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7 毫秒
1.
冬季全环控鸡舍细菌气溶胶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掌握冬季全环控鸡舍细菌气溶胶分布规律,使用六级筛孔撞击式微生物采样器,对采用纵向通风模式的全环控鸡舍细菌气溶胶进行采样分析。结果显示:通风条件下,舍内细菌气溶胶浓度随气流方向逐步升高,在前端两侧细菌气溶胶浓度高于中部,而到后端鸡舍中间受风机影响,细菌气溶胶在中间出风口聚集,高于两侧,可达到8.989×10~4cfu/m~3,超过国家行业推荐标准,同时鸡舍中上层的细菌气溶胶浓度高于下层;在粒径分布上,84.84%的细菌气溶胶分布于第一、二、三和四级,随气流方向,分布于第一、二级的细菌气溶胶比例增加,第五、六级比例减少。  相似文献   

2.
鸡舍环境耐药细菌气溶胶及其向环境传播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通过对舍内粪便、空气和舍外环境(10、50、100m)中的空气分离到的细菌鉴定,包括细菌DNA分子生物学检测及药物敏感实验以及细菌含量统计学分析,证明三者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舍内环境微生物气溶胶包括耐药细菌通过舍内外气体交换排往鸡舍周围环境,舍周边环境在一定范围内受到生物污染。研究显示,在粪便、舍内空气、舍外环境10、50、100m空气中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80%以上对氯霉素(CMP)和对苯唑青霉素(OXA)耐药;粪便和舍内外环境空气中的80%以上的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对氨苄青霉素(AMP)、氯霉素(CMP)、头孢唑啉(CFZ)均为抑制。证明该鸡舍曾经使用过这些药物治疗或作为添加剂在饲料中添加,鸡群产生了耐药细菌菌株,并向环境传播。测量数据统计结果指出,十里河鸡场鸡舍内环境空气中的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与舍外环境中相应菌群含量比较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但舍外10、50、100m之间的相应菌群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这说明鸡舍内环境细菌气溶胶含量产生多,含量高,菌源强度大;另一方面,反应了鸡舍内环境微生物气溶胶包括耐药细菌能向舍外环境扩散,位舍外环境在一定的范围内受到动物源性生物污染,影响范围大于100m。通过对鸡舍环境微生物气溶胶来源的探讨发现,粪便中的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与舍内空气相应菌群数量关系比较,呈现正相关(r=0.99)。这从一个侧面揭示了粪便可能是微生物气溶胶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3.
夏季立体养殖肉鸡舍细菌气溶胶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夏天封闭有窗立体养殖白羽肉鸡舍中细菌气溶胶的分布规律,使用Ander-son-6撞式空气微生物采样器,采用多点测量法对山西省某养殖基地的单栋饲养量40 320只的白羽商品肉鸡舍进行了气溶胶采样与分析。结果显示:在夏季该类型鸡舍内的气溶胶粒度主要分布于采样器的第Ⅲ、Ⅳ、Ⅴ层级,占总菌数的72.4%;采样器中各级细菌气溶胶的浓度均低于行业标准的限值,平均浓度为3.11×10~2cfu/m~3;细菌气溶胶浓度与不同采样位置无关,但从湿帘端到风机端有升高的趋势。研究表明:该类型鸡舍在夏季舍内细菌气溶胶控制良好,适宜肉鸡生长,向舍外排出的细菌对环境的污染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规模化养鸡场鸡舍内空气和饮水细菌含量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自然沉降法对现代化鸡舍内空气细菌含量进行检测,并对不同日龄鸡舍内外水质进行测定.结果显示:肉鸡饲养中期鸡舍内空气细菌含量明显高于生长前期和后期.带鸡消毒可以显著降低鸡舍内空气细菌含量;不同日龄鸡舍水质变化不大,饮水中细菌总数均较高,经过消毒处理后,饮水中细菌总数显著降低,与未消毒前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5.
采用自然沉降法对现代化鸡舍内空气细菌含量进行检测,并对不同日龄鸡舍内外水质进行测定。结果显示:肉鸡饲养中期鸡舍内空气细菌含量明显高于生长前期和后期。带鸡消毒可以显著降低鸡舍内空气细菌含量;不同日龄鸡舍水质变化不大,饮水中细菌总数均较高,经过消毒处理后,饮水中细菌总数显著降低,与未消毒前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以中小规模肉鸡养殖场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然沉降法对不同日龄消毒前后鸡舍内空气细菌数量进行检测,研究消毒前后鸡舍内空气细菌数量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肉鸡饲养中期鸡舍内空气细菌含量和物体表面细菌数量较前期和后期高;带禽消毒可以显著降低鸡舍内空气细菌含量。  相似文献   

7.
在新疆北疆大部分鸡场,包括一些种鸡场,目前仍采用普通喷雾器带鸡空气消毒。为更加有效地进行空气消毒,降低鸡舍空气中微生物的数量,解决实际生产中空气消毒难的同题,笔者重点研究了气溶胶喷雾器消毒的方法,并进行了效果监测。结果表明,气溶胶喷雾器消毒效果比普通喷雾器好。通过应用气溶胶喷雾器连续消毒可有效地净化改善禽舍空气质量,空气中的细菌数明显降低,解决了鸡舍内带鸡空气消毒的难题。  相似文献   

8.
为评估不同养殖模式鸡舍环境卫生质量,采用TYK-6型六级筛孔撞击式空气微生物采样器,对封闭式和开放式蛋鸡舍环境中的微生物气溶胶浓度及大肠杆菌血清型的分布进行监测。结果显示:封闭式鸡舍微生物气溶胶的含量、大肠杆菌检出量均明显低于开放式鸡舍,两者优势血清型均为O_(65)、O_(101)和O_(78);发病鸡舍气载大肠杆菌和鸡源大肠杆菌血清型存在一致性,且病鸡舍气载大肠杆菌颗粒多分布于采样器的第3~5级介质中。结果表明:封闭式鸡舍养殖环境优于开放式环境,有利于大肠杆菌病的防控。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冬季智能化密闭商品肉鸡舍生物气溶胶分布规律,在山西中部某鸡舍均匀地设置了36个采样点,使用Anderson-6撞式空气微生物采样器,对白天(AM10∶00-PM3∶00)和夜间(PM10∶00-AM3∶00)两个时段的细菌和大肠杆菌的气溶胶粒径分布进行分析,并对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霉菌等的气溶胶浓度分布以及气体和粉尘等的浓度进行监测。结果表明:细菌气溶胶主要存在于6级空气微生物采样器的Ⅰ、Ⅱ、Ⅲ级;主要刺激人体的上呼吸道;通风模式的不同对粉尘浓度的分布影响较大,对微生物气溶胶浓度分布影响不大;白天微生物气溶胶浓度分布与粉尘浓度分布不相关,夜间相关。  相似文献   

10.
为评估笼养鸡舍环境卫生质量及推断微生物气溶胶对饲养人员及肉鸡可能造成的危害,本试验采用FA-1型六级筛孔撞击式空气微生物采样器分别对3个笼养肉鸡场鸡舍环境中气载需氧菌、气载大肠杆菌、气载金黄色葡萄球菌、气载真菌气溶胶的含量进行检测,并对其气溶胶粒子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鸡舍环境中气载需氧菌浓度可达21.4×10~3 CFU/m~3,气载大肠杆菌浓度可达0.71×10~3 CFU/m~3,气载金黄色葡萄球菌浓度均值可达2.52×10~3 CFU/m~3,气载真菌浓度可达7.28×10~3 CFU/m~3;鸡舍内环境气载需氧菌在FA-1型六级筛孔撞击式空气微生物采样器第1层级分布比例显著高于其他层级(P0.05),气载大肠杆菌在第4层级分布比例显著高于其他层级(P0.05),气载金黄色葡萄球菌在第5层级分布比例显著高于其他层级(P0.05),气载真菌在第4层级分布比例显著高于其他层级(P0.05)。  相似文献   

11.
不同类型商品肉鸡舍冬季环境指标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调查安徽省不同类型的商品肉鸡舍内冬季环境指标情况,选取三种不同类型的肉鸡舍,按照日龄不同每种肉鸡舍各选6栋,检测肉鸡舍的主要环境指标,主要有氨气、二氧化碳、硫化氢、一氧化碳、温度、湿度、微生物等,分析各环境因素间的相关性及其与鸡舍结构和鸡群日龄等的关系。结果显示,所检测的大部分鸡舍环境均不符合标准,其中舍内氨气含量、温湿度、细菌超标严重,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含量超标稍轻,氨气浓度和细菌数与鸡舍结构、温湿度及饲养鸡群日龄大小显著相关(P<0.05)。试验结果说明鸡舍结构、通风和加温方式是影响舍内有害气体含量、温湿度及细菌数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兔舍环境空气微生物气溶胶的检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国际标准ANDERSEN6级微生物空气样品收集器,选用血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分别对两个不同种兔舍环境空气微生物进行监测。其舍内需氧菌含量分别为4.19×103~5.55×104CFU/m3、6.35×103CFU/m3空气,需氧革兰氏阴性细菌含量分别为3.04×102~3.27×103CFU/m3、4.68×102CFU/m3空气。根据微生物气溶胶颗粒在ANDERSEN-收集器不同层级上的分布情况得知,约有50%的需氧细菌气溶胶颗粒和革兰氏阴性细菌气溶胶颗粒分布在3、4层上,空气动力学直径(Dae50)在2~6μm之间,它们能进入人、畜的气管、支气管,甚至细支气管,对饲养员和动物的呼吸道构成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13.
肉鸡呼吸道疾病是影响肉鸡饲养效益的一项主要指标之一,舍内空气状况是呼吸道疾病发生的主要诱因.鸡舍环境卫生状况决定鸡舍空气中细菌的含量,鸡舍空气中条件性致病菌数量与鸡的致病作用有直接关系.为了探讨改善肉鸡舍环境卫生和控制细菌的方法,运用中药烟熏剂对肉鸡舍进行带鸡熏蒸消毒,研究中药烟熏剂的杀菌效果及其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1994年1月我们在省农业科学院种鸡场进行了利用气溶胶药物灭菌器(本厂研制)对鸡舍灭菌效果的观察。鸡舍面积400m~3,立体空间1200m~3。 1 方法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养殖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环境控制对养殖业的影响也越来越显著.本研究主要对机械化蛋鸡场的自动化叠层笼养蛋鸡鸡舍的微生物环境进行评估,监测分析鸡舍内不同层鸡笼、料槽、蛋槽的细菌分布、鸡舍内风机对空气落菌数的影响、场内水源出水口和鸡舍饮水口水中的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数,以及鸡场内不同类别消毒药的消毒效果,为完善机械化鸡场的环境控制提供参考依据.监测结果分析表明,鸡舍内不同层鸡笼、料槽、蛋槽的细菌含量会随着层数的增高而不断减少,鸡舍内打开风机会增加空气落菌数的数量,鸡舍饮水管在不安装任何过滤设备的情况下依然可以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不同消毒药对蛋箱消毒池的消毒效果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鸡舍中不同垫料层中的细菌情况,美国奥本大学的研究人员测定了肉鸡舍垫料不同深度处细菌的浓度。分别对2栋2~5周龄肉鸡舍中比较凉爽处的垫料、鸡舍中间位置的垫料和排风扇附近的垫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西安地区封闭式无窗鸡舍控制环境的效能,对西安市某机械化养鸡场成年蛋鸡舍进行了夏、冬两季小气候测试。结果表明,夏季舍内气温,最高达36.0℃;冬季舍内气温较低,最低为7℃,夏季舍内气流微弱,冬季舍内气流较适宜;舍内氨含量、降尘量和细菌含量夏季均...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山东省某鸡场的鸡舍环境进行了卫生评价,在春、夏、秋、冬4个季节分别测定了鸡场空气环境中氨气浓度、细菌总数等。结果表明:鸡舍空气中的细菌总数冬季大于其他季节;氨气浓度夏季大于其他季节。鸡舍中央细菌总数、氨气浓度均大于门口。因此,标准化全封闭鸡舍,夏季应考虑增加通风降温措施,而冬季应考虑如何解决保温与通风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6级Andersen生物空气采样器和常用真菌计数培养基,在鸡舍入口处收集气溶胶真菌,经培养和纯化鉴定出78种真菌,其中包括黄曲霉、烟曲霉、黑曲霉及镰刀菌等在内的50余种真菌。研究表明鸡舍入口处空气真菌污染程度与鸡舍内没有显著差异。早晨气溶胶真菌浓度明显低于中午(P=0.07)和晚间(P=0.05)的浓度,且夏秋季节浓度相对较高,峰值在7月份。鸡舍内气溶胶真菌的年平均浓度为2.3×103 CFU/m3。黄曲霉、烟曲霉、黑曲霉在鸡舍空气中的浓度相对较高,分别超过真菌气溶胶组成平均浓度77.7 CFU/m3、63CFU/m35、7.1 CFU/m3,而镰刀菌是常见的空气真菌,其总平均浓度为74.6 CFU/m3,比平均值高出45.3 CFU/m3。平均CMD值分别为3.1μm;GSD分别为2.1。每分钟可沉积到支气管和直接侵入肺泡的活性真菌量分别是居室的3.4倍和3.3倍。本研究探讨了真菌气溶胶不同时间和季节的变化规律,并从其组成、浓度及粒子大小定量评估采样点鸡舍真菌气溶胶的危害,为有效控制禽类真菌病的流行提供科学依据和预警资料。  相似文献   

20.
钟召兵  王宁 《中国动物检疫》2014,31(11):101-105
为深入了解畜禽舍环境中气载细菌微生物的空气动力学粒径分布规律,并评估其潜在的健康危害风险,采用Andersen-6级微生物空气采样器以血-琼脂培养基、沙氏培养基和高氏合成1号培养基为采样介质,对鸡舍、猪舍、牛舍环境中空气样品进行系统定点取样、测定及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鸡舍环境中气载需氧菌含量最高,猪舍次之,牛舍最低;空气细菌粒径分布均为第Ⅰ级最高,鸡舍空气粒径呈偏态分布,牛舍、猪舍分别在第Ⅲ级和第Ⅳ级出现第2个峰值。携带细菌可吸入微粒在猪舍环境中比例最大。空气真菌与放线菌均在第Ⅳ级最高,携带真菌和放线菌可吸入粒子的比例显著大于细菌(P<0.05)。鸡舍、猪舍、牛舍空气微生物粒径各级分布比例基本一致。在鸡舍、猪舍、牛舍每天约有6.1×105CFU、4.7×104CFU和3.6×104CFU气载细菌微生物可分别进入人和动物小支气管或直接进入肺泡,从而对人和动物健康构成潜在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