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0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全膜覆土穴播栽培技术要点,包括旱地冬小麦、春小麦全膜覆土穴播最佳穴播粒数,旱地冬小麦、春小麦全膜覆土穴播最佳播种行距,旱地冬小麦全膜覆土穴播适宜播种期,旱地春小麦全膜覆土穴播适宜种植品种,旱地冬小麦、春小麦全膜覆土穴播栽培技术规范等内容,并提出了该项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大力推广全膜覆土穴播技术,对于促进旱地密植作物生产快速发展,提高早地生产水平,缓解粮食供需矛盾,确保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根据华池县近年在胡麻、谷子、糜子、冬油菜等密植作物中示范推广该项技术的经验基础上,总结提出华池县相应密植作物全膜覆土穴播栽培技术,现主要介绍华池县旱地谷子全膜覆土穴播栽培技术,供广大农业生产者参考。  相似文献   

3.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相对于露地条播种植方式,全膜双垄侧播栽培可使旱地谷子增产52.7%,纯收入增加2 392元/hm~2,水分生产效率提高40.4%;全膜覆土穴播栽培可使旱地谷子增产16.7%,纯收入增加178元/hm~2,水分生产效率提高25.5%;全膜双垄沟播栽培因播后遇雨发生板结,且板结不易破除,严重影响出苗,群体密度较低,导致减产5.6%~8.3%。建议在宁夏南部旱作农业区谷子生产上应加快推广全膜双垄侧播栽培模式,在土地平坦、水肥条件较好的情况下则应重点推广全膜覆土穴播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4.
在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官厅镇进行了旱地谷子全膜双垄覆盖沟穴播技术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降雨量400mm的半干旱区,采用全膜双垄覆盖沟穴播技术种植谷子有效地提高了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和地积温,促进了谷子增产增收。7种覆膜种植方式中,秋季全膜、早春全膜、全膜覆土穴播增产效果显著,籽粒平均产量超过3900.0kg/hm^2,生物产量超过5625.0kg/hm^2,水分利用率达到60%以上,水分生产效率达到15kg/(mm·hm^2)。  相似文献   

5.
播种方式对旱地小麦植株氮素利用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探究不同播种方式对旱地小麦植株氮素利用及产量的影响,寻求旱地小麦最佳播种方式,研究了5种播种方式(沟播、全膜覆土穴播、膜侧条播、宽幅条播、常规条播(CK))对旱地小麦氮素积累和运转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条播相比,沟播、全膜覆土穴播、膜侧条播、宽幅条播各生育时期的植株氮素积累量和花前氮素运转量均有提高,其中,全膜覆土穴播最高;沟播、全膜覆土穴播、膜侧条播、宽幅条播4种播种方式的穗数和产量分别提高0.9%~3.1%,7.3%~20.5%,其中,全膜覆土穴播的产量提高20.5%;沟播、全膜覆土穴播、膜侧条播、宽幅条播4种播种方式的氮素吸收效率、氮素收获指数、氮素利用效率和氮肥生产效率分别提高0.9%~10.2%,2.6%~12.8%,1.6%~9.7%,7.3%~20.5%,其中,全膜覆土穴播最高。全膜覆土穴播可促进旱地小麦植株氮素吸收和运转,提高穗数和产量,最终获得较高的氮素吸收效率、氮素收获指数、氮素利用效率及氮肥生产效率,是适合当地推广的播种方式。  相似文献   

6.
全膜覆土穴播谷子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1,自引:9,他引:2  
谷子具有耐旱、抗病、耐瘠、稳产、适应性强等特点,是典型的旱地作物。近年来,会宁县立足资源禀赋,大力发展小杂粮产业,谷子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为了进一步挖掘谷子的生产潜力,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会宁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进行了早地谷子全膜覆土穴播栽培试验,  相似文献   

7.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不同穴播种植方式对旱地春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4种穴播种植方式中,全膜覆土穴播种植方式对促进小麦生长、提高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效果突出;该种植方式下小麦产量较露地穴播、全膜不覆土穴播和全膜小垄沟覆土穴播分别增加72.8%、22.6%、8.0%,小麦水分利用效率较露地穴播、全膜不覆土穴播和全膜小垄沟覆土穴播分别提高111.1%、28.1%、6.5%,干旱年份效果极为明显。可见,全膜覆土穴播栽培方式可显著提高小麦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干旱年份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
为了掌握甘肃省环县在旱地采用全膜覆土穴播技术种植大豆的最佳密度,有效控制群体结构,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作者在甘肃省环县洪德乡李塬村开展了全膜覆土穴播大豆种植密度试验,为该县开展全膜覆土穴播大豆种植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全膜覆土穴播胡麻播种密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全膜覆土穴播栽培条件下旱地胡麻最佳种植密度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全膜覆土穴播胡麻在庄浪县山旱地最佳播种量为60~75 kg/hm2,适宜保苗密度375万~450万株/hm2。  相似文献   

10.
针对旱地谷子生产完全依赖雨养、产量低而不稳和种植繁琐的问题,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将全膜覆盖穴播施肥一体化技术和机械化生产技术进行集成,形成了谷子全膜穴播轻简化种植技术.介绍了谷子全膜穴播轻简化种植技术,包括播前准备、播种、配套机具、田间管理、收获、残膜回收等主要环节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1.
旱地糜子全膜覆土穴播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全膜覆土穴播技术是甘肃省继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之后又一旱作农业重大创新技术,有效地解决了旱地密植作物生长期缺水和产量低而不稳的问题.从播前准备、覆膜盖土、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对旱地糜子全膜覆土穴播栽培技术进行了介绍,为其高产栽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旱地胡麻秋施肥秋覆膜穴播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丰富旱地胡麻栽培技术,在借鉴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和全膜覆土穴播小麦成功技术的基础上,通过试验研究,提出旱地胡麻秋施肥秋覆穴播高产栽培技术。该技术集成秋季施肥、秋季覆膜、覆土抑蒸保墒、膜面集流等技术于一体,有效解决了旱地胡麻生长期因缺水造成产量低而不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针对旱地谷子生产完全依赖雨养、产量低而不稳和种植繁琐的问题,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将全膜覆盖穴播施肥一体化技术和机械化生产技术进行集成,形成了谷子全膜穴播轻简化种植技术。介绍了谷子全膜穴播轻简化种植技术,包括播前准备、播种、配套机具、田间管理、收获、残膜回收等主要环节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4.
庄浪县冬油菜不同栽培模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庄浪县旱地梯田条件下,以全膜覆土穴播、全膜不覆土穴播、膜侧沟播和露地条播4种模式进行了冬油菜不同栽培模式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冬油莱采用全膜覆土穴播栽培,保墒增温效果显著,产量可达到2605.5kg/hm^2,较常规露地条播栽培增产31.6%,应在全县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5.
在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开展了旱地胡麻不同覆膜方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地膜覆盖种植可有效增加土壤温度,保持土壤水分,降低土壤水分蒸发,提高出苗率,增加胡麻产量。全膜覆土穴播栽培、覆膜不覆土穴播栽培、膜侧栽培比常规种植分别增产41.94%、12.5%、23.39%,增产效果显著。建议在旱地胡麻生产上,推广应用3种覆膜栽培方式,全膜覆土穴播栽培模式应在生产中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在海原县旱作雨养农业示范区进行了全膜覆土穴播栽培条件下的谷子密度试验,结果表明,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可提高全膜覆土穴播谷子面积单位产量,密度过大则反之。因此,最佳播种密度为3.0~3.5万株/667m~2,产量达330.30~312.65kg/667m~2。  相似文献   

17.
甘肃发展旱地全膜覆土穴播技术的重要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了甘肃旱作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介绍了全膜覆土穴播栽培技术要点和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阐述了甘肃全膜覆土穴播技术示范推广情况、推广应用前景,并从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实现旱地农田降水高效利用等方面阐明了发展全膜覆土穴播技术的重要意义,以期为政策决策提供依据,为发展甘肃旱作农业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8.
旱地谷子全膜双垄沟覆盖穴播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在旱地采用秋季全膜双垄沟覆盖穴播栽培谷子,可明显的保住土壤水分、接纳无效降水,提高出苗率,促进幼苗健壮生长发育,增产增收效果显著。采用秋季全膜双垄覆盖春季沟穴播技术,谷子产量可达3909.09kg/hm^2,比露地种植增产46.7%,纯收入达到11743.5元/hm^2,较对照增加4176.0元/hm^2;其次为早春(顶凌)全膜双垄覆盖春季沟穴播技术,谷子产量达到3713.64kg/hm^2,较露地种植增产39.3%,纯收入达到10794.0元/hm^2,较对照增加3226.5元/hm^2。建议在谷子覆膜栽培上,重点选用秋季地膜覆盖和早春地膜覆盖技术,促进谷子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19.
为了确定旱作区冬小麦最佳覆膜模式,制定适宜临夏州旱地冬小麦全膜覆土穴播种植技术规范,为今后示范种植提供技术储备,实现旱作农业区小麦等密植作物稳产高产,我们按照旱地小麦全膜覆土穴播技术试验方案要求开展了冬小麦不同覆膜模式试验。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休闲期耕作配套不同播种方式对越冬期0~60cm土壤蓄水量、单株干物质量、根系活力、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旱地小麦休闲期深松较深翻可提高越冬期0~60cm土壤蓄水量,且均以全膜覆土穴播显著最高,膜际条播次之。深松配套沟播、全膜覆土穴播、宽幅精播较深翻可提高越冬期单株干物质量、根系活力,深松配套条播、宽幅精播、膜际条播较深翻可增加叶片可溶性糖含量,深松可显著降低越冬期叶片POD、SOD活性。结果还表明,全膜覆土穴播可增加越冬期干物质量积累,降低POD、SOD活性。休闲期若采用深松,则配套全膜覆土穴播越冬期根系活力最高,若采用深翻,则配套膜际条播最高。膜际条播可显著增加越冬期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可见,旱地小麦休闲期深松+全膜覆土穴播可促进冬前干物质量积累,休闲期采用深翻+膜际条播可提高越冬期根系活力,增加可溶性糖含量。本研究可以为旱地小麦休闲期耕作配套播种方式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并为旱地小麦蓄水保墒开辟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