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羊疥螨病是由疥螨寄生在羊体表而引发的一种慢性接触性传染病,放牧羊群和舍饲羊群都容易发生,寒冷季节高发,虫体和虫卵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强,主要通过羊之间密切接触进行传播。感染羊表现局部奇痒,对采食和饮水造成影响;在病健交界皮肤处取病料,通过活虫或死虫检查能对本病进行确诊。预防本病需作好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必要时进行药物预防,治疗本病最常见的为局部涂药法、药浴法、注射药物法和中药治疗法等。  相似文献   

2.
羊传染性脓疱病由传染性脓疱病毒感染所引起,主要危害羔羊,绵羊和山羊都可发生,呈世界流行,我国以散发为主,主要通过羊与羊之间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感染羊根据病变部位的不同将本病可分为口唇型、蹄型和外阴型三种,感染部位会出现丘疹、水疱、红斑、化脓性溃疡等表现;预防本病需加强羊场的管理,减少羊只体表的创伤,科学对羊群进行疫苗接种;本病以对症治疗为主,将病羊隔离在单独区域,加强机体的保健护理,临床应注意将本病和口蹄疫进行区分。  相似文献   

3.
羊沙门氏菌病主要是由鼠伤寒沙门氏菌、羊流产沙门氏菌引起羊的一种传染病,以病羊发生下痢、孕羊发生流产为主要临床特征。羊易感,不分品种,性别、年龄或断乳龄或断乳不久的羊最易感;病羊和隐性感染羊或健康带菌羊为主要传染源;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育成羊常于夏季和早秋发病,孕羊主要在晚冬、早春季节发生。  相似文献   

4.
羊隐孢子虫病是羊原虫性寄生虫病的一种,隐孢子虫一生可进行裂殖生殖、配子生殖和孢子生殖3个阶段,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羔羊最容易感染发病,成年羊多耐过。病羊发病后以肠道症状为主要表现,诊断本病可采用饱和蔗糖水法、染色法和荧光抗体法;防治本病需要从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做起,目前尚无特效药能够完全治疗本病。  相似文献   

5.
正羊疥癣病是养羊生产过程中的常见寄生虫性皮肤病,主要由螨虫寄生于体表而引起;本病在寒冷季节多发,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病羊主要表现脱毛、皮肤瘙痒、皮炎甚至出现化脓病灶,机体消瘦,严重的可造成死亡;预防本病必须加强羊场的卫生管理,定期进行药物驱虫;治疗本病可采用注射驱虫药或药浴方式给药,严重的皮肤局部做抗炎和抗感染处理。1流行特点螨虫是节肢动物的一种,主要寄生在动物的体表,依靠  相似文献   

6.
正羊链球菌病是羊群常见的细菌病,全世界广泛分布,危害较大;链球菌血清型较多,羊链球菌病主要由溶血性链球菌感染而引起;病羊主要表现全身症状和呼吸道症状,密切接触传播是其主要传播途径,临床预防应注意控制饲养密度,定期驱虫,加强环境消毒,定期对羊群进行免疫;抗生素是治疗本病的最佳药物,临床使用时应根据药物性质的不同选择合适的给药方法。1病原特性本病由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引起,山羊和绵羊都能发病。病原经革兰氏染色后,镜检观察为球形或卵圆形,直径在  相似文献   

7.
羊细菌性腹泻病是肠道病的一种,由细菌性病原感染所致,常见的有魏氏梭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等;病羊前期主要表现消化道症状,后期可伴发全身症状;诊断本病可分为临床诊断和实验室诊断两种,前者主要靠经验,而后者则依靠实验;预防本病需要加强羊群和人员的管理并定期消毒,治疗本病前期以微生态调理为主,后期则使用抗生素治疗。  相似文献   

8.
正羊传染性角膜炎又称红眼病,主要由于感染鹦鹉热衣原体而引起发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本病的病变主要集中在病羊眼部,导致角膜及其眼结膜出现炎症,如果未能及时防治,可使病羊失明,给养羊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基于此,笔者结合生产实践,对本病进行了简要总结,并提出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临床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以供参阅。1流行病学不同年龄、性别的山羊、绵羊均易感染本病;相较于成年羊,羔羊的的发病率较高,呈急性传染。本病的主要传染源为  相似文献   

9.
牛无浆体病的流行特点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无浆体病是养牛临床常见传染病,主要通过蜱虫进行传播,以热点和亚热带地区最易流行;无浆体属于立克次氏体,对环境抵抗力弱,无媒介存在时很难传播;本病表现与牛感染日龄关系很大,年龄越大的牛发病越严重,以发热、贫血和衰弱为主要表现;临床可使用新胂凡纳明、土霉素、链霉素等药物进行治疗,治疗越早愈后越好;消灭蜱虫、加强管理、定期驱虫是预防本病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10.
口蹄疫是猪、牛、羊等主要畜种的烈性传染病,严重危害畜牧业生产。病羊临床症状为口腔、蹄部、乳房等部位出现水疱、溃疡和糜烂,与羊口疮、口炎的临床症状相似。本病的预防措施为坚持免疫接种,对病羊全部扑杀,并对房舍进行彻底消毒。  相似文献   

11.
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丝状支原体感染而引起的羊呼吸道病,传染性强,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呼吸道是主要传播途径,各种不良的外界因素刺激都对本病有促发作用;根据临床发病的缓急程度,本病可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和慢性型3种;病羊前期主要表现呼吸道症状,后期为全身症状;加强对羊群的管理,每年定期免疫可很好地控制本病,对丝状支原体敏感的抗生素是治疗本病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2.
以不育和流产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羊传染病主要有弯曲菌病和羊衣原体病弯曲菌病(旧名弧菌病)是由弯曲菌属中的胎儿弯曲菌引起牛、羊等动物的一种传染病。羊患本病时的特征是暂时性不育和流产。病羊衣原体病是由羊衣原体引起,幼羊多表现为多发性关节炎和滤泡性结膜炎,而妊娠母羊则发生流产、死产和产弱羔。  相似文献   

13.
羊破伤风病是由破伤风梭菌感染而引起,病原可产生神经毒素,对感染羊的外周神经和中枢神经具有强烈的损害作用;破伤风梭菌广泛分布在自然界,以芽孢体的形式进行感染,羊体表皮肤或黏膜一旦出现伤口就很容易受到侵染;感染羊主要表现神经症状;预防本病必须加强对羊群的保护,防止体表出现损伤,按时免疫,疫区羊群最好注射抗破伤风血清;治疗本病要尽早,对创面进行清洗、消毒和抗感染处理,神经症状明显的要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14.
<正>1羊支原体肺炎、羊链球菌病区别1.1羊支原体肺炎。羊支原体肺炎又称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多种支原体引起羊的一种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该病的主要传染源为病羊和带菌羊。病菌主要存在于病羊的气管黏膜、肺和纵膈淋巴结中,可随气管分泌物排出,污染环境。本病接触传染性很强,通过呼吸道的飞沫传染是本病  相似文献   

15.
羊流行性感冒临床较为多见,是一种高度接触性病毒传染病,人畜共患;病羊发病后多表现呼吸道症状和全身症状,严重者可出现死亡;本病发病率高,病死率低,母羊能造成流产;根据临床发病症状和流行特点可初步诊断本病,要想确诊还需进行实验室病原检查;本病重在预防,目前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病羊可采用广谱抗生素配合对症治疗的方案尝试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6.
<正>钩端螺旋体病(钩体病)是一种自然疫源性人兽共患传染病,其病源分布广泛,宿主种类繁多,如牛、羊、犬、猫、猪、人、鸡等均可感染本病,而且互相传染。本病主要通过皮肤、黏膜和消化道感染,也可经生殖道感染,还可通过吸血昆虫进行传播。多年来,本病在我国的绵羊群中已很少发生,人  相似文献   

17.
一、流行病学病羊和带菌羊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本病多为败血症,病菌遍布全身,主要由呼吸道和消化道排菌。病羊死亡后病原可通过肉、骨、皮、毛等散播。发病率15%~24%,病死率达80%以上。二、临床症状病羊体温升高41℃以上,流泪、流鼻液、流涎;咽喉部、颌...  相似文献   

18.
羊泰勒焦虫病是绵羊和山羊的一种血液性原虫病。本病临床主要特征为高热、贫血、黄疸和血红蛋白尿,发病率高。本病在我州分布面广,主要通过蜱吸血而传播,危害非常严重。为防治本病,2005年12月开始,我中心对投放术布乡的500只被蜱叮咬的阿尔巴斯绒山羊,采用不同药物进行了治疗试验,治愈498只,治愈率99%。现报告如下。羊泰勒焦虫病是以蜱为传播媒介的虫媒病,主要发生在硬蜱较多的季节。本病的治疗分三步。  相似文献   

19.
羊放线杆菌病在养羊生产中较为常见,主要是放线杆菌通过损伤皮肤侵入体内所致。本病通常不会导致死亡,但病程较为持久,降低羊的生长速度和饲料消化率。本文对羊放线杆菌病的发病原因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总结了诊断方法和中西医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20.
正牛放线菌病是一种非接触性慢性传染病。1流行病学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常呈散发性流行。导致本病的病原主要存在于被污染的饲料、土壤和饮水中,放线菌可通过破损的皮肤和黏膜引起感染。给牛喂饲带芒刺的饲料,可造成其口腔黏膜受损而发病。本病常见于牛,尤其是幼龄牛,除牛外,猪、羊、鹿、人等均可感染本病。2临床症状病初牛舌体微肿,流涎,咀嚼和吞咽困难,严重时舌体肿硬,并伸出口外,难以缩回,患牛水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