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电镜观察发现,小麦条锈菌胞间菌丝细胞的多核现象极为普遍,但聚集于寄主表皮细胞下的夏孢子产孢细胞均含两个细胞核。在夏孢子形成过程中,产孢细胞一端先经突起而形成孢子芽,随后孢子芽经延伸和产生隔膜,分别先后形成夏孢子原体,柄细胞和夏孢子。随幼龄夏孢子进一步发育,细胞原生质电子致密度增加,大量脂肪粒累积,孢子体表伸出大量的刺突。在夏孢子之间,还可观察到具形状各异内含体的伴胞细胞。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条锈菌夏孢子在水洋菜上的芽管结合现象及其影响因素,证实了小种内、小种间及专化型间均可产生芽管结合。小麦条锈菌不同小种及组合间,其芽管结合率及结合体形成率不同,说明不同小种之间亲和力有差异。美国白化菌系与我国不同小种间、及条锈菌小麦专化型与大麦专化型间的芽管结合率及结合体形成率均很低,表明遗传差异越大,其芽管间亲和力越低。并且发现,较高的温度可抑制芽管结合,超过16℃,芽管结合显著减少,至19℃,已无芽管结合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3.
EMS诱导小麦条锈菌毒性突变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化学诱变剂EM S处理小麦条锈菌CY 17和CY 31的夏孢子诱发其毒性突变,用抗条锈Y r近等基因系筛选毒性突变体,建立了4个CY 17和1个CY 31的突变菌株,各筛选品种上的病菌突变频率明显不同,突变率在2.14×1-0 6~3.68×1-0 5。对突变菌株的毒性测定结果表明,CY 17的所有突变菌株对Y r12发生了毒性突变,且CY 17和CY 31的所有突变菌株对Y r5,Y r10,Y r15和Y r24等4个抗病基因表现无毒性。研究证实毒性突变是小麦条锈病菌毒性变异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以小麦条锈菌高感品种铭贤169为试验材料,设置了-50、-45、-40、-35、-30、-25、-20℃7个不同温度梯度,研究了小麦条锈菌夏孢子离体处理后的致病力。结果表明,在-35~-20℃低温下,条锈菌夏孢子可存活10 d,接种寄主小麦后病叶率2.36%~74.39%,平均严重度0.13%~4.21%;-40℃下可存活8 d,病叶率1.23%~2.78%,平均严重度0.01%~0.29%;-50℃下可存活6 d,病叶率1.04%~1.39%,平均严重度0.01%~0.17%。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夏孢子致病力逐渐下降。在相同温度下,随着夏孢子离体处理时间的延长,致病力亦呈逐渐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5.
EMS对水稻种子萌发生长初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豇豆单胞锈菌是引起红小豆锈病的病原菌。为了明确红小豆锈病菌夏孢子的萌发条件,以红小豆锈病菌ZXL01菌株为材料,研究了培养方法、温度、光照、储存条件和储存时间对红小豆锈病菌夏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最适红小豆锈病菌夏孢子萌发的培养方法为水琼脂平板法,夏孢子在水琼脂上2 h即开始萌发,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萌发率逐渐升高,6 h后萌发率趋于稳定,萌发率为75.0%。夏孢子在15~25℃均可萌发,最适萌发温度为20℃。光照可明显抑制夏孢子萌发。夏孢子在4℃条件下储存360 d后已基本丧失萌发能力,而夏孢子在-20℃条件下储存360 d时仍可保持萌发活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植物与病原菌互作过程中,涉及许多可以与植物受体蛋白相互识别、引发植物防卫反应的病原菌激发子或其他致病因子,其中多数为分泌蛋白,深入研究分泌蛋白将有助于明确植物与病原微生物互作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SignalP v3.0、TMHMM v2.0、TargetP v1.1、Protcomp v6.0 4个软件,对陕西省农业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构建的小麦条锈菌萌发夏孢子cDNA文库中854条EST序列进行分泌蛋白预测。【结果】得到具有可溶性分泌信号肽的蛋白编码序列33条,占测定序列的3.86%,其中最小长度为196 bp,最大为1 096 bp,分泌信号肽切割位点基本位于15~42个氨基酸,平均为37个氨基酸。【结论】预测得到的分泌蛋白编码序列,可以作为小麦与条锈菌互作过程中的激发子和致病因子备选基因来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用荧光染料DAPI研究结果表明,小麦条锈菌夏孢子染核的最适浓度为5μg/mL,染色时间为3min;夏孢子芽管染核的适宜浓度为3μg/mL,染色时间为2~3min。本研究还发现DAPI对分属于5个亚门中的30种植物病原真菌的孢子(孢子囊)、芽管和菌丝同样具有较好的染核效果。  相似文献   

9.
用白化菌系作标记,发现在小麦叶片上,小麦条锈菌不同小种间可发生芽管结合并形成结合体。染核观察发现,结合体内有1~4个细胞核。研究结果表明,在多小种共存的自然条件下,不同小种的夏孢子在小麦叶片上发生芽管结合,可能是小麦条锈菌发生异核作用的重要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0.
条纹单胞锈菌(Uromyces striatus)是引起苜蓿锈病的病原菌。为了明确苜蓿锈病越冬夏孢子的萌发生理条件,试验以苜蓿病株刮取的锈病越冬夏孢子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浮载剂、温度、光照和pH值对苜蓿锈病越冬夏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苜蓿锈病越冬夏孢子萌发的最适浮载剂是苜蓿叶片浸出液,萌发率为2.19%;夏孢子在5~25℃均可萌发,最容易萌发温度为15℃,萌发率可达7.69%;光照抑制夏孢子萌发;偏酸性环境可促进夏孢子萌发,最适pH值为6。  相似文献   

11.
条锈菌 ( Puccinia striiformis W.)侵染高温抗病品种后 ,抗性表达后与表达前比较 ,条锈菌产孢量显著减少 ,产孢期缩短 ,但孢子萌发率不受表达前后限制。组织病理学观察发现 ,高温抗性表达前 ,寄主内菌落面积大且增长快 ,吸器母细胞数目多 ,后期可产生少量寄主坏死细胞 ,但不足以抑制菌丝的扩展 ;高温抗性表达后 ,接种后 48h即产生典型的寄主细胞坏死 ,后期寄主坏死细胞连片 ,菌落扩展明显受抑 ,菌落稀且面积小  相似文献   

12.
用条形柄锈菌大麦专化型(PucciniastriiformisWest.f.sp.hordei)的3个代表性菌系,对8个族的25属61种禾草进行了温室人工接种。发现寄主9属22种,除星星草(Puccinelliatenuiflora)属于早熟禾族外,其余均属于小麦族。大麦属(Hordeum)所有参试种均可被侵染,多数高感,大麦是主要寄主。旱麦草属(Eremopyrum)植物和簇毛麦(Haynaldiavillosa)也较感病。小麦族的赖草属(Leymus)、鹅观草属(Roegneria)和Thinopyrum属的所有参试种均为免疫或近免疫。  相似文献   

13.
小麦慢锈性和高温抗锈性组分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苗期控温条件下 ,对具有慢锈性和高温抗锈性的 15个小麦品种接种条锈菌后的潜伏期、产孢强度、孢子堆密度和孢子堆长度等 4个抗病性组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 ,慢锈品种和高温抗锈性品种在抗病性组分方面与感病品种不同。通过聚类分析 ,将其划分为 6类 :近免疫抗病、高温抗锈性、高度慢锈性、中度慢锈性、耐病性和感病性。根据聚类结果 ,分别建立了 6个判别函数 ,其经验品种回判符合率为 10 0 %。表明利用抗病性组分在苗期进行慢锈性和高温抗锈性鉴定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在26个小麦品种和20个大麦品种上,对采自陕西、青海和河南的10份大麦条锈病菌标样进行了致病性测定。除陕西的2份标样被鉴定为小麦专化型条中29号小种外,其余来自3省的8份标样均属大麦专化型。首次发现并证实了条形柄锈菌大麦专化型(Pucciniastriiformis West.f.sp.hordei)在中国西藏以外地区的分布,并确认大麦上发生的条形柄锈菌可以是大麦专化型,也可以是小麦专化型。  相似文献   

15.
利用陕西汉中地区 2 4年 ( 1 974~ 1 997年 )的小麦条锈病病情、菌量、品种和气象资料 ,采用逐步回归法分析了影响汉中小麦条锈病流行的因子 ,求得最优回归子集 ,包括春季菌量、秋季菌量、感病品种面积比例、4月份降雨量和 4月份平均温度。用前 2 0年资料建立了多元线性回归方程 ,对 1 994~ 1 997年小麦条锈病的流行程度作短期预测 (以残差绝对值≤ 0 .5为标准统计 ) ,结果表明 ,方程预测的准确率为 75%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适用于小麦条锈病绿色防控的品种混种模式,选择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甘谷试验站和中国农业大学上庄实验站为研究地点,分别以小麦品种陇鉴9825、天选66号和陇鉴9822以及铭贤169、北京0045和农大211为研究对象,在两地均设置9个单种和混种处理,调查条锈病的普遍率、病情指数、病害进展曲线下面积(AUDP...  相似文献   

17.
利用硬粒小麦-节节麦人工合成种与四川小麦杂交、回交,育成高抗条锈小麦新品种川麦38(99-607)。为明确川麦38抗条锈性状的遗传规律,将川麦38与绵阳26、绵阳335、SY95-71、川育12等5个高感条锈小麦品种杂交,获得杂种F1、F2群体;利用条中32对抗×感杂种F1、F2群体接种鉴定抗性分析表明,川麦38对条锈病新小种的抗性受一对显性基因控制。将川麦38与含Yr13的德国小麦8661及源于硬粒小麦-节节麦人工合成种的3个抗病新品种(川麦42、川3736、复小穗小麦)杂交,分析川麦38与4个抗病品种的抗性基因等位性,结果发现抗×抗F2群体中均分离出一定比例的感病单株,表明川麦38与德国小麦(Yr13)、川麦42、川3736、复小穗小麦等的抗锈基因不等位,为不同的抗性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