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SARD)的伦理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问题不仅是“三农”的问题之一,而且是一个环境伦理道德问题,是一个调节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问题。人类必须充分认识可持续发展的背景、内涵和价值取向,努力向生态和谐、经济发展、社会公平相协调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可持续发展要求经济发展必须与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保持人与自然和谐关系.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循环经济是以物质不断循环利用为特征。本质上是一种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型伦理经济。循环经济的提出.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升华,是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重要实践,也是对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反思和超越。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经济增长方式。落实科学发展现,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科学技术使人类改造自然的力量明显增强。它一方面给人类带来高度的物质文明,同时也产生了全球性的“人类困境”,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走出困境,路在何方?路就在发展人的素质和能力。只有改变我们陈旧的自然观、历史观、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才能做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和谐发展,使世界更美好。80年代兴起、90年代确立的人类社会走向21世纪的共同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是要以科技为动力、以人本为目标的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的协调、持续发展,从社会的整体结构和社会功能出发,寻求总体的最佳发展,实现社会…  相似文献   

4.
论生态文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文明追求一种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维方式和发展方式。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确立了人类与自然双主体的地位,是对人与自然是共生共荣相依关系的本质概括。生态文明的提出加深了对人、生命、生态、环境的认识和理解,促进了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生态文明是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五大指出,把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是一项关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全面性战略,它的本义是对环境的要求,“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同时可持续发展还涉及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方面的和谐统一。因此,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当今中国及整个国际社会广泛认同的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6.
当前,提倡建设和谐社会,要求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应该是人与人和谐的基础。人类首先要不断探索和掌握自然规律,寻求人与自然和谐的途径,进而改善人类生存条件和提高生命质量。最终实现人与人的和谐。实现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和确保粮食安全问题便体现这一规律。  相似文献   

7.
建设新农村的关键是“三农”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如何营造一种解决“三农”问题的造血机制;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 采用涉农高科技成果,组建适用于现阶段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利益共同体,即经济自由联合体,创建生产平价、优质、安全食品的产业链,满足全人类渴望获得平价安全食品的需求,是必然选择。这种产业链模式可称之为中国特色的农业产业化模式。  相似文献   

8.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产生有着深厚的哲学根源,它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自然和谐论的精华,同时对西方文化中“人类中心论”和“生物中心论”进行了扬弃。通过“否定之否定规律”来分析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即“天人合一——利用自然——征服自然——和谐共存”的变化过程,即可理清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发展及成熟的哲学历程,并揭示出“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文明是人类最终渴求的文明。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围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身的关系等问题从哲学的角度进行概括从而形成的一种理论体系,为人类如何正确的处理人与自然、社会、自身的关系、如何做到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等问题提供理论指导。有着千年历史的古县襄垣近年来发展迅速,但这座城市的环境也在静谧中被污染了。襄垣县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注重生态保护。马克思对相关自然观、实践观的论述中包含了大量的生态思想,对于当今人类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域下指导襄垣县发展生态县城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
自然辩证法是人们认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重要方法,有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科学思维体系和形成科技发展的战略眼光。“三农”问题是目前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九大报告针对“三农”问题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一战略具有时代性意义。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涉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方方面面,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充分遵循了自然辩证法规律,自然辩证法思想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以食为天”,没有农业就没有人类社会,农业作为人类社会生产活动最早的初级门类,既是对人类自然资源影响和依赖最大的第一产业,又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然而,长期以来人们认为自然资源是大自然赋予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天然财富,人类生存的需要、经济利益的驱动,使得人们对它索取而不去爱护。人们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采用最简捷、最快速的“现代化”手段去榨取农业资源,使农业资源遭到严重的破坏和退化。中国农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重大的问题和挑战:资源状况令人堪忧,环境污染严重,自然灾害频繁,人口问题突出等等。我们不得不清醒地认识到,我国肩负着用占世界不到7%的耕地要养活拥有世界22%的人口的重负,这一情况已严重制约着我国现代化的实现。因此,农业可持续发展观点的提出,实现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更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绿色农业是一种立足国情、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新型模式。对于提高农业综合比较效益、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是现阶段农业和农村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佳农业发展模式,对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海阳市因地制宜,立足县域实际,发展绿色农业的有效性进行了积极探索并提出绿色农业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3.
从分析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哲学的核心问题出发 ,对其基本形式的 5种演进形式进行了探讨 ,为理解实践唯物主义是现代形态的唯物主义奠定了基础。认为实践唯物主义对哲学基本问题从主体的、活动的、关系的、功能的形式来理解 ,从而产生了现代形式的唯物主义 ,其“唯物”特征表现在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是人类认识、人类社会以及整个人类世界的基础、根本和“永恒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4.
当前环境问题形势十分严峻,全球性环境问题与世界各国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围绕应对和解决环境问题的各种制度迅速建立。目前,一般将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作为解决全球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全面分析了环境变化对可持续发展进程的影响,讨论了科学技术在解决环境问题中的作用,总结了全球化背景下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在当今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人水和谐与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相得益彰。当下,人类正面临着水资源短缺和浪费严重的局面,那么水库资源作为水资源的一种重要形式,其综合有效地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相似文献   

16.
地球是我们人类唯一的生存空间,但是随着社会工业化的发展,环境污染的程度越来越严重,这对全人类的健康造成了巨大威胁,因此,如何改善和保护环境已成为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环境保护问题也已被世界各国所重视。  相似文献   

17.
葛兰西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在说明“实践一元论”的过程中提出了“绝对历史主义”,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他的“绝对历史主义”思想过分强调人的主体性,把自然仅仅看作人类实践活动的对象,忽视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是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一种表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摒弃葛兰西的“绝对历史主义”思想,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其经济理念于上世纪引入我国。随着科学发展观的确立,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实现国家发展战略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途径。本文在综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构建山东省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9.
建设新农村的关键是“三农”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如何营造一种解决“三农”问题的造血机制;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 采用涉农高科技成果,组建适用于现阶段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利益共同体,即经济自由联合体,创建生产平价、优质、安全食品的产业链,满足全人类渴望获得平价安全食品的需求,是必然选择。这种产业链模式可称之为中国特色的农业产业化模式。  相似文献   

20.
社会存在决定着发展思维方式的转变。在当代中国的发展过程中,和谐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恰恰体现和适应了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之所需。和谐思维具有科学内涵与合理外延,它强调了发展是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身的和谐在内的全方位的的发展。和谐是发展中的和谐,只有在发展中才能实现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