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业发展迅速。集约化大型规模畜禽养殖场的出现以及大量饲料添加剂和药物的无序使用,造成畜牧业对环境污染和对人类健康危害问题变得日益突出。畜牧业环境污染集中在养殖场所的消毒,畜禽粪尿的排放,饲料添加剂的重金属污染以及畜禽体内药物残留等方面。1排泄物及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1.1畜禽养殖场消毒造成的污染。大型养殖场至今多采用1%~2%火碱冲洗进行消毒,消毒方式简便成本低,尤以养殖场清圈后消毒,其污水可使土壤含碱量增大,造成板结、死苗、减收;一些地方农户不愿使用这些养殖场的碱性粪尿,养殖…  相似文献   

2.
随着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畜禽的粪便和污水排放量剧增,养殖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由于种养的分离,有80%以上的集约化养殖场没有足够数量的配套耕地以消纳其产生的畜禽粪尿[1],不少养殖场粪便随地堆积,污水任意排放,严重污染了周围的环境,也直接影响着养殖场本身的卫生防疫,降低了畜产品的质量.在合理发展规模养殖、调整养殖结构与布局的同时,如何使养殖污染问题得到有效处理,已成为制约畜牧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3.
<正>近几年,随着养殖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牲畜粪尿的排放对周围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尤其在云南蒙自地区,规模化和集约化养殖的不断扩大,问题更为严峻。所以,对养殖场粪尿进行处理与综合利用,能够为生态环境的安全发展提供便利条件。1养殖场粪尿污染状况近几年,随着养殖场的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产生了大量的动物粪尿。由于农牧分离、种养脱离,未经无害化处理粪尿等污物的排放,给周围的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同时,我  相似文献   

4.
随着畜牧业规模的扩大,对养殖场所周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加剧。如何处理养殖中粪尿、污水等,减少生态负担,优化养殖场及周边自然环境等问题是养殖业保持健康持续发展必须要解决的。本文简单分析了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规模化养殖场发展迅速,大型集约化养殖场在全国各地获得了迅速发展,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种集约化养殖模式提高了饲养技术和管理水平,提高了生产效率和饲料转化率,降低了成本,增加了经济效益.但是,大部分养殖场的畜禽粪尿没有经过处理就直接排放到大自然中,超过自然本身的净化能力,造成了环境污染.为了保护环境,降低畜禽粪尿对环境的污染,研究养殖场废水处理技术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6.
随着大规模集约化养禽业的迅猛发展,畜禽养殖的废弃物已造成大量的污染,已成为中国农村地区污染的主要来源,并危及畜禽本身及人体的健康。目前,我国60%的畜禽养殖场没有采取干湿分离(粪便与尿、冲洗水分开)的清洁工艺,有关资料表明:在我国,一个千头奶牛场可日产粪尿50t;一个千头肉牛场日产粪尿20t;一个千只的鸡场日产粪便2t,一个万头猪场每年大约排粪尿30kt,这些养殖场每天要排放大量的畜禽粪便及冲洗混合污水,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1目前我国处理粪污采用的几种方法1.1新型沼气厌氧发酵法通过厌氧发酵法产生新能源———沼气,其发酵过程…  相似文献   

7.
浅淡合川规模养殖场粪污综合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合川市畜禽规模养殖场发展迅速,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养殖场畜禽粪、尿、饲料残余物、污水(统称粪污)对周围环境的污染问题已引起养殖场周围居民的不满和环保部门的关注,因养殖场粪污污染引起的环保纠纷已开始出现。同时,环境的污染问题也危及到养殖场自身的生存。要使合川市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及时对养殖场粪污进行彻底治理。  相似文献   

8.
畜禽养殖业环境污染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我国及我省畜牧业的发展现状、养殖方式、粪尿及污水处理方式等调查出发,了解和掌握了畜禽养殖业(主要是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对人类生态环境造成污染的总体情况;从畜禽养殖企业污物的产生过程和排放标准作为切入点,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下发的《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为参照,通过对养殖场污染指标的调查,找出了对人类生态环境造成污染的污染源和污染物,并取得了有关理论数据;然后收集整理了国内外处理畜禽粪尿的主要方法,对其处理工艺、处理能力、经济效益和主要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通过分析和研究,结合我省畜牧业发展现状,找出了适合我省省情的畜禽养殖污物处理方法,提出了最佳处理模式并加以推广。以期以最少的投资,达到最大的处理效果,从而促进我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合川市畜禽规模养殖场发展迅速,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养殖场畜禽粪、尿、饲料残余物、污水(统称粪污)对周围环境的污染问题巳引起养殖场周围居民的不满和环保部门的关注,因养殖场粪污污染引起的环保纠纷已开始出现.同时,环境的污染问题也危及到养殖场自身的生存.要使合川市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及时对养殖场粪污进行彻底治理.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随着畜禽规模养殖的快速发展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持续深入推进,治理畜禽养殖场臭气污染问题已成为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的迫切要求。为解决畜禽养殖臭气污染,为畜禽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为饲养管理人员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避免臭气扰民,眉山市结合实际探索了开展畜禽养殖场臭气治理的措施,现简要介绍如下。一、臭气产生的原因畜禽养殖场的臭气主要来自畜禽粪尿、污水、垫料、饲料残渣、畜禽呼出气体、畜禽皮肤分泌物、病死畜禽等,其中畜禽粪尿和污水是养殖场臭气产生的主要来源。畜禽粪尿和冲洗养殖舍的污水中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多种成分。  相似文献   

11.
合川规模猪场粪污排放与土地消纳粪污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随着我国养猪业的迅速发展,规模化养殖已成为我国农村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猪粪便排放量超过了周围土地对其消纳能力,这不仅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也将严重制约养猪行业的发展。试验通过测量猪的排粪、尿量及粪尿中氮、磷含量,调查一定种植模式下土地对氮、磷的消纳能力,确定规模化猪场粪污排放与所需消纳土地的参数,可为各地产业布局及养殖规模的科学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正>我国是畜牧业大国,随着畜禽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畜禽粪便、污水等养殖废弃物的产生量也迅速增加,养殖废物若不经处理任意排放,就会严重污染空气和人民生活饮水,危害农田和河流生态,占用大量的土地,降低土壤质量,同时,也会造成人畜交叉传染。另外畜禽养殖场排放的废渣,清洗畜禽体和饲养场地、器具产生的污水及恶臭等也会对环境造成危害和破坏。畜禽养殖污染已成为我国农业污染首要来源,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己到了刻不容缓的境地。  相似文献   

13.
集约化养殖场废弃物的处理及综合利用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畜禽养殖业规模越来越大,集约化和机械化的程度越来越高,产生的排泄物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养殖业已成为我国农村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在一些地区,畜禽粪尿污染已超过居民生活、农业、乡镇工业和餐饮业对环境的影响,是造成许多重要水源地严重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养殖场畜禽废弃物的处理已成为急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主要探讨集约化养殖场废弃物处理及综合利用技术。1畜禽养殖污水的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技术1.1源头控制目前,大多数畜禽养殖场采用水冲式清粪方式,使污水产生量大大增加,极大地浪费了水资源,也增加了污水处理的…  相似文献   

14.
1环境污染源畜产废弃物是造成畜禽养殖场环境污染的主要污染源。畜产废弃物中可造成环境污染的物质有:家畜粪尿、尸体、垫料、污水、垃圾、畜产品加工废弃物及孵化废弃物等。其中,以未经处理和处理不当的家畜粪尿和污水的数量最大,危害最严重,由此产生的臭气污染已经成为当前畜禽养殖场被周围居民投诉的首要原因。1.1臭气畜禽养殖场的臭气主要来源于饲料蛋白质的代谢产物以及粪尿的分解,较臭的物质来自氮化物(氨、甲基胺)、硫化物(硫醇、硫化氢)和脂肪族化合物(吲哚、粪臭素)的分解。臭气不仅影响人畜健康,而且对畜禽的生产性能和产品品质也…  相似文献   

15.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方式的兴起,必然会产生大量的粪尿,污水,污秽垫料、饲草,病死畜禽尸体等废弃物,如不加以适当处理,就可能对周围的土壤、水源、空气及养殖环境造成污染,使正常生产受到严重影响。所以必须对养殖场产生的废弃物进行有效处理和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16.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菜篮子”工程的实施,不同规模的畜禽养殖场正在迅速发展。然而,由于规模的扩大、饲养方式的改变,畜禽产生大量的粪、尿、污水等废弃排放物,若与之配套的治理设施没有同步解决,必定会造成对周围环境的严重污染和危害。如何将在生产过程中排出的粪、尿、污水等废物的污染治理好,变害为利,提高产品质量,保证人畜健康,这是当今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生产中急待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17.
山东是农业大省,全省畜牧业发展迅速。但是,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和畜禽加工厂污水排放量大,对农业生态环境、水资源产生了严重污染。省辖淮河流域是国家的重点治污区域,也是山东重要的畜牧生产区。据调查分析,目前该流域畜禽规模养殖粪便的资源利用率在80—90%之间,尿和污水经过处理后排放或利用的不到5%,其余未被利用的粪便、尿和污水均直接排放到环境中去。畜禽规模养殖已经成为淮河流域污染产生的重要来源,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农村小型养猪场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发展起来,为满足畜产品的市场需求和提高农民经济收入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随之而来的畜禽养殖场排放的粪便、尿液、污水及恶臭等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问题愈来愈突出,畜禽养殖业产生的污染已成为农村污染的重要来源.特别是一些小型的养猪场由于受场地和设计的制约,普遍存在没有硬化粪场,露天搁置,缺少沉淀池,粪尿遍地,臭气熏天,造成土壤、水源、大气等环境污染问题,给社会造成了不良影响.如何在发展规模养殖的同时,控制好环境污染,已成为制约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9.
1合理规划养殖场要有足够的土地尽快处理掉粪便和废弃物,不要将粪尿污水在养殖场长期堆积。如果养殖场建在农田周围,粪便、污水能及时得到处理,就不会成为空气、水源的污染源。2循环利用将养殖业与水产业、种植业紧密结合起来实现生产的良性血循环,这是对粪便、污水进行资源化利用的有效措施。如小型养殖场建在水库、塘坝周围,粪便、污水就可排放到水中,  相似文献   

20.
据有关资料显示,通常一个饲养规模为10万羽的集约化养鸡场,每年可产粪尿3600吨多,一个千头养猪场年排粪尿达2500吨。随着我国集约化畜禽养殖场的迅速发展,由此带来了畜禽废弃物的排放和污染问题。原本潜在的由畜禽养殖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显现,并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而越来越突出。本文针对我国畜禽养殖场环境污染的现状、污染产生的原因,及与发达国家污染防治措施的比较,从产前、产中、产后阐述了畜禽养殖场环境污染综合治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