以下不良影响:(1)瘤胃内酸性产物过多,瘤胃内 PH 值降低,微生物区系受到破坏,从而降低纤维素等的消化率,影响奶牛营养供应。(2)精料比例增加时,影响瘤胃内挥发性脂肪酸类型,产生低比例的乙酸  相似文献   

16.
瘤胃素是一种生物性的化合物,能促进肉牛增重的饲料添加剂。目前使用的制剂为瘤胃素钠,每千克饲料添加5.5~33mg。每头牛日喂50~360mg。碳酸氢钠又称小苏打,是奶牛常用的缓冲化合物添加剂。奶牛泌乳期,每头奶牛日粮中添加10g碳酸氢钠,试验组比对照组牛每头多产奶2~3kg,奶的质量亦提高。醋酸钠将制剂醋酸钠(按1L奶加30~35g)与精饲料或干草粉混合后饲喂奶牛,每头日产奶可提高0.7~1.2kg,含脂率提高0.16%~0.21%。多犊锭这种添加剂对奶牛、肉牛犊牛有明显的促进生长作用,并能提高奶牛发情受胎率及种公牛的精液品质和奶牛产奶量。其使用量为每吨配…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的目的是确定饲粮中青贮银合欢添加水平对奶牛瘤胃微生物种群、氮平衡和微生物蛋白合成的影响。试验采用4×4拉丁方设计,选择12头初始体重为163±16 kg、带有瘤胃瘘管的奶牛,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基础日粮以100%的水稻秸秆为原料,处理组分别用30%、60%和100%的青贮银合欢替代水稻秸秆,奶牛自由采食水稻秸秆和青贮银合欢,每天按照体重的0.2%补充浓缩料。结果表明,用60%青贮银合欢替代水稻秸秆组奶牛瘤胃微生物群,尤其是纤维素分解菌、蛋白分解菌和厌氧真菌的数量显著增加(P<0.05),各组对淀粉分解菌群无显著影响(P>0.05)。原生动物种群数量随日粮青贮银合欢添加水平的增加呈线性下降(P<0.05)(P<0.05)。此外,氮平衡和微生物蛋白合成均随着日粮青贮银合欢添加水平的升高而升高(P<0.05),其中以60%青贮银合欢组最高。结论:在本试验基础上,用60%青贮银合欢替代水稻秸秆可以显著提高奶牛体内的微生物数量和微生物蛋白的合成。  相似文献   

18.
选用体重(550±25)kg的4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泌乳中期黑白花奶牛作为试验动物,研究比较了苜蓿与其他几种常用粗饲料的DM、CP、NDF和ADF的瘤胃降解特性。结果表明:DM、CP的奶牛瘤胃有效降解率以苜蓿最高,玉米秸秆最低,全株玉米青贮、羊草和玉米黄贮居中。不同粗饲料NDF的瘤胃有效降解率差异较小,最高的为全株玉米青贮。玉米黄贮、羊草和全株玉米青贮的ADF瘤胃有效降解率较高,玉米秸秆和苜蓿较低。  相似文献   

19.
文章旨在评估全混合口粮用青贮红花苜蓿替代豆粕对瘤胃非降解蛋白和肠道可消化蛋白的影响。试验日粮用不同水平的青贮苜蓿代替豆粕,全混合日粮的粗饲料和浓缩料按照3∶1组成,在干物质基础上,全混合日粮中的青贮苜蓿比例为15%、30%、45%和60%。采用尼龙袋法测定粗蛋白质的瘤胃降解,分别将饲料样品孵育2、8、16、24、32、72 h,日粮瘤胃非降解蛋白含量用2%、5%和8%/h的转运速率表示。此外,将日粮样品在瘤胃中孵育16 h,测定瘤胃非降解蛋白在肠道的消化率。结果显示:随着日粮青贮苜蓿添加水平的升高,快速降解蛋白从26.2 g/kg显著升高至212 g/kg(P 0.05),瘤胃可降解蛋白质从810 g/kg线性降低至676 g/kg(P 0.05)。当转运速率传为8%/h,瘤胃非降解蛋白从315 g/kg线性下降到253 g/kg(P 0.05)。随着日粮青贮苜蓿水平的增加,瘤胃非降解蛋白在十二指肠的消化率从760 g/kg下降到574 g/kg(P 0.05)。粗蛋白质在瘤胃内降解增加,但十二指肠吸收的瘤胃非降解蛋白量从184 g/kg线性下降至79 g/kg(P 0.05)。结果表明,高产奶牛日粮中青贮苜蓿完全替代豆粕不可行。替代水平达到30%时对瘤胃非降解蛋白含量及消化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不同方法调制的苜蓿主要营养成分奶牛瘤胃有效降解率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旨在研究不同方法调制的苜蓿对奶牛的营养价值.试验采用3×3拉丁方设计,用3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中国荷斯坦奶牛,对加酸苜蓿青贮、半干苜蓿青贮和苜蓿干草的主要营养成分进行瘤胃有效降解率研究.结果显示:1)加酸苜蓿青贮的DM、CP、NDF和ADF的有效降解率均最高,但DM有效降解率三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O.05);2)加酸苜蓿青贮和半干苜蓿青贮的CP有效降解率显著高于苜蓿干草(P<0.05),但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O.05);3)加酸苜蓿青贮的NDF有效降解率显著高于半干苜蓿青贮和苜蓿干草(PO.05);4)加酸苜蓿青贮ADF的有效降解率显著高于苜蓿干草(P<0.05),加酸苜蓿青贮与半干苜蓿青贮之间、半干苜蓿青贮与苜蓿干草之间差异不显著(P>O.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