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山东省胶莱盆地的高岗部位存在大量的风尘堆积物,对其年代的研究一直存在较大的分歧.对胶莱盆地的潍坊前埠下风尘堆积剖面进行了系统的光释光年代测试,并与其以北16.9km的昌邑县徐林庄剖面的年代进行了对比,初步建立了胶莱盆地风尘堆积的光释光年代序列,研究表明该区风尘堆积主要是晚第四纪以来形成的堆积物.  相似文献   

2.
风尘沉积的磁学参数与环境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磁化率、频率磁化率为代表的一系列磁学参数被广泛用于环境变化研究中。然而,关于磁学参数的环境意义尚存在较多的争论。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中国南北方风尘沉积磁学参数应用成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类型风尘沉积的磁化率含义存在差异,并且具有一定的地带性。黄土与古土壤磁化率高低差异具有地域性,不同纬度、不同气候、不同环境条件下黄土、古土壤磁化率所记录的环境信息含义差别较大,存在风速变化、成壤强弱和物源差异等多种形成机制;新近纪红粘土与黄土具有不同的形成环境,但其磁参数可以反映成壤作用的强弱,进而指示新近纪夏季风的变迁;以下蜀土和加积红土为代表的中国南方的风尘沉积磁学参数的变化与气候变化相关联,磁化率记录了成壤环境的差异,特别是土壤水分的不同。因此,在亚热带地区,用磁化率作为记录古气候冷暖变化的代用指标不能简单照搬其他区域的模式。  相似文献   

3.
汾渭盆地全新世成壤环境演变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通过对汾渭盆地全新世土壤的野外考察以及磁化率和高分辨率CaCO3 的分析 ,揭示了该区域土壤成壤过程与气候变化关系。研究表明 ,汾渭盆地全新世的S0 地层形成于全球性的全新世气候最适宜期 ,约从 85 0 0aBP土壤开始发育 ,形成较厚的S0 层。约从 310 0aBP起始 ,气候发生变化 ,干旱和沙尘堆积形成了黄土L0 层和现代表土层。土壤剖面磁化率与CaCO3 指标反映 ,由于地带性因素存在 ,全新世汾河盆地古土壤S0 的成壤强度远远低于渭河盆地。在全新世气候最适宜期 ,两地气候和环境的差异扩大 ,而晚更新世马兰黄土堆积期间和全新世其它主要阶段 ,两地气候和环境的差异相对减小。  相似文献   

4.
陕西周原地区全新世黄土-古土壤序列风化程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周原LC全新世黄土-古土壤剖面的元素含量分布及其化学风化程度和元素迁移特征的研究。结果发现:古土壤S0的CIA和Rb/Sr值高于黄土L0,Na/K比低于黄土L0,指示其风化程度强于黄土L0,形成时期气候比黄土堆积时期温暖湿润;黄土风化成壤过程中,Si,K和Fe相对富集,而Ca,Na,Mg和Ti则迁移淋失,呈现Ca>Na>Mg>Ti>Al>Si>K>Fe的迁移序列;全新世剖面化学风化程度处于脱Na和Ca阶段或早期去K阶段。  相似文献   

5.
风速越大,黄土的沉积通量越大。因此研究距今15万年以来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古相对风速的时空变化,为古风场的重建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在空间变化上,古风速自西向东逐渐减小。在时间变化上,晚更新世以来各剖面所反映的风速有较大差异,冰期的古相对风速是间冰期的1.54-2.32倍(塔勒德剖面是1.55倍、盘子山剖面是1.75倍、延长剖面是1.54倍、库伦沟剖面是2.32倍),古相对风速的时空变迁反映了各区域独特的地形和气候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6.
对西安地区全新世以来的环境演变特征进行研究,从而为预测西安地区乃至中国和全球未来环境的发展趋势提供依据。通过对西安神禾塬鱼包头村典型剖面全新世黄土-古土壤地层的岩性描述、地层划分和对比,结合泾阳县新庄村AMS14C的年代测定和其他学者的测年数据,建立了该地区全新世以来黄土沉积年代序列。根据磁化率气候替代指标显示的曲线特征,阐述了这一替代指标在剖面上的变化规律,探讨了该黄土剖面所反映的东亚冬、夏季风强弱变化特点,论证和详细分析了西安地区全新世以来环境变化的特征和规律,进而对该剖面磁化率曲线特征与其他学者的孢粉谱建立的温度曲线对比。对西安地区全新世以来古气候的阶段性进行了详细分析和论证。将西安地区10000年以来的气候演变划分为7个气候阶段。  相似文献   

7.
新疆伊犁盆地昭苏黄土剖面稀土元素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晚更新世以来,伊犁地区与典型黄土高原地区黄土的稀土元素(REE)特征差异研究表明,伊犁盆地黄土剖面的REE特征不仅在含量上与典型黄土区的相似,分馏特征也基本相似,呈斜“L”型的分布模式,均发生轻、重稀土分异,分布曲线为负斜线,表现出中度的Eu负异常,Ce异常不明显,意味着晚更新世以来,不同地区黄土的物质来源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研究还发现,伊犁地区与黄土高原地区的稀土元素特征存在细微差异,昭苏黄土平均的稀土元素总量略高于昭苏古土壤平均值,与典型黄土区不同,这可能是由伊犁地区粉尘来源及其沉积环境的差异所致,且晚更新世以来不同区域黄土剖面REE特征参数三角图解也证实了这点。  相似文献   

8.
为预测西安地区乃至中国和全球未来环境的发展趋势提供依据,通过对西安地区泾阳南塬寨头村典型剖面全新世黄土—古土壤地层的岩性描述、地层划分和对比,结合泾阳县新庄村AMS14C的年代测定和其他学者的测年数据,建立了该地区全新世以来黄土沉积年代序列。根据磁化率气候替代指标显示的曲线特征,阐述了这一替代指标在剖面上的变化规律,探讨了该黄土剖面所反映的东亚冬、夏季风强弱变化特点,论证和详细分析了西安地区全新世以来环境变化的特征和规律,进而对该剖面磁化率曲线特征与其他学者的孢粉谱建立的温度曲线对比,对西安地区全新世以来古气候的阶段性进行了详细分析和论证。将西安地区10000年以来的气候演变划分为7个气候阶段。  相似文献   

9.
末次冰消期以来古猪野泽湖相地层沉积学及湖面波动历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取古猪野泽地区的青土湖剖面、西渠剖面、沙坑井剖面、九坨墚剖面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广泛野外地貌考察、剖面地层对比,作者认为古猪野泽最高湖面的海拔高度为1313~1315m,气候变化自末次冰期以来共经历了2个成湖期(13000~9500 yr BP、6700~1100 yr BP)。9500~6700 yr BP期间,本区域基本都沉积了风成砂,湖泊岸堤的14C测年均未发现早全新世高湖面的证据。通过地球物理化学指标分析及可靠14C测年,重建了区域末次冰消期以来的气候干湿变化历史:15800~13000 yr BP,为冷干的气候环境;13000~9500 yrBP,为凉湿的气候环境;9500~6700 yr BP,为暖干的气候环境;6700~4300 yr BP,为暖湿的气候环境,其中6700~5650 yr BP为气候最适宜期;4300~2700 yr BP,为干旱/湿润的过渡时期;2700~0 yr BP,为干旱的气候环境。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西藏日喀则市大竹卡乡风成黄土剖面样品的粒度测试分析,划分出六个气候阶段,显示67.0±7.2kaB.P-10.4±1.6 kaB.P间经历了温暖湿润-干燥多风-温暖干燥-干燥多风-湿干偏湿-温暖湿润环境的变化。该地区的黄土是半干旱-半湿润气候条件下形成的砂黄土,粒度较黄土高原的黄土要粗,表明当时受行星风系及高原隆升的影响,冰期的温度整体较低,雅鲁藏布江中部流域受西南季风的影响减小,规模小的温暖湿润波动不能对气候产生影响。因此,本区地层中的记录信息较黄土高原简单,气候向干冷化发展。  相似文献   

11.
黄土是记录第四纪气候演变信息的良好载体。文中以山东章丘埠西剖面与大口北剖面为研究对象,采用黏土矿物半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研究剖面黏土矿物相对含量的分布特征,并结合两个剖面中的伊利石结晶度指标进行综合对比分析,探讨了末次冰期以来山东内陆与岛屿黄土的黏土矿物特征以及气候环境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山东埠西与大口北剖面的黏土矿物组成以伊利石、蒙脱石、绿泥石、高岭石为主,并均呈现为伊利石>蒙脱石>绿泥石>高岭石的含量变化特征。2)埠西地区的古气候环境总体经历了相对温暖湿润的MIS-3、寒冷干旱的MIS-2两个阶段,并在MIS-3与MIS-2阶段经历了两次较为明显气候变化;大口北地区也经历了古气候环境为相对温暖湿润的MIS-3、寒冷干旱的MIS-2两个阶段,其中在MIS-3与MIS-2阶段过渡时期发生了一次较为明显的气候突变事件。3)虽然埠西剖面与大口北剖面的黏土矿物对古气候环境均具有良好的指示意义,但因地貌因素的影响使埠西与大口北剖面在黏土矿物的分布特征上存在明显的差异。由此可知,黏土矿物在山东黄土古气候环境演变过程中虽然存在着普遍地适用性,但黏土矿物作为环境指标时,对不同地貌类...  相似文献   

12.
文中对天山北麓大佛寺(DFS)风成黄土剖面进行了光释光年代学、磁化率、粒度等气候代用指标的分析。结果认为该地区黄土沉积始于6.85±0.56ka B.P.左右,属于全新世黄土。通过粒级标准偏差法从黄土中分离出两种主要的环境敏感组分,分别代表了该地区两种主要的粉尘风力搬运与沉积系统。它们在时间轴线上的变化则代表了区域大气环流与气候模式的小幅度调整。研究结果还表明,该地区自黄土沉积以来就处于干旱状态,小幅度降水及气温的变化对黄土的影响极为有限,堆积的粉尘对黄土的理化性质才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赣北鄱阳湖地区第四纪黄土的粒度特征及环境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长江中游南岸鄱阳湖东侧砂山下风向的太平关黄土剖面进行了粒度测试分析,与南京下蜀黄土、巫山黄土和长江河流沉积物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1)太平关剖面粉砂(5-50μm)含量达到了50%以上,粘土次之,砂的含量略大,但不足10%,风成“基本粒组”比重较大.太平关剖面的粒度参数与风成黄土的典型剖面基本一致,而和长江河流沉积物差别明显,表明太平关剖面的风成属性;2)结合区域的气候特征及其粉尘动力学原理,太平关剖面不可能与北方黄土一样来自于西北荒漠、戈壁,而是在冰期的裸露的长江河漫滩、谷地伴随着强大的冬季风经过重力分选近距离搬运的结果;3)粒度组分深度变化揭示多旋回的黄土-古土壤特征,黄土对应的粘土组分含量较大,粉砂和砂的含量较小,古土壤层位对应的粘土组分含量较小,粉砂和砂的含量较大,这种“沉积-成土”的韵律性变化佐证了更新世以来的冷暖气候波动.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黄土高原腹地甘肃合水MJY全新世土壤剖面磁化率、全铁、TOC、Rb、Sr和Rb/Sr等气候代用指标的测定分析,揭示了与全新世环境变化相对应的成壤过程,并在此基础上,阐明黄土高原中部地区环境资源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认为全新世早期,黄土高原中部地区气候比较温和干燥,风尘堆积速率降低,地表植被以草本为主,并有一定的生物风化成壤作用,土壤发育表现为边沉积边成壤;全新世中期,气候温暖湿润,地表植被发育,生物风化成壤作用大于风尘堆积作用,随着沉积和成壤的继续,土壤层深厚,形成古土壤层(S0);全新世晚期,气候开始恶化,干旱少雨,植被退化,沙尘暴频繁发生,风尘堆积作用大于风化成壤作用,土壤退化形成的现代黄土层(L0)覆盖了土壤(S0)使之成为埋藏古土壤。在寺洼文化时期(3250—2520 a B.P.),由于气候干旱使环境资源恶化,土壤退化严重,土地资源利用方式和文化形态从原始的农耕文化转向游牧类型文化。  相似文献   

15.
宁夏长城塬黄土土壤剖面光释光测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光释光断代仪对宁夏长城塬黄土土壤剖面7个样品进行年代测定,获得7个确切的地层年代值。结果表明:约12 580 a BP,剖面处于气候干旱时期,形成马兰黄土(L1);约11 498 a BP,剖面处于全新世升温过渡期,形成过渡层(Lt);6 731~2 827 a BP,剖面处于全新世大暖期,形成古土壤(S1);约1 394 a BP,剖面处于相对干旱时期,形成全新世黄土(L0)。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半干旱与半湿润过渡区晚更新世以来的古气候演化,文中以北京延庆盆地为例,对其阜高营剖面湖相沉积物中有机碳同位素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该剖面的有机碳同位素的变化范围在-26.69‰~-21.35‰之间,均值为-23.98‰。主要表现为:有机质以外源输入为主,暖期偏负;有机质以内源输入为主,冷期偏负。结合粒度、磁化率环境指标,延庆盆地晚更新世以来的环境演变可划分为:56.8~45.6ka,温暖湿润;45.6~29.2ka,温和湿润;29.2~12.8ka,寒冷干燥;12.8ka至今,温凉偏干四个阶段。延庆盆地与全球气候变化基本一致,但也表现出一些局地性特征。  相似文献   

17.
临汾盆地是山西地堑系南部的一个断陷盆地,是研究第四纪环境变化的重要地区。文中以临汾盆地郭家庄钻孔(GJZ)剖面为研究对象,对钻孔岩芯进行磁化率和粒度测定,并与其它典型剖面对比分析,发现临汾盆地中更新世(Q2)中晚期的沉积环境:上部为黄土沉积下部为河湖相沉积,气候共经历了四个冷-暖交替阶段。磁化率和沉积物粒度与西峰剖面对比,表现出相同气候条件下的不同沉积环境的变化。该结果为研究山西中部盆地这一时期沉积环境和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西安临潼白庙剖面全新世黄土与环境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安临潼白庙剖面全新世发育了两层黄土与两层古土壤 ,通过对该剖面各层黄土与古土壤中微量元素Zn ,Ni,Cr,Co ,Ba ,Rb ,Sr的含量测定 ,研究了当时土壤发育的强弱和气候环境的变化。结果表明 ,其微量元素具有指示冬夏季风等环境变化的重要作用 ,反映了全新世以来该区发生过 4次较大的生物、气候环境的变化 ;古土壤代表的温湿期气候比现今明显 ,当时夏季风活动加强 ,但冬夏季风活动强度与持续时间相近 ,并非是夏季风占优势 ,黄土发育时的气候与现今西安地区类似  相似文献   

19.
山东砣矶岛大口北黄土剖面的沉积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位于渤海湾岛屿区的砣矶岛中部大口北黄土剖面的粒度特征分析表明:1)大口北黄土剖面粉砂粒级含量最高,砂粒粒级次之,黏土含量最低,总体粒径比较粗,与岛屿区其他黄土相比呈现明显的规律性.荒漠化的渤海湾陆架近物源应是其主要原因;2)根据沉积物粒度组成和粒度频率分布曲线特征,并运用萨胡判别公式对其沉积环境进行判别,可判知大口北黄土沉积为风成沉积;3)根据中值粒径(Md)、环境敏感粒级(> 801.μm和5~ 10μm)、砂粒百分含量和黏粒百分含量等指标,并结合实际的野外观察,将该剖面划分现代耕作层、黄土层和古土壤层,记录了剖面形成以来区域古气候环境及渤海湾海平面变化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20.
以陕西丹凤县茶房村黄土剖面为研究对象,对其微量元素含量进行了系统的元素测定分析。选取Rb/Sr、磁化率作为参比,探讨了微量元素分布和其所反映的气候演化特征及其与成壤强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微量元素(Mn、Pb、Ga、Cr、Cu、Ni、As、V、Zn、Ti)的含量变化与磁化率曲线、Rb/Sr曲线变化相同,呈极显著相关关系,即微量元素含量变化与气候关系密切,表明元素动态变化受气候变化和成壤环境的影响;微量元素(Mn、Ga、Cr、Cu、Ni、As、V、Zn)的含量在古土壤层最高,指示全新世中期主要受夏季风影响,气候温暖湿润,黄土风化成壤作用强,黄土层(L_0、L_t、L_1)气候相对冷干,受冬季风活动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