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荆州地区6个柑橘品种成熟期果实品质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南丰蜜桔(橘类)、国庆1号(柑类)、日南一号(柑类)、朋娜(橙类)、玉环柚(柚类)、琯溪蜜柚(柚类)等6个柑橘品种为试材,对各柑橘品种果实的主要品质特性,如果形、单果质量、果形指数、可食率、V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糖酸比和固酸比等指标进行测定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玉环柚及琯溪蜜柚的果实均较大,单株产量高,果实硬度也较大,而且其糖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糖酸比均较其他柑橘品种合适,且Vc含量亦较高;其次则是南丰蜜橘,其具有相对较高的可溶性固形物和Vc含量,同时具有最高的可食率;其他的几个柑橘品种果实的品质相关指标测定结果均存在或多或少的缺憾。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福建地区几种主栽柚子品种的优劣,并挑选出优良的栽培品种。[方法]以红肉蜜柚、云南东试早、海南水晶柚、玉环1号、顺昌红心柚、西双版纳1号、美国强得勒7个柚子品种为试材,对各柚子品种果实的主要品质特性,如果形,单果质量,果形指数,可食率,VC、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可溶性糖的含量,糖酸比和固酸比等相关指标进行测定和比较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柚子果实品质进行客观评价。[结果]试验表明,不同柚子品种在主要品质指标上存在显著差异,以玉环1号、顺昌红心柚表现较优,其次为西双版纳1号,其他品种果实的品质相关指标测定结果均存在或多或少的缺憾。[结论]对柚子果实品质进行客观评价时可使用模糊综合评判法。  相似文献   

3.
采用同一种工艺 ,对 18份不同生态型的大白菜品种进行酸渍对比试验 ,对酸渍成品的感官品质、安全品质和营养品质进行分析测定 ,用模糊综合评判法统计分析酸渍成品的综合品质 ,根据综合评判结果筛选出适于酸渍的大白菜品种 4份 (小杂 6 1、东农 90 1、二牛心、哈白二号 ) ,并对其植物学性状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4.
为拓展稻米品质综合评价方法,将熵权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结合,构建了熵权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并将其应用于不同产地的12个粳稻品种稻米品质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垩白度、异品种率、不完善率以及直链淀粉含量可能是影响各品种稻米品质产生差异的主要指标;12个品种中,新丰3号、郑稻18的综合品质表现较好,评判等级为Ⅰ级;而浙粳88和盐丰47的综合品质表现较差,评判等级为Ⅴ级。  相似文献   

5.
试验对12个不同品种柑橘的果实品质指标进行测定,主要包括可溶性固形物(TSS)、可滴定酸、糖酸比、蔗糖、还原糖、VC等,并对各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总酸与VC、还原糖有极显著的正相关,总酸与固酸比、糖酸比及蔗糖有极显著的负相关;主成分1的贡献率达到54.224%,主要为蔗糖、固酸比和糖酸比,影响果实风味;综合评价结果,12个柑橘品种排名为沃柑、春香柚、葡萄柚、爱媛28号、本地早、春见、甜橘柚、温州蜜柑、不知火、椪柑、胡柚、玉环柚。沃柑、葡萄柚、甜橘柚、春香柚、爱媛28号等均符合普通消费习惯、适合推广。  相似文献   

6.
对引进的6个柚品种(琯溪蜜柚、龙柚二号、楚门文旦、4号文旦、文旦、红囊柚)和2个本地柚品种(青山柚、求兴柚)进行高接观察并测定果实的品质指标,结果表明,龙柚二号、楚门文旦、4号文旦、文旦、青山柚和琯溪蜜柚酸甜适口、品质较优,可在南平市适当种植;求兴柚和红囊柚果皮厚,种子多,品质差,不宜推广。  相似文献   

7.
应用聚类分析研究柚类果实品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柚类14个品种果实为材料,根据柚10个主要品质数量性状,应用系统聚类法中的最短距离法进行品质分析其分类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和符合。柚类果实品质数量性状指标聚类分析在品质分析中更具客观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为比较胡柚、瓯柑、高橙和甜橘柚等4种杂柑制成全果饮品的加工适应性与贮藏特性,筛选适合全果饮品加工的杂柑品种,将4种杂柑按课题组前期工艺加工成全果饮品,于40 ℃避光保存,每隔20 d取样用于抗坏血酸、总酸、总酚含量、抗氧化能力、色泽和黏度等指标检测,并对前3次的样品进行感官评价。贮藏期间,各品种的抗坏血酸含量下降,总酸含量基本保持不变,黏度、总酚含量和抗氧化能力先升后降,色泽均加深且色差趋于相近。高橙的抗坏血酸、总酸和总酚含量比其他品种高。不同品种杂柑的全果饮品各有利弊:甜橘柚适用于开发年轻化产品;胡柚和高橙含有较高的活性成分,适用于功能饮品开发,适当贮藏后口感得到提升;瓯柑适用于开发成老幼皆宜的产品。  相似文献   

9.
【目的】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建立砂梨果实品质评价模型,确定各品种的综合评价值,为苏南地区不同成熟期砂梨品种的组合栽培提供参考。【方法】以国内外综合表现优良的42个砂梨品种为试材,调查果实成熟期,测定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维生素C、石细胞和可滴定酸含量等品质指标,并通过模糊综合评判法,计算各品质指标的权重,得到不同品种品质性状的综合评判值,以综合评判值对参试品种进行分级,结合成熟期确定最佳的砂梨品种组合。【结果】参试的42个砂梨品种中,早熟品种12个,中熟品种20个,晚熟品种10个;果实品质指标中,单果质量、外观综合评价值、内质综合评价值、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维生素C、石细胞和可滴定酸含量的权重分别为0.145,0.178,0.164,0.134,0.09,0.100,0.083和0.108。根据不同品种品质性状的综合评判值可知,42个砂梨品种中,一、二、三、四等品的数量分别为8,11,13,10,其中一等品种中早熟品种4个(‘若光’、‘翠冠’、‘爱甘水’和‘幸水’),中熟品种3个(‘秋月’、‘彩玉’和‘丰水’),晚熟品种1个(‘王秋’)。【结论】苏南地区在今后的引种及建园时,推荐选择‘若光’、‘翠冠’、‘爱甘水’、‘幸水’、‘秋月’、‘彩玉’、‘丰水’、‘王秋’等优质砂梨品种,形成一套涵盖7月下旬到10月上旬成熟的砂梨品种组合。  相似文献   

10.
[目的]确定适宜在福建周边地区栽培及推广利用的优良柚类品种。[方法]以9个品种柚类为试验材料,对各品种柚类果实的主要品质指标,如果形指数、可食率、VC、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含量等进行测定和比较,并在此基础上应用合理-满意度及多维价值合并原则对果实品质进行客观评价。[结果]不同品种柚子在主要品质指标上存在差异,以黄金蜜柚、六月早熟柚、红棉蜜柚、金橘蜜柚果实品质较优,而迷你红柚的果实品质和口感均不是很好。[结论]黄金蜜柚、六月早熟柚、红棉蜜柚、金橘蜜柚4个品种适宜在福建周边地区栽培及推广利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下柳城蜜橘果实品质之间的差异性以及模糊综合评判。[方法]以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城县平地、丘陵、山地不同生态区种植的柳城蜜橘品种为试材,测定其果实品质的主要性状指标,运用IBM SPSS Statistics 19.0软件分析其不同生态区之间果实品质的差异性和各性状指标之间相关性,并根据模糊数学基本原理对主要性状指标进行综合评判。[结果]不同生态区果实品质的差异性分析显示,山地和丘陵地优于平地生态区,并存在显著性差异水平。可食率与单果种子数、果皮厚度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总糖、糖酸比之间相互呈显著正相关。其模糊综合评判结果为:山地(0.787)、丘陵地(0.719)、平地(0.049)。[结论]通过方差分析和模糊综合评判,得出山地生态区生长的柳城蜜橘明显优于丘陵和平地,可为生产高产优质和优良品种的选育提供相关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库尔勒香梨杂交品种(系)果实品质测定与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确定库尔勒香梨杂交品种(系)果实品质主要评价指标,并对其进行综合评价,分析测定了新梨1号、新梨6号、新梨7号等10个香梨杂交品种(系)的单果重、果形指数、果肉硬度、含水量、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滴定酸、维生素C、石细胞、糖酸比等10个品质指标,并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对各品质指标进行分析,建立了果实品质综合评价模型.结果表明,在库尔勒香梨杂交品种(系)多个果实品质指标之间存在着相对独立性和密切相关性.经主成分分析,前5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已达到89.859%;通过聚类分析,10个主要果实品质指标聚成了6类,最终将品质指标简化为单果重、果形指数、果肉硬度、糖酸比、维生素C、可滴定酸6个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可以反映香梨杂交品种(系)果实品质的绝大部分信息.通过果实品质综合评价模型得出各品种(系)的综合得分并排序,结果为:84-4-170、新梨1号、82-27-20综合果实品质较优,新梨8号、新梨9号、新梨6号、新梨7号综合果实品质中等,84-1-91、84-5-58、84-4-112综合果实品质较差.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不同金柑品种果实基础品质和营养物质的差异,以国家果树种质(重庆)柑橘圃的6个金柑品种为研究对象,测定15个主要品质指标、20个功能成分指标和17个氨基酸营养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相结合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温光橘的果实品质较好,滑皮金柑类黄酮总量最高,温光橘和滑皮金柑酚酸总量较高,宁波罗纹和融安金柑氨基...  相似文献   

14.
部分柚类品种的数量分类和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卢华琼  苏智先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1):5510-5511,5526
利用SPSS12.0软件对柚类31个品种的23个果实形态学性状进行了品种的Q型聚类及其性状的R型聚类,并对23个形态学性状进行了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Q型聚类可分为4个组群;R型聚类可分为5个组;经主成分分析,23个性状可综合为7个主成分,其累积贡献率达78.7%,根据前7个主成分与性状间的相关性,选出了影响力比较大的13个性状。  相似文献   

15.
为揭示基于新型竹纤维高分子材料的竹纤维高分子菌肥对杂交柑橘产量与品质的作用,以乐山市井研县5年生杂交柑橘“爱媛38号”为试材,每株沟施竹纤维高分子菌肥0(CK)、100(T1)、200(T2)和300g(T3),探究不同处理下杂交柑橘产量与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与CK相比,竹纤维高分子菌肥处理下柑橘果实单果重增加,株结果量、单株产量和总产量均显著增加(P<0.05),其中单果重、株产量和总产量在T2处理下最高,而株结果数在T1处理下最高;菌肥处理组柑橘果实V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还原性糖、糖酸比与固酸比均显著高于CK(P<0. 05),其中T1处理下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糖酸比最高,比CK分别提高了20.98%、29.45%、20.12%,T2处理下果实Vc、还原性糖含量最高,比CK分别提高了21.40%、23.61%,T3处理下果实固酸比最高,比CK提高了33.78%。综合分析可知,100g.株-1竹纤维高分子菌肥处理对井研地区杂交柑橘土壤养分与树体营养有显著促进作用,并有助于杂交柑橘果实提质增产,在实际生产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与应用价值。竹纤维高分子菌肥处理能显著提升土壤养分,并促进柑橘果树汲取养分,使其树体维持较适宜的营养水平,从而促进杂交柑橘果实生长,提高其产量与品质。  相似文献   

16.
对31个柚类品种主要果实性状的变异情况及性状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主要果实性状变异系数的分布范围很广,在9.18% ̄82.59%之间。单果重和果实横径、果实纵径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果汁率呈显著正相关,与正常种子数、风味呈显著负相关;维生素C与果实横径、果汁率和可滴定酸呈显著负相关;风味与维生素C、固酸比、糖酸比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可滴定酸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果汁率、可食率、单果重和果实横径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7.
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算法的苹果制干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苹果原料制干适宜性评价模型,实现基于苹果原料指标预测干制品品质的目标,为苹果制干专用化原料的筛选提供方法依据,为明确苹果干制品品质形成的基础物质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以来自7个不同主产区的21个主栽品种,共34份苹果鲜果样本为研究对象,运用多种数据处理方法建立苹果脆片品质综合评价模型与苹果原料制干适宜性评价模型。(1)利用压差闪蒸干燥方法制备34份苹果鲜果的脆片样本,测定苹果脆片17项品质指标,采用因子分析进行降维并筛选得到苹果脆片品质评价核心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得到脆片核心指标权重值,构建脆片品质综合评价模型并计算得到脆片综合评价得分。(2)测定34份苹果鲜果样本22项品质指标,与脆片核心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并筛选出与脆片品质相关的果实特征指标。选用29个样本以果实特征指标为输入,对应脆片综合评价得分为输出,利用误差反向传播(Error Back Propagation, BP)神经网络算法构建学习模型;其余5个样本为验证样本,评价学习模型的预测准确性。变换3组学习样本构建3个学习模型,对比3个模型的预测准确性,验证建模方法的合理性与稳定性。【结果】 苹果脆片L*值、脆度、膨化度、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粗蛋白含量被确定为不同样本脆片品质综合评价的核心指标,构建的苹果脆片品质综合评价模型为Y综合得分=L*值×0.3724+脆度×0.2665+膨化度×0.1583+可滴定酸含量×0.0890+可溶性糖含量×0.0569+粗蛋白含量×0.0569。34个苹果鲜果样本制得的脆片综合得分范围为0.2069—0.7933,存在较大差异,得分排名前3的苹果样本为‘辽宁华红’‘辽宁华金’和‘山东烟富6号’,排名最后的苹果样本为‘陕西秦冠’。基于脆片核心指标与苹果果实品质指标相关性分析结果,筛选出苹果果实的果形指数、果肉a*值、pH、可滴定酸含量、Vc含量、果核比例、粗蛋白含量、果肉b*值、密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粗纤维含量、总糖含量12项指标作为果实制干适宜性评价的特征指标。以果实特征指标值为输入层,对应苹果脆片综合评分为输出层,建立BP神经网络学习模型,可实现苹果原料制干适宜性的定量预测。该方法建立的学习模型有较高的预测准确性与稳定性,变换学习样本得到的3个学习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际值相对误差均不超过10%,实际值与模型预测值线性拟合后决定系数R 2均大于0.95。【结论】 苹果制干适宜性可由果实的果形指数、果肉a*值、pH、可滴定酸含量、Vc含量、果核比例、粗蛋白含量、果肉b*值、密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粗纤维含量、总糖含量12项指标进行评价,建立的适宜性评价模型可实现基于苹果原料指标定量预测其制干适宜性。  相似文献   

18.
5个葡萄品种套袋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研选5号、早紫、矢富罗莎、9307和高妻5个葡萄(Vitis)品种分别用专用袋、报纸袋进行了套袋试验。结果表明:套专用袋后,对高妻果实,显著增加了单穗重和单粒重、减小了果形指数、提高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了含酸量,极显著提高了糖酸比;而对其它品种各指标没有显著影响。说明套专用袋能够提高高妻果实品质,套专用袋和报纸袋对改善其他4个品种的果实品质基本无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