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十二五"时期,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化同步"战略深入实施,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加快融合,农业农村信息化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各行业、各领域和主要环节信息技术应用取得显著成效,为"十三五"时期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那么十二五期间,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取得了哪些成就呢?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过程中,农业信息化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的进步,信息化技术已经深入到了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以"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的快速应用,为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注入了崭新的、强有力的动力。将新技术的实践思维与农业信息化发展融合,是把握农业信息化,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战略机遇,加快农业信息化新技术的应用,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多地正在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运用新技术发展农业信息化。  相似文献   

3.
<正>1云南省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及信息服务现状近年来,云南省各级农业部门日益重视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组织管理和服务体系不断完善,通过"数字乡村"、金农工程等信息化项目的实施,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得到改善,服务水平得到提高,云南省农业农村信息化取得进一步发展。1.1具备一定信息化硬件基础抓住建设金农工程、数字乡村等项目的契机,在省级建成了具备基本功能的全省农业数据中心,构建了一个全省农业信息化发展的硬件支撑环境,为全省  相似文献   

4.
正"十三五"期间,甘肃省将着力加强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农村信息公共服务网络、信息进村入户、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电子政务、智慧农业信息化、农业信息服务等六大工程。借此建设智慧农业,完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大力推广农业信息化新技术、新模式在农业生产、经营、流  相似文献   

5.
王磊  黄世祥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4):1702-1704
为配合我国实施"中部崛起"的发展战略,更好、更快地融入长三角经济圈,安徽省应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作为战略重点,把现代农业信息化管理与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农业发展的突破口。介绍了安徽省农业信息化体系建设现状,并且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河北农业》2021,(9):47-48
正近年来,河北省农业农村厅积极贯彻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大工作部署,通过搭平台、建体系、重应用等一系列举措,积极引导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农村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领域的应用创新,信息化与农业农村融合发展效果初步显现。一、统筹规划,构建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新格局河北省制定发布了《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的实施意见》《河北省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十三五"规划》《河北省开展农商协作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实施方案》《河北省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工作方案》等系列文件,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特别是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后,云南省实施了以农业农村信息化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为突破口的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战略,强化农业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农业各领域的渗透和应用,探索出了一条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服务"三农"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随着国家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方略的实施,信息化也必将与农业现代化深度融合,并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健康快速发展。一、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1.加强农业网络信息体系建设是重要的战略举措农业网络信息体系建设是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建立具有可持续发展农业的重要措施,也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工作内容,同时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农业信息工作是农业部门一项重  相似文献   

9.
正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制高点,是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近年来,北京市按照国家"四化同步"的战略部署,和"智慧北京"建设的总体要求,以信息化引领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将"互联网+农业"列为推进"三农"转型升级的一项重点工作。今年初,北京市农委联合相关部门,研究制定了《关于推进"互联网+农业"的实施意见》,把推动"互联网  相似文献   

10.
1工程概述在科技部的领导下,863计划306主题专家组从1991年起把农业专家系统等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列为重点课题给予了支持.1996~1998年又在北京、云南、安徽、吉林4个省市开展了以农业专家系统为核心的"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工程",并以示范区形式实施,探索信息技术服务农业的实践经验和发展模式.1998年12月,科技部主持召开了全国农业信息化科技工作会议,发布了<关于农业信息化科技工作的若干意见>和<"863"计划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工程实施办法>两个文件,并明确指出农业专家系统是我国农业信息化科技工作的突破口,充分肯定了"863"计划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的做法.  相似文献   

11.
正从农业部获悉,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推动信息技术与农业农村全面深度融合,确保"十三五"时期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取得明显进展,有力引领和驱动农业现代化,农业部组织编制了《"十三五"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近日正式印发实施。《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  相似文献   

12.
农业信息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支撑条件,大力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步骤和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一项重大措施。因此,研究如何做好农业信息化建设工作,研究探讨在新时期、新形势下解决信息传递"最后一公里"问题,将对农业现代化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制高点,是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近年来,北京市按照国家"四化同步"的战略部署,和"智慧北京"建设的总体要求,以信息化引领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将"互联网+农业"列为推进"三农"转型升级的一项重点工作。今年初,北京市农委联合相关部门,研究制定了《关于推进"互联网+农业"的实施意见》,把推动"互联网+农业"看成是贯彻落实发展新理念的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部署,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并对"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实施智慧农业林业水利工程,推进物联网试验示范和遥感技术应用"做了具体安排。就如何将农业信息化融入到乡村振兴这一伟大工程中,从"互联网+乡村振兴"的具体应用、制约瓶颈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我国农业信息化在乡村振兴中的政策建议,意义深远,作用重大。  相似文献   

15.
许萍 《农业网络信息》2007,(6):50-52,120
建设"百万农民信箱工程"是浙江省人民政府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举措.本文运用信息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对实施"农民信箱"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分析,并就进一步发挥"农民信箱"的作用,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2015年11月14日,第二届新疆南疆农业信息化发展论坛暨"数字枣园"开通仪式在塔里木大学举行。此次论坛以"‘互联网+'南疆特色农业、合作共赢"为主题,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塔里木大学、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联合主办,塔里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承办。来自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农业大学、石河子大学、中国农业热带科学院以及山东、河南、云南、广西、新疆、兵团等地方农科院、企业农业信息化和电子商务等方面的50多位专家,结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分享经济,实施国家  相似文献   

17.
正尤溪县推进智慧农业发展,以列入国家第三批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首批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县、全国首批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为契机,实施"一把手"工程,成立县农业农村信息化及电子商务工作领导小组,认真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计划,着力聚焦县域农业大数据,努力促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18.
国家农村农业信息化示范省建设现已成为推进我国农村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战略举措。目前,湖南省国家农村农业信息化示范省建设试点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主要表现为:信息技术与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信息化建设管理机制初步成型,信息化建设各项工作稳步推进;但是,也还存在一些困难和不足之处,主要是:缺乏标准化支撑,示范效应未凸显,建设秩序欠规范,绩效考评较困难,激励机制有缺失。根据现阶段湖南省农村农业信息化建设情况,下阶段应按照"标准引导、示范推进、分步实施、绩效考评、达标奖励"的思路来推进湖南省国家农村农业信息化示范省建设工作进程。  相似文献   

19.
农业生产领域信息化是农业信息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包括农业基础设施装备信息化、农业技术操作全面自动化和农业生产管理过程的信息化,是"十二五"农业信息化发展重要方向。分析了现阶段农业生产领域信息化发展的现状及对策。  相似文献   

20.
农业信息化被誉为是农业发展的第3次革命。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许多国家纷纷实施信息计划。中国起步较晚,是从1993年开始实施的“金桥”、“金卡”、“金关”等重大信息化工程,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笔者从农业信息化的基本内涵、农业信息化的产生与发展、农业信息化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农业信息的主要特点和种类、推进农业信息化的瓶颈、推进农业信息化的基本思路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