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基于对水素养的内涵界定,从必要的水知识、科学的水态度、规范的水行为等方面构建水素养评价指标体系。设计调查问卷,选取黄河流域9个省会城市为样本开展调查,共获取2485份有效问卷。通过分析得出基于问卷调查的水素养评价值,在此基础上提出节水程度调整值对水素养评价值进行调整,得到最终的水素养综合评价值。研究发现:黄河流域省会城市居民的水素养水平整体较好,但水知识评价值与水态度评价值相对较高,而水行为评价值相对较低,即态度-行为失衡;水素养综合评价值更加接近黄河流域各省会城市居民水素养水平的实际;水素养水平的高低并不与水资源禀赋呈现线性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生态承载力理论是生态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主要支撑理论。对于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而成为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前沿和热点。生态足迹是近年来渐为流行的一种定量测算人类对自然利用程度的新方法,该方法能定量判断一个区域的发展是否处于生态承载力的范围内,从而能定量反映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环境产生的压力和影响程度,为区域生态系统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以库尔勒市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市2005年生态足迹的计算,分析了在此期间生态足迹的动态变化过程。生态赤字逐年上升说明库尔勒市总体经济发展模式还有待进一步改进。由集散型向节约型转变,注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倡节约型的生产和生活消费模式,减少生态足迹,逐步迈向生态城市,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库尔勒市今后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模式。  相似文献   

3.
陕西省2003年水资源足迹测评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水足迹由于考虑了社会经济系统中的虚拟水消费量,较完整刻画了人类对水资源的真实占用和消费情况,为水资源的科学管理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利用水足迹模型计算2003年陕西省全省资源水足迹和人均水足迹,结果表明:陕西省2003年的水足迹为248.862亿m3、人均水足迹为671.656 m3,水资源集约利用度为9.638元/m3,2003年陕西水资源压力指数为331.4%。提出了降低水足迹以缓解水资源压力的几条途径,探讨了今后水足迹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水资源是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限制性因素,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文中采用水足迹模型、水资源负载指数等,利用统计数据对青海省2003-2017年共计15年间的各类水足迹指标进行计算分析。结果显示:(1)青海省2003-2017年总水足迹总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人均水足迹增长明显,水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2)农业水足迹绝对增量最大,占比始终在80%以上,生态水足迹涨幅最大,工业水足迹减少明显;(3)青海省水资源压力有上升趋势,水资源利用程度较低,开发潜力大。青海省在我国水资源占有量上地位特殊,尽管本地水资源利用状况较好,但是仍应进一步调整水资源利用结构和策略,为保护三江源生态、保障中东部地区水资源安全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和田地区是典型的内陆干旱区,研究区域水资源安全对指导水资源开发利用,促进社会经济与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水足迹理论,研究和田地区1989—2018年农作物生产和动物产品生产的农业生产水足迹的组成及时空变化,通过水足迹强度和水资源压力指标从水资源消耗和污染两个角度分析和评价水资源安全状态的时空变化.结果表...  相似文献   

6.
基于水足迹理论的内蒙古1990~2016年水资源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足迹是基于消费基础的水资源占用情况的指示器,能深刻揭示社会经济系统对水资源的真实消费,为水资源的科学管理提供了新视角。文中采用自下而上的水足迹法,从时空范畴的角度出发,对内蒙古水资源状况进行了定量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1990~2016年内蒙古水资源总量和人均量的波动趋势总体一致,人均水足迹增长了131.88m3/人,虚拟水足迹占优势地位,未超出水资源承载力范围;各盟(市)的人均水足迹差异显著,巴彦淖尔的最小,阿拉善的最大,且实体水足迹中农业用水占比较大;除呼伦贝尔、通辽、兴安盟和锡林郭勒外,各盟(市)水资源利用均处于超载状态。内蒙古水资源的时空分配极不平衡,协调各盟(市)间的用水关系和优化用水结构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7.
针对宁夏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矿井水利用率低等问题,采用实地调研的数据资料,综合分析评价了宁东煤田矿井水资源及其利用现状.结果 表明:宁东煤田2015年~ 2018年平均吨煤涌水量为0.82m3/t,平均矿井水自用率和利用率分别为12.75%和26.61%,约70%矿井水外排.现状预处理能力较大,深度处理能力不足,缺乏区...  相似文献   

8.
新疆天山北麓典型绿洲城市的水资源模糊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采用模糊评价法对新疆天山北麓的乌鲁木齐、石河子、克拉玛依三个绿洲城市的水资源利用程度进行评价分析,认为这三个城市的水资源开发利用虽处于开发利用的起步阶段,水资源开发规模较小,开发程度较低,利用率不高且对水资源的利用发展缓慢,制约了其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最后提出解决新疆天山北麓城镇所面临的水资源问题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乌鲁木齐市人居环境质量评价与城市建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人居环境质量评价的基本原则、评价方法探讨的基础上,构建了乌鲁木齐城市人居环境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依据人居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基于乌鲁木齐市1999年-2007年的统计和临测数据,运用信息熵确定权重来加权求和,对乌鲁木齐市人居环境动态发展进行定量评价.以建设优质的人居环境为目标,结合城市规划提出了优化乌鲁木齐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10.
文中在总结国内外城市生态安全评价模型、研究方法基础上,构建城市生态安全评价的表征模型—漏斗模型,并基于漏斗模型建立城市生态环境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结合漏斗模型计算得到漏斗模型中压力度指数、支撑度指数、响应度指数并最终得出城市生态安全度指数。  相似文献   

11.
城市竞争力的高低是决定城市发展潜力的重要因素,全面科学地评价城市竞争力是决定城市未来发展战略和方向的基础.文中从经济、社会、科教、环境竞争力4大方面建立了西北地区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西北地区30个地级城市的竞争力作出定量评价,进而研究了城市竞争力在2004、2007、2011年三个时间断面上的演变特征,对城市竞争力排序进行了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西北地区城市竞争力的提升措施.  相似文献   

12.
包头市地处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作为我国北方重要的资源城市和重工业城市,建设生态城市是城市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以生态城市建设中社会生态建设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和专家咨询法等,从人口素质、生活质量和城市管理三个方面构建了包头市生态城市建设社会进步三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10/10-18/2标度确定它们的权重分别为0.163、0.300和0.537;并对包头市2012年生态城市建设中社会进步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包头市生态城市建设中社会进步水平很低,其中人口素质水平指数0.68,生活质量指数0.78,城市管理指数0.45;存在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忽视科研投入、人才培养与引进、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建设。社会生态建设应该是今后包头市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对水资源承载力概念与特征、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及评价方法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全面分析和总结,提出了目前水资源承载力研究中亟待解决的一些问题,并展望了水资源承载力研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水资源硬约束下的武威城市化过程与节水型城市建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历史资料和1985-2005年武威市统计数据为基础,从水资源总量变化、河道迁徙、空间分布、用水结构、水价等方面探讨了水资源对武威城市形成发展的作用机制,分析了武威市水资源和城市化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表明:武威市城镇形成发展与城市化进程受水资源影响明显。1985-2005年武威市用水总量和城市化水平、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表现为从相互抗拮到逐渐适应的磨合过程;用水总量与城市用地扩张关系复杂,但用地规模的扩张带来了一定的用水量减少;农业用水效益与农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呈线性负相关关系,工业用水效益与工业在GDP中的比重呈线性正相关关系。今后随着武威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对城市发展的制约作用将越加明显,通过优化用水结构、促进生产、生活节水、提高公众节水意识、加强水价调控等途径建设节水型城市是缓解武威城市发展水资源压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文中通过构建经济发展与基本公共服务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采用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对2012年我国288个地级以上城市的经济发展与基本公共服务的协调关系进行了定量测度,并对其空间格局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地级以上城市的经济发展与基本公共服务的整体协调水平并不高,城市间及各协调类型间差距明显;协调度的空间分异明显,东中西之间呈现梯度差异,东部地区的协调水平高于中西部地区;协调水平较高的区域呈“集群”分布特征,与城市群区域拟合较好,协调水平较低区域呈集中连片分布特征;协调度全局趋势东西方向上表现出东部>西部>中部的特征,南北方向上呈现中部>北部>南部的特点;综合性城市的协调度高于资源型城市,不同资源类型与发展阶段的资源型城市的协调度存在显著差异;城市规模与协调度呈一定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6.
应用生态足迹分析方法对张掖市甘州区和整个张掖市2008年的生态承载力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并结合张掖市自身特点选取了具有张掖市地域特色的项目种类进行计算分析.根据计算结果分析了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最后,把张掖市甘州区与整个张掖市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了实现区域协调、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中水回用对解决城市水资源问题的实证分析--以江苏省为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人口、资源、环境三大全球性问题中 ,水资源短缺最为突出和迫切 ,中国亦是如此。目前 ,中水回用是国际公认的解决城市水危机的重要途径。但在我国各地开发水资源的进程中 ,中水回用却一直被忽视。本文以江苏省为例 ,全面阐述了中水回用对缓解城市水资源短缺、改善水环境、污水处理产业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意义 ,在深入分析 2 1世纪城市中水回用的可行性后指出 ,目前中水回用对城市而言具有实践可行、技术成熟、综合效益高、市场潜力巨大等优势。文章最后强调 ,中水回用将是解决我国新世纪城市水短缺和水污染问题的关键 ,它的推广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8.
利用投影寻踪分类模型评价玉米旱后生理补偿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模拟干旱试验结果,建立了作物旱后生理补偿效应的投影寻踪分类模型(PPCMode)。采用基于实码的加速遗传算法,对旱后复水玉米的多项生理指标的权重进行了优化。通过多维指标的降维处理,得到了不同生理指标的最佳投影方向和投影值。模型结果表明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对补偿效应的影响最大,与传统综合分析法结论一致,表明该模型具有合理性。模型避免了主观因素对评价结果的影响,为节水灌溉条件下作物旱后补偿效应分析和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由于建立在荒漠背景之上,绿洲城市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城市自然景观在城市生态建设中的作用尤为重要,本文以乌鲁木齐为研究对象,借用景观生态学的方法,在ERDASINMAGINE和ARCVIEW软件的支持下进行景观要素的划分,从绿地斑块组成和格局以及城市自然廊道系统方面分析乌鲁木齐市的景观空间格局的特点及生态环境现状,提出:绿洲城市生态建设中应注重绿地系统内部结构和空间布局的调整,扩大绿地景观面积,适当提高林地比重,增加绿地组成多样性;改建河流廊道,充分发挥河流廊道的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20.
黑河中游用水与流域水资源利用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水资源问题一直是影响西北干旱区经济、生态、社会持续发展的限制性因素.黑河流域随着人口增长和社会发展,中游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和下游地区生态恶化的问题呈加剧趋势.通过对影响流域水资源因素的博弈分析,解决中游和下游用水的矛盾.从流域内理性行为主体看,需要借助外界力量的引导,处理好区域经济发展与流域水资源利用和保护的关系;从中游与流域关系看,需要水资源管理部门的介入和中游地区的合作,协调好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从政府在流域水资源管理的作用看,政府可以通过制定法律法规、行政管理、改进节水技术和宣传教育等手段来协调流域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促进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