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黔恢35是贵州省水稻研究所采用当地强恢复系R 785和重穗型恢复系R 894杂交选育而成的重穗型水稻新恢复系,具有穗粒数多、千粒重高、恢复力强、配合力高、植株壮实、花粉量大、花粉活力强、制种产量高等特性;利用自育抗稻瘟病不育系黔79 A与重穗型黔恢35所配组合黔优35经过2年区试及生产试验,于2018年4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
李发生  李永辉 《种子》2002,(6):103-105
江恢 15 1是在通过增加每穗粒数和粒重以提高恢复系的产量配合力 ,以粒重和抗稻瘟病性增强组合的稳产性的选育思路指导下 ,用大粒强恢复系圭 6 30和抗稻瘟病恢复系 IR976 1-4- 3- 2杂交 ,在稻瘟病重发区增加选择压 ,经多代选育而成。江恢 15 1具有穗着粒数多 ,千粒克重 ,恢复力强 ,配合力高 ,抗稻瘟病等特性。由江恢 15 1已配出冈优 15 1等 7个组合通过省级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绵 5 A×江恢 15 1等 3个组合正在参加省级区试。所配组合已累计推广 2 47多万 hm2 ,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目前,选育高光效、高配合力、优质的新型恢复系,与优质的不育系强强结合,成为提高杂交水稻产量与品质的有效途径。为了实现组合在优质、高产、高抗、高配合力、强适应性等方面的重大突破,进一步提高恢复力与杂种优势,改善米质与适口性,1992年用新秀299材料作母本,与抗病优质材料几内亚/泰引一号杂交,经过高温胁迫选择,优化株叶形态,成功育成了株型优  相似文献   

4.
泸恢1345是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利用具有高配合力、强恢复力的恢复系明恢63作主体亲本与广亲和粳稻材料02428杂交,再与来自IRRI的高抗稻瘟病大粒型材料I-RAT144复交.采用"籼粳杂交,选用偏籼型材料,生物技术加速稳定,南繁北育,穿梭选择"的育种方法和途径.在籼型高配合力恢复系遗传背景中渗入部分粳稻血缘,以扩大遗传差异,提高杂种优势水平为基础;在保证有效穗和每穗着粒数的前提下,以提高杂交稻组合结实率和千粒重为突破口;选育而成的高配合力大粒重穗型中籼迟熟恢复系泸恢1345.配组育成的2个杂交稻新组合泰优99于2006年通过重庆审定,2009年通过全国审定:K优1345于2008年通过重庆审定  相似文献   

5.
周伟  陈启武  周英伦 《种子》2003,(6):87-88
重穗型玉米组合要求单株单穗干籽粒达到0.2~0.25kg,在中密度及较高肥水条件配合下,依靠单株重穗单产达600~800kg/667m^2。重穗型玉米的选育及推广意义在于其适应我省我市生态环境及耕作水平。选育重穗型玉米单交种的技术要点是要选育或引进不同来源,并具有高配合力、抗病性强、有一定自身生产力的玉米自交系。在两亲本穗长、行粒数、穗行数为最大值时进行组配并兼具有千粒重及熟期、株型达到最优,才能达到重穗。我公司选育的遵玉系列重穗型组合九个品种,已经审定通过且正在开发应用。新型的重穗型组合正不断涌现,为提高玉米生产水平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蓉恢906是成都市第二农科所用明恢63作母本,特青早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籼型优质恢复系.该恢复系株型好、穗大、配合力强、米质优、与不育系地谷A配组育成的地谷A×蓉恢906于1995年通过四川省区试,与冈46A、Ⅱ-32A配组育成的冈优906、Ⅱ优906于1997年、1999年分别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7.
为选育优质、配合力强的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系的骨干恢复系应用于杂交油菜新品种的选育,2002年春从沪油16的常规双低品系的一个变异株通过多年多代的系统选育方法,于2004年选育成攻的优良恢复系HF16-1400R.该恢复系具有品质优、配合力强、杂交优势明显,丰产性突出等特点.用恢复系HF16-1400R组配的组合农华油101分别于2008年和2010年通过全国长江下游和中游两个区域的审定,中农油9号于2008年通过长江下游审定,油研817于2009年和2010年分别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和长江上游审定.  相似文献   

8.
桂362是用优质籼稻农乐1号为母本,以优质籼型恢复系桂99为父本进行去雄杂交,经7年13代定向选育而成的优良水稻恢复系。该恢复系属籼类型,恢复力和配合力强,株叶形态优良,穗大粒多,花粉量大,茎秆粗壮、抗倒性好,后期秆青粒黄。与联A、博A、龙特浦A、桂源A等野败型三系不育系配组,杂种产量优势明显,熟期适中,其中联优362于2011年6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桂审稻2011004号。  相似文献   

9.
恢复系的选育是提高三系杂交稻产量和抗性的主要方面。贵州属云贵高原丘陵山区的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8月中旬至9月易发生冷害(俗称“秋风”).严重影响水稻生产,危及粮食安全。针对贵州省复杂的稻作生态与气候特点.选用恢复系6078(重庆作物所选育)与幅恢838杂交,通过系谱法于2000年选育出了恢复力强、配合力高、品质优、抗寒性强、花粉量大的新恢复系R866.  相似文献   

10.
水稻耐热、高配合力籼粳交恢复系泸恢17的创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泸恢17是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用粳稻广亲和品种02428与强恢复力、配合力好的品种圭630杂交,采用"籼粳杂交选用偏籼型材料,生物技术加速稳定,南繁北育穿梭选择,高温胁迫选择"的选育思路和技术路线育成的耐热、高配合力籼粳交偏籼恢复系。该恢复系具有耐热能力强、配合力高、恢复力强、稻米品质较好、所配组合适应性广和抗性较强等特征特性。已配组育成4个杂交稻新组合通过省级或国家审定,推广应用面积累计达370万hm2以上。该项研究200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相似文献   

11.
用不完全双列杂交方法,对新选不育系F4A,356A及目前生产上常用的3个不育系9个恢复系进行了配合力及遗传效应的分析,株高,穗长,穗茎粗,开花期,穗重,穗粒重,穗粒数和千粒重等8个性状的分析结果表明,所有亲本各性状配合力方差均达到极显著水准,在全部被研究性状的遗传控制中,加性基因效应占主导地位,5个不育系中,A2F4A在全部8个性状上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最高,恢复系8643变在株高,穗重,穗粒重和开  相似文献   

12.
三系杂交粳稻常优3号高产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优3号是常熟市农科所用武运粳七号A与恢复系R192配组选育的杂交晚粳新组合。2005年通过国家审定.该组合在生产上表现为高产、优质、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优点,深受农民群众欢迎。  相似文献   

13.
为选育新的杂交水稻强优恢复系,用2个配合力高的CDR22恢复系与3027恢复系杂交选育了强优恢复系TR16,本文对恢复系TR16的选育及应用进行了探讨。TR16恢复系为优异种质资源材料创新,其组配的杂交水稻组合中优T16、金优T16、Ⅱ优T16已通过贵州省审定。  相似文献   

14.
左永树  谢戎 《种子》1997,(4):1-4
本文比较了花培籼粳交恢复系泸恢17的7个姊妹系主要性状的表型和遗传差异。结果表明,姊妹系间表型值仅每穗粒数、结实率及千粒重3个性状差异达显著水平。配合力分析表明,这些姊妹系间单株粒重、单株有效穗、结实率、千粒重及穗长5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株系间的遗传差异大于表型差异。本文还对花培技术在选育实用籼粳交恢复系上的应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本文比较了花培籼粳交恢复系泸恢17的7个姊妹系主要性状的表型和遗传差异,结果表明,姊妹系间表型值仅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及千粒重3个性状差异达显著水平。配合力分析表明,这些姊妹系间单株粒重、单株有效穗、结实率、千粒重及穗长5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株系间的遗传差异大于表型差异。本文还对花培技术在选育实用籼粳交恢复系上的应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聚合螟虫和稻瘟病抗性基因水稻恢复系的农艺性状配合力进行分析,为杂交水稻聚合恢复系的选育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按不完全双列杂交5×8 (NCII),以抗螟虫抗稻瘟聚合恢复系5个为父本和不育系8个母本设计并配制了40个组合,对穗长,株高,有效穗数,总粒数,实粒数,空瘪粒数和结实率进行了研究、千粒重与单株产量等9项农艺性状配合力与遗传参数分析。一般配合力(GCA)分析表明昌恢891TJH、长田A、圳20A、华盛A、晶泰A、广8A配合力较高,特殊配合力(SCA)分析表明晶泰A/昌恢891TJH、华盛A/昌恢891TJH、圳20A/R205TJH特殊配合力较高。千粒重、总粒数、有效穗主要受到基因非加性效应影响,穗长主要受到基因加性效应影响。穗长、实粒数、空瘪粒数、总粒数的遗传效应主要依赖不育系母本,单株产量的遗传效应取决于聚合恢复系父本,而株高、有效穗、结实率、千粒重遗传效应由双亲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17.
华恢451是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用“明恢63/Lemont”作母本与先恢207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水稻新恢复系。该恢复系株叶型理想,株型紧凑,剑叶直立,呈凹形,分蘖力中等,穗大粒多,颖尖无色,恢复力强,配合力好,品质优良,中感稻瘟病,抗高温能力强,耐寒性好。所配组合产量高,米质优,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18.
高产杂交稻新品种Ⅱ优3003,系四川省宜宾市农科所1999年用三系不育系Ⅱ-32A,与优质重穗型强恢复系宜恢3003组配而成。该组合有株型佳、分蘖力强、稳产丰产、优质抗病、适应性好等特点,适应我国南方稻区的平坝、丘陵区及汕优63种植的地方种植。2004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川审稻2004018)。  相似文献   

19.
粳型光敏核不育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及杂种优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4个不同来源的粳型光敏核不育系和8个恢复系组成4×8不完全双列杂交,分析了抽穗期、株高、穗长、每穗总粒数、单株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等9个主要农艺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效应以及F1优势表现。结果表明,杂种性状主要受亲本一般配合力的作用,用亲本的一般配合力可预测杂种优势。一般配合力较强的不育系是91-32s,恢复系是C8420、9022和92016等,单株产量特殊配合力好的组合是91-32S/C8420和91-32S/92016分别比生产上大面积应用冀梗8号增产56.57%和51.81%。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空间诱变选育而成的粳型亲籼恢复系的亲和性、恢复能力和配合力表现。结果表明:粳型亲籼恢复系对籼稻有亲和能力,对籼型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具有恢复能力,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强,在实际生产中具有的较大的应用潜力。用粳型亲籼恢复系配组已表现较好的组合有龙特甫A /ZSP13-8、D62A/HSP517和安湘S/ZSP选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