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以青扎板栗为试材,研究壳聚糖浓度、浸果时间对贮藏期间栗果呼吸强度、品质、腐烂率、失重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青扎板栗具有呼吸跃变,壳聚糖涂膜明显降低贮藏期间栗果的腐烂率、失重率,抑制呼吸强度,推迟呼吸跃变并降低呼吸峰值;壳聚糖涂膜可延缓贮藏期间栗果维生素C和淀粉含量的下降。壳聚糖涂膜最佳处理为15 mg/mL浸果30秒,结合0℃条件板栗可贮藏101天,商业品质良好。  相似文献   

2.
热激处理对冠玉枇杷贮藏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沙枇杷冠玉采用不同热处理(A、B、C等3组热处理分别为40 ℃热水15分钟、45 ℃热水10分钟、50 ℃热水5分钟)后,在(6±1) ℃下低温贮藏,研究其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失重率、皱皮果率及腐烂指数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B处理果实失重率和腐烂指数最低;果实内在品质方面,C处理较好,但与B处理无明显差别.认为B处理是冠玉枇杷贮藏较适宜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通过采用不同的贮前热处理温度和时间组合,研究白沙枇杷青种在低温条件下的贮藏的内外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3种贮前热处理中,B处理(45℃热水处理10 min+低温(6±1℃))的效果最好,不仅青种枇杷果实的失重率和腐烂率低;而且贮藏到30 d时,枇杷果实的固酸比最高,较好保持了果实的风味.  相似文献   

4.
热水和1-MCP处理对杧果贮藏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研究了常温下热处理、1-MCP处理及热处理结合1-MCP处理对杜果果实贮藏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处理能有效控制杧果采后炭疽病的发生,改善果实外观,提高好果率,延长贮藏时间,但使呼吸增强,不能抑制果实后熟和减少果实失重率;1-MCP处理能降低果实在贮藏过程中的呼吸强度,抑制果实的后熟,减少果实失重率,但对炭疽病的防治无效;热处理结合1-MCP处理在一定程度上结合了2者的优点,该处理既有效的控制了炭疽病的发生,又延缓了杧果果实的后熟进程,延长了贮藏时间,且对杧果果实的品质无不良影响。所有处理对成熟时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及糖酸比无影响,且对蒂腐病的防治效果也均不理想。  相似文献   

5.
以华丰板栗为试材,研究柔性气调贮藏中不同浓度的CO2对板栗果实呼吸强度、淀粉酶活性、还原糖和总糖含量、淀粉含量、栗实腐烂率和失重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贮藏温度0.5~±1℃,O2浓度为2%~3%条件下,库中CO2浓度1%~2%、3%~4%和5%~6%时均可有效降低板栗果实的呼吸强度,延缓淀粉的转化,显著降低板栗果实的腐烂率和失重率,延长果实贮藏期,其中柔性气调库中CO2浓度3%~4%时效果相对更好.  相似文献   

6.
以沙田柚为试材,利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低温和薄膜贮藏对沙田柚果实外观、失重率、还原糖、总糖、有机酸、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等营养指标和商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薄膜贮藏的果实还原糖、总糖、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含量最低,低温贮藏和室温贮藏相比差异不显著,但低温贮藏果实有机酸含量最高,糖酸比最低。3种贮藏方式相比,不包膜室温贮藏果实失重最快,贮藏30d,失重率为11.42%;低温贮藏果实在贮藏后60d果顶部开始转绿,沙田柚采后贮藏方式以薄膜室温贮藏最佳,但贮藏时间不宜超过75d。  相似文献   

7.
热处理对骏枣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骏枣为试材,以未做热处理的骏枣为对照,分别采用40、45、50、55、60℃热水对骏枣进行热处理并置于(5±1)℃下贮藏,以研究热处理对骏枣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热水处理可以延缓果实的衰老,保持其风味,抑制生理和病理伤害,延长骏枣贮藏保鲜期和提高贮藏品质;热水处理的骏枣失水率和呼吸强度呈先增加后下降的变化趋势,硬度、有机酸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均呈下降的趋势;60℃热水处理能显著提高骏枣果实品质,抑制腐烂发生,提高好果率,延长骏枣的贮藏时间。  相似文献   

8.
李西进  于军香 《北方园艺》2010,(24):186-188
以樱桃番茄"千禧"为试材,采用强度为50 kHz、输出功率为200 W的超声波处理,研究了樱桃番茄在室温(15℃)条件下的贮藏品质。结果表明:超声波处理5 min可较好地保持樱桃番茄果实中的VC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抑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上升,果实失重率及腐烂率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9.
以72-1脐橙为材料,用40℃ 40 min、45℃ 30 min、50℃ 20 min和55℃ 10 min热水处理脐橙果实,以8~10℃清水处理30 min为对照,在室温10~12℃下贮藏,研究了热水处理对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贮藏60 d后,50℃ 20 min热水处理明显降低了果实的腐烂率,维持了较高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从而改善了果实贮藏品质,有利于果实的贮藏保鲜.  相似文献   

10.
壳聚糖涂膜对葡萄常温贮藏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蒲高斌  魏丽 《北方园艺》2011,(14):154-157
以大泽山葡萄果实为试材,采用浓度0.5%、1.0%、2.0%、4.0%的壳聚糖溶液浸泡果实l min,在室温下贮藏12 d,研究了壳聚糖涂膜处理对葡萄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4种壳聚糖涂膜处理均可不同程度降低果实的失重率和腐烂率,抑制果实贮藏后期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下降,保持果实较好的硬度。同时抑制呼吸作用,提高果实中抗氧化酶活性,延缓了果实的成熟衰老。其中1.0%壳聚糖涂膜处理的果实贮藏12 d,其腐烂率和失重率分别为12.8%和3.34%,而对照的分别是27.3%和6.46%,与对照的差异显著,果实品质好,保鲜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
热激处理抑制牛蒡鲜切片褐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岩岩  王庆国 《园艺学报》2012,39(11):2258-2264
 研究了热激处理对鲜切牛蒡褐变的影响及其抑制褐变的机理。结果表明,切后50 ℃ 6 min,55 ℃ 3 min和切前50 ℃ 10 min 3种不同热激处理均较好地抑制了贮藏期间鲜切牛蒡的褐变。在1 ℃,未经处理的对照3 d就明显褐变。热激处理的牛蒡贮藏至12 d仍具有较好的色泽,且失水程度明显低于对照,感官品质明显好于对照。热激处理抑制了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总酚含量和呼吸速率的上升,是其延缓褐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以海南3个主栽杧果品种,5种类型果实为试材,研究了3种不同的热水处理方式对主要采后病害的控制效果及其对果皮伤害和贮藏期的影响。结果表明,51℃、15min热水处理对供试果实炭疽病和蒂腐病2种病害的控制效果最好;供试果实对热的敏感性存在差异;热水处理加速果实的后熟速度,但适宜的热水处理可大大提高好果率,且病害发生严重时,因能有效控制病害发生从而延长贮藏时间。综合分析后推荐小贵妃、大贵妃、大台农、小金煌使用51℃、15min热水处理为最适宜的热处理方式。小台农使用47℃、20min热水处理作为最适宜热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13.
设置"香玲""清香""晋龙1号""强特勒"4个品种分别单独存放、混品("元林""辽1""中林1号""元丰""香玲""清香"随机搭配)存放,共5个处理,用PE40自发气调袋包装,包装量为5 kg,(0±1)℃冷库中存放,观察贮藏期好果率、裂果率变化,筛选了适宜青贮的最佳品种及贮藏方式,以期探明青贮核桃不同品种之间、不同贮藏方式的贮藏效果。结果表明:贮藏第0~75天,裂果率以"晋龙1号"、混品较高,"强特勒"最低,"香玲""清香"居中;好果率以"清香"为最高,混品最低,"香玲""晋龙1号"居中;第90天,好果率以"清香"最高为70%,其余品种均低于60%,混品最低为20%;裂果率以"晋龙1号"最高为70%,其次为混品、"香玲""清香""强特勒"。单一品种存放较混品贮藏效果好;品种间核桃青贮以"清香"为最好,"香玲"和"强特勒"其次;"清香"贮藏天数为90 d,"香玲""强特勒""晋龙1号"均为75 d。  相似文献   

14.
贮前复合热处理对果蔬品质和病虫害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屠康  邵兴锋  静玮 《果树学报》2006,23(3):442-447
贮前热处理是一种无毒无残留的物理处理方法,可在贮藏期间延缓某些果蔬衰老,控制病害的发生,提高贮藏质量。热处理与其它处理相结合可增强热处理的效果、降低热处理强度、弥补其不足,成为现在热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复合热处理主要包括热处理与生物拮抗、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相结合的综合处理方式。生物拮抗菌中对酵母菌的研究较深入,取得较好效果。热处理与其它物理或化学方法的有机结合,可以进一步提高保鲜效果。综合处理的先后顺序和处理参数的选择对处理效果起决定性作用。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成果,以期为此领域的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A pre-storage heat treatment of 38°C for four days applied to apples (Malus domestica cv. ‘Granny Smith’) before standard storage in air at 0°C was found to inhibit the development of superficial scald. Apples stored for three months after heat treatment had superficial scald levels similar to those of apples dipped in diphenylamine (DPA), while all control apples had scald. This inhibitory effect was no longer apparent after five months of storage. The heat treatment inhibited the accumulation of α-farnesene and conjugated trienes in apple cuticle while DPA inhibited only a-farnesene oxidation. Heat treated apples also had lower polyphenoloxidase activity in the peel than untreated apples. This treatment may be a substitute for chemical treatments for short-term storage of scald- susceptible apple varieties.  相似文献   

16.
柿果在生长期喷施高于1%的CaCl_2可增加果实采收时的钙浓度,但造成叶面伤害,不能延迟柿衰老。喷施1%Ca(OH)_2显著地增加了果实钙含量,在贮藏过程中果实乙烯浓度显著高于对照。减压渗透CaCl_2可显著降低柿果呼吸强度、乙烯浓度、膜透性和PG酶活性,抑制果实软化,其中4%CaCl_2渗透最好。减压渗透CPZ促进呼吸增强、乙烯产生和果实软化。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草酸的除锈作用及其在(0±0.5)℃冷藏条件下对猕猴桃果实硬度、呼吸强度、乙烯、可溶性固形物、淀粉、淀粉酶、SOD和PG变化的影响,用20g/L草酸溶液清洗猕猴桃果锈。结果表明,20g/L草酸溶液清洗效果在83.3%以上,且在冷藏条件下猕猴桃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量明显受到抑制,提高SOD活性,降低淀粉酶活性,推迟PG活性高峰的出现时间,而果实硬度、可溶性固性物和淀粉含量变化与对照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8.
采后热、钙处理对‘苹果梨’组织衰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以延边地区主栽品种‘苹果梨’为试材,探索在不同贮藏方式下,热、钙处理对采后‘苹果梨’果实组织衰老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在冷藏还是窖藏条件下,各种处理均能降低细胞膜透性,其中钙处理效应最显著;抑制PPO活性增加的速度和SOD活性下降的速度。冷藏与各处理结合处理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19.
钾对猕猴桃果实品质与贮藏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为提高猕猴桃果实品质与耐贮性,以7年生美味猕猴桃品种米良1号(Actinidiadeliciosacv.Miliang-1)为试材,进行果实生长发育期施钾处理对果实品质与贮藏性能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适量施钾能提高果实硬度及可溶性固形物与维生素C含量,降低果实含酸量,提高果实耐贮性。在0-4℃贮藏条件下,以株施纯K2O80g+叶面喷施0.3%硫酸钾处理果实贮藏效果最佳,贮藏73d时,其软果率最低(15.56%),果肉硬度最高(0.27MPa)。同时果实维生素C含量的下降趋势较为平缓,果实贮藏寿命延长。贮藏6个月时,株施纯K2O80g+叶面喷施0.3%硫酸钾处理的果实好果率(68.89%)明显高于对照果实(0)。  相似文献   

20.
为避免草菇采后易发生的腐烂、液化等现象,研究了涂膜保鲜技术对保持草菇商品价值和食用价值的效果。采用0.5%、1.0%、1.5%的壳聚糖对采后草菇分别进行0.5、1.0、1.5 min浸渍涂膜处理后,置于(15±1)℃无光照的恒温贮藏库内进行贮藏,比较不同壳聚糖浸渍处理对草菇失重率、感官品质、硬度、维生素C含量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0%壳聚糖浸渍涂膜0.5 min处理的草菇在贮藏2 d后的可溶性固形物和VC损失率分别38%、29%,均低于其他处理;贮藏3 d后草菇失重率最低,硬度下降较为缓慢,感官分值及保鲜度均优于其他处理,软腐率、褐变率、黄变率分别为46%、54%、3%,均低于其他处理组。1.0%壳聚糖浸渍涂膜0.5 min处理可以较好保持草菇的营养品质,提高草菇贮藏期的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